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教育吧 关注:723贴子:3,494
  • 3回复贴,共1

父母成长课堂|妈妈,请给我换个爸爸吧,女孩的一句话上热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管跟妈妈如何亲近,孩子总是渴望爸爸的陪伴的。可是爸爸永远有忙不完的工作、打不完的手游。
甚至是在妈妈提出多陪陪孩子的时候,还会不耐烦的说:“我在外边工作这么忙,回家还不能有点自己的爱好了?

你若是说爸爸不爱孩子吧,其实也不是。
他会想尽办法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几万块钱的补习班也不眨眼、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

可是这些就是孩子最想要的吗?
并不是,在孩子的眼里他有的只是一个忙碌的爸爸,他渴望的是爸爸的陪伴、拥抱。而这些爸爸都选择视而不见。
不要在孩子最渴望父爱的年纪,却把时间留给了手机。

网上有个段子,老师问孩子,什么叫父爱如山?
孩子回答:父爱如山就是不管平时妈妈有多忙,爸爸永远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稳如泰山。
这大概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做单亲妈妈?”
张泉灵的一席话令人深思:“你们以为,有了婚姻,你就不是单身妈妈了吗?”
“不是的,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即使婚姻结构完整,你也会当单身妈妈,因为父亲,是缺位的。”

缺位的父亲,在中国是很常见的现象。


IP属地:湖南1楼2020-10-20 11:00回复
    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仍然认为,育儿持家是女人的责任。
    不少的爸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认为为家庭提供物质基础条件就是责任了。
    然而,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本来就是夫妻共同的责任。
    都说为母则刚,无数女人身兼数职,忙里忙外,把自己活成了女金刚。

    可是女人也不是神,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她们也需要有人能分担生活育儿的重担。
    缺席的爸爸,是孩子幼儿教育上的悲哀,也是一个家庭深深的遗憾。
    不管再忙碌再劳累的爸爸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任何工作、任何压力都不能成为爸爸们“隐形”的借口,要明白,孩子的成长不等人。


    IP属地:湖南2楼2020-10-20 11:00
    回复
      父爱也是需要表达的。
      小时候的我,就特别羡慕一个同学的爸爸,因为她的爸爸就像朋友一样,陪她玩,和她聊天,跟她分享小秘密。
      而我的爸爸一直都很严肃,总是一副时刻教育我的姿态。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扑到爸爸的怀中感受温暖,想着爸爸总是他那一副板着的脸。

      甚至我时常在想,我的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
      直到我上初中,我才认识到我爸爸对我的爱是无声的、沉默的。
      有一次,天气骤然降温,寄宿的我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带厚点的衣服过来,这意味着在接下来4天的时候我都要挨冻了,放学的时候,隔壁班的同学塞给了我一个袋子,说我爸等了一节课,因为有急事就先走了。
      我打开一看是两件棉外套还有一套保暖内衣,在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原来我的爸爸也是爱我的,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

      很多父亲给孩子的形象都是严肃高大的,但是这样的形象却常常会给孩子一种父亲不喜欢我的错觉。从而亲子关系产生隔阂!!


      IP属地:湖南3楼2020-10-20 11:03
      回复
        父爱也是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用行动诠释出来的。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前段时间看了个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我被里面傅园慧的乐观以及她爸爸的家庭教育方式圈粉了。
        他的教育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父爱,他不是高高在上,不是严肃内敛,不是拥有深沉的爱不懂得表达,而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严父”形象,他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做了个好的榜样。

        他不是“你必须听我的”,而是“你自由生长吧”;
        他不是“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而是“你是天才,你是最棒的”;
        他不是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鼓励式的引导。
        正是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洪荒少女”傅园慧活泼开朗,大大咧咧,并且拥有强大的内心克服困难。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父亲,是向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到底是充满力量地与世界的艰难进行抗争,还是轻易就被打倒,这和我们内化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IP属地:湖南4楼2020-10-20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