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吧 关注:181,307贴子:6,543,171

《英雄志》标题诗词出处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最近又再一次重看了《英雄志》,也已经记不得到底是第几遍了,忽然兴致勃勃,想要对《英雄志》中标题化用的诗词典故进行整理。本来嘛,想要将全部内容粗粗梳理一遍,奈何工程量太大,平日接触的诗词又不多,只好退而求其次,对标题略作整理,以锻炼一下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吧。(没有存稿,所以更新很慢~)


1楼2014-01-13 11:27回复
    我大致写了一个,想之后就按照这个格式来,大家觉得怎么样?


    2楼2014-01-13 11:27
    收起回复
      1、昆仑剑出血汪洋(第一章第四卷)
      【简介】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这句话用来形容昆仑剑法的厉害,更确切的来说,是昆仑掌门剑神卓凌昭的代名词。狠辣、凌厉、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昆仑剑法;傲视群雄,横贯古今,在剑道之路上不懈追求以臻完美的真正剑客。
      【章节概述】该章内容主要是伍定远与齐伯川的谈话,主要是借齐伯川之口道出燕陵镖局灭门惨案的经过,为后文剑神卓凌昭以及昆仑十三剑出场营造声势。
      【出处】北洋军阀吴佩孚曾经说过“龙泉剑斩血汪洋,千里直趋黄河黄”,当时吴佩孚赢得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大捷,正是北方政治、军事的中心人物。这句话毫无疑问,道出了吴佩孚的魄力与雄心。孙晓略作删改,“龙泉剑”变成了“昆仑剑”,一代剑神卓凌昭便也随着这么一句无比霸气的“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而展现在读者眼前。


      3楼2014-01-13 11:28
      收起回复
        资料参考贴:英雄志诗词出处(部分)
        http://tieba.baidu.com/p/59188538?pn=1


        4楼2014-01-13 11:28
        收起回复
          《英雄志》引言及出处【整理】_英雄志吧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1148368447?see_lz=1


          IP属地:上海5楼2014-01-13 11:54
          收起回复
            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13 11:54
            收起回复
              好吧,我知道早就有人整理好了,各位就当我无聊吧。其实我只是想顺便说说感想的。。。


              7楼2014-01-13 13:13
              收起回复
                2、为天地立心(第二卷第二章)
                【出处】北宋理学家张载,《张子全书》。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化最高的向往。(该句摘自百度百科。)
                【章节概述】此时的卢云还是一介无人瞧不起的穷酸,身陷囹圄,毫无前途可言,激愤难当之际便对着那一群狱卒喊出了这掷地有声的四句话,当然卢傻傻的一腔热血在那些官差看来只是猪油蒙了心,却引起了同是牢友的九命疯子常雪恨的注意,于是有了之后一连串的故事。
                【评述】【卢云看着污秽肮脏的牢房,耳听一众官差的讥笑,霎时悲愤难抑,仰天大叫道:“告诉你们这群无知之辈吧!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他虽已奄奄一息,但此刻说话仍是掷地有声,神色间更流露出一股激愤之意。】卢傻傻的口气很大,这四句话也是第一次在《英雄志》中读到,那时的卢云或许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吧,虽然怀着救济天下的宏伟志向,现实的黑暗与险恶却不容他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对比后来卢云所阐释的着力于人体的“仁”,“为天地立心”竟是那么的铿锵有力而又遥不可及。


                8楼2014-01-13 13:13
                收起回复
                  3、白水岂能度日(第二卷第三章)
                  【出处】其实我没找到,据说是唐浩明《曾国藩》,但是没有检索出来,改天抽空去看看。
                  【章节概述】饮食欠泉,白水岂能度日?磨石麻粉,分米庶可充饥。
                  卢云入顾府做了书僮,凭借这一对联获得了顾嗣源的关注,更引起了江东帆影陆孤瞻的另眼相看,之后顾嗣源对他颇为倚重,陆孤瞻传了他无双连拳,然而卢云的命运却还是没能扭转过来。
                  【评述】书生,空有才学却无人赏识,这副对联可算得上卢云展现自我才学的第一处闪光点,且不说对联本身的好坏,至少作者的意图已经通过这对联表现了出来。书至第二卷,格局还未全开,那时的卢云还只是个书生,他的人格魅力还没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9楼2014-01-13 13:46
                  收起回复
                    楼主写的是极好的 虽然出处有人整理过 但楼主加上了自己的评论 当精!
                        ------我要加入大萌教 萌萌哒


                    IP属地:广西10楼2014-01-13 13:4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13 13:56
                      收起回复
                        4、月上柳梢头(第二卷第六章)
                        【出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章节概述】卢云与顾倩兮二人在元宵佳节相遇,上演了一出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可惜卢云自悲身世,总是刻意地躲避顾小姐,二人虽两情相悦,却始终未能互吐心声。
                        【评述】欧阳修这一首《生查子》写元宵佳节睹物思人而生出物是人非之感,其中今与昔,动与静,热闹与冷清,繁华与孤独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其实是一首令人无限感伤的词。用“月上柳梢头”作为卢云二人元宵节相识的章节标题,既应景又切题,说来十分贴切。
                        然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与美好,虽然令许许多多少男少女心生向往,但此时的卢顾二人,一个是落魄书生,一个是千金小姐,相遇虽然浪漫,相爱却十分悲苦。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屡见不鲜,说起来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言。反倒是卢云的一味躲避,还不及深闺中的大小姐来的胆大,读起来实在令人气闷。果然前一节还是情意绵绵的“月上柳梢头”,后一节便马上好景不再,“梦碎扬州”了。


                        12楼2014-01-13 14:19
                        收起回复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 ⠷。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1-13 14:2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1-13 14:39
                            收起回复
                              5、梦碎扬州(第二卷第七章)
                              【出处】唐朝诗人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同样是扬州梦,小杜是“十年一觉”,沉浸虽久,醒悟却快。而卢云却是美梦破碎,终不可得了。
                              【章节概述】在这一章中,二姨娘的作用实在不容低估,栽赃嫁祸,揭露前科,终于逼走了未来的状元爷,也暂时拆散了这一对才子佳人。扬州雨夜的诀别,读之令人心酸。
                              【评述】小杜的这一句诗故作旷达中透着浓浓的沮丧忧愤之情,他的落魄辛酸溢于纸上,然而此时卢云仍旧一贫如洗,如果没有后来的金榜题名,也许书生与小姐在现实的阻隔下永远也走不到谈婚论嫁这一步。“我身上湿了,便走到天边,都是湿的。”大雨滂沱的扬州夜晚,落魄的书生满心寂寥,求道无路,冤苦难抒,终于带着他那破碎的美梦,开启了新的一段旅程。


                              15楼2014-01-13 14: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