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l吧 关注:29,616贴子:504,794

【长篇书籍】美式足球观赏入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虽然是十几年前出的,但是对nfl写的比较详尽,很适合刚开始接触美式橄榄球的同学们。
不过书中的一些术语采用的是台湾的译名,和现在中文官网的译名存在些差异。此外,由于成书时间较早,所以文中提到的许多著名球员都已经退役。
〈作者简介〉
陈国亮,台湾宜兰人,1965年生。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机械工程硕士、博士,现任国立云林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技术系副教授。
书名:
美式橄榄球入门
作者:
陈国亮
出版时间:
1993-10-19
出版社:
麦田(城邦)出版社



IP属地:广东1楼2009-10-13 19:25回复

    〈序〉
    我在念高中时,就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有关于美式足球的消息,报导当时的旧金山淘金者队 (S.F. 49ers) 王牌四分卫––乔?蒙坦纳 (Joe Montana)手臂保险数百万美金的新闻。念大学时,曾看过美国大学「玫瑰杯」(Rose Bowl) 足球赛的电视转播,当时就对这项既刺激且独特的运动竞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出国来加州柏克莱大学 (U.C.Berkeley)念书,比较有机会去认识美式足球。每年 8、9月到来年 1月的球季,电视每周六播出大学球队的比赛,周日则转播职业队的球赛,在耳濡目染之下,渐渐对美式足球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功课繁重,也仅止于看电视欣赏球赛转播,顶多是到学校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战况而已,对全盘的规则仍不甚明了。
    一直到去年 3月考过了学校的博士口试,有了比较多的空闲时间,才想到要去买几本介绍美式足球的专书来研究一下。正好在那年的暑假,我结婚后搬进了学校的宿舍,附近有一家「欧尼尔书局」(O'Neil Book Co.) ,专门收购结束营业书店所释出的藏书,再以二至四折的低价位出售,这非常符合我留学生身份的要求,而且经常会有「新」书上架,我便每隔两、三星期去寻宝一次,同时每次外出旅游 必定到当地的大书局去搜刮一番 至今累计收集了几十本书籍,再配合到现场看球赛以及观赏电视的转播,逐渐对美式足球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极为浓厚的与趣。
    记得两年前我回台湾订婚时,曾在电视频道上看到有关美式足球的体育节目,令我异常兴奋,想不到国内也有心要来介绍这项球类竞赛。但是这股兴奋维持不到 3分钟,因为我马上就发现,评论员是由橄榄球的专家来解说,对美式足球的规则与攻守策略,未能掌握住球评重点,也未能提供观众充分正确的球赛观念;而我国的体育记者似乎总被当成任何球类竞赛的万事通,非得由他们来插一脚不可。当时我便有感于国内对于美式足球的陌生,总希望有人能针对国内的情况来写本书,做好专有名词的翻译工作,并将美式足球源源本本地介绍给国人。
    恰好我学校实验室的隔壁有位学长,平时我就常向他请教问题和讨论球赛的战况,有时也会嘲讽此地中文报纸上,有关美式足球报导时出现一些荒谬的翻译名词。到了去年 9月有一天,他大概是突然受不了我经常性的问题骚扰,脱口说出「干脆你自己来写书算了!」,我才猛然兴起自己动手写作的念头,从而一头栽进著书的狂热之中。
    本书尝试将美式足球做有系统的整理与译注,因此一些国内读者或许曾在报章上看过的翻译名词,例如「擒抱员」、「跑锋」、「接球员」等,都在整体的考虑下弃之不用,而更名为「绊锋」、「跑卫」与「外接员」,使其更加贴切而符合原意,并具有翻译上一贯的特性。为了方便读者学习与了解,本书中专有名词的原文将和翻译名词一并出现。
    上个月我回台湾找工作时,曾跑了一趟中央图书馆,翻阅了近两年来国内各报纸对于美式足球的报导,不只是看得我火冒三丈,更有「暴殄天物」、「痛心疾首」的感觉,因为那些没有营养的外电翻译,根本就是外行人 (顶多也只是比别人懂一点点) 在骗骗读者罢了,是用一种颇具有敷衍性质的文字游戏来搪塞任何想要获得这方面信息的读者。他们没有提供什么有教育性与建设性的东西,最多不过是综合外电报导来写写球赛的过程是如何精彩、某某明星球员比赛当天的表现如何神勇、以及列举一些对外行的读者毫无意义的统计数字罢了,却连最基本的比赛规则与球员的角色位置这种起码的专业知识都无法提供读者,更遑论介绍攻守战术的应用与各球队的特性。难道今日国内的观众在可以很容易地由卫星电视收看到美式足球比赛转播的同时,却永远只能在新闻媒体上看这种二流的翻译文章?永远搞不懂美式足球是怎么一回事?美式足球一边几个人?每个位置上的球员担任什么角色与任务?每一支球队里分成那几个小组?现今的职业球队有那些?联盟与超级杯的历史?正规季赛与季后赛是怎样进行?场地大小?球?球门?护具裁判?犯规?得分?......?
    本书希望能够为您解答这许许多多的疑惑。
    职业美式足球的规则与美国各大学、中小学所采用的,都大同小异。本书中所介绍的,除了一些特别说明的以外,皆以全美足球联盟 NFL所规定的为准。本书的写作,参考了近30本书籍,以及我几年来所看过的近 200场球赛中累绩来的知识,是针对目前国内想要认识美式足球的人士,所写就的一本观赏入门书籍,希望让大家对美式足球的规则与攻守的艺术,能有更清楚、更完整的认识。阅读本书的同时,如果能够配合观看球赛的转播 (透过卫星电视等途径) ,来印证书中的内容,则效果必然显著,也较能真的「解读」美式足球个中的奥妙。     
    在此要特别感谢陈硕豪学长对我写作的鼓励。另外我的娇妻美伶亦功不可没 (我几乎是硬逼着她去认识美式足球的) ,本书中许多极为传神的翻译名词,都是她在寤寐中被逼着想出来的杰作。
    


