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吧吧 关注:752,985贴子:18,679,557

第13届音乐风云榜尚雯婕《最后的赞歌》获年度最佳专辑等三项大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三届音乐风云榜4月14日于深圳拉开帷幕,
尚雯婕获“年度最佳专辑”、“最佳电子艺人”和“最佳电子专辑”三项大奖!
当晚最具份量大奖,年度最佳专辑-尚雯婕
《ODE TO THE DOOM 最后的赞歌》




1楼2013-04-15 22:26回复
    最后的赞歌


    3楼2013-04-15 22:36
    收起回复
      2025-08-25 00:4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专辑介绍:2010年底,先后发行了8张唱片的尚雯婕决定开启自己的“唱作人”生涯,亲自创作词曲,并担任唱片制作人。悉心陪伴其六年之久的团队也为其制定了以“唱作人”身份重新出发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并携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环球游学。向海外的顶级创作人、制作人与创业产业精英虚心讨教,了解海外最先进的创作与制作理念,尚雯婕及其团队在经历了此番充电后,共同商讨出接下来的五年与五张唱片的整体规划与定位,并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阶梯式发展企划,逐步实现他们心中的音乐蓝图。
      2011年8月,尚雯婕亲任制作人并完成80%词曲创作的全新实验电子概念唱片[in 内核]横空出世。9首实验电子气质浓郁的原创作品,为尚雯婕在年终各大颁奖礼上赢的盆满钵满。其个人标签鲜明的音乐风格,也得到了行业内外空前的好评与支持。
      如果说[in 内核]是尚雯婕向内挖掘、讨论灵魂去向的实验作品。[ODE TO THE DOOM 最后的赞歌],更像是一部讨论“自我与外界关系”的音乐史诗。也预示着尚雯婕的创作动机由自我表达转向更广阔的格局,尝试涉及更深层次的宏观思考,与未知探索。
      the ending, or the beginning, that is a question.
      一段“关系”,是怎样从建立走向破灭。破灭,到底预示着终结,还是重生。这是人们终将思考的问题。正身处某段“关系”中的我们,同样经历着波峰波谷的洗礼,与救赎。
      尚雯婕一人分饰三角,通过 [The Doom 落日三部曲],分别以:主人公、对立者,以及故事讲述者的身份,为你完整的诠释了“The Doom”(即“关系破灭”)前后,人与外界关系的演变过程。故事从“世界落日”开始,直到遇见“最终信仰”,尚雯婕以颠覆式的电子摇滚唱腔,为听者构架有关“The Doom”的反思与救赎空间,带领着每一个正身处“关系危机”的迷途羔羊寻找出口。
      虔诚的赞美诗,引领人们回到与万物结缘的初始,回忆美好,遗忘痛苦。
      最后的赞歌,为你找回最初的信仰。


      4楼2013-04-15 22:46
      回复
        音乐风云榜 视频



        5楼2013-04-15 22:57
        回复
          在我歌舞台大放异彩的《最终信仰》就出自这张专辑



          8楼2013-04-15 23:09
          回复
            尚雯婕 黄妈 其他人都看着了 都没有奖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4-16 00:15
            收起回复
              《异类》,这首歌的中文版是《格林童话》

              再度联手欧洲音乐大师 享受“异类情感”
              继《love worrior 战》、《阿修罗》、《nightmare魔》、《紧箍咒》之后,尚雯婕再度邀请比利时世界音乐大师Jean-François Maljean先生为其担任主打歌制作人,与其共同完成这首古典钢琴与电子乐完美融合的跨界新作。作为娱乐圈里的“异类”,尚雯婕此次撕开心扉,将身为“异类”那份“特殊的爱与痛苦”和盘托出,正如她在“创作手记”中提到的:“有时候,情绪的彻底放纵带来的并不是释怀,而是另一种刻骨铭心的痛,那种痛让人平静,让人感受周遭。当人感受不到爱的时候,痛苦也是一种享受。”尚雯婕表示,歌曲前半段的表达方式是为了体现一种“无奈与叹息”的气氛,而副歌部分近乎神经质嘶吼的处理方式则表达了在爱里的“挣扎与发泄”,痛到极致,你便遇见快乐,只是这种快乐,往往伴着凄美的旋律。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曲的录制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尚雯婕几乎一气呵成,顺利完成了与Jean-François Maljean大师的再度合作。



