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吧 关注:132,191贴子:4,918,011
  • 7回复贴,共1

鲁智深何以被定为“上上人物”(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进的侠义是受大侠鲁智深影响的,史进为救玉娇枝独闯华州刺贺太守被监在牢里,鲁智深听说史进有难,不顾一切只身营救,最终身陷大牢,与史进一道谈笑赴死,这是何等的侠客美德!说起《水浒传》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恐怕非鲁智深莫属。《水浒传》中,只有林冲、鲁智深懂得友谊,也只有林冲、鲁智深懂得女人。他们注定是孤独而清醒的,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江湖。


1楼2015-05-20 16:57回复
    鲁智深打死郑屠后,不像武松和杨志选择到官方自首,因为他对官场的情形了如指掌,头脑始终非常清醒,不贪恋禄位,而是逃亡江湖。在赵员外的帮助下,他出家当了和尚,法名智深,他酒后醉打山门,又说明鲁智深不愿意逃避,潜意识里要用自己的拳头打平天下不平事,这是他作为一个时代孤独清醒者的具体体现。


    3楼2015-05-20 16:58
    回复
      2025-08-29 18:5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鲁智深从五台山到东京一路上做了很多不留名的好事,林冲的一声赞叹使二人结为莫逆,缘由来自二人精神世界的相通。林冲受到高俅的陷害后,鲁智深比林冲对官僚集团有更深的认识,看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悄悄跟随保护林冲,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得他们又生歹心。自己却因此不能再容身于大相国寺,流落江湖。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无私英雄鲁智深堪称“上上人物”的代表。


      4楼2015-05-20 16:58
      回复
        鲁智深对待梁山的招安大事是比较理智的。排完座次后的菊花会上,宋江作、乐和唱的满江红词,当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鲁智深表现出对朝廷和官府的彻底失望,所以说了那几句非常清醒的话:“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认清了文人当权者的真实面目,才会鲜明地反对招安。虽说最后他还是跟随大伙接受了招安,情感上是怕“冷了兄弟们的心”。招安后鲁智深不贪图荣华,捉住方腊之后,他这样回答宋江:“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他和燕青一样,不留恋虚名,最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他是一个智慧深远的人,正如他的师父智清长老说的那样,他是一个具有慧根的人,终于修成正果。


        5楼2015-05-20 16:58
        回复
          金圣叹看中鲁智深的,是他那份坐在店小二门口4小时等金翠莲父女远去的情怀,是在桃花村打退周通后刘太公央求救护时他说“俺死也不走”的执著,是在瓦罐寺听得老和尚们三日没饭吃便自己也停了喝粥的仁念,是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时的粗中有细。
            鲁智深上梁山后,改掉了酒后发酒疯的恶习,学习识字,从打死郑屠的不认字,到重回五台山时的认字,再到杭州六和寺圆寂时写的39字颂子,证明鲁智深在军旅闲暇时自己主动学习。鲁智深是一个清醒的反抗者和统治阶级的叛逆者,他从不滥杀无辜,是一个有见识的、近乎完美的梁山好汉。


          6楼2015-05-20 16:59
          回复
            哈哈,看来美女想找个像鲁智深一样的汉子了


            7楼2015-05-20 17:25
            收起回复
              符合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20 1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