    IP属地:广东2楼2009-10-13 19:26
    回复
      2025-08-28 12:1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简介
      〈起源与回顾〉
      「足」球 (football) 是在公元十七世纪由英国传入美国的。早期的「足」球类似现在欧洲和南美洲国家风行的「足球」(soccer),所用的球是圆形的,而不是椭圆形的。不同的是,比赛的双方各有多达25名的球员同时在场上竞赛。只要将球踢过了对方的一条底线就可获得 1分,比赛规则非常的简单。
      1823年,在英国的洛哥比学院 (Rugby College)所举行的一场足球赛中,有个名叫威廉·伊利斯 (William Ellis)的球员,球技欠佳而一直踢不好球。这位仁兄在盛怒之下,捡起了球儿就拔腿疾奔,带球冲过底线,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达阵」(touchdown) 。可是他这突如其来的创举,立刻引来场上球员的一阵叫骂与混乱,但是场外的观众却大为赞赏,纷纷鼓掌叫好。因此在赛后,洛哥比学院决定从善如流,修改比赛规则而允许球员带球冲锋,一直到持球员被擒抱住为止。这就是今日「橄榄球」的起源。由于是源自于洛哥比学校,因此在英文里,橄榄球就以校名来称呼做 rugby football ,最后再缩短为现在通称的 rugby。
      而在美国,经过两百多年的改进与衍变,现今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 慢慢成型,并迅速地在大学校际间推展开来。1867年,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的前身––新泽西学院 (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起草新规则,开始对美式足球产生了一些急速的转变。当时比赛的球场宽 225呎 (68.6公尺) 、长360呎 (109.7公尺) ,而「球门」(goal post) 则和足球比赛所用的一样,为24呎 (7.3公尺)宽。在那个时候,充气的圆球可以用脚踢、用头顶、或者是用手拍打,但是「抛传」是不允许的。比赛中先进 6球的一方获胜。
      1869年11月 6日下午 3点,在新泽西州的新布伦兹维克市(New Brunswick) ,举行了历史上重要的一场球赛,这是第一场美国大学的校际足球赛。参赛的双方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 (客队) 与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比赛结果是罗格斯大学以 6比 4击败了普林斯顿大学,同时这场球赛也开创了今日美式足球的元年。
      1871年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的前身––哈佛学院 (Harvard College)采用洛哥比学院的规则,球员得以持球冲锋。1880年代,「美式足球之父」瓦尔特·坎普 (Walter Camp) 提出了许多极有创意与划时代的比赛规则及攻守观念,例如「攻防线」(line of scrimmage) 、球员人数由原先的25人降低至一方仅11人、「下」(down)的观念以及各种不同的得分方式等,使得美式足球逐渐摆脱了足球与橄榄球的色彩,而形成一项独特的体育竞赛。在当时的规则下,持球的一方必须在 3次进攻 (即 3「下」) 内前进 5码,否则便失去了其「持球进攻权」(possession)。为了帮助球员与裁判明了进攻的「码数」(yardage) ,比赛场地因此每隔 5码划一条横线,成为格状。因此,美式足球球场也被称做「烤肉架」(gridiron)。
      