              17楼2013-04-16 09:27
              回复
                《气泡》

                法语原创强势首播 另类唱腔演绎Lo-Fi电子
                自2011年实验电子概念大碟《in》发布以来,尚雯婕用灵魂创作的音乐便成为华语乐坛的惊喜,她也凭借着足以令世界颤抖的作品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音乐王国。近日,华谊音乐曝光了其2012年唱片的先知版PRE-CD,这张概念唱片中虽然只包含了五首预告曲,却足以听出当中的胆识与野心。五首曲目串联出的故事主线,一时间引发强烈的猜想与议论,吊足胃口的同时,也令尚雯婕这张全创作唱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今日,华谊音乐正式对外发布了预告曲《j'ai une histoire à vous raconter 我要为你讲一个故事》的正式版《ma bulle 气泡》。《ma bulle 气泡》由尚雯婕完成词曲创作,“金牌制作人”谭伊哲操刀制作,并与曾参与过《Addiction沉迷》、《Imagination荒谬的爱》的知名编曲人孔德歆再度合作,
                共同完成了这首Lo-Fi大作。此次制作团队更是大胆尝试运用了各种环境音采样,配合尚雯婕充满变换与调侃的唱腔,可谓与电子音色相得益彰。这是一首尚式原创作品中难得一见的轻松小调,尚雯婕首次运用松弛慵懒,又略带性感的嗓音道出了这段妙不可言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不禁回味无穷。据录音当日的工作人员爆料,尚雯婕在棚内录唱这首歌的时候几乎全程摇头晃脑,好似在做健身操。尚雯婕也笑称:这是一首随行“胡闹”的歌!
                唱片视觉持续升级 全裸出镜返璞归真
                随着《ma bulle 气泡》的首播,华谊音乐同时曝光了专辑中全新的一组宣传照。此次,尚雯婕在视觉上再度升级蜕变,全裸入镜,只身披由独立华人设计师Masha Ma为其量身定做的黑色帽饰,一展女性柔和线条之余,更表达出优雅婉约的冒险,突破程度前所未有的惊艳。之所以有这样的大胆突破,尚雯婕也表示:这是为了配合这首Lo-Fi电子作品想要表达的Lo-Fi精神,我们想要探寻简单、自然、直接、质朴、本源的东西。从此次曝光的宣传照不难看出,尚雯婕全新唱片将持续为华语乐坛带来视觉与听觉完美融合的冲击与震撼,而其新唱片的最终主题也将于近日正式公布。



                18楼2013-04-16 09:34
                收起回复
                  2025-08-25 00:3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后的赞歌》
                  最后的赞歌 / ode to the doom
                    人与万物告别, 人终将放下所有的所有。在这一刻,回眸与万物结缘的初始,回忆美好,回忆痛苦,一切得以祭奠。在最后的一刻,为你唱起这最后的赞歌,愿一切归于平静。

                  《最后的赞歌 ode to the doom》由尚雯婕作曲、香港词人林若宁填词、美国制作人Daniel Merlot编曲制作,是尚雯婕全新原创唱片中的第一中文主打。MV中,尚雯婕身着黑白两套高级定制时装入镜,在冷艳的电子节拍和含蓄同时充满爆发力的歌声中,尚雯婕仿佛暗夜里的倾世神灵,在烟雾弥漫和水晶幻影之间执掌着世间万物的建造、毁灭与重生,强大气场震慑人心。MV导演Theo专程打造了融合几何符号、棱柱光影投射、烟雾和火光等元素的视觉语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领观者进入一个轰烈涅盘的永生宇宙,从而感受灵魂的洗礼。


