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颜悄郁吧 关注:1贴子:16
  • 1回复贴,共1

恩恩

收藏回复

  • 124.200.150.*
1、简述语言是个层级的体系。
原理一,语言系统是一种层级体系。
     语言结构要素及其单位:语素,词汇,句子。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原理的要点是:
     底层是一套音位,叫音位层;上层是一套音义结合体,是符号层。高一级符号单位以次一级单位为组合成分。从音位层到符号层第三级,数量逐级递增。
      层级递增效应的意义是:符号单位可以反复使用,人们可以用有限的符号来组合成无限的符号序列。
2、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
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本部分。特点有三:全民常用性、历时稳定性、构词的能产性。
3、归纳音位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归纳原则:对立,互补,语音相似。
确定音位的方法是替换方法。其步骤是:
创造一个语音环境
逐个替代
是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证明是对立或非对立
4、普通话中有那些超音段音位?举例说明。
语素(morphemes)的类型可作两种划分。
       根据词的构词能力,语素划分为两种:自由语素,既能独立成词,又能作为构词成分,如马、书、笔、head、book、rain。黏着语素只能作为构词成分,如碧、朋、智、者、bio-、-er、-tion。
5、词义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1)概念意义: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意义。
(2)感情意义: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色彩,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3)语体意义:词运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4)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外一些词搭配,由于这种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称为搭配意义。
(5)形象意义:引发交际主体产生所指对象的表象的一种附加意义。
   这种分析仅包括词义的静态意义。
6、叙述言语生成的三个阶段。
概念化过程(conceptualization)形成交际意图,对交际对象和情境作出判断,依照目的来确定要表达的话语的语义内容。在这个阶段,语义表征在大脑中形成
言语组织过程(formulation),应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言语形式,即形成句法结构、确定语调类型,填入实词,进而加上语法手段和发音模式,获得内部言语。在该阶段,言语的心理形式完成。
发音过程(articulation),大脑皮层兴奋,将话语说出来或写出来。在该阶段,言语的物理形式形成
7、列举语言变化的一般结果和三类形态。
语言变化的一般结果:A、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口的不平衡;B、功能日益丰富完善,精密。C、功能日益萎缩而被其他语言取代。
第一,因社会分化产生的形态有三类
     亲属语言: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由同一原始共同语演化来的若干语言为亲属语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民族共同语的分支。分化的状况取决于社会历史原因,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是语音特征。
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民族共同语的分支。分化的状况取决于社会历史原因,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是语音特征。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形成的民族共同语的分支,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有行业语、阶层流行语、黑话、等种类。
8、说说词的五种组合关系类型及其语法意义。
转换手段:A、移位,构成成分相对位置改变B、添加,语法成分添加C、删除、去掉一些语法成分D、替换虚词、语调等成分换用。
9、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所包含的语法意义。


10、简述汉语语法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聚合规则的变化。
       语序变化:修饰成分前置(胡取禾三百廛兮。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宾语后置(忌不自信)。
      形态变化:如去声读破表示使动:解衣衣我。类似形态还有清浊交替、前缀-s后缀-s等
       实词虚化:“着、了、过”由动词转化为助词表示语法意义。
      新的语法范畴出现。唐朝以来,因以上例子所述,体范畴形成;南北朝时,量词形成,出现数量结构。
11、洋泾浜和混合语有什么区别?
洋泾浜语是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原有语言不相同的交际手段。这种手段使不熟悉对方母语的异族人可以有效沟通。是一种混杂语言,多形成于外族人接触教多的地区或国界的地方。特点:功能单一,没有书面语,使用范围窄;语音、语法都是混合的,但以本土为主,词汇数量少,主要来自外语。



1楼2008-06-23 21:51回复
    • 124.200.150.*
         条件变体:由于受语音环境条件的制约,都有各自出现的语音条件,这类变体叫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能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由这种音素构成的同一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8、论述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语言意义:指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它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某种语言的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这种语义是由静态符号来表示的。
         语用意义;指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时,在语境中表现出的特定的,临时的意义和隐含意义。这种意义只存在于特定的符号系列中,通常附着在动态符号之中。特点:临时性、只在具体语境中存在,具体性、有特定所指对象,表达手段多元化:可用各级语言单位表示,(见现代汉语修辞手段),依赖语境和其它辅助交际手段。
            显然,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不是语义的两个种类,而是同一个种类的两类状态,即语义现象的具体和抽象两个范畴;这种分类是基于不同的分析原则,而不是基于不同的分析对象。
    9、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变元类型。
    变元是和命题事件发生关系的对象和事件的语义成分。在句子中通常用名词性成分或结构表示。所属语义范畴通常有施事(agent)、受事(patient)、与事(dative)、时间(time) 、处所(locative)、工具(instrument)、结果(factitive)等,显然,变元的类型是根据谓词和该成分的语义关系来确定的。
    10、结合实例论述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义素是一种语义特征,属于语言意义,义素分析的实质是对义项加以细化拆分,从分析方法看,它是对音位区别性特征理论的借用的结果。
    语义场是在某种语言中,可以划分出含有某个共同义素的词群,它们是由词义和词义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形成的词义类聚。
    同一语义场内的义位因为共同义素的存在彼此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因为不同义素的存在互相区别。
    11、词和语素、词组之间主要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请举例说明。
    从理论上讲,词由语素构成,词组由词构成。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词组是是由若干词按规则组合起来的造句单位。
           语素和词都是最小音义单位,但功能不同。语素是构词或构形成分,所有粘着语素都不能独立运用,即自己充当句子成分;词是造句成分,有充当或组织句法成分的能力。在语音形式上也有差异。词除了有音节和音节组合,还有轻重音和声调,会发生词形变化。
    12、使用层次分析法应遵循什么原则?举例说明。
           结构原则:需要切分后的直接成分是否成结构体,如果切分出现一种语言中没有的结构关系,该切分不成立。切分后若出现该词组中实际不存在的结构关系,切分也不成立。
             功能原则:看切分后两个直接成分能否组合,不能组合,切分不成立。
             意义原则:看切分后是否改变原意,即两个直接成分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意思。否则切分不成立。
    14、从句法结构分析的角度解释“一定要努力实现目标”和“新职工宿舍”这两个结构的异同。
    共同点:
    (1)都属于多切分结构。
    (2)中心成分可以是一个结构体,也可以是一个结构成分。
    (3)中心成分都可以有多个修饰成分。
    不同点:
    (1)中心成分的功能不同。
    (2)前者是单义结构,后者是多义结构。
    (3)结构层次和结构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每个要点要结合实例用文字和树形图结合作分析)。
    15、举例谈谈你对句法结构层次性的理解。
            句法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要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须理解词语组合的层次性和直接成分。
              层次性:语言单位之间由于组合次序先后造成的层层包容的关系。这是句法结构固有的特性,可以说是语言符号层级性的表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组合次序有先后,成分之间是否发生直接联系,会因功能的不同而具有选择性,第二,可包容,即大结构包含小结构,后者是前者的成分。
    16、请在对“新词的出现是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结果”这一句子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层两个直接成分:
    A新词的出现,
    B是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结果,主谓关系
    第二层:A包含“新词(C)”和“出现(D)”两个直接成分,
    B包含“是(E)和“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结果(F)
    第三层……依次分析,直到最后一层。
    


    3楼2008-06-23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