      IP属地:广东3楼2009-10-13 19:26
      回复
        由于书籍审核性
        所以可能有些感觉会很混乱
        断断续续
        请大家耐心等待审核
        实在审核不上去
        我在用截图上传


        IP属地:广东4楼2009-10-13 19:28
        回复

          〈组织与联盟〉
          1905年,60多所大学联合成立了「美国大学校际协会」(Intercollegiate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并于1910年改名为现今的「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简称NCAA) 。  
          1910至1912年之间,一些重要的规则修订包括:比赛时间被设定为60分钟并等分为 4节(quarter) ;将原先的持球进攻权由「 3下内进攻 5码」延长为「 4下内进攻10码」;比赛场地缩小到现在的 100码长,同时在两端加上了「达阵区」(end zone)。  
          另外还一个重大的规则改变就是––允许「抛球前传」(forward passing)。这项规则修订使得美式足球的进攻方式更为多样化,而为了要方便球员持球与抛传,将球由原先的圆形逐渐修改成椭圆形,同时两端稍尖以降低风阻。经过了美国大学校际间的激烈竞赛,比赛规则也屡经修订,球的大小与得分方式更改了 8次,而场地大小更是修改了有16次之多。  
          1930年代,进攻与防守的「阵式」(formation) 逐渐发展开来,攻守因此有了一些固定的队形,例如:「I 字阵式」(I formation)、「T 字阵式」(T formation)、「人字阵式」( wishbone formation) 等,同时各个位置上的球员也被赋予不同的任务。早期的球员必须要能攻擅守,也就是每个球员通常要打整场球赛,除了受伤下场以外,很少有替换的情形发生。但在1945年,密西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开始运用两批不同的球员分别担任进攻与防守的工作,不过这项作法在1953年被NCAA所禁止,每一次只允许替换 1名球员。可是这项规定又在1965年被推翻掉。至今,几乎每一支球队都有分别担任进攻与防守的球员,以符合特殊的角色需要。比赛规则的修改以及阵式的发展,使得美式足球更加趋向于「分工」与「专精」,大大提升了球赛的节奏感、刺激性与可看性。  
          最早的职业美式足球可以回溯到18(河蟹河蟹)95年,一些优秀的大学球员被网罗到职业球队来继续打球,而为了要平衡各球队间的实力,较差的队伍有优先的「选秀」(draft) 权。第一个职业球队的组织也在19(河蟹河蟹)20年成立,当时叫做「美国职业足球协会」(American Profess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APFA),并且在1922年改名为现今的「全美足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简称 NFL) ,而最早的联盟只有13支球队。  
          1933年 NFL分成了东、西两区 (division) ,区冠军在球季末打季后赛 (playoff)以争夺总冠军。 NFL的第一届总冠军赛,是由东区的纽约巨人队 (New York Giants)与西区的芝加哥熊队 (Chicago Bears)交锋,这就是日后「超级杯」(Super Bowl)的前身。由于这场球赛是年度里东、西两强的最后决战,比赛之激烈自然吸引了全美球迷的注目,在1946年的最后一场总冠军赛,有高达 5万 8千多名球迷出席现场,盛况可见一斑。  
          


          IP属地:广东5楼2009-10-13 20:01
          回复

            二、球队与季后赛
            〈现有的球队〉
            现今 NFL旗下的 NFC与 AFC两大联会,各自拥有16支队伍,并分成东、北、西、南四区。这32支球队的名称、以及他们的成立年份分别是:
            1.美国足球联会 AFC
            (1) 东区:
            水牛城比尔 (Buffalo Bills),1960
            迈阿密海豚 (Miami Dolphins) ,1966
            新英格兰爱国者 (New England Patriots) ,1960
            纽约喷射机 (New York Jets),1960
            (2) 北区:
            巴尔的摩乌鸦(Baltimore Ravens) ,1996
            辛辛那提孟加拉国虎 (Cincinnati Bengals) ,1968
            克里夫兰布朗 (Cleveland Browns) ,1946
            匹兹堡钢人 (Pittsburgh Steelers),1933
            (3) 南区:
            休斯敦德州人(Houston Texans) ,2002
            印城雄驹 (Indianapolis Colts) ,1953
            杰克森维尔美洲虎(Jacksonville Jaguars) ,1995
            田纳西泰坦 (Tennessee Titans) ,1960
            (4) 西区:
            丹佛野马 (Denver Broncos) ,1960
            堪萨斯酋长 (Kanssas City Chiefs),1960
            洛杉矶突击者 (Los Angeles Raiders),1960
            圣地亚哥闪电人 (San Diego Chargers) ,1960
            2.国家足球联会 NFC (1) 东区:
            达拉斯牛仔 (Dallas Cowboys) ,1960
            纽约巨人 (New York Giants),1925
            费城老鹰 (Philadelphia Eagles),1933
            华盛顿红人 (Washington Redskins),1932
            (2) 北区:
            芝加哥熊 (Chicago Bears),1920
            底特律狮 (Detroit Lions),1930
            绿湾包装者 (Green Bay Packers),1921
            明尼苏达维京人 (Minnesota Vikings),1961
            (3) 南区:
            亚特兰大猎鹰 (Atalanta Falcons) ,1966
            卡罗莱纳美洲豹(Carolina Panthers) ,1995
            纽奥良圣徒 (New Orleans Saints) ,1967
            坦帕湾海盗 (Tampa Bay Buccaneers) ,1976
            (4) 西区:
            亚历桑那红雀 (Arizona Cardinals),1920
            圣路易公羊 (St.Louis Rams) ,1937
            旧金山淘金者 (San Francisco 49ers),1946
            西雅图海鹰 (Seattle Seahawks) ,1976
            


