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吧 关注:2,987贴子:18,851
  • 3回复贴,共1

厨夫抹灶之美人图巴拉拉山人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7-14 07:20回复
    齐白石提昌厨夫抹灶之绘画作风,大家来实践实践!


    2楼2019-07-14 07:28
    回复


      3楼2019-07-18 06:38
      回复
        谈美术的话题。探索美的原理应从多方面入手,例如:西洋画,中国画,民间谚语,哲学,禅,等等。
        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是绘画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视觉观察,是美术的第一重境界。透视要从自然的焦点透视升格至艺术的透视——为了意境的透视。
        探索美可以从自身出发,找到合符心意的情景就是美。
        人的审美能力有高有低,开发这个能力也是美术的内容。
        中医有解表的概念。当我们状态封闭了,不自然了,就要解开,所以解表是美的状态。武功里有“棉花肚”,打到肚子却不能打伤他。天上的彩虹,我们不能抓到它。这类概念我用解表来形容它。
        解表是美术的第二重境界,写意是美术的第三重境界。
        要达到解表和写意的能力,写字是一个好方法。写字的时候要预定很多追求的目标,反反复复地练习。这些目标列举部分如下:无始无终,零速与极速,不占,力的均到,腾云驾雾,源远流长,了结,有条理,简陋,天连水水连天,专一,彼岸,黄金之法,焦点,无为,有为,浓淡,不肥不瘦,流畅,风凉水冷,视而不见,整体,看得清清楚楚,有生命力的线条,破法,中和,拙,有皮之法,乐也融融,无虚,比例,散点透视,写在前面的墨迹之上,解表,和平念,架子。无条理心,平均主义,平常心,大一体,淡泊,不言不语,力的完整性,树枝,恭恭敬敬,表里俱澄澈,好看,通透,无中生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互不组合,如数家珍,得心应手,切破纸,正体,浩然正气,乐道,意趣,不藏不露,疏密有度,不聚焦,青藤,忘我,自娱自乐,正心,无内无外,平面之念,不回,操劳与未操劳,史诗般,一力,言行举止,带主动性的线条,纯写意,反黑白,忘记画面,写于天地之间,忘记技法,意守下丹田,执笔状态,支点,有靠山,不持有,睇远顾近,乃翁念,君子般态度,填充,一分为二,数字化,脉法,文学,等等。有些目标也许需要解释一下,例如“拙”念,意思是不要写得太顺,应先感觉一下焦点与透视再写。如“有皮之法”念,意思是有皮有表情,心情好。如“了结”念,意思是每笔都完整,无需下一笔配合。如“破法”念,意思是在某些位置破一破线与形的不适度。如“写在前墨迹之上”念,意思是每笔都写在同一个地方,(那只是念,实际上不是同一地方)。如“乃翁”念,就是写的不快,但很诚恳。如“君子般态度”念,就是对笔画附近的纸似君子般的负责任。如“一分为二”念,就是可以分解。如“数字化”念,就是有数字存在于画内。如“脉法”念,就是以脉络般思维而写。
        对美的敏感度是可以开发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坐禅,接受禅的同化。这就不难解释大师们都喜欢用“老道”来自居了。
        以下讲解坐禅之法。若果坐于凳子之上,要求如下:腰垂直,大腿保持水平,两腿张开后与肩同宽,小腿垂直,两足平行,头端正,脸略为向下,以利于意守下丹田,两唇合拢,舌头微触前上齿,两手掌心向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指尖相对,两手安放于下丹田前方,意守下丹田,自然深呼吸过滤空气。保持这一状态一段时间后,自然会进入禅的状态。另外,也可借助口诀,分阶段进入状态。
        第一阶段的口诀是“元”字。“元”的境界是大。这个大的境界不是看得远或到达远处,而是大到无处不是又同时到达。参禅者想象大的境界把自己引导进去,当参禅者习惯了这个境界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境界了。第二阶段的口诀是“亨”字。“亨”的境界是通达。参禅者想象大而四通八达的境界,将自己引导进去,当参禅者习惯了这个境界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的境界了。第三阶段的口诀是“利”字。“利”的境界是舒适愉悦。就像眼前出现了秋高气爽,果实甜美,心神愉悦的画面一样。当参禅者习惯了这个境界后,就可以进入第四阶段的境界了。第四阶段的口诀是“贞固”。“贞固”的境界是把这个大而通畅,愉悦甜美的境界化成一颗种子。收藏于下丹田那个孕育人的地方。以令其永远地得到保存。当参禅者进入贞固的境界后,就自然进入了禅的状态。禅的状态是天人合一的状态,没有比这个更舒适的状态了。在禅的状态中,你没有压迫感,没有烦恼,体温也觉得处处一样。在进入状态的一刹那,你的呼吸声会变得清脆,没有浊音。你精神清醒,对周围的状况看得清清楚楚,又不被外界所牵引,你心神愉快,不愿离开这个状态。
        禅的境界是看得清楚,不被牵引,愉悦的境界。美术的第一重境界是焦点透视,它与禅的看得清楚是一致的。美术的第二重境界是解表,它与禅的不被牵引是一致的。美术的第三重境界是写意,写意是愉悦的,合符禅的特性。
        焦点有主要焦点和次要焦点,次要焦点要顺应主要焦点。透视是到达焦点的途径。焦点透视是达意的门径,透视的不同而产生意境的不同。焦点透视无处不在,每一笔的细部,言语中,行动中,歌声中都会表现出来。
        解表是对焦点透视的无限分解与感化。使其成为感性的,去除了体积,长短,先后的观念。
        达到焦点透视和解表的境界后,意感就活跃起来了,手与心相通畅,写了什么,心里明白,想写什么,手会随意而动。这个成果不能缺少,因为你写了什么,观众才能看到什么。
        写意是心中意境驱动,解表与焦点透视习惯性的运用过程。愉快是禅的境界,是写意的状态。心中的意境是一种非排列的,可重叠的,无局限性的愉悦现象。唯美就是禅的非排列的理解在美术中的运用。
        粗略回顾历史可见,赵佶,梵高,齐白石,毕加索,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意境和围绕意境的艺术语言。越接近我们的时期,就越重视意境与心景的直白表现。梵高与毕加索都声称受到东方艺术影响,所以中国人应该有自信心走到当代世界艺术的前面。


        4楼2019-07-25 1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