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梦华录吧 关注:174贴子:15,275

【长安|榆林巷|冯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冯家祖上原籍已不可考,战乱时期逃难到了长安,在金水桥上摆摊卖炸果子维生,生活拮据,至今已历经两朝,几代下来虽说没曾大富大贵,但也到底积攒了点余财,置办了一个三进小院子,算是在长安城扎下了根儿,落了户,也算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后来儿女不才,到了冯老汉这一代,三进的院子已经成了一进,冯老汉手巧,在金水桥上卖自家编的柳条筐。
冯老汉老伴儿死的早,只留下一个儿子,老伴儿羡慕人家街上骑着高头大马的贵人,临终前嘱咐冯老汉叫儿子冯秀读书当官儿,这冯秀生得一副聪明灵秀样儿,脑子不大转弯儿,不通经济时务,读书倒很痴,二十五岁上中了举人,早年定的亲女方没到嫁娶岁数便死了,传出些克妻名声来,直到三十五岁上才娶了媳妇儿,隔年生下一个女儿,叫冯杳,因着家里越发破落,打小儿便送到绣坊去学艺。多年落第,冯秀对于仕途已不大在意,平日里在榕溪路里摆个代笔摊子,都是街坊邻居,收不回几个钱,逢年过节红事白事的帮人写个对联,教街上几个孩子认字儿,天长日久的教人生出几分尊敬来,倒也乐在其中。
冯秀妻子赵氏,原是个寡妇,冯老汉对方奔走,这才促成两人婚事,直撑到媳妇儿怀孕,才含恨闭了眼睛。赵氏自打过了门,倒也一心一意操持家务,只是一直遗憾没能生出个儿子来。
对此冯秀倒不大在意,只觉得女儿样貌清秀,又生得几分痴气,尽得自己的遗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1-07 23:29回复
    位于榆林巷一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1-07 23:33
    回复
      P,原来格式是这样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1-08 06:22
      回复
        【正房】
        厅堂:进门正中一张八仙桌,旁边两把太师椅,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两边儿对称摆着两溜儿小凳子,待客的地方。
        东屋:被一个大书架子隔成两间,靠窗这边是书房,靠墙那边儿是冯秀夫妻的寝室。
        西屋:冯杳的闺房,有梳妆台和床,一个小柜子,放着针线等杂物,几个小绣墩,另几个大箱箧,收拢些过季的衣服鞋帽。还有一张小塌,上摆着一张小桌,平日里可坐人,把桌子撤了铺上床被可睡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11 12:46
        收起回复
          【东厢】
          乘着各式杂物,收拾收拾勉强可做一件客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1-11 12:47
          回复
            【东厢】
            两间,里间做库房用,放着各式杂物,收拾收拾勉强可做一件客房。
            外间做厨房,平日里在这里吃饭,夏天到院子里吃,逢年过节到正厅去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1-11 12:51
            收起回复
              【厕所】
              东北角磊了一个小棚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11 12:53
              收起回复
                【庭院】
                一棵槐树,冯杳出生那年栽下的,本来有两棵,后来越长越大,两棵树将院子里的光都遮严了,便砍了一棵。树下埋着两坛酒,到冯杳出嫁时候再打开,是谓女儿红。
                院子里还种些蔬菜,一个小地窖。家中无井,用水要到巷口去打。
                【影壁】
                影壁前摆了一堆石头,是冯秀做的“假山”,种了一丛艾草,艾草高了,渐渐遮住那堆石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1-11 13:03
                收起回复
                  【冯杳】
                  最近天气好些了,春天里里庙会多,冯秀夫妇逛庙会去了,冯杳怠懒得动,只叫赵氏帮她带些丝线回来。
                  今天难得天气好,搬了个绣墩在外面描花样子,过些日子店里开始卖春衫,得想几个新鲜样子出来才成。
                  (求戏求戏求戏,接了以后直接艾特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11 13:08
                  回复
                    冯杳
                    阿娘去舅舅家了,临走前嘱咐父女二人买些肉,买些年货。
                    阿爹一大早出去,到了下午才回来,手里伶着一条活鱼,一只烧饼,一串糖葫芦。
                    跑过去接过阿爹手里的鱼,“爹,你不叫人家处理了,自己会杀吗?”
                    阿爹有些尴尬笑笑,“杀鱼有什么难的?你且看着吧!”
                    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吃烧饼,那鱼依旧在盆里蹿腾,溅出好多水!
                    “爹,你不要怕,抓住它,放砧板上敲晕了!”
                    啃完了烧饼,终于把鱼捞了上来,砧板上的鱼还是跳腾,冯秀打小儿没干过什么活儿,冯老汉在的时候一心叫他念书,他又怕这种滑溜溜的东西,拿着个棒槌没敲准地方,鱼掉到了地上。
                    啃完了糖葫芦,实在看不下去了,“爹,你起开吧,我来!”
                    捡起地上的鱼在盆里洗了,放砧板上对着鱼脑袋狠敲几下,刮鳞开膛,递给爹爹。


                    IP属地:河北10楼2017-01-12 17:02
                    回复
                      冯杳
                      好些日子没晴天了,好容易出了太阳,把被子搬出来晾,自己正在搬了个小马扎在树下晒太阳。
                      听见头上的鸟叫声儿,有些惊讶,冬日里见着的都是些灰扑扑的小麻雀,这样羽毛鲜亮的鸟儿,不晓得是谁家养的呢。
                      进屋抓了一些粟米,放在空地上,“小鸟儿,你是谁家的呀?
                      @擒光挟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14 21:47
                      回复
                        啾啾
                        望见地上的粟米,眼睛一亮,待要下去啄食时,略有些踟躇。看看那位小姑娘,眼神清亮,似乎没有什么敌意,才放心飞下。
                        粟米的味道很美,高兴得直叫唤。闻得身边人说话,歪了歪头,听不懂,但也感觉到她的欢喜,伸出喙啄了几下她的手指,以示感谢。


                        14楼2017-01-14 22:01
                        回复
                          冯杳
                          这小鸟儿一点不怕生,真是有趣的紧。到屋里又拿了个碗乘点水给它喝。
                          用炭笔在绣棚上描鸟儿的样子,嘴里念叨着,“小鸟儿呀!我把你绣到帕子上,你说好不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14 22:54
                          回复
                            啾啾
                            看着她走进走出,拿了东西坐在一旁不知描摹着什么,小眼透出不解,呆呆地望着了。最终还是甩甩头,决定还是不理她了。蹦跶了几下,一会儿在碗里饮水,一会又去地上硺啄米,甚是愉快。


                            17楼2017-01-15 19:52
                            回复
                              啾啾
                              不一会儿,地上米已经食尽,看着小姑娘也放下了手上活计,似乎是做完了。欢快的鸣叫几声,绕着小院子飞了圈,才意犹未尽地回到自家院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1-16 08: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