            IP属地:广东8楼2009-10-13 20:27
            回复

              NFL各球队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早期美式足球队成立时,如果该城市已有职业棒球队,多半就延用它们的名称。例如1925年在纽约成立的「巨人」队。另外还有用「赞助厂商」来命名的,像绿湾「包装者」队,就是因为提供球衣与训练场地给他们的单位,叫做「印第安包装工厂」(Indian Packing Company)。还有许多队名,是由球迷们经由票选而产生的。例如堪萨斯「酋长」、西雅图「海鹰」、坦帕湾「海盗」、亚特兰大「猎鹰」。「海豚」在迈阿密的命名比赛中票数最高,除了因为海豚智商很高以外,这也是由于迈阿密附近海域时常有海豚出没。克里夫兰在命名比赛中,得票最高的原来是「美洲豹」(Panthers),但是由于当地20几年前曾经有一支「夭折」的短命足球队伍就叫做美洲豹,所以有的人觉的「毛毛的」,而希望用第二高票的「棕色轰炸机」(Brown Bombers) 来取代,正好他们新球队的首任教练––保罗·布朗 (Paul Brown)为该俄亥俄州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且他的姓氏「布朗」(Brown) 即为「棕色」的意思,所以后来便以Browns来命名。匹兹堡原先是按照棒球队的名称而叫做「海盗」(Pirates) 队,但在1941年他们决定以当地的钢铁工业而更名为「钢人」。另外,芝加哥的棒球队叫做「小熊」(Cubs),当1920年芝加哥决定成立一支足球队时,它的创始人 (兼教练、球员与老板) ––乔治·哈乐斯 (George Halas) 认为足球员的体型比棒球员要来的高大,所以他将球队叫做「熊」,意即「小熊长大了」。
              国内一些翻译自外电的体育新闻报导,出现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诡异荒谬队名。例如「圣地亚哥『军马』」,这些翻译的老兄们大概是缺乏球队的历史背景资料,同时也没有注意到该队球员头盔及球衣肩膀上的几个「闪电」图案,否则应该会知道队名「Chargers」在这里应该是啥意思,而不至于翻译成毫无关联的「军马」。至于「旧金山『四九人』」的出现,恐怕是因为不了解英文「49ers 」的涵义,其实是指「在1849年赶上淘金热潮而涌进加州的人」。幸好美国加州的淘金热不是发生在1838年,否则「38ers 」启不是要成为「三八人」了?
              NFL的每个球季年度共分成两部分。自每年 8月底开始 (有时候是 9月初),每一支球队在17个星期的「正规季赛」(regular season)中,必须进行16场球赛。他们要和隶属于同一战「区」的其它每一支球队各交手 2次 (主场与客场各 1次) ,其余场次中所要遭遇的对手,则是在球季开始前,由 NFL的委员会来决定,有时也会碰到隶属于不同联盟的球队。在正规季赛中,各区战绩最佳的球队为「区冠军」(division championship) ,这 4支球队再与同一联盟中其它次优的 2支「外卡」(wild card) 队伍,从翌年 1月开始,进行单败淘汰的季后赛,以争夺「盟会冠军」(conference championship) 的宝座。
              至于每个联会的季后赛赛程,是如何安排的呢?
              


