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专门研究西周时期历史和考古的李峰(Li Feng)博士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助教授,开始在东亚语言和文化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教授先秦时期的历史和考古课程。李峰深感校内乃至整个纽约地区早期中国研究活动的不足,也有感于哥大出於美国文化最发达的东岸中心并有纽约交通枢纽之便,随即萌发了创办一个早期中国论坛的念头。出了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市内尚有几位研究早期中国的学者,包括专门研究哲学思想史的马绛(John Major),罗慕文(Moss Roberts), 研究美术史的江伊莉(Elizabeth Childs-Johnson)和研究文学史的Gopal Sukhu等。2001年先後由江伊莉和李峰组织开过两次非正式的小组讨论会。但是,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已有一个传统中国讲座(Traditional China Seminar),主要侧重宋代以後的研究但在逻辑上也包括汉代以前,属学校资助的七十多个讲座之一,因此要另起炉灶,再办一个早期中国文化方面的专门讲座并非易事。
2002年2月,李峰以中国考古发现的实例及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迫切性成功地说服了学校主管讲座事务的Robert Belknap教授。於是早期中国讲座正式列入哥伦比亚大学讲座办公室的资助名单,编号为 # 691。同时,李峰也得到当时任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系主任并兼位于东亚系的蒋经国基金中国文化和制度史研究中心(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Center for Chinese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History)主任的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教授(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教授)的大力支持。於是,在两方面的共同资助之下,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Early China Seminar)正式成立。
2002年2月,李峰以中国考古发现的实例及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迫切性成功地说服了学校主管讲座事务的Robert Belknap教授。於是早期中国讲座正式列入哥伦比亚大学讲座办公室的资助名单,编号为 # 691。同时,李峰也得到当时任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系主任并兼位于东亚系的蒋经国基金中国文化和制度史研究中心(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Center for Chinese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History)主任的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教授(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教授)的大力支持。於是,在两方面的共同资助之下,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Early China Seminar)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