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约208年立郡,黄武中犹在。后省】◎《朱然传》:权奇其能,
分丹阳为临川郡,然为太守,
【◎臣松之桉:此郡寻罢,非今临川郡。】授兵二千人。【◎吴增仅曰:《吴志·朱然传》权分丹阳为临川郡,时当在建安末。裴注云“此郡寻罢”,又《周鲂传》鲂谲曹休笺云“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临川并受其害”,裴注云“孙亮太平二年始置临川郡,是时未有临川”,今案鲂谲曹休在黄武七年,去建安末不过十年,疑彼时立郡,黄武中郡犹未省,故鲂笺与豫章并言之。至黄武以后,郡始废省。如彼时无临川,鲂安得言之?裴注偶出误记,未敢信也。今据《鲂传》,列之于表,其所属诸县大约西接豫章,东接丹阳,南接新都,如临城、石城等县皆是其地,与太平二年所置之临川名同而地异也。◎弼按:本传分丹阳郡在曹公出濡须之前,当在建安十年间,不在建安末也。余详《周鲂传》。】
◎《周鲂传》: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
临川,并受其害。
【◎臣松之案:孙亮太平二年,始立临川郡,是时未有临川。【◎弼按:裴注不误。《朱然传》之临川太守,分丹阳郡置也,《孙亮传》之临川郡,分豫章东部置也。吴云名同地异,是也。惟以朱然、周鲂两传之临川同指为丹阳郡所分,则似不然。《周鲂传》所指之豫章、临川,地势相连,故史云并受其害。其地与丹阳隔绝,亦惟鄱阳太守足以控制,史文遂连类而书,不必以置郡在后,遂疑其地为丹阳所分之临川也。】
】◎吴歌案:周鲂诈降信中所言“临川”,与朱然之临川当为一郡,然而与孙亮时所立临川必非一郡。
◎《周泰传》: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
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
朱然、徐盛等皆
在所部,并不伏也。
◎绿绮案:朱义封《临川置郡时间考》:
http://tieba.baidu.com/p/2531955825 4楼
☆朱然(约208-213)◎《朱然传》:权奇其能,分丹阳为临川郡,然为太守,授兵二千人。
★东安【226年孙权分丹杨、吴、会稽置,228年废】◎《全琮传》:是时丹阳、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权
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琮领太守。至,明赏罚,招诱降附,
数年中,得万余人。权
召琮还牛渚,罢东安郡。
黄龙元年,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
◎吴歌案:东安太守唯全琮一人,故立郡在全琮任九江太守后。
◎colus案:据《孙权传》,黄武五年秋,置东安郡,七年春罢,皆在破曹休石亭之前,此传盖追书之也。破曹休于石亭在黄武七年八月,《魏志·明纪》在太和二年九月。○钱大昕曰:盖琮从陆逊击曹休在罢郡还牛渚之后,此传于破曹休下始叙分置东安郡云云,失其次矣。
☆全琮(226-228)◎《吴主传》:
〔黄武〕五年……
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平讨山越。
◎《全琮传》:是时丹阳、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权
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琮领太守。至,明赏罚,招诱降附,
数年中,得万余人。权
召琮还牛渚,罢东安郡。
黄龙元年,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
◎《全琮传》注引《吴录》曰:琮时治富春。
★吴兴【266年分吴、丹杨置吴兴】◎《孙皓传》:
宝鼎元年……分会稽为东阳郡,
分吴、丹杨为吴兴郡。
◎《孙皓传》裴注载皓诏曰:“古者分土建国,所以褒赏贤能,广树籓屏。秦毁五等为三十六郡,汉室初兴,闿立乃至百王,因事制宜,盖无常数也。
今吴郡阳羡、永安、馀杭、临水及丹杨故鄣、安吉、原乡、於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以镇山越,且以籓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
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
★新都【208年分丹杨郡为新都郡】◎《吴主传》:
〔建安〕十三年……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
以六县为新都郡。
☆贺齐(208-216)◎《贺齐传》:
〔建安〕十三年,……齐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并黟、歙,凡六县,权遂
割为新都郡,齐为太守,立府于始新,加偏将军。……
二十一年,……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
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