                  19楼2013-04-16 09:41
                  回复
                    极具标志性与范本式的原创唱片
                    在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来传达这张尚雯婕的全新专辑《最后赞歌》的时候,请允许我用一些直白的字句来传达一下,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时候的那份感受。电音?世界音乐?歌德风格?……这一系列的名词仿佛离很多流行乐的爱好者听觉习惯好远好远,毕竟大家都习惯了很多K歌和口水歌循环轰炸里头,于是在这样那样交杂起来的错觉驱使之下,给人的印象是尚雯婕又一次拉远了自己和流行乐的距离。
                    这张尚雯婕的《最后的赞歌》,究竟如她所言“自言小众也有市场”,还是这根本就是一张人人都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唱片。这会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每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经历不同,绝对无法落得个统一的答案。就如,无法叫众多听着民族歌曲长大的60后、或50后的大叔与大妈,一起来沉醉在尚雯婕用诡异的思绪与手法来编制出来的这张极具电子与暗黑气势的唱片里面。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包容性越来越强的华语流行乐坛里头,极具标志性与模板式的一张创作专辑,只因当中除了听出了当下的尚雯婕才华洋溢的一面外,更不难发现到属于她在音乐里、外所投放出来的勇气与野心。法语、英语、国语、粤语四种不同语种的作品,在大量电子元素融入作为基调,再混搭上哥德式摇滚、歌剧、世界音乐等不同风格的元素的曲风。都一一地展现出,从选秀节目走到流行乐坛之中,越走越远的尚雯婕现实极具标志性的音乐风范。
                      当烂大街的口水歌铺天盖地地扰攘在生活四周的时候,一把辨识度的唱腔与态度张扬的音乐,更为显得难能可贵。至少,敢于跳脱出一切条条框框的制约,除了需要极大的勇气外,更重要的是那份游走与驾驭在不同音乐风格上的架势与胆识,并不是随手找出一个流行歌手所能驾持的。所以说,无论是音乐、还是造型,尚雯婕那带有近乎张狂的态度、与华语流行音乐中鲜有的创意,是绝无仅有的!当然,还包括从这张专辑《最后的赞歌》当中,折射出来的慎密的心思与审美,无论是从封面、还是作品都会让过目不忘、一听难忘。除此以外,若然这张透过双CD收录了15首作品的专辑,变成一张CD的话,绝对会成为一张令人尽情循环沉沦去感受与聆听的唱片,无论是那一句句透析在旋律中触及心底的唱词,再还是尚雯婕那张狂的呐喊、或是雀跃的叫嚣与吟唱……一路之下,跳转在旋律与旋律之间,她的歌声更似是奔放自如地行走在自我搭建出来的旋律线条上。
                      专辑分为CD1和CD2两部分内容,仅从旋律而言,CD1同CD2是有一些曲目是相同的,但是尚雯婕和林若宁在不同语种方面的填词内容和一些编曲处理上的不尽相同,才是CD1和CD2所不相同的内核部分。正如文案所言,尚雯婕在专辑中分饰了主人公、对立者、故事讲述者三个身份,同样的音乐配上不同的语境、编曲便是能令听者身处其中,有直观的感受。《世界落日》中极具异域色彩旋律渲染,衬托在尚雯婕在那略显妖媚的唱腔之中,逐渐在旋律当中叠加进手鼓、和声、笛子等片段,营造出一场大气磅薄的落日前的声音迁徒。以法语演绎的《气泡》也是专辑当中极其个性鲜亮的一曲,除了有极具迷幻气息的旋律会令人逐渐沉浸于其中外,尚雯婕以另类唱腔演绎法语唱词中投射出来诱惑色彩,同样是作品当中令人沉迷的一点。粤语作品《鹦鹉》,从尚雯婕张狂的唱腔中,发难发现她对于自己的音乐不断被听众误解的一点告白,就如她唱,“我替我说话 我自有我态度 我替我说话 我发现我一套 我替我说话 我拒绝似只鹦鹉!”更也由此可以看出,尚雯婕对于自己的音乐态度,在当下这个口水歌漫天的年代里,她更希望用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随性的《我要为你讲一个故事》,算是这张专辑中最为精致作品,在带着浓郁迷幻意识的电子旋律中搭上简短的唱词,再搭上尚雯婕在高潮迭起的不同情绪层面上的演绎,令人在旋律延伸着的4分37秒中,分别听出了属于尚雯婕的叫嚣、愤怒、激动、惶恐等等不同情绪的话面。而一曲两语的《异类》和《格林童话》,前者是一首赞歌,从尚雯婕激昂的唱腔中就可以发现,是对于那些勇敢做自己的“异类”的赞歌,相信这会是尚雯婕为自己、以及一切敢于做自己的人而唱起的作品;而后者《格林童话》,在尚雯婕的歌声之中被唱起的是一个关于两个人因爱而起的抗争故事,延伸出的那份惨淡而痛不欲生的情绪,更令人在聆听中去深思那件有关“爱”的破事儿,就如歌中的哪一句,“爱情为了互相伤害应不应该……”那份从歌词中,折射出来的关于爱的深刻的体会,绝对更胜过当下被轮番播放与传唱着爱得死去活来的口水“情歌”。
                      最后想说一句,从《最后的赞歌》听到的尚雯婕,是独特的。至少,在这个永远都可以找到复制与拼贴的源头的华语流行乐坛里头,尚雯婕用自己的思维、思考、意念,架构出一幅独特而极具画面感的音乐拼图。(文/蓝蝴蝶)


