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关心长治吧 关注:16贴子:4,198
  • 5回复贴,共1

电影《芳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剧终时我问父母觉得怎样,他们说是他们看过最好的电影,因为里面有他们的时代印记,还滔滔不绝说起过往,冗长却有味道。我想,这就是他们的芳华。
——Farkascc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17 22:30回复
    小年说:
    最近大火的电影,《芳华》不得不提。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而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会唤醒那一代人,让他们微笑或者流泪着缅怀过去,更能让从未经历过的人感同身受,了解那段过往。
    推荐给你,静夜思。
    95后女生为《芳华》潸然泪下,奶奶说你爸也曾是文工团少年
    作者 | 沈杰群、余冰玥 来源 | 中青报副刊
    ID | zqbwyx
    晚上九点半,北京寒风刺骨,东直门当代moma的百老汇电影中心里,电影《芳华》依然满场。
    韩红演唱的《绒花》响起的那一刻,坐在我身边的室友默默塞给我一包纸巾,又不好意思地和我咬耳朵:“刚刚,我把我的隐形眼镜哭掉了……”
    环顾四周,惊觉像我们这般年纪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头发已斑白的爷爷奶奶。片尾曲已结束,还有一部分人依然留在座位上,盯着渐渐变黑的银幕沉思。散场时,一位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慢慢走下楼梯,一边絮絮地说:“你爸当年就是文工团的。这个导演一定是在那里生活过,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作为2017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遭遇风波的《芳华》于2017年12月15日上映,上映当天便票房破亿,豆瓣评分高达7.9。
    你没有错过我的芳华,是故事结局最大的确幸。
    ——Taylor
    在我看来这电影的意义不完全在于电影拍的有多好,而在于电影表达出来的东西。这是冯导和严歌苓对那几十年的观感,是那几十年里的普通人的沉浮。
    ——Edward Su
    作为一个正处在芳华中的青年人,冯小刚的《芳华》中呈现的那时候的“芳华”真的撼动了我。冯小刚让我从每一个鲜活的人物身上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让我知道那些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仅仅是一段历史。没必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看它能敏感到什么地步,我知道我在这个电影中汹涌的感情都是真的。
    ——尧辰目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也不清楚那个年代,希望能跟你所讲的一样,看出现在的样子,显示出当下的影子。
    ——史诗事实
    剧终时我问父母觉得怎样,他们说是他们看过最好的电影,因为里面有他们的时代印记,还滔滔不绝说起过往,冗长却有味道。我想,这就是他们的芳华。
    ——Farkascc
    芳华就是青春 青春就是那段最美的时光 在最珍贵的那段年华或毫无保留 或小心翼翼的绽放着 在特定的环境里 命运在拐点走了不同的方向 或失意或得意 然而这才应该是人生的模样 银幕渐渐淡去 看着坐在身边50 60后的叔叔阿姨久久舍不得离去 在感叹或缅怀那年的自己。
    ——Benny
    (摘自各公众号网友评论)
    电影《芳华》的诞生,源自于冯小刚与编剧严歌苓共同的文工团经历,他们当年一个在美术组,一个在舞蹈队。时过境迁,彼时美好的东西一直住在心底,如今再由文字与光影缓缓诉说出来,复又鲜活。
    那是一代人的历史和记忆。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要唤醒那一代人,让他们微笑或者流泪着缅怀过去,更是让从未经历过的人切身地感受那个时代和那一代人,了解他们的过往,倾听他们的内心。
    2016年4月,严歌苓完成《芳华》的初稿,这部小说最初的名字叫作《你触摸了我》。这部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的小说,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有文艺才能的少男少女自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在严格的军纪和单调的训练中,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这4个朝夕相处的姑娘,才艺不同、性情各异,以独有的姿态绽放各自的青春光彩。
    男主角刘峰,是文工团里一名很不起眼的男兵,始终自觉承包了团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慢慢地,他成了每个人潜意识里的依靠,大家有困难,首先想到“找刘峰”,刘峰也在“被需要”的感觉中活得心满意足。
    刘峰暗恋上了面容姣好的独唱演员林丁丁。可当他经过几年的漫长等待,在自认为恰当的时机向林丁丁表白时,万万没有料到,得到的却是林丁丁的惊恐拒绝,以及与大家平时对他的推崇完全相反的结果。刘峰也因此事的扩大化而被下放到前线战场。而这一事件,几乎改写了刘峰的整个人生。
    严歌苓曾在采访中提及:“写完《芳华》以后,我跟小刚导演说:我把小说发给你,但可能这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文工团的小说,虽然故事是发生在文工团里,但它也写到了人性的弱点。”
    比起宣传中主打的怀旧和青春概念,《芳华》的基调更接近凄婉和茫然。它一方面以青春美好的影像去展现美好的青春:团结的集体,干净而纯粹的少男少女,每一处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而另一方面,在青春与美好的幕布之后,是时代的残酷,还有真实复杂的人性。这部分人性并不美好,甚至是灰暗的。就像人们永远都会排挤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出身、家世、性格、气味,任何一项都能衍生出敌意;人们也永远逐渐把一个人的奉献看作是理所应当。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角色属于善良,但他们反而成为受害者与被排斥的人,被其他人欺负、打压,最终结果悲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17 22:31
    回复
      电影也很冷静,也很现实。在战争中失去了手臂的英雄刘峰,多年后被派出所的警察推来搡去再冷冷扔回那只假手,不仅交不起1000元的押金赎回做生意的小车,妻子也和别人跑了。从小被孤立欺负但始终保有善良、因在前线的勇敢作为而受到表彰的何小萍,最终也因为过去和表彰的刺激而精神失常。他们的青春充满了无奈和苦涩,但也折射出那个真实的时代。