              IP属地:广东9楼2009-10-13 20:44
              回复

                〈季后赛与主场优势〉
                在说明季后赛的赛程以前,让我先来介绍一下「主场优势」(home court advantage)。
                在任何的球类竞赛中,球队如果是在「自己家里」来打球,当然是比到人家的地盘来比赛较为占优势,而美式足球更是如此。一方面可以免除舟车劳顿之苦 (美国幅员辽阔,即使是乘坐飞机,从东岸到飞到西岸也要 5个小时之久) ;另外一方面,成千上万的本地忠实球迷在场边为主队助阵呐喊 (此地的热情球迷震耳欲聋的噪音,非得亲身体验,否则难以想象它竟可高达 130分贝) ,甚至不时对客队抱以嘘声,气势上自然就已分出高下。同时主队的球员对于自己球场的各种特性 (风向、草皮软硬等因素) 较能够掌握,因此可以说是占尽了「地利」之便。这就是所谓的「主场优势」。
                任何球队在正规季赛中的卖力演出,除了是要挤进季后赛以外,当然想要能够拥有主场优势,而这必须靠正规季赛中的战绩来争取。联会的 3个区冠军中,战绩最佳的一队就能坐享所有可能出赛的主场优势。而其它球队交手时究竟是在那一方的球场来比赛,除了要看两队的战绩以外,还要视双方的「身分」来决定 (区冠军优于「外卡」) 。
                让我们再回到季后赛的赛程安排。
                由于 NFC与 AFC的赛程安排方式完全相同,在此就以 NFC进入季后赛的 6支球队来说明。为了方便解释,这些球队在此姑且称之为「区冠甲」、「区冠乙」、「区冠丙」、「区冠丁」以及「外卡甲」、「外卡乙」,而「甲、乙、丙、丁」则是按照球队在正规季赛中的战绩来区分,也就是「区冠甲」为年度正规季赛中的最佳队伍,而「外卡乙」则是这 6队中战绩最差的一队。季后赛第 1周的两场比赛,分别是:
                1.区冠丙 (主场) vs. 外卡乙
                2.区冠丁 (主场) vs. 外卡甲
                区冠甲与区冠乙在第 1周轮空,以逸待劳来迎接这两场球赛的胜队。这样的安排和网球比赛的「种子球员」类似,以避免强队在单败淘汰的季后赛中太早碰头,而降低了以后球赛的竞争力与刺激性。
                如果区冠丙、丁在首场的季后赛 (通常称之为「外卡赛」) 中获胜,则第 2周的赛程为:
                3.区冠甲 (主场) vs. 区冠丁
                4.区冠乙 (主场) vs. 区冠丙
                反之,若是 (较强的) 区冠丙、丁在「外卡赛」中被外卡甲、乙所淘汰,则第 2周的赛程为:
                3.区冠甲 (主场) vs. 外卡乙
                4.区冠乙 (主场) vs. 外卡甲
                这第 3与第 4两场比赛中获胜的队伍,就在第 3周进行该联会的冠军赛。获胜的队伍自然就登上盟会冠军宝座,准备在两个星期后的超级杯大赛中,和另一个联会的冠军来进行争夺年度总冠军的最后一战。
                


