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3%。
一、产业结构稳步调整,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66亿元,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41.95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82亿元,下降7.7%;牧业产值52.10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9亿元,增长2.6%。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区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保持增长。
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国内外旅游总人数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372.97亿元,增长19.4%。
二、投资消费持续发力,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5%,民间投资增长2.7%。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2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8.4%,教育投资增长6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27倍。
市场零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59亿元,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4.51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07亿元,增长8.6%,增速高于城镇4.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7.72亿元,增长4.4%;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45.92亿元,增长6.8%;住宿业9.06亿元,增长5.6%;餐饮业19.88亿元,增长5.0%。
进出口降幅趋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38亿元,下降15.6%,降幅较1-11月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1.77亿元,增长7.6%;出口14.61亿元,下降28.1%。
三、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79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80.28亿元,增长3.5%。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8.04亿元,增长10.3%,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10.7%、12.4%、42.4%。
金融保持稳定。截止12月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20.89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省存款余额的68.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47.69亿元,同比下降1.3%,占全省贷款余额的80.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89元,同比增长8.1%,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6元,同比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7元,同比增长9.4%。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3.7%。1—12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
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新动能潜力不断释放
新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6%、28.9%、1.8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4.6%、23.4%、14.0%,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4、2.8、8.6个百分点。
新产品产量快速增加。锂离子电池1128万只,增长2.5倍;单晶硅399.4吨,增长19.3%;多晶硅2059.3吨,增长25.7%;光电子器件17409万只,增长4.9%。
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1倍、57.3%、13.8%。
一、产业结构稳步调整,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66亿元,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41.95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82亿元,下降7.7%;牧业产值52.10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9亿元,增长2.6%。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区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保持增长。
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国内外旅游总人数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372.97亿元,增长19.4%。
二、投资消费持续发力,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5%,民间投资增长2.7%。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2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8.4%,教育投资增长6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27倍。
市场零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59亿元,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4.51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07亿元,增长8.6%,增速高于城镇4.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7.72亿元,增长4.4%;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45.92亿元,增长6.8%;住宿业9.06亿元,增长5.6%;餐饮业19.88亿元,增长5.0%。
进出口降幅趋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38亿元,下降15.6%,降幅较1-11月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1.77亿元,增长7.6%;出口14.61亿元,下降28.1%。
三、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79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80.28亿元,增长3.5%。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8.04亿元,增长10.3%,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10.7%、12.4%、42.4%。
金融保持稳定。截止12月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20.89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省存款余额的68.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47.69亿元,同比下降1.3%,占全省贷款余额的80.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89元,同比增长8.1%,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6元,同比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7元,同比增长9.4%。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3.7%。1—12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
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新动能潜力不断释放
新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6%、28.9%、1.8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4.6%、23.4%、14.0%,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4、2.8、8.6个百分点。
新产品产量快速增加。锂离子电池1128万只,增长2.5倍;单晶硅399.4吨,增长19.3%;多晶硅2059.3吨,增长25.7%;光电子器件17409万只,增长4.9%。
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1倍、57.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