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206,687贴子:1,245,545

宋代的一些民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1楼2013-05-07 15:10回复

    宋 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2楼2013-05-07 15:10
    收起回复
      2025-08-31 02:48: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3楼2013-05-07 15:11
      收起回复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4楼2013-05-07 15:11
        回复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5楼2013-05-07 15:12
          收起回复

            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6楼2013-05-07 15:12
            收起回复

              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7楼2013-05-07 15:13
              收起回复

                宋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 。


                8楼2013-05-07 15:14
                收起回复
                  2025-08-31 02:4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 穿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唐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9楼2013-05-07 15:14
                  回复

                    宋 供摩侯罗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


                    10楼2013-05-07 15:14
                    收起回复

                      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


                      11楼2013-05-07 15:15
                      收起回复

                        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梦粱录》:『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12楼2013-05-07 15:15
                        收起回复

                          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13楼2013-05-07 15:16
                          回复

                            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14楼2013-05-07 15:16
                            收起回复
                              2025-08-31 02:36: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15楼2013-05-07 15: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