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吧 关注:19,347贴子:218,831
  • 10回复贴,共1

活了80000岁,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正走向死亡,这意味着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命是永恒的,即使个体存在生死,但是从基因的层面来看,所有的生命都是永恒的,当然生物灭绝了那就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了。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地球生命从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到今天有38亿年历史,也从最初简单的模型发展到今天数百万个物种,所有物种相互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形成了多样性的生物世界,它们都可以看成是最初简单生命的延续。
死亡是生物个体的必经之路,任何生物都难以避免。但是地球上就有一些生物,它们通过特殊的方式,延续了死亡的到了,从最初的崛起到今天已经有8万年了。



IP属地:北京1楼2021-10-11 11:46回复
    一、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
    提到最大的生物我们顺势就会想到蓝鲸,的确如此蓝鲸是目前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的动物,目前已知最大的181吨长33米,作为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要定期的上浮进行换气。但如果说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就是非洲象了,算是陆地上的巨无霸。


    IP属地:北京2楼2021-10-11 11:47
    回复
      而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颗高度83.8米,底部最大直径在11米,年龄2500米的巨杉,被称为“雪曼将军树”。它的体积接近1500立方,算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了。除此之外在美国的俄勒冈州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片蜜环菌,它的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从DNA检测来看,这簇蜜环菌属于同一株真菌,算是单一生命体。


      IP属地:北京3楼2021-10-11 11:47
      回复
        但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这几种生命体,而是一种树木,在美国的犹他州生长着一种古老的树木,它们就是颤杨 (Populus tremuloides),在杨柳目-杨柳—杨柳属下有三种颤杨,而在北美分布着这样一片树林占地43公顷,被称为潘多林,英文名“Pando”。
        这片树林看似数目众多,但其实都是同一种树木,如果追其根源都源自于同一个根系,因此说基因都是完全相同的。
        无论野火怎么肆虐,一颗颗单独株的树木被烧毁,但随着时间总会有新的成员从其根系发展起来,就这样潘多林实际上就是独木成林,大约8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发展到今天已经到6000多吨,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命体!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奈何植物可以不断地通过无性繁殖进行传宗接代,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们仍属于同一个生命体。
        这片潘多林在80000多年前都是由一颗雄性的种子繁育而来,因此每一颗都是雄株,共享着相同的基因,被看成是一个生命体。


        IP属地:北京4楼2021-10-11 11:47
        回复
          二、它为何走向死亡?
          已经延续了8万年之久的生命体却在逐渐地走向死亡,来自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60多块潘多林进行研究,对每一株进行统计记录,科学家发现几乎每一株都处在生命的末期或者说老年阶段,占地43公顷的潘多林里很少发现有年轻的株体存在,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忧。


          IP属地:北京5楼2021-10-11 11:48
          回复
            科学家认为,如此庞大的生命体走向死亡的确是不可思议,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们的无性繁殖,从地球生物的发展来看无性繁殖是比较古老的繁殖方式,在高级动植物的身体上早都已经被抛弃。看上去植物不断的通过无性繁殖进行基因的遗传,简单又便捷,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种群的发展与进化。


            IP属地:北京6楼2021-10-11 11:48
            回复
              科学家认为一个物种开始密集地进行无性繁殖或者是孤雌生殖,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也意味着一个物种的衰败,稍微遇到一点变故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最典型的就是香蕉树,这是一种草本的植物,它们就是在进行无性繁殖,世界上的所有香蕉几乎都共用一套基因,因此每次发生虫害病菌威胁,都可能导致香蕉的灭绝。
              而潘多林是同样的概念,虽然过去8万年,整体发展的都比较好,但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整个繁殖过程中根本没有基因的革新,最终难免会被全军覆没。因为当一株上发生病菌虫害的威胁,那么整个潘多林都将受其威胁。


              IP属地:北京7楼2021-10-11 11:48
              回复
                三、人类可以拯救吗?
                如此大的一个生命体如果走向灭亡会非常惋惜,那么人类可以做些什么来拯救潘多林?这里边根本原因就是它们进行的是无性繁殖,所有的株体都拥有共同的基因,在自然选择下如果存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那么影响的将是整个生命体。
                但除此之外影响潘多林的不仅仅是无性繁殖,潘多林中的生物群体对它们的危害也比较大,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导致部分野生动物灭绝,食物链失去了稳定性,上层猎食者不断减小,而一些麋鹿以及骡鹿等,没有天敌的限制,数量会快速增长,它们喜欢栖居在潘多林中,并且作为食草动物偏爱那些小嫩芽,因此很多潘多林的幼株都被野生动物啃食。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剩下的就要看它们自己的适应能力了。毕竟数万年以来,它们都发展得很好。


                IP属地:北京8楼2021-10-11 11:49
                回复
                  三、人类可以拯救吗?
                  如此大的一个生命体如果走向灭亡会非常惋惜,那么人类可以做些什么来拯救潘多林?这里边根本原因就是它们进行的是无性繁殖,所有的株体都拥有共同的基因,在自然选择下如果存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那么影响的将是整个生命体。
                  但除此之外影响潘多林的不仅仅是无性繁殖,潘多林中的生物群体对它们的危害也比较大,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导致部分野生动物灭绝,食物链失去了稳定性,上层猎食者不断减小,而一些麋鹿以及骡鹿等,没有天敌的限制,数量会快速增长,它们喜欢栖居在潘多林中,并且作为食草动物偏爱那些小嫩芽,因此很多潘多林的幼株都被野生动物啃食。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剩下的就要看它们自己的适应能力了。毕竟数万年以来,它们都发展得很好。


                  IP属地:北京9楼2021-10-11 11:51
                  回复
                    四、说在最后
                    地球生物的发展繁衍,人类在其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靠着科技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很多物种更好的发展,但是也正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多物种走向灭绝。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影响较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下一次生物的灭绝或会随时发生,人类可能在其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尤其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全球平均气温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逐步提升。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出现想象不到的极端天气,例如在今年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极端天气,暴雨、洪水、高温、低温以及冰川融化等等,一切都在我们的眼前发生着!……


                    IP属地:北京10楼2021-10-11 11:52
                    回复


                      IP属地:北京11楼2021-10-11 1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