                    20楼2013-04-16 09:49
                    回复
                      “搏”出来的音乐大片 BY三石一生
                      电影能从单片拍成好多部,如同电视剧一样的形式——从正传到前传再到续集,音乐专辑又何尝不可呢?错过了尚雯婕此次新专辑的私享会,我有种错过了精彩开头的不适感,总会觉得听《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这样一张团队有审美、制作又用了心思的专辑,不从头到尾、不从内到外了解一番,是不畅快的;华语音乐的水准参差不齐,但若遇到一张好的制作,其内核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一部让人血脉喷张的电影大片,我想《ODE TO THE DOOM》可以被称作是一张音乐大片,文承去年的《in》——这便是我开头说到像连续剧一样的“音乐专辑”。
                      如果我们会不断循环地Play一张专辑,一定是这专辑够触及心底,引发共鸣,或唱出听者的快乐、亦或是唱出听者的不快乐,总之,具有引发听者内心自我审视的功能。李孟夏有句特别过瘾的判断“大众对音乐的审美就是臭狗屎!”尚雯婕早已离“臭狗屎”远远的了,不管不顾路人甲乙丙丁的看法来做自己的音乐,她于自己内心有多少的交流、表达,呈现在《ODE TO THE DOOM》中的思考就有多么真诚,尽管沉重。很多歌手都企图用音乐来讲一些具象化的故事,从而传递出抽象的意念,故事形态或是碎片化、或是完整化,前者的形态案例诸如陈奕迅《Special Thanks to…》、林宥嘉《大小说家》,至于尚雯婕的《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当属后者,演唱内容上有着颇高的完整程度,而这完整程度还是从上一张《in》的概念所延展到此的,我想尚雯婕是想搭建出一座更庞大的音乐故事框架吧。
                      专辑分为CD1和CD2两部分内容,仅从旋律而言,CD1同CD2是有一些曲目是相同的,但是尚雯婕和林若宁在不同语种方面的填词内容和一些编曲处理上的不尽相同,才是CD1和CD2所不相同的内核部分。正如文案所言,尚雯婕在专辑中分饰了主人公、对立者、故事讲述者三个身份,同样的音乐配上不同的语境、编曲便是能令听者身处其中,有直观的感受。同样表达抗争,同曲不同语的《异类》和《格林童话》就从两个角度呐喊出声,《异类》像极了更多个如同尚雯婕一样勇敢做自己的“异类”赞歌,是小众群体同大众群体的博弈,《格林童话》则是爱人之间的虐恋交战,亦是抗争力的互相作用,在这两曲之外,CD2的第一首曲《当你被困在地道中》用法语口白营造压抑,随之而来的《格林童话》的虐恋张力也就变得事半功倍了;《凯旋》和《最终信仰》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唱到找回自己的终极胜利,副歌歌词中的“Never Lose Your Faith”直接到了中文歌中成为曲目名称“The Faith(最终信仰)”;专辑从印度风的《世界落日》起,一路情绪起起伏伏,过度站到达《凯旋》,而后又再情绪低沉,直到找回《最终信仰》,终是用音乐给了听者正能量的力量。
                      十多年前,王菲以一张《浮躁》领跑了华语音乐很多年,但旋即在次年的《王菲》专辑中便回归到大路情歌货色,先锋之姿态未免有些短暂;尚雯婕一连几张专辑都在领跑,且丝毫未见倦态,而好的口碑和更多元的市场价值给了她以及幕后团队更多的信心和吸取更优音乐元素的源动力。我很想就此总结说《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到达了一个怎样怎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其他唱作歌手要做如何如何的努力,才能不至于让尚雯婕太过形单影只,但转念思索,再过一年,能突破尚雯婕的,恐怕还得是她自己;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制作、企划团队的优秀,让尚雯婕可以一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继续不断挑战新的音乐、新的角色以及新的可能,“搏”的精神在音乐圈子里面何其矜贵,而尚雯婕的“音乐连续剧”,定然会有下一新章节。


