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57贴子:215,313

练拳两年了,比较一下太极明和小云老师对我最帮助的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练拳两年了,我从一个完不不懂太极的小女生,变成了朋友们眼里的太极高手,可能你们都不相信,一个月前,我还用太极与我们这里武校的两个男生较量过,结果我大获全胜,基本都是一招放翻。不过我离高手这两个字还差很远,只是对手太菜了。呵呵。
现在练拳遇到了新的问题,所以又来请教各位老师。现在,我把两年来,对我帮助最大的两位老师,以及他们对我帮助最大的话总结一下。要注意的是,这些话都不是原话,也是经过我的理解翻译出来的话,供各位老师批点和各位拳友参考。
一、关于站桩:
太极明老师:站桩重在自然,要站出东西,站桩要心静,心静了才能摸到东西,有了东西,内气触动,则自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能够在站桩中自然做到这些,站桩才能出功夫,正确的站桩几个月就能出功夫,不正确的站桩,时间长了也能出功夫,只是需要的时间就很长了。
太极小云老师:站桩,不在于能站多久,不在于姿势的高低,关键在于一个“静”字,站桩首先要求入静,站到虚静的程度,何为虚静?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只有入静了,才能明白什么是静极生动,念心不起了,不想事情,感觉无形无象,无内无外了,体内的气感就开始不断出现,先是沉于脚底,或沉于丹田,最后游走全身。体内气感产生,是为静极生动,内气流动全身,意到而气到,是为以气运身。


1楼2013-10-02 17:47回复
    二、关于运劲如抽丝:
    太极明老师:运劲如抽丝,抽的是什么?抽的其实是气,气是真这存在的,方法正确,几要几秒就可以感到气的存在。气绵绵若存,若隐若现,行气时就感觉象抽丝一样。如果用了力,没有放松,气就运不畅,不能随心时而动,那就是把丝抽断了,
    太极小云老师:运劲如抽丝,实际就是运气如抽丝,杨式太极首重顺逆抽丝,由手指到脚底为逆抽,由脚底到手指为顺抽。一顺一逆,可以演化出十二抽丝,无论抽丝劲变化如何复杂,最核心的就是一顺一逆。每式一前半部分为开,为逆抽,后半部分为合为顺抽。就在脚底和手掌间互换终站和起点,练时只需要注意气产生于起点,然后直接到达终点就行了,不要管气是如何到达的,只管结果,不管过程。


    2楼2013-10-02 18:01
    收起回复
      2025-08-31 06:3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学的是那一流派?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10-02 18:04
      收起回复
        三、关于用意不用力:
        太极明老师:用意不用力不是绝对的一点都不用,不可能有完全不用力的情况,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会用到力,但是如果有气,就有有内劲,气就是内劲,在有太极内劲的情况下,只需要用意着于接触点,意到而气到,气能产生很大的力,只需要用气棚住对方,拧裹翻钻变化一下动作吞化对方,再加一点点力,就可以把对方发放出去了,发放人其实很简单。
        太极小云老师:劲是由气感运行产生的,练杨式太极,必须松掉一切的力,那些你能感觉到的力,全是僵力,不是内劲。修太极核心是放松,放松的核心是练气和养气,要松到什么程度,不但力不能去想,连劲而不能去想,要把心里想象的有形的那些所谓的劲全松掉,松到如同站桩入静般无内无外,无形无象的程度。此时,每当归静,气感自生,神主明,气主动,腰主形,意到那里,气就到那里,意到气到则有劲,劲自然也到了。


        4楼2013-10-02 18:22
        收起回复
          楼主讲的好东西,留个标记。


          5楼2013-10-02 18:30
          收起回复
            三、关于在意不在气:
            太极明老师:练拳时,只要心能静下来,随时感觉得到气的存在的就行了,气是自然存在的,能不能感觉到气,重点不在气在,而是在松上。如果心思放在气上,身体会紧,一紧反而找不到气。练拳时,不要想着气,也是要随时放松自已,最好松到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好象每个毛孔都可以呼吸一样。只要松开了,松彻底了,心意不在气,而气随时都能感觉到,就能做到练拳气感不断。
            太极小云老师:练拳时,心神务必随专注一方,但是不能关注气感,而是要关注意。如果关注气感,则不仅气感运行不畅,连动作都会出现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在意不在气,这个意是什么样的意?古人说:“无意之中是真意,真意无意。”就个意,就是站桩、静坐,站或坐到入静时,无内无外,无物无象,一切虚灵的那个意,是空灵的意,虚静的意,而不是理性的意,实在的意。这个意到那里,那里就要放松到透空,一旦放松到透空的感觉,气就会自然而然跟着空灵之意走。这就是意到气到。口决:神如明灯,不断照射;气如浮云,不断移动。神照到那里,气就自然移到那里。只需要管气移到位就行了,不要去管气是如何移到的。


            6楼2013-10-02 18:38
            收起回复
              楼主太厉害了!已经是太极中人了。


              8楼2013-10-02 19:07
              回复
                五、关于打坐:
                太极明老师:打坐是最有利于养气的,练太极不打坐,就很难出真功夫。打坐关健是入静,入静很难,到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可以很快入静。入静后,会有无比高大,顶天立天的感觉,或者身体已经不存在,融入宇宙天地的感觉。此时,外呼吸会变弱,最后会弱到自已都感觉不到自已的呼吸,进入胎息状。到了这个程度,气就会不为涌出,刚开始为热流,到最后为在身内翻涌,然后通小周天、大周天,结成内丹,内丹结的越好,内劲就越大。
                太极小云老师:古人说“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相间”,不会静坐,就永远不懂这话的意思。练太极,不提倡一开始就站桩和打坐,实际上站桩和打坐的核心要求都是入静,而初学者是很难静下来的,不能入静,站桩和打坐就起不到效果。想要快速入静,需要一定的火候,这个火候要在动中求,也就是从打拳中求,每天打数次拳,如果慢慢的能够在打拳中做到动中静,火候就到了,火候到了的时候,打着拳就突然想静坐,一坐下去就会很快入静。所谓静极生动,就是外形和意识的活动静到极至时,人体的内部则开始风起云涌,气血开始涌动,此时神抱住气,意系住息,于丹田中悠扬宛转,聚而不散,可以感到明显的气感,伴随身体和局部体温升高,最后丹田火炙,两肾汤煎,小周天的路径就畅通了。


                9楼2013-10-02 19:16
                收起回复
                  2025-08-31 06:2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个人体会,太极拳锻炼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是抽丝,抽丝抽什么,明白了这些,功夫早晚能够成功。故拳谚说,运若抽丝处处明。


                  10楼2013-10-02 19:39
                  收起回复
                    感谢楼主和tajiming先生,我觉得初学者应该先搞明白这些拳里再练才不会走弯路。谢谢,学习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10-02 21:32
                    收起回复
                      太极美女,上视频


                      来自iPad12楼2013-10-02 23:39
                      回复
                        谢谢介绍, 学习了。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13-10-03 05:34
                        回复
                          悟性这样好,功夫不精进才怪了。向楼主学习了,同时区也感谢两位好老师。


                          18楼2013-10-08 10:22
                          回复


                            20楼2013-10-13 16:06
                            回复
                              2025-08-31 06:22: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心理学硕士会对佛家道家没有研究?


                              21楼2013-10-14 22: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