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流和超导都是一种相变,并且都是量子效应的宏观表现。对此,1954年伦敦曾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他说除了超流(包括4He和超导)以外,唯一的另一种无耗散的流动,就是原子和分子系统中的轨道电子流。在一个稳定的原子中,每一个电子都占有一个定态。因此他认为超流是一种量子流,应该有一个遍布整个系统的波函数。至今对超流和超导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
朗道对超流所提出的唯象理论是成功的。它与上述伦敦的观点有什么关系呢?朗道唯象理论中曾假设在临界速度Vc下整个液体有速度V。作为量子液体,这就隐示着系统的原子或分子由于相互作用而呈现某种“刚性”。这种“刚性”就应体现有一整体的波函数。所谓整体,就是说波函数不能分解为几个独立部分的乘积。“刚性”应显示有平移的不变性。
对于一个自由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态来说,波函数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波函数,当然不会有超流。只有考虑了相互作用,系统激发态的波函数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的波函数。1955年费曼从物理
朗道对超流所提出的唯象理论是成功的。它与上述伦敦的观点有什么关系呢?朗道唯象理论中曾假设在临界速度Vc下整个液体有速度V。作为量子液体,这就隐示着系统的原子或分子由于相互作用而呈现某种“刚性”。这种“刚性”就应体现有一整体的波函数。所谓整体,就是说波函数不能分解为几个独立部分的乘积。“刚性”应显示有平移的不变性。
对于一个自由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态来说,波函数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波函数,当然不会有超流。只有考虑了相互作用,系统激发态的波函数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的波函数。1955年费曼从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