                IP属地:广东10楼2009-10-13 20:56
                回复
                  2025-08-28 12:0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超级杯大赛〉
                  注:现在称之为 超级碗
                  NFC与 AFC联会冠军在 1月底的交锋决战,称为「超级杯」。这项传统开始于1967年,当时的 AFL尚未与 NFL正式合并,而是这两个联盟各自进行球赛直到1969年球季结束为止,但是两大联盟决定让彼此的盟主做一场最后决战。
                  第 1届超级杯大战参赛的是绿湾包装者与堪萨斯酋长两支球队,结果是由包装者队以35比10大胜酋长队。比赛是在洛杉矶纪念球场 (Memorial Coliseum)举行,有61,496名球迷出席现场,但是却仍有近 4万个空位子。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球迷与媒体尚未完全接受这样的安排,再加上一般人都相信老字号的NFL在实力上要远比年轻一辈的 AFL为佳,所以并不认为超级杯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精彩球赛。
                  但这情形在第 3届比赛时有了重大的转变。
                  AFL的奥克兰突击者队 (Oakland Raiders) 在第 2届的超级杯中,又以14比33惨败给卫冕的包装者队。因此在 3届的超级杯赛前,体育新闻记者与足球评员纷纷看好 NFL的巴尔的摩雄驹队 (Baltimore Colts,即现在印城雄驹队的前身) ,甚至还有人大胆地预测「落水狗」(underdog,指赛前不被看好的球队) 纽约喷射机队会被痛宰47分以上。种种迹象均显示比赛可能又是一面倒。可是外号「百老汇」(Broadway)的喷射机队四分卫––乔·纳摩斯 (Joe Namath) 却大声拍胸脯保证一定会赢,他的「打包票」举动立刻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甚至还上了许多家报纸的头条新闻。一阵炒作之后,第 3届超级杯大赛的行情立刻大幅上涨,而喷射机队也如期兑现支票,以16比 7击败雄驹队,证明了 AFL确实有能力和 NFL一较长短。果然在第 4届比赛的时候, AFL的酋长队再以23比 7痛宰 NFL的明尼苏达维京人队。至此, AFL终于赢得了球迷的尊敬,在以后的超级杯大赛中,能和 NFL的球队齐鼓相当地争夺总冠军。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头两届的超级杯比赛事实上是叫做「AFL-NFL 世界冠军赛」(AFL-NFL World Championship Game),可是球队的老板和联盟的委员们都觉得应该有一个比较具代表性的名称。因此他们广征各界意见,但并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是由当时堪萨斯酋长队的大老板––拉玛·杭特(Lamar Hunt)在命名会议中提出来的。而事实上真正的命名者应该是他 7岁的女儿莎伦 (Sharron),因为她把她的一个玩具球叫做「超级球」(Super Ball),而使得她老爹在命名会议时,突然想到英语发音极为接近的「超级杯」(Super "Bowl")。
                  超级杯王座已成为 NFL每一支球队的梦想,大家拼老命地要打进季后赛,然后一场一场过关斩将,往超级杯步步逼进。最后封王的球队,每名球员与教练都可获颁纪念戒指一枚 (奖金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球队也可获得一座精美的奖杯。这是职业美式足球的无上荣耀,而每一个超级杯戒指背后的辛酸与血泪,都是一则一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IP属地:广东11楼2009-10-13 20:57
                  回复
                    〈「海蒂比赛」事件始末〉
                    在美国的 NFL球赛转播历史上,发生过一件影响日后转播工作甚巨的事件,叫做「海蒂比赛」(Heidi Game)。在1968年11月17日晚上 7点, NBC公司一如节目单所列的,准时放映一部名为「海蒂」的家庭电影,内容描述一个瑞士女子的故事。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由于它的准时播出,使得原先还在进行的一场球赛,在比赛剩下 1分 3秒时被迫「腰斩」掉。更糟糕的是,在球赛转播被切掉之后,分数有了极大的变化。
                    比赛的双方是奥克兰突击者队与纽约喷射机队。 NBC公司在 7点一到,立刻准时换掉节目,而停止了球赛的转播。在那个时候,喷射机队是以32比29领先 3分。但是在最后的42秒内,当电影中的海蒂小姐正在阿尔卑斯山上挤羊奶时,突击者队却像发疯似地连续达阵两次,而以43比32击败喷射机队。在球赛刚被剪掉时,就有大批愤怒的观众打电话到 NBC痛骂,而当球迷在得知比赛在最后曾出现戏剧性转变时,更是怒不可遏。 NBC在频频道歉之后,保证类似的这种情况绝对不再发生。他们可是说到做到,跟你玩真的。差不多在一个月后, NBC就真的将一部电影延后 8分钟播出,以便让球迷能看完一场突击者队与圣地亚哥闪电人队的比赛。
                    从此以后,所有 NFL球赛的转播,就再也没有比赛尚未结束就被抽换掉的情形 (除非是转播另一场 NFL的球赛) ,观众因而可以免去「错过精彩大结局」的恐惧,能够完完整整地欣赏每一场现场立即转播的好球赛。
                    目前,美国的三大电视网转播 NFL球赛的情形是: NBC与CBS在星期天的「球赛日」(Game Day)里各自实况转播地区性的一或二场比赛; ABC则是在星期一的晚上,全国性地转播当天唯一进行的一场球赛〔注:Manday Night Football节目现由ESPN转播〕。而底特律狮队则是从1934年起,每年固定在感恩节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那一天要比一场球赛来庆祝,比赛当天的最有价值球员,还可以获得火鸡腿一支。
                    


