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吧 关注:17,615贴子:92,685
  • 0回复贴,共1

两部的敌人都知道赤焰军和长林军对大梁很重要,主君却不知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部,滑族的璇玑公主为报灭国之仇,借梁帝、夏江、谢玉之手除掉赤焰军。璇玑公主知道,如果有祁王、林家、赤焰军的存在,根本不可能灭掉大梁。所以她策划了赤焰案,作为复仇的第一步。第二部,濮阳缨说过,要想瓦解大梁,就要先灭掉长林王府,所以他三番五次地谋杀平章。墨淄侯也是在长林王府退出朝局后才开始和元启合作,因为他知道长林王府会看破他的计划。两部的敌人都知道祁王、林家、赤焰军、长林王府、长林军对大梁的重要性,但主君却只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威胁。第一部的梁帝看到聂锋的求救信,不管是真是假就下定决心除掉赤焰军。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那时大渝军压境,一旦己方军队两败俱伤,大渝军趁虚而入怎么办。第二部荀白水总是担心长林王府将来谋反,甚至利用和大渝的战事来陷害长林王府。但长林王府的威胁全是他的臆测,而二十万大渝皇属军的威胁确是真实存在的。他担心主少国疑,平旌灭掉大渝皇属军后,威望过高,又没有北境战事牵扯,随时可以谋反。却没有想过敌国也知道皇帝年少,如果不灭掉大渝皇属军,他们随时可能入侵,一旦领土被侵占,小皇帝该怎么应对。他宁可让大渝军对大梁虎视眈眈,都不愿意让平旌立下军功,敌国的真实威胁和他臆测的长林王府威胁到底孰轻孰重?小皇帝觉得人人都像平旌那样,他惶恐。但面对大渝强敌,他有没有惶恐过?就像庭生问他的,你知道北燕此时在发生什么吗?讽刺的是,第一部结尾诸国来犯,领兵的全是赤焰旧将。第二部结尾元启谋反,勤王的是长林军。第一部太皇太后求皇帝把林殊的名字从主犯名单上删去,梁帝担心留下林殊为自己埋下隐患,却没想到十四年后,若不是林殊活下来领兵对战大渝,他就成了亡国之君。第二部荀白水和荀太后一心想让平旌退出朝堂,却没想到三年后,若不是平旌,元时的皇位就被夺去了。荀白水听了岳银川的话,他或许意识到自己错了。如果平旌在,肯定能看破元启的计谋。两部的皇帝以为自己除掉赤焰军和长林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却没想到正是自己的猜忌之心致使多年后大梁陷入危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09 19:09回复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