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7,295贴子:6,706,675

(整理后重发 同人申精)香港海军士官学校纪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记:自从无意间看到临高启明,被牛大和各位同人大拿力透纸背的精彩文字直搔痒处,就一直欲罢不能,终于欲求不满,决定贡献一点同人文章,呈送各位大拿御览。因为第一次写同人,构思仓促,加上本人粗胚一名,文笔拙劣,恐有碍观瞻,若能搏诸君一笑,幸甚至哉。因为平时上班,只能利用空余时间结合自己工作经历写一些东西,不过保证不太监,欢迎大家尤其是有军事教育经验的筒子批评指正
(一)
“王大治家的小仔子要去当兵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澄迈县治下的加乐乡鱼头村不胫而走。王大治原名王二娃,今年四十有八,祖祖辈辈本是澄迈沿海疍民,除了一条家传半边漏风的破船和一些捕鱼工具外可谓身无长物,整日风里来雨里去地在水上讨生活,辛苦打来的鱼还要被勾栏里的渔霸和奸诈的商人巧取豪夺大半,每日半饥半饱勉强度日不说,还因为满身的海腥味被陆地上的百姓所歧视,作为一个”贱民”带着妻儿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
元老院进占澄迈后,对于王二娃一家而言可谓是“天亮了”,不仅过去骑在头上的渔霸奸商被打倒,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元老院还废除了“贱籍”,宣布所有土著人格一律平等,让王二娃从此摆脱了永远低人一等的悲惨境地,在陆地上走动也不用溜墙根躲人,走起路来终于挺起了腰板,自然对元老院的恩泽是感激涕零,逢人就称颂“元老院好”,后来澄迈县政府组织疍民上岸居住,王二娃一家被安置在加乐乡鱼头村,在登记的时候村干部嫌弃王二娃这个名字太土,大笔一挥“赐名”王大治,从此在鱼头村安居下来,自己还是干打渔的老本行,妻子就在村里拾弄下海产,操持家务,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苦,倒也和和美美。
王大治因为穷,娶亲晚,膝下只有两子,同样由存村干部取名大涛、小涛。王大治当年光屁股穷光蛋一个,对两个儿子的早期教育就是光屁股上套根草绳往船帮上一系,白天吹海风,晚上看星星,可是鸡窝里偏飞出了金凤凰,两个仔子都生得天资聪颖,虽然发蒙晚,定居后才参加乡里的扫盲学校,但是读书识字非常快,王大涛很快被乡里的渔业合作社看中挑去干活。王小涛今年十六岁,生的眉清目秀,因为饮食的改善个头比他哥还长一截,在读书上很有天分,当年上岸后很快完成了扫盲学校的课程,正好乡里办小学,号召各家送孩子去读书。这个事被很多人家嗤之以鼻,一个半大小子也是很重要的劳动力,平白无故送去读书还倒贴钱,再说读了书出来有什么用?村里以前唯一一个上过私塾的粮户不是说了吗,这元老院又不搞科举,读书再多又当不了官,出来还不是一样做工。虽然这喜欢嚼舌头的粮户不久就被乡干部弄到县里搞的“劳改队”里面挖沙子去了,但是老百姓却对这话深以为然,任你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子都不见动静,逼得乡村两级干部差点学了后世的计生办上门抢人。只有王大治和孩子他娘一合计,得人恩果千年记,既然这是元老院号召的,又是干部们要求的事情,那就让小仔子去读书吧,自家两口子都能做活,大涛也可以自给自足,反正也就倒贴点伙食。
于是十四岁的王小涛就去乡里读小学了,为此王大治还没少被四邻冷嘲热讽,“糊涂”“水上下来的就是见识浅”“妄图骥附元老院博取幸进”“干部的狗腿子”之类的风凉话没少说。怎奈何王小涛同学很争气,不仅一年的小学课程顺利以头名毕业,而且还跑到县里参加什么文化水平测试,居然一举考取乙类文凭。
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鱼头村,这可是破天荒头一份,乡亲们都说王家祖上积德,出了读书种子,正好乡里武装部发通知到各村,说什么海军士官学校正在招生,凡是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家世清白,有乙类文凭者均可报名,王小涛顺利成章被乡里推荐去县里参加招生考试。
这个消息更是惹得全乡的人眼红。谁不知道伏波军待遇好地位高,受人尊重有前途,鱼头村里的驻在警老金头就是澄迈战役受伤后退役的伏波军士兵,虽然是伤了胳膊,但是每个月上百流通券的薪水比乡里有些干部都高哩,每逢重大节日老金头还把战伤勋章别在胸前,闪闪发光的金属片昭示着身份和骄傲,每个老百姓见了都不自觉地仰视和艳羡。每次乡里的武装部到各村征兵青年们都是抢破了头,乡武装部长走到哪里都有人客客气气地打招呼,递烟送水,比乡长还威风。更何况海军比陆军还要受青年们欢迎,在他们眼里。陆军还要整日里摸爬滚打,遇到打仗还要当面锣鼓对面锣的和敌人对阵,还有一定风险。
海军就不同了,待遇高,打扮也很“洋气”,首长们的大铁船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可是村旁的海域里每天都经过有元老院战舰,那高高的桅杆上启明星旗猎猎飘扬,乌青的炮管有碗口般粗细,上面穿着蓝白色制服、戴着有飘带草帽的大兵忙忙碌碌,各司其职,紧张有序,漂亮的船体在浪花里飞驰,一看就是一等一的强军,不管是官军水师还是刘老香等各路海主,根本没有能在元老院海军手下能走一合的力量,甚至于元老院海军还北上珠江口,火烧五羊驿,逼迫大明官府不得不割地赔款,海军这兵当得霸气!而且只要不是自己命短落水让龙王爷收了小命去,堂堂战阵里又能有什么风险?早几十丈远就用大炮把对方轰跨了!这次王小涛报名的那个什么海军士官学校,听说学成出来就是海军军官!乖乖这可了不得,这不是一步登天了吗?什么时候有这好事了?!王大治的邻居们一个个眼红得和兔子似的,看来还是要让娃去读书啊!想着想着大家又不由得痛恨起当初说读书无用的那个粮户来,这厮最好一辈子挖沙子别回来,被活埋了才好!


