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2,091贴子:14,656,834

【转+整理】【历代清帝衣冠政策实录】+【部分清汉人言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旨在反驳某些有心人称汉服是自然消亡的论调。至于易服令是否严格,清帝的言论比你们更有权威性。


——————————————————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02 18:21回复
    先上两段清代汉人言录。
    康熙六十年(1721),俞拓基在通州碰到赴京考试的彭氏兄弟,当他问到你们是汉人,知不知道明朝冠服,为什么不穿前代衣服的时候,这两个二十几岁的汉族文人回答是“迫于势”(俞拓基《知守斋燕行录》,P120-121)。
    道光二十九年(1849),朝鲜使者李遇骏在广宁遇见汉人萧某,两人之间有一次笔谈,萧某就干脆一些了,“(李)问:‘吾辈所着衣冠,于汝心以为何如?’(萧)曰:‘此本中国衣冠,吾虽不得已胡服,岂无歆羡之心耶?’既而颦蹙眉,隐然有伤感底意。嗯!世变风移,今为二百余年,而间巷之间犹有思汉之心,为之一叹”。既有思汉心,为何汉人却胡服?李遇骏说,这是因为清朝“变服者被重律”,所以“防限截严”。(李遇骏《梦游燕行录》,p437)
    -------------------------------
    康熙时期,“迫于势”,也就是迫于满清野蛮的剃发易服令,汉人不敢穿明代衣服。
    道光时期,都1849年了,满清仍然是严厉执行剃发易服令,“变服者被重律”,“防限截严”。——————————————————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02 18:22
    回复
      2025-08-27 19:0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康熙三年(1664),朝鲜使者洪命夏到北京时,就说汉人凡见到朝鲜使者,“皆有唏嘘叹息之色,欲语未语……盖见我衣冠,自不觉其感慨而然也”,这种心情在短期很难平抑。五年以后,辽东一个姓颜的汉人知县,见到朝鲜使者闵鼎重,尽管言语之中颇有忌讳,但也很坦率地说他自己,虽然在满清帝国已经官居正七品,也是进士出身,穿了满清的衣服,但是心底里仍然羡慕贵国保留了“汉官威仪”。
      衣服的话题始终戳着汉族中国人的心理痛处。所以,他们既关心穿什么衣服,又总避免谈到衣服,心里很尴尬又为难。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有一个姓李的朝鲜使者还说,“每与渠辈(指清国人)语,问其衣服之制,则汉人辄赧然有惭色”。为什么汉人“有惭色”?因为朝鲜衣服倒真的是“中华之制”,而中华穿的倒已经是“蛮夷”服饰了。
      闵镇远随同朴弼成出使清国,在经过辽东新城的时候,闵镇远也发现,“观光胡人有垂涕者曰:吾之祖先亦曾着如此衣冠矣”,到了山海关以后他又发现,“居民多汉人,风俗与关外有异,见吾辈行,多有艳慕起敬者”。这天夜里,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汉族人穿了朝鲜随从的衣服欢喜踊跃,于是就问,穿这样的衣服高兴吗?回答说,这是我们祖先穿的衣服,怎么会不高兴呢?并且说:“每念剃头之痛,只欲无生”。几天后,他在路上又遇见一个自称是明皇室后人的读书人,也说“见老爷们所着衣冠,不胜钦羡,吾之所着,即与牛马何异?”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笔谈问答的纸投入火中焚化,“流涕呜咽曰:恐有人窃听,慎之慎之”。——————————————————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02 18:23
      回复
        【以下开始上传清帝汉衣冠政策实录】——————————————————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2 18:23
        回复
          【雍正】雍正帝对衣冠改易问题也有长篇大论,他认为蒙古“改用中国衣冠”“遂至祸败”,反复强调满洲服饰不容“妄议”和“改易”:
          向闻无知愚妄之徒,轻诋本朝衣冠,有云“孔雀翎,马蹄袖,衣冠中禽兽”之语,其说至为鄙陋。若夫治天下之道,惟在政教之修明,纪纲之备举,从来帝王全盛之时,君明臣良,朝野宁谧,万民安生乐业,不问为何代之衣冠,皆足以为文明之治。……如元代混一之初,衣冠未改,仍其蒙古旧服,而政治清明,天下又安。其后改用中国衣冠,政治不修,遂致祸败。即此可见衣冠之无关于礼乐文明、治乱也。且如故明之末年,衣冠犹是明之衣冠也,而君臣失德,纲纪废弛,寇盗蜂起,生民涂炭。区区衣冠之制,礼乐文明何在世?可能救明代之沦覆乎?我世祖皇帝统一区夏,戡定祸乱,救民于水火之中。……岂容以我朝之衣冠而有妄议乎!盖我朝起自东土,诞膺天命,本服我朝之衣冠,来为万国臣民之主。是上天大命集于我朝祖功宗德者,即天心降鉴在于我朝之衣冠,谓可表中州而式万方也。夫衣冠既为天心降鉴之所在,则奕世相传,岂容擅为改易乎!且如曾静以山野穷僻、冥顽无知之人,尚因妄逆之见,心念故明之衣冠,况我朝席祖宗之鸿业,奉列圣之成规,历世相承,已有百余年,岂有舍己而从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乎?又如今之外藩各国,衣冠之制皆多不同,我朝受其职贡,亦不必强易其衣冠也。况我朝一统之盛,抚有万邦,其衣冠安可轻议乎!——————————————————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02 18:25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2-02 18:26
            回复
              本人只整理了皇太极到嘉靖的实录,烦请同袍补充晚清诸帝之衣冠言论。——————————————————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2-02 18:27
              收起回复
                @茱莉513 @〖鼠妖大人〗 @民族服饰不能亡 @横槊马上2012 @火_翼 ——————————————————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垂裳而天下治”。
                《左传》唐—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明实录》正德十六年乙卯监察御史虞守随言:“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义之风,衣冠文物之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2-02 18:28
                收起回复
                  2025-08-27 18:5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曹长若方便,可去新汉文化吧发此贴。感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2-02 18:30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4-12-02 18:52
                    回复
                      帮顶…………蠕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2-02 18:57
                      收起回复
                        来啦,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2-02 19:01
                        回复
                          拖辫发,着胡服,踯躅而行于伦敦之市,行人莫不曰:Pigtail(译言猪尾)、savage(译言野蛮)者,何为哉?又踯躅而行于东京之市,行人莫不曰:(译音施尾奴才)者,何为哉?嗟夫!汉官威仪,扫地殆尽,唐制衣冠,荡然无存。受播吾所衣之衣,所顶之发,吾恻痛于心;吾见迎春时之春官衣饰,吾侧痛于心;吾见出殡时之孝子衣饰,吾侧痛于心;吾见官吏出行时,荷刀之红绿衣、喝道之皂隶,吾恻痛于心。辫发乎,胡服乎,开气袍乎,花翎乎,红顶乎,朝珠乎,为我中国文物之冠裳乎?抑打牲游牧贼满人之恶衣服乎?我同胞自认!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2-02 19:20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2-02 20:07
                            回复
                              2025-08-27 18:49: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帮顶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12-02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