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达游戏吧 关注:23,126贴子:138,990

【每周话题】第55期——二分天下,是真是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陈寿《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近乎神化的描写,诸葛亮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被广为认定为其智谋的绝佳体现。然而在和蜀汉关系复杂的东吴势力中,甘宁和鲁肃(另有一说是周瑜)二人也在不同的时机献出“二分天下”之策,提出由孙曹两家并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甘宁以及鲁肃的二分之策均将曹操视为最大对头,建议先拿下江夏太守黄祖,再袭取刘表的荆州。将荆楚之地作为基石,即可击鼓西进,前据楚关,军势即增大扩广,这样可逐渐谋取巴蜀之地以及汉中,和曹操形成二分天下之势。可是众所周知,最终还是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成为了现实。
  那么结合当时形势以及东吴自己的实际能力,此二人的“二分天下”到底是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还是确实可行却未能付诸行动的遗憾?试问主公们意下如何?
=================================
❤主公们有好的三国话题,欢迎前来投稿哦!
把你知道的和贴吧的各位主公一起分享,看看自己的话题会被配上什么样的图片!
投稿邮箱:adaxiaoyu@126.com
来稿主题:【你不知道的三国】/【每周话题】+区号+ID
来稿一经采纳,将发放优厚大礼哦!!!
❤《阿达三国志》 官网地址:http://www.adasanguozhi.com/
❤官方公众微信帐号 :阿达三国志(sanguozhiyouxi)


IP属地:江苏1楼2014-08-08 09:39回复
    还是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可行一些,正是刘备和刘璋有血缘关系,才让刘备喧宾夺主,有机可乘。如果换了孙权去,刘璋也许投了曹操,也许奋力一搏,天下大势,可能会事另一个模样。


    2楼2014-08-08 10:08
    回复
      2025-08-22 18:4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嘿嘿!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8-08 10:20
      回复
        看看


        6楼2014-08-08 10:22
        回复
          不管怎么样,三分还是两分,缺了天时地利人和,都不行。就好像一场冒险的游戏。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8-08 10:30
          回复
            我觉得三分天下可行,三足鼎立。 二分天下,总有一个国 比较强一个比较弱。肉弱强食这是自古以来的硬道理。 所以说二分天下 只是梦。


            8楼2014-08-08 10:31
            回复
              二分天下根本不现实,孙权其实还是向曹操称臣的。后世的划江而治全是以一统结束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8-08 10:34
              回复
                甘宁、鲁肃的二分天下的构想是在刘备没有发家的情况提出的,当是的构想就是凭借长江天险阻挡曹操的大军,当以蔡瑁为首的荆州水军投降曹操后,这构想已基本流产,毕竟二分天下构想的前提就是曹操的水军不行或没有能力突破长江天险。当是的东吴经历孙策被刺身亡,孙权上位,吴国正经历洗牌及山越祸乱,兵员并不充足,构想本身可行,但时不待他。刘表新丧其子未发一兵就投降,打乱了东吴的整个计划。


