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333贴子:2,688,254

母系M系单倍群与黄种人外貌特征的相关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tDNA M/D分布极为广泛,正好覆盖黄种人地理分布区,可能是黄种人外貌特征(蒙古褶单眼皮、黑头发黑眼睛、肤色略暗、个子不高等)的奠定者。B/F在基因起源上接近白人母系,黄种人体质中的肤色浅、深目大眼、双眼皮、多胡须等暗白人特征,可能是由于B/F起到的作用。


IP属地:北京1楼2015-03-23 11:08回复
    不知楼主所谓的暗白人是什么概念?类似阿拉伯人还是突厥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23 13:21
    收起回复
      2025-05-16 13:51:29
      广告
      中国也曾经历过从母系社会过度到父系社会的阶段,为什么M系能占现在中国人的大比例恐怕也是母系扩张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3-23 13:25
      收起回复
        线粒体D和Y染色体C3的同步性很强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3-23 15:26
        收起回复
          发现在中国的东部有一块白色的地方,而且就算是紫色区域,D也是不足50%的比例。按照这个理论D在中国其实并不算多啊。


          IP属地:上海9楼2015-03-23 18:22
          回复
            通常认为铲形门齿和小脚趾复瓣也是黄种人的典型特征。而实际上这两种特征又与mt-D的分布高度正相关!曾有种观点认为铲形门齿和小脚趾复瓣是“纯种汉人”特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这两种遗传学特征在印第安人和芬兰黄种人中同样存在,这种特征是跟随mt-D而传播的。


            IP属地:北京12楼2015-05-15 16:26
            收起回复

              按照这个基于全基因数据推算的mtDNA时间,我们可以推测,
              N约6.7万年前(55.8-78.3KYA)最早来到南亚,其后约5.6万年前分别向东亚(48.1-65.1KYA)和西欧亚(49.2-65.2KYA)扩张。
              而M通过快速迁移模式(可能走北线)约5万年前(47.3-54.5KYA)直接迁移到东亚,其后约4.1万年前(39.0-43.7KYA)向南亚,东南亚扩张。
              通过4.5万前西伯利亚的古DNA常染可以推测,黄白人种约4.5万年后分离,开始都是棕种人或者类似非洲黑人。而大约1万年前,随着新石器农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浅肤色基因开始出现,真正的黄,白人种正式形成。


              15楼2015-05-16 09:01
              回复
                又拿北亚人种的特征来代表全体黄种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6-21 22:59
                收起回复
                  2025-05-16 13:45:29
                  广告
                  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亚洲黄种人母系mtDNA M比例最高,父系Y-DNA O比例最高。
                  Y-DNA C/D及其原配的mtDNA M及其分支M7/M8/M9/C/Z/D/G 在基因起源上离非洲黑人母系很近,mtDNA M1/M2在非洲黑人中普通存在,因此mtDNA M属于古老的基因,也称为泛亚非类型。而Y-DNA NO及其原配的mtDNA R及其分支A/B/F 离欧美白人很近,突变进化到达顶点,也称为泛亚欧类型。黄种人主要是母系mtDNA M与父系Y-DNA O混合而形成的,正好介于黑种人与白种人的过渡之间。


                  IP属地:北京18楼2015-06-21 2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