                    IP属地:广东13楼2009-10-13 20:59
                    回复

                      三、场地设备与基本的专有名词
                      〈球场〉
                      现今职业美式足球标准场地的平面图,可如图一所显示。「竞赛区」(p(请无视此括号)laying zone)长 300呎 (91.4公尺) ,宽 160呎(48.8公尺)。一般习惯上都是以「码」来计算 (1 码等于 3呎,约91公分) ,也就是「竞赛区」长 100码,宽53又 1/3码。竞赛区的上下界各有一条「达阵线」(goal line) ,左右界则为「边线」(side line) 。由每一条达阵线往竞赛区中间的方向,每隔 5码各划有一条平行于达阵线的横线,如此一来便将整个竞赛区等分为20个长方形,所以这格状的足球场地也因而俗称为「烤肉架」 (球场上烤的,究竟是谁的肉呢?) 。  
                      竞赛区内每间隔10码,标注有10、20、30、40、50的码数记号。附加在竞赛区外两头的,为10码长的「达阵区」,而整个球场的上下最外缘则称为「端线」(end line)。在竞赛区的两侧,比赛的双方人马各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队伍区」(team area) ,是在两条35码横线之间,未上场的球员必须在己方的队伍区内休息。竞赛区内距离每条达阵线两码的地方,各有一个「两码记号」(2-yard marker) ,其作用将会在以后提到。  
                      在竞赛区内,平行并相距于各边线70呎 9吋 (21.56 公尺) 的地方,划有两条「内界线」(in-bound line) ,而将整个竞赛区划分成 3个区域,外侧左右两个就叫做「边区」(side zone) ,如果比赛中攻守的交锋结束于某一边区内或者是出了边线,则裁判必须要将球平行移放到较为靠近的一条内界在线,来让球队展开下一回的交锋。也就是在每次的进攻前,球儿总是置放在竞赛区中间的狭长地带内。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确保比赛进行时,双方的球员可以正常地排列开来,而不会有太靠近边线的拥挤情形。  
                      为了方便球员与裁判们了解进攻的一方将球往前推进的正确位置,在边线与内界在线每 1码各划有一记号,叫做「码标」(hash marks)。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达阵线宽 8吋 (约20公分) 以外,场上的每一条线都宽 2吋 (约5 公分) ,端线与边线本身是被视为界外的,因此球员若踩在这些在线,即是出界,然而达阵线本身则被视为是达阵区的一部分。这一点要特别弄清楚。 


                      IP属地:广东14楼2009-10-13 21:00
                      回复
                        〈球〉
                        美式足球的专用球为橄榄状,如图二所示。球的重量必须在14至15盎斯 (397 至 425公克) 之间,长度为11至11又 1/4吋 (27.9至28.6公分) ,「短周长」(a - b) 为21又 1/4至21又1/2吋 (54至54.6公分) ,「长周长」(c - d) 为28至28又 1/2吋 (71.1至72.4公分) ,两端稍尖。
                        虽然一般人将球俗称为「猪皮球」(pigskin) ,但是却不是真的用猪皮来做的。大部分的球是由一种叫作「粗鞣皮」(pebbled lether)的材料所制成,内部有可充气的「球胆」(bladder) ,其气压应维持在12又1/2 至13又 1/2磅之间。
                        球的一面缝有条纹,增加球员在抛传时球面与手掌间的摩擦,可以较容易拿在手上而不会滑掉。
                        在职业比赛中,球必须是褐色的。如果球赛是在晚上进行的,则依规定要改用棕色的球 (怕颜色太暗之故) ,而且球面上要有两条 1吋 (2.54公分) 宽的白色条纹 (平行于短周长),其较靠近球尖端的一边,要距离球端 3到 3吋半 (7.62至8.89公分) 之间。 


                        IP属地:广东15楼2009-10-13 21:00
                        回复
                          〈球门〉
                          美式足球的球门和橄榄球比赛所用的略有不同。球门架设在两条端线的正上方,是由一根离地10呎 (3 公尺) 的「球门横杆」(crossbar)以及两根长20呎(6.1公尺) 且相距18呎 6吋(5.64 公尺) 的「垂直门柱」(vertical uprights) 所组成 (如图三) ,每根杆子的直径为 4吋(10.2公分)。在每根垂直门柱上端,各系上一段红带子,以帮助球员判断风向。
                          为了避免球员在达阵区内与球门相撞,球门是由一根弯曲的柱子所支撑住,底下并缚以海绵垫 (和 NBA篮球球架所用的相似) ,而整个ㄩ形球门则直立于端线正上方的平面上。
                          事实上,「球门」的有效范围是可以往上无限延伸的,也就是说,两根垂直门柱的有效长度应该是无限长。 


