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吧 关注:654贴子:46,548

诸葛亮是个人才还是庸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02 15:13回复
    民间对诸葛亮崇拜至极,有人说他其实是庸才,一时难于决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02 15:17
    回复
      蜀国的国力耗损差不多是从关羽走麦城开始的。荆州到底还不还?得陇望蜀雄心在,联吴抗曹付东流。依关羽的性格,独守荆州是很危险的,诸葛亮想过了没有?荆州不还,输了道义,也输了战略。关羽也未对荆州加以建设成一个根据地,这样的孤城据守有什么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02 15:37
      回复
        关羽秉春秋大义而睁杏眼,除了刘备,恐怕不会买谁的帐,甚至曹操孙权。在蜀国,对诸葛亮权威构成挑战的人,非关羽莫属,华容道放走曹操,也是孔明有意安排的,差点斩了关羽。可见诸葛亮也洞悉关羽的内心世界,他会不会故意借荆州支走关羽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02 15:58
        回复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语道出了蜀国的垢病。蜀国的兴衰荣辱基本上系于诸葛亮一人身上,梯队建设被忽视,至《出师表》时能提及堪以重用者,乏善可陈,与据守黄河北岸的曹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丞相报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向错了,是大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02 16:23
          回复
            人才喽,不然能得到中用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02 17:03
            收起回复
              细端详之,在《出师表》里,丞相亦无胜算之把握,三足鼎立之势,这样出兵并不可取,何况六出祁山,穷尽蜀国财力。孔明之后,姜维亦难掩蜀国颓势,第一个被吞并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02 17:20
              回复
                说的太轻巧了,没有诸葛亮蜀国早就灭亡了,荆州是蜀国夺天下的保证,丢了之后就退出了争天下的行列,只能退而求其次,蜀国灭亡不是诸葛亮的错,实在是国力相差太悬殊,力不从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8-02 17:2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02 17:38
                  收起回复
                    而曹操却有这样的战绩: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夏,太祖还军定陶。
                    这样连续的胜利是诸葛亮一生都没有的!
                    第三次北伐 武都阴平之战
                    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淮退还说明诸葛亮几乎与郭淮几乎没有决战,实际上就是主动放弃让诸葛亮捡了个便宜!
                    而曹操却能将陶谦打的不出来!
                    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12楼2015-08-02 19:42
                    回复
                      第四次北伐
                      陈寿的记载结果是诸葛亮退军,但却隐瞒了诸葛亮的败绩!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陈寿对诸葛亮可是极尽美化,但却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还有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都暗示了诸葛亮不会打仗,可以说诸葛亮这一次一定遇到惨败,要不然不会在大芟刈其麦后竟然撤退,也不会在败后被张颌追杀!可是,真相在晋书揭穿,《晋书·宣帝纪》: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所以汉晋春秋不实,《汉晋春秋》该书明确以反曹魏、推崇蜀汉为正统记, 裴注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亦引用过“郭冲三事”如空城计等不实记载,《晋书》为唐太宗主持官修,观其后记,反有警后世之意,更不可能美化司马懿。】陈寿所著《三国志》诸葛亮、郭淮等人的传里,关于231年的祁山之役,也都没提过诸葛亮曾击破郭淮抢粮成功等事。
                      而《三国志·张郃传》提到过《晋书》所载的诸葛亮退守祁山,几本史书对战争的总体趋势描述相同,都是司马懿保住陇西粮食,解了祁山之围诸葛亮退兵。
                      所以这一次诸葛亮被杀敌不下一万,因此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大败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说明张郃实际就是被司马懿阴谋害死而并不是诸葛亮军事的高明!至于斩王双纯属笑话,
                      《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冬,(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
                      王双史书就提到这一次根本就是无名小将,诸葛亮为了挽会战败的颜面故意夸大此事!
                      总之,诸葛亮第四次以惨败告终!
                      而曹操却是:
                      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
                      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觽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13楼2015-08-02 19:43
                      回复
                        最后一次北伐
                        这一次就更惨了,诸葛亮几乎倾国之兵!诸葛亮发兵十余万北伐!
                        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三国志
                        表演声东击西之计,被郭淮识破算死,无奈诸葛亮又一次失败!
                        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垒拒之,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亮果屯五丈原。
                        ——资治通鉴
                        不幸的是缺乏军事才能的诸葛亮又一次被司马懿料到,亮果屯五丈原,真是被司马懿算死!
                        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占领,他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司马懿很认同,让郭淮屯兵北原。战壕还没修好,蜀军压境,魏军奋力回击。不久,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郭淮则认为,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的目标是阳遂。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成功。
                        《晋书》记载大致相同:“司马懿遣胡遵、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后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诸葛亮又一次惨败!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被郭淮打败!懿乃使淮屯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淮逆击却之。
                        经过屡战屡败的打击诸葛亮最终病死,北伐以诸葛亮惨败告终!
                        陈寿更是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一语道破!
                        而曹操却是,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
                        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觽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这种战绩是诸葛亮一生都没有的!
                        后人评价诸葛亮:比到当阳,众十万余。操以五千之卒,及长坂纵兵大击,廊然雾散,脱身奔走。方欲远窜用鲁肃之谋,然投身夏口。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好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妾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崔浩更是批评诸葛亮军事: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区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
                        何去非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如此:”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元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14楼2015-08-02 19:43
                        回复
                          何去非:“曹公逡巡独以其智起而应之,奋盈万之旅,北摧袁绍而定燕、冀;合三县之众,东擒吕布而收济衮;蹙袁术于淮左,彷徨无归,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画之出,常若有余,而不少困。彼之所谓势与勇者,一旦溃败,皆不胜支。然后天下始服曹公之为无敌,而以袁、吕为不足恃也。至于彼之任势与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独以智强而未易敌也,故常内惮而共蹙之。”“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可见古人对曹操评价都是极高的!


                          17楼2015-08-02 19:48
                          回复
                            有人说曹操是军事理论家,写过兵法,为孙子做注,号称阐幽发微,对后人启迪颇大。那就来看看曹操的军事理论水平:
                            先看曹操论奇正的水平
                            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穷,孰能穷之】?
                            曹操注【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
                            点金成铁,李靖看不过去,评道【愚谓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就这还是依傍孙子,看看曹操自己的水平:
                            曹操言【己二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己五而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曹公新书)
                            李靖评【孙武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循环无端,孰能穷之?”斯得之矣,安有素分之邪】?
                            连曹操粉丝唐太宗都看不下去评【(此)非奇正本法】。
                            孙子【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曹操注【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19楼2015-08-02 19:51
                            回复
                              不懂历史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08-02 21: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