      观影的过程中,面对何小萍被排挤、面对刘峰被冤枉、面对刘峰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悲壮、面对那个年仅16岁却牺牲于前线的烈士,我数次流泪。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何小萍在月光下独舞。
      那时,经历过战争的何小萍已患上精神病,动作僵硬,神情呆滞。多年前的音乐回荡在耳边,她渐渐深入其中,回到她的文工团时代。何小萍穿着病号服,神游至文工团大院的草地上,在月光下起舞,美丽、凄清、决绝。看到这里时眼泪情不自禁流了满面,说不清是一种宽慰还是悲凉。
      在电影《芳华》的观众评价中,很多人都对影片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的场景念念不忘,被“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这句旁白戳中泪点。有网友评论:“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虚度光阴,他们在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
      冯小刚谈到创作《芳华》的缘由时提及:“《芳华》把过往的青春,过往的岁月定格在那里。也许有一天,我不再是导演的时候,当我回忆起那个时代的青春时,我还能走进电影院看到自己的豆蔻芳华。”
      没有人能永远处于青春,但永远有正处于青春的人。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一样,然而,青春永远令人念念不忘,这一点每一代人都一样。对青春的热爱,是超越年龄和时代的。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那代人身上有时代烙下的痕迹,也有不同于这个时代的独特回忆。
      如今,属于他们那代人的芳华已逝,而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芳华仍在继续。
      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最终关于《芳华》这部电影,你可以将其视为一部回忆芳华,怀念青春的怀旧之作,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也可以跳过这个青春的表面,看到其后,更多的东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17 22:31
      回复
        《芳华》: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
        文 | 木舒
        本文系作者授权转载
        随着片尾曲的响起,《芳华》结束了,电影院的灯突然亮了起来,而在转头时我看到了距离我几个位置的两位中年人。
        他们穿着和电影里一样的军装,带着一样的帽子,甚至还背带了水壶。在入场前,他们是整个电影院的焦点,他们开心地和观众合照,那时他们说:“我们来找回青春”。
        我以为这只是他们的行为艺术,但在结束后,随着电影院的人陆续往外走,只有他们俩坐在那,一直等到了片尾曲结束。他们坐的笔直,透过电影院刺眼的光我看到他们眼眶泛红,那时我甚至有种错觉,好像他们是从电影里走出来一样。
        其实早在《芳华》第一次要上映时,看完了预告片后我就在想:“要不要去看这部电影?”
        就连冯导也说“带着爸爸妈妈去看这部电影”,因为他知道,电影市场的主流早已是90后80后,他们既没有文工团的经历,也没有战争时代的切身感受,对那段时代背景也不会买账,他也害怕。
        而当我看完了这部电影以后,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电影时代可以不同,背景可以不同,可是其中的有些“现实”永远是相通的,透过那个本该是质朴的时代,所揭露出来的一些社会“潜规则”可能会更加的震荡人心。
        在看完电影的那一刻,我一度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悲剧”,如果深究原因的话,我想可能就是故事的男女主,刘峰和何小萍,在我看来都是悲剧型的人物。
        《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影片是以女二萧穗子的口吻讲述的有关于一个文工团的故事。从电影英文名取名叫《Youth》也能看出,冯小刚把自己20岁进文工团的青春记忆也揉了进去。
        而在影片一开始,就给刘峰下了一个定义:“活雷锋”。
        对,他是一个好人,去一趟北京,大包小包的全是帮文工团同事从家里稍来的物品,东西坏了找他,猪跑了找他,饺子只吃破掉的......
        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口中都被“称赞”着的好人,有事没事都找他帮忙的好人,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
        《芳华》这部小说,原本是叫《你触摸了我》,而剧情的转折就是因为那个“触摸事件”。
        好人刘峰喜欢林丁丁,他选择勇敢的表白了。而在他拥抱林丁丁时,却正巧被另外两个文工团同事撞见了。可能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关系还封建保守,也可能是大家早就在等着看他出丑。最终林丁丁回了寝室编造了许多刘峰“腐蚀”自己的谎言,让所有人都觉得刘峰是流氓。
        所以刘峰理所当然的被调查了,可他不愿意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解释也没人愿意相信,那些曾经事事找他帮忙,称赞着他“活雷锋”的人,几乎都没有站在他这边,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出丑,看他从高高在上跌落,等着他被处罚。
        而那个林丁丁,她一脚踏几条船,可没有人觉得她做错了些什么,没人对她的行为评头论足。
        最终,刘峰被文工团下放到偏远地区伐木连当兵。南疆战事爆发后,他又被调到了野战军的工兵营当副排长。最终在战争中,他身中数枪,可他还是选择独自留下来看着战友的遗体,他对“好人”有执着的念想,甚至试图以这种死亡的方式能洗刷自己身上那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丢了一只胳膊,却什么也没得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17 22:33
        回复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1E7e6KxgietoyJ_Dhoo8bw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17 22:38
          回复
            《芳华》告诉你:没被善待过的姑娘,应该怎样遇到爱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RZHA9XOuWNYvInaTlaLCNQ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17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