                10楼2014-08-08 10:36
                回复
                  2025-08-22 18:3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两分天下是鲁肃提出来的,但是是和周瑜一起商量后,按照这个去实行的。
                  两分天下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点说“二分天下”,就是和曹操南北对立!这是鲁肃和周瑜为东吴策划的战略思想。
                  周瑜是在赤壁之战后对孙权提出的“二分天下”,之所以没有“三分天下”那么有名我想一是因为拜罗先生所赐,二是即使在正史上这个计划也只是提出而没有实施。那么,这个计划有没有可行性呢? 首先,可行性是有,但前提是周瑜活着。这个计划的大致意思就是曹操新遭大败,短时间内不会重整旗鼓来报仇,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取益州,并汉中。当然,周瑜是实施这个计划的不二人选。平定益州和汉中后,命奋武将军孙瑜守汉中,结连马超。然后一但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领西川之众出汉中,周瑜自出江陵攻襄樊,而孙权可再领一军攻合肥。这样,天下可被孙曹二家分而治之。 为什么说只要周瑜活着这个计划就可行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孙权后来也想取蜀,但被刘备封锁江面(刘备是在上游),孙权过不去,再说也不可能“越荆取蜀”。若周瑜在恐怕刘备没这个胆。 好,即使周瑜想打,可打不打得下益州还有一说。当时刘备进益州巧合的地方和运气因素占得比较多,比如说张松法正等人充当内应,轻而易举地拿了葭萌关,马超的归降等。周瑜去打未必有这么好运气,更多地可能要靠下实力。周瑜入蜀,必借道江陵,过夷陵,取巴郡。刘备入蜀时因为先是“帮”刘璋抗张鲁,故从北往南打,走巴郡这条路的是诸葛亮和张飞。史载“飞与诸葛亮溯江而上,分定郡县,飞于江州生获璋将巴郡太守严颜。”可见诸葛与张飞应该是水陆并进。 而周瑜要打,首先要选好将,其实水路有一个异常合适的将领,就是东吴名将甘宁,不要忘了甘宁就是巴郡临江人,“锦帆贼”的名号就是在这儿响起的。所以若甘宁为水路主将,不仅熟识地理,定、一些郡县望风而降都说不定。周瑜可自带一军走陆路,将军韩当善于陆战,并擅长攻城,史载他是右北平人,孙策曾以其为“先登校尉”,从张飞入蜀的势如破竹的态势来看,陆路并未遇太大抵抗,可能名将只有个严颜,对周瑜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关键是成都有没有人倒戈,实际上法正张松等蜀中人士投靠刘备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未必是忠于汉室,可能只是觉得刘璋太窝囊,跟他没前途,良禽还择木而栖呢。 若有这些人投靠,则取蜀更快些,防止曹操在后方捣乱。若无内应,刘璋把心一横,任李严张任等大将拒守成都,恐怕要耗上个三年五载。但依刘璋的性格,坚守的可能性实在不大,因为当时刘备攻到成都时,也有人劝他坚守,但他认为自己父子并未给西川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再打下去只会徒增罪孽,所以就投降了。所以若周瑜兵临城下,刘璋投降的可能性较大。刘璋一降,西川余下诸郡也不大可能坚守了。 再来就是取汉中,汉中之所以易守,关键是西有葭萌关,东有阳平关,霍峻曾依葭萌关在刘璋张鲁的夹击下坚守一年不失。所以从益州攻汉中的关键就是葭萌关在谁手里。周瑜拿下益州,则张鲁很可能趁乱先夺了关,并攻取几个郡县都很正常。但周瑜想夺回来也不难。因为张鲁手下尽是一群窝囊废。看看曹操是怎么取汉中的,张鲁本欲举众降,其弟张卫欲战,领数万人坚守(注意是坚守)阳平关,结果被曹攻破之,大败回南郑。我就想不明白他领几万人还守不住那么险的关,是兵太弱还是将太垃圾?人家霍峻领了不足万人在夹击下都能守一年。所以周瑜攻汉中比打西川实在容易太多。 其实这个计划在下最不安定的因素并不在益州和汉中这边,关键是曹刘二家。曹操肯定不想看到东吴一方独大,他必定要采取行动;刘备也知道若连西川都没了,他还怎么执行那“隆中对”?曹操可以和孙权联合害关羽,那刘备为什么不能和曹操联合害周瑜。若刘备破釜沉舟攻柴桑断周瑜后路,曹操命张辽出合肥攻濡须口,对东吴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这时东吴采取的对策极有可能是鲁肃与程普挡关羽的水军,孙权与周泰(时任濡须督)、徐盛、绫统等挡张辽。不敢保证全胜,但坚持到周瑜收汉中应该问题不是很大,到时再劝得马家军攻长安使曹操不能亲率大军来助阵,那这个计划应该就没问题了。 唉,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这些统统都是假设,娱乐休闲而已,即使东吴把这些都实现,难道就能灭魏?诚然,曹操西归肯定就是周瑜口中的“天下有变”,但只要张辽顶住合肥,曹仁司马守宛城襄阳,夏侯渊张合守长安,孙家就能并魏?恐怕也是未必!!


                  11楼2014-08-08 10:57
                  回复
                    楼主脑残阿,三国演义谁写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08-08 11:03
                    收起回复
                      三国演义应该是代表的利益阶层不一样,导致描述也有所偏向。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8-08 11:06
                      回复
                        三分天下二分天下有何不同最后还不是要来一句很久必合啊


                        IP属地:江苏15楼2014-08-08 11:16
                        回复
                          二分天下是不可能的,北方实力太强


                          16楼2014-08-08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