                          IP属地:广东16楼2009-10-13 21:00
                          回复

                            〈几个基本的专有名词〉
                            在场上比赛的两个队伍,有持球权的一方负责进攻,希望能将球儿一直往对方的达阵区推进;另一方则负责防守,想要阻止对方的攻势,以取回持球的进攻权。有几个重要的专有名词必须在此先介绍一下:
                            1.攻防线 (line of scrimmage 或scrimmage line) 前面曾经提过,在每一回攻守的交锋前,球儿必须「直放」 (球尖朝向两端达阵区) 在竞赛区的两条内界线之间。而依照球儿所在的位置,由球的上下两端各自划一条平行于达阵线的假想线,即成为「攻防线」。因此严格来说,攻防线有两条,即一条「攻击线」(offensive scrimmage line),一条「防御线」(defensive scrimmage line),而在这两条线之间的细长地带,便成为所谓的「中立区」(neutral zone)。
                            一般如果提到「攻防线」,通常泛指包括攻击线、防御线、以及中立区在内的狭长地带。进攻与防守的双方即由此攻防线而分成了两边。
                            2.列队 (line up) 持球的一方在每次发动进攻前,至少必须要有 7名球员「列队」在攻击线「上」 (实际的情形并不是踩在在线,而是指靠近攻击线的 1码内而未超过它) ;而防守的一方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在防御线后任意地排列,但是同样地,在列队的时候,任何球员都不可以跨越防御线而进入中立区、或者是进到对方的地盘。
                            3.擒抱 (tackle) 「擒抱」是指防守的球员抱住「持球员」(ball carrier)并迫使其身体着地的动作。防守的球员对没有持球的进攻球员是不可以加以擒抱的。防守球员必须迫使持球员手、脚以外的任何身体部位着地,才算是完成了一个擒抱动作,而阻止了对方这一回往前推进的攻势。
                            4.阻挡 (block) 进攻一方的球员,用膝盖以上的身体部位来碰撞防守一方的球员,叫做「阻挡」。如果是用手推挤对方的球员,则手臂必须向前而不得往外侧伸开,同时要朝对方之「正面」来做阻挡的动作,也不可以拉手或是握住对方的身体任何部位。
                            5.前冲 (downfield) 球员在比赛场上,「前面」是指往对方达阵区的方向,而「后面」则是指靠近自己达阵区的一方。因此球员往对方达阵区移动或奔跑的动作,叫做「前冲」。
                            有了以上的基本认识之后,才能够开始去了解各球员的任务与所担任的角色。
                            〈锋、卫与阵式〉
                            美式足球比赛进行的时候,每一边各有11名球员。有持球权的一方进攻,可以运用持球「冲锋」(run) 或「抛传」(pass)接球的两种方式,将球往前 (对方的达阵区) 推进。为了要符合场上各种情况的需要以及特殊的角色任务,每一支球队都拥有 3个球员组,分别是:「进攻组」(offense) 、「防守组」(defense) 以及「特别组」(special team)。一般而言,进攻组和防守组是由两批不同的球员所组成,而特别组则可由其它两组的球员来兼任、或者是有专任的球员。
                            


                            IP属地:广东17楼2009-10-13 21:01
                            回复
                              2025-08-28 11:58: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介绍每个位置上球员的角色之前,有 3个专有名词必须先行解释:
                              1.锋 (linemen) 前面曾经提过,在展开每一回合的交锋 (a play) 之前,攻守双方的球员会各自列队于攻防线两边。凡是球员在列队时,其位置是在距离攻防线 1码以内的,都叫做「锋」。因此,球员只要是被称呼做「某锋」,就表示他在列队时,一定是站在最前线的球员。进攻的一方在展开交锋前,列队内至少要有7名「锋」员;而防守的一方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在一般的情况下,少则为 3员,多则可达 9员。
                              2.卫 (backs) 凡是列队时的位置是在攻防线后 (上一节曾经介绍过「前」、「后」所指的方向) 1 码以外的球员,都叫做「卫」。因为每队有11名球员在场上竞赛,而攻方至少要有 7个「锋」,所以进攻的一方至多有 4名「卫」员。
                              3.阵式(formation) 在展开每一回攻守的交锋前,双方球员各自排列开来的队形,叫做「阵式」。职业 NFL与大学NCAA在经过了几十年来联盟的激烈竞赛之后,各种攻守的阵式都已发展得极为完备,而每一支队伍则都有自己的「攻守秘籍」(playbook,也就是作战手册) ,记载着各种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阵式。进攻一方的秘籍内容包括球员列队时的位置、球员阻挡的方式 (第十章将会介绍) 、「卫」员的移位方向、以及球的转手方式等。防守一方的秘籍则说明球员列队时的位置、每个人所要负责的对手、后方场地的防御方式、以及球员盯人的移位方向等。
                              最近几年,职业球队更广泛地运用计算机,来分析每一种进攻阵式在某一情况下,能有多大的成功比率。同样地,防守组也有秘籍来加以克制,以便在场上交锋时能够见招拆招。所以各球队在赛前必须要充份掌握对手的惯用技俩,按照敌我球员的专长与体型限制等因素,应用既有或者是自行研发的阵式,来拟定攻守的策略大纲。因此两队的教练群总是搅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来推敲与选择各种合适可行的阵式,而整场球赛便是一连串的臆测、交锋、变化阵式与修改战术。
                              以下三章便开始介绍每一支球队中必备的三个小组。
                              


                              IP属地:广东18楼2009-10-13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