IP属地:安徽1楼2016-11-07 21:45回复
    太短,差评,楼主再接再厉


    2楼2016-11-07 22:03
    回复
      2025-08-27 22:4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正下……这里的乙类文凭应该修改为甲类文凭,怪我看书不仔细~


      IP属地:安徽3楼2016-11-07 22:05
      回复
        楼主写的不错,赶紧更新!加油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07 22:33
        回复
          太短,差评,楼主再接再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1-07 23:02
          回复
            加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07 23:02
            回复
              难得有心了,同人必须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1-07 23:28
              回复
                支持支持、求龙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1-07 23:34
                收起回复
                  2025-08-27 22:36: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你!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07 23:44
                  回复
                    在海军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运作当中,眼看海军高等军事教育院校筹建会议准备会议召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是明秋还是觉得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主笔写筹划方案的合适人选,网络上这种提纲式的方案和建议倒是多得很,明秋自己收到的毛遂自荐的文本方案也有好几份——大家都不傻,知道明老爷子如果指定谁负责起草筹建方案,那谁就拥有了很大的发言权,在今后的学校中自然会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个个都很踊跃。不过,作为海军的最高行政领导,加上在PLAN各级领导岗位上多年锻炼出来的犀利眼光,明秋深知军事院校教育和作战部队不同,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最好要一个有见地、有实践经验的人来掌总,否则容易出现功能定位不清、违反教学规律等毛病,轻则导致重复建设,院校规模越来越大,重则人浮于事,教学质量越来越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可是关系到整支海军命运的大事!因此心里一直没有敲定人选。


                    IP属地:安徽15楼2016-11-08 00:14
                    回复
                      写的挺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1-08 00:26
                      回复
                        睡前请教下各位,帖子怎么申精?


                        IP属地:安徽18楼2016-11-08 01:00
                        回复
                          勾栏是行院,那是鱼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11-08 0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