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吧 关注:7,994贴子:120,427

【旧书推荐】《王曾瑜说辽宋夏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地址: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c02/798.html


1楼2013-09-27 12:58回复

    《王曾瑜说辽宋夏金》(大家说历史)
    王曾瑜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
    字数:182000
    开本:740X970
    印数:5000册
    定价:20.80元
    ISBN
    978-7-5429-3723-9


    2楼2013-09-27 12:59
    回复
      2025-08-28 01:0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附录
      【原书附录】
        王曾瑜  男,汉族,1939年生,上海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著有《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荒淫无道宋高宗》、《宋朝兵制初探》、《金朝军制》、《宋朝阶级结构》、《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此书与他人合撰)等专著,历史系列小说《靖康奇耻》、《河洛悲歌》、《大江风云》、《转战湖汉》、《扬威南北》、《关山怅望》、《忠贯天日》等七部,论文和译文200余篇,另发表论文选集《凝意斋集》,论文集《锱铢编》。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辽宋西夏金部分和《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的编写。近年来开始发表若干杂文,如《腐败就是今天的国耻、党耻》(《北京观察》1998年试刊第3期)、《巴黎公社原则和苏维埃政权的灭亡》(《北京观察》2000年第3期)等。发表的作品不计重复,总数约750万字以上。


      4楼2013-09-27 13:02
      回复
        本人治史,根底浅薄,先天不足,又兼之以后天失调,与前辈优秀学者确实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学问差距,所以必须声明,自己不必谬充 “大家”之列,做人应有自知之明。但如今回顾起来,个人也有两条幸运之处:一是接触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对史识大有裨益;二是正逢研究手段革命的开端,即古籍的电子化、数字化。本人原先只治宋史,在20世纪80年代,因工作关系,由辽史的外行和金史的半内行转为内行。90年代以来,既以批判中华古代专制主义,专制腐败政治为主攻方向,又得益于古籍的电子化、数字化,故个人的研究,由辽宋金断代史逐渐走向通史,自秦汉至明代都写有专文,对秦汉以下的各代,已非全外行。另外也兼写小说与杂文。
          归纳个人的论著,一些重要的论点可列举如下:


        5楼2013-09-27 13:03
        回复
          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治史有极大的重要性。考证当然是史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其要领无非是祛伪求真,由表(现象)入里(本质),自此及彼,分清主次。考证固然需要逻辑推理,但至少在某些场合下,欲由表入里,分清主次,就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和运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9-27 13:03
          回复
            二、治史不应单纯为古人算帐。理解过去,透视现在,指点未来,这是一个现代爱国史家对祖国和中华民族应尽的一份义务。史学的此种重要功能,非其他学科所能取代。研究历史,在不少场合,史识是第一位的,发表出人意表、发人深思、令人回味的史论,很不容易。史识本质上是科学性的问题,是追求真理,却不能不与追求民主的态度息息相关。古今一揆,知今有助于识古,究古有助于察今。治史应当古今一体化,有条件者,也应中外一体化。在某种意义上,史识可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洞察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9-27 13:04
            回复
                三、由于中华历史悠久,古籍浩繁,即使在古籍开始电子化、数字化的今天,史家的基本训练不可丢,治中华古史打基础,还是应当认真通读前四史和《资治通鉴》。断代史的观念仍不可废,治中华古史必须从断代史入门,方有深入的可能。但可以设想,将来史学的学术竞争的主战场将不是在断代史方面,而是在通史方面,看谁拥有的通史知识更多更深更广,因而就有更精湛的研究。高明的史学家的作品将会以千万字为统计单位。尽管今后古籍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而由断代史走向通史,仍将是一条正确的、高明的治史之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9-27 13:04
              回复
                 五、迄今为止,一切文明社会都是阶级社会。将社会总人口划分为阶级,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认识的一次飞跃。阶级区分不能说是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包举无遗,却是抓住了人类文明社会结构的根本和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阶级论最根本的实质问题,是强调阶级之间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这是人类文明史的科学提炼和总结。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其实都是阶级论的
                  目前经常可以在论著中见到所谓“精英”一词,这在西方史学界用得烂熟,而中国史学界却以为新鲜。究其含义,无非是指社会上层的人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他们是统治和剥削阶级,我有一句诗,“冠盖炎凉少义丘”,这是符合史实的概括。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剥削和统治阶级中确实也有少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然而其大多数在等级授职制的大染缸里浸沉后,只能是贪污腐化有种,横征暴敛有能,奉承拍马有才,结党营私有份,钩心斗角有术,文过饰非有方,妒贤嫉能有为,无非是国家和民族的蠹虫。治史者应当关注者,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他们才是灿烂古代文明的基石,尽管在古代史料中,对他们的状况反映很少。
                派生。阶层论等蓄意掩盖和抹杀阶级之间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就只能是违背人类文明社会的根本事实,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伪科学和歪理邪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9-27 13:06
                回复
                  2025-08-28 00:5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九、在人类历史上,经济、技术的新旧交替往往是一刀两断型的,一旦新的工艺、产品之类被采用,旧的工艺、产品之类就会被人们弃如敝屣,毫不顾惜。然而政治、文化的新旧交替却往往是藕断丝连型的,旧的政治、文化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连贯性或持续性,甚至是“剪不断,理还断”。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死的拖住活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3-09-27 13:09
                  回复
                      一一、中华历史传统主要可否区分为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而两者似有所差别。
                      中华文化传统当然有其精品,例如方块字、中医、书法、国画、古乐、民乐、诗词歌赋、戏曲、曲艺、

