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39,953贴子:190,179
  • 5回复贴,共1

读通鉴.学管理:鸿门宴看项羽性格之失导致事业之失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zhangsunya 无意间看到仁兄的帖子 https://tieba.baidu.com/p/5618825115 想起自己以前的读书笔记,故作为解答,发放之,谢谢。
取自《资治通鉴.汉纪一》。
白话原文整理归纳: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群雄并立,其中在众多反秦力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乃是由故楚国将领项梁所领导的楚军,刘邦亦率军投之。后,项梁战死,其侄项羽接位。项羽拥立故楚国君主的后代为王,是为楚怀王。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可称王。后,刘邦先行入关灭秦,欲在关中称王,项羽遂因此与其反目。刘邦自量眼下难以与项羽抗衡,遂与项羽修好,并赴鸿门请罪。宴席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屡次劝项羽杀掉刘邦,然刘邦在项羽的面前极尽谦卑之态,加之项羽为人心慈手软,便没有对刘邦下手,使刘邦得以虎口脱险,最终消灭项羽,开创大汉王朝。
个人读书批注:我以为,故楚国将领项梁领导了灭秦战争,他死后,主帅之位由族侄项羽接替,项羽又拥立并侍奉楚怀王,所以,于项羽而言,自己才是反秦诸侯的首脑,他刘邦只应是项家麾下的部将。而今刘邦甫入关中,遂生称王之心,在项羽的立场上看,确是形同叛逆。既是叛逆,就应当诛杀,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当初,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王之。而今刘邦既已先行入关,称王就是符合盟约正当之举,因此,项羽想要明目张胆地阻挠刘邦称王,必不得人心。然而,若欲实现建立项家王朝的雄心,就务必要铲除掉刘邦,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只有两种办法。其一,刘邦入关称王,这是奉约行事,断不可阻挠,因此项羽只能承认刘邦称王,一方面与之结好,以唬弄之,另一方面,坚定地拥立楚怀王为天下之主,以此招揽楚地人心乃至天下人心,从而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与此同时树立威德,扩充实力,为来日与刘邦一决雌雄做准备,这是旷日持久的谋略,却最是稳重。其二,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鸿门宴这样的场合果断刺杀刘邦以绝后患,对外则佯称“刘邦谋反”,以此昭示天下,安定人心,从而造成他项家独大的既定事实。然而,项羽因为人心慈手软而不忍杀之,错过了第二种办法,正是“致祸归于不忍”——自身遭受祸端与失败,皆因为人心慈手软,又没有第一种办法所需要的韬略,焉能不败给刘邦!


IP属地:北京1楼2018-06-19 16:10回复
    班门弄斧,请不吝赐教


    IP属地:北京2楼2018-06-19 16:11
    回复
      不敢评论古人,借用一句本人比较认同。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30 13:06
      收起回复
        我觉得项羽最主要的问题是战略目标矛盾。诸侯公认的反秦目标就是灭秦回六国时代,但是项羽的私心是想西楚独大。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
        分配成果的时候,项羽表面上遵从恢复六国原则,实际上抑制六国老贵族,在他们的传统领地内再分裂领地给新立军功的将领,弄得老贵族觉得吃亏没有回到从前,新贵族觉得军功赏赐不公,所有人都不满意,都有意再战,夺取各自想要的果实。
        这有点像英国当年处理印巴问题的套路,故意分配不公留下热点,让他们互相消耗,然后英国出面协调,确保宗主国的地位和实力。我觉得项羽的本意在此,但是热点太多,而且同时爆发,项羽就顾此失彼了。军事上的失利只是战略目标错误的反映。


        IP属地:上海5楼2018-07-02 12: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