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734贴子:132,197

列数新生代除象与巨犀外,十大著名的陆生巨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要说新生代陆生动物的体型担当那非巨犀科与长鼻目莫属了,但除此之外其实还存在很多其他体型巨大的动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物种往往形态各异,这里本人就着重挑选其中比较著名的十位介绍一下。
不过,本专栏并非单纯的体型排行,选择的对象首先体重得2吨以上,再者必须是要有比较高的知名度。有些物种的体型虽然够大,但由于自身的名气实在太低,也没啥信息可查,这里就不入选其中了。
(图为晚更新世时期北美繁盛的动物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16 19:54回复
    科罗拉多巨角雷兽(Megacerops Coloradensis)
    体型:肩高2.6米 体重4吨多
    分类:奇蹄目 马型亚目 雷兽科 巨角雷兽属
    生存地区:北美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约3800万~3390万年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1-16 19:58
    收起回复
      简要介绍
      雷兽科是一类已经灭绝了的史前奇蹄动物,是新生代第一类巨型化的陆生生物,其中的科罗拉多巨角雷兽则是该科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它是最晚出现、最进步、最具知名度,同时也是体型最大的北美雷兽类,在当时的北美地区算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同时期的掠食者也只有避而远之的份。
      其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它那鼻骨上标志的骨角,多数呈一个“Y”字形,可以用于打斗。由于其中存在不少个体差别,加之雌雄间也存在差异,导致早年命名了不少同物异名。但值得注意的是巨角雷兽的角并不是很耐用,一旦在打斗中用力过猛撞断了鼻骨那就惨了,损伤很可能终身无法愈合,因此个人估计一般巨角雷兽在打斗时应该不会使用全力去攻击对手。
      (图为科罗拉多巨角雷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16 19:59
      收起回复
        叫“犀”不是犀
        巨角雷兽以前在网上有个俗称叫“巨角犀”,因它长的很像现代犀牛而得名,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小白用这个称谓。但实际上二者只是趋同演化而已,本质上还是有很多显著的差异,虽然都是奇蹄目的成员,但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却非常疏远。
        例如巨角雷兽的角是突出的骨头且较脆不适合顶撞,而犀牛的角则是由角质蛋白组成和毛发指甲的成分一样,因此犀牛的角即使破损了也可以再生。再者就是雷兽由于是比较原始的奇蹄目,所以它的前肢有四个脚趾而后肢是三个脚趾,而犀牛则是前后肢都是三个脚趾。
        再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犀科与貘科同属于有角亚目,而雷兽科却是与马科同属于马型亚目。因此目前与体态普遍粗壮笨拙的雷兽科亲缘关系最近的,反而是身材高挑、善于奔跑的马儿们。
        (图为科罗拉多巨角雷兽与原始伪剑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1-16 20:02
        回复
          同时期亚洲的亲戚
          在巨角雷兽生活的同一时期的亚洲地区还生存着另一类同样进步的锤鼻雷兽属(Embolotherium),当年在《与古兽同行》中就有登场。该属成员的体型普遍更为巨大,其中比较有争议的额尔吉林锤鼻雷兽(现已并入安氏锤鼻雷兽)的体重更是有可能达到10吨!