                      但从另一方面看,中华文化传统也确是以专制主义意识为指导思想,专制主义意识至今仍在毒化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国自古以来,几乎是一直强调统一思想。正确的政令,特别是军令,应当追求统一;但强制推行思想统一,结果也无非是以权力介入舆论,追求表面上的统一,无非是引导或胁制人们虚伪。实际上,人们的思想永远不可能统一。不论是言者无罪或有罪,都只能是专制统治者的语言。言论当然有是有非,但应当通过平等讨论,通过实践加以解决。以言定罪,以言量刑,则无疑是人类政治文明低级阶段的产物。《国语•周语》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古代著名的格言,然而后代的专制统治者,一般并不以周厉王监谤的败亡为戒,其安全感正是建立在“防民之口”的虚妄基础上。迷信权力,通过行政权力监控舆论,苛待异论,成为中华古代积久的弊政。当然,监控舆论并非不能取得暂时的效果,就长远而论,却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错误的思想言论,是应当进行批判的,特别是某些歪理邪说,也理应口诛笔伐,以求最大限度地压缩其蛊惑人心的空间。 中国建筑园林、中华烹饪等等,都属文化传统,却不一定必须与专制主义挂钩。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3-09-27 13:11
                    回复
                      一四、我们民族至今仍有很沉重的专制主义包袱,在这个包袱摔掉以前,思想解放运动不可能半途而废,反专制主义的任务也不可能半途而废。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客观存在,任何人闭着眼睛不承认,并不能使这个客观存在取消。任何政治权力的干预,只能使思想解放运动延缓或加速,而不能使之终止。光有物质生产的增长肯定是不够的,在专制主义包袱被抛入太平洋之前,中华民族决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先进民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3-09-27 13:15
                      回复
                        一六、古语称以史为鉴,今人说不要忘记历史。任何民族都需要从历史中提取民族进步的营养素,更何况是中华民族。但是,历代统治者为着一己一群的私利,可以强调和宣传某些历史教训,又隐讳和抹煞某些历史教训,这是不足取的。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绝对正视本民族的一切缺陷和错误。只有有勇气正视所有重要的历史教训,克服和改正所有重要的缺陷和错误,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不可侮的现代民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3-09-27 13:16
                        回复
                          一九、《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今的史实证明,这是很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但中国古代确有一些清官,以自己的立身行事履践着这条古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但清官不仅须忍受生活上的清苦,而在官场大都是蹭蹬不得志。等级授职制的官场筛选规律,往往是黄金下沉,而粪土上浮。清官固然可敬,至多也只是在小范围抵制了一些贪腐现象。清官也可能成为众多贪官的遮羞布。中华民族的反贪如果只是停留在清官戏的水平上,只能说明我们民族没有长进。我们需要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巴黎公社原则,指导和实施反贪。今日的公仆应与古代的清官根本不同。古代的清官是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出现的,但既然存在着人治,存在着等级授职制,他们还是高居于百姓之上的官老爷。但在现时代,“清官”的观念无疑是陈旧和过时了。公仆应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下出现的,其身份应由直接选举制和法治确定。划清清官与公仆的界线,在今日尤为重要、必要和迫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3-09-27 13:18
                          回复
                            在图书馆看过
                            书很好,看得出作者的水平很高,but看不懂……以后有机会再看看


                            28楼2013-09-27 20: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