          而锤鼻雷兽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它们那突出的大鼻子,因此被推测可能是像现代河马那样的半水栖生物。不过由于目前普遍化石比较稀缺,因此对于该属物种的实际情况还是知之甚少。
          (图为半水栖形态的锤鼻雷兽复原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16 20:03
          回复
            雷兽科的灭亡
            在始新世末期全球的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森林大面积的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原。而雷兽家族虽然体型是越来越巨大了,但牙口却依旧是比较原始的低冠齿,因此始终只能吃比较柔软的枝叶与灌木。
            最终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称霸一时的雷兽家族在始新世末期无可奈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与雷兽科同属于马形亚目的亲戚马科却与时俱进,演化出了越来越发达的高冠齿用以应对坚硬的草本植物,并一直存续至今。
            (图为原始伪剑虎与科罗拉多巨角雷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1-16 20:05
            回复
              最后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体型:肩高1.8~2米 体重2.5~3吨
              分类:奇蹄目 角型亚目 犀科 犀亚科 腔齿犀属
              生存地区:欧洲、亚洲北部
              生存年代:中更新世~晚更新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16 20:06
              收起回复
                简要介绍
                最后披毛犀俗称长毛犀,绝对是最著名的冰期物种之一,与同时代的真猛犸往往能凑一对cp。其在历史上的分布也非常广泛,从东亚朝鲜半岛到欧洲苏格兰的广大区域都有化石发现,可谓是分布最广的犀科动物之一。
                它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头上的大鼻角,鼻角向前倾斜,外形扁平。根据目前发现的冻尸显示角上面有明显的磨损迹象,由此可见披毛犀大鼻角的作用不单单是用于打斗,更大的用处是用鼻角刮去积雪,寻找下面的食物。
                (图为正在用鼻角左右摆动刮雪觅食的最后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1-16 20:11
                收起回复
                  冻尸残骸
                  由于最后披毛犀灭绝的时间相对较晚,加之所在地区存在大面积的永久性冻土,因此该物种目前被发现的冻尸残骸不在少数。其中有些甚至还保存有难以保存的毛发和完整的犀牛角,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发现有完整角的史前犀牛。
                  (图为最后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1-16 20:12
                  回复
                    不止一种披毛犀
                    披毛犀是一个属目前里面有四个物种,此番着重介绍的最后披毛犀则是该属中最早发现并命名,同时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成员,一般大众眼中与影视里出现的披毛犀就是这货。除此之外其他种类的披毛犀还有:
                    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
                    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
                    托洛戈伊披毛犀(Coelodonta tologoijensis)
                    (图为西藏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1-16 20:13
                    回复
                      关于披毛犀属的演化史
                      披毛犀起源于370万年前的早上新世末期,最早的成员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西藏披毛犀,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披毛犀谱系的最基干位置。之后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升高、降温,其逐渐适应了高寒的气候环境。
                      在大约280万年前冰期来临时,其中的一部分成员走出了青藏高原到达了临夏盆地,并在更新世之初演化出泥河湾披毛犀。不过彼时披毛犀的体型都还比较小,倒是鼻角的相对大小要比现生和绝灭了的大多数犀牛的鼻角都大。
                      (图为泥河湾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1-16 20:14
                      回复
                        后来泥河湾披毛犀继续往北迁徙,在距今约75万年前的西伯利亚演化出了托洛戈伊披毛犀。之后托洛戈伊披毛犀又在约46万年前从西伯利亚向北上西进入了欧洲,最终在中更新世后期演化出了最后的成员,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冰期物种之一的最后披毛犀。
                        与身披长毛的现代牦牛一样,最后披毛犀也具有厚重的毛发,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这说明其非常适应干冷的苔原和干草原上的生活环境。并与同时期的真猛犸、原野牛等冰期动物一道,成为了中~晚更新世繁盛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重要成员。
                        (图为披毛犀属迁徙与演化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1-16 20:14
                        收起回复
                          一路向北
                          以上披毛犀属的演化史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越往后成员的分布越来越往北,从最初高海拔的青藏高原逐步向着高纬度的西伯利亚迁移。体型也逐渐增大,同时鼻角也演化的越来越宽大以便用于在干冷的雪原上刮去冰雪寻觅食物。
                          早期的披毛犀体型比较小,只有现今大个体苏门答腊犀牛的体型大小,体重也就一吨出头,但到了最后披毛犀时,体型已经与现今的白犀牛相当了。不过由于其背部顶着个大驼峰,所以最后披毛犀的肩高与体重大体上是要比白犀牛稍大些的。
                          (图为白犀牛与最后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1-16 20:15
                          回复
                            最后披毛犀的灭绝
                            整个披毛犀属的延续时间还算比较长,前前后后持续了近400万年,直到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才灭绝。而目前关于最后披毛犀的灭绝原因有很多猜测,其中主流的观点莫过于环境变化与人类的活动。
                            其中在法国一个晚更新世的洞穴岩壁上就曾发现有原始人类绘制的最后披毛犀、西伯利亚板齿犀的形象,这说明这些个冰期犀牛在当时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之一,毕竟毛厚肉多的犀牛是较为容易发现的猎物。
                            (图为根据远古壁画复原的最后披毛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11-16 20:16
                            回复
                              而现如今与披毛犀属有着较近亲缘关系的是东南亚地区的苏门答腊犀,但目前由于人类的猎杀与栖息地的破坏数量已经岌岌可危,估计全球的野生数量只有三十多头了,这个物种很可能会在将来灭绝了😭。
                              (图为苏门答腊犀牛,现存唯一的一种长着毛的犀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11-16 2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