                      21楼2013-04-16 09:51
                      回复
                        哲学思辩的尚雯婕《ode to the doom》 BY 天使回声
                        听到了哲学思辩的尚雯婕。
                        曾经看到尚雯婕在微博里说,“网上有评论家说我今年的[in]是一张小众唱片,偏离主流大市场。首先,你说的小众在我这里叫市场细分,菜市场里你是卖猪肉的大摊位,我是卖鸡蛋的小桌子,一年算下来不一定你比我赚的多。再来,你认为的主流猪肉市场也不一定是大市场,主流这种东西刮一阵风就转到牛肉了。而我的鸡蛋可以一秒钟变松花蛋。”
                        纵然小众又如何,大众有汽水的冰爽,小众有凉茶的甘醇。汽水解一时之渴,凉茶即使不热不躁也甘之如饴。很多好东西都是小众的,孤树一炽也如铁杆雷打不动。大众遍布大地,春夏过了草青黄。谁也不知道明天吹的风究竟是啥。
                        听见ODE TO THE DOON,雷人少了,思考越来越多了。如果说《IN》里面还有时尚模式掺在里面,ODE TO THE DOON就完全不理那套俗世凡人的一套了,小众里的小众,思考自我人生与宇宙的关系。变成了茫茫宇宙渺小的尘埃,挣扎着,从生存走向毁灭再重生,看不到宇宙的边界,一路又一路,轮回又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怎么样面对这毁灭又重生的信仰。这是最后的信仰,寻求人世时炫时逝的文明与思想。
                        最后的赞歌,仿佛找到了一把密钥,在时空的甬道里,挥舞长戈群魔乱舞。而智者弹指沉静间,一切灰飞烟灭。而且惊喜的是,之前很失望地在萨顶顶新专辑里没有找到的宿命探讨,被尚雯婕不经意地接近了。那是一种沉浮在末世边缘的声音感觉,这样的感觉常常在我听的那些世界音乐或者NEW AGE大师作品里出现,或许是范吉利斯的史诗旷古里,或许是E.S. Posthumus那样磅礴又动感的电子模式里,或是ENIGMA的时空轮回般的迷幻,有点OLIVER SHANTI似的太极苍茫,有过法国左岸的小酒馆里的纠缠,希腊古老的爱琴海边遗留的文明古迹,小我的爱不多,大气的思辩随处可见,没有时空。这是文化底蕴的结果,这样的水准不是说几句洋泾浜英语法语就能做得出的。
                        不讲大道理,不用天地宇宙这样看似很哲理的字眼来形容思想,然而每一句每一旋律都有思辩的影子。我有点想用对待ENIGMA的方式去对待尚雯婕了,那就是,不去看歌词也能感受到她音乐里要表达的哲学。那种惊艳远比用很多语言堆砌起来的赞美要直白得多。
                        而越接近真理,就越接近痛苦,不做那美丽炫目的面孔,要做那顽强粉碎的石头。
                        整个专辑围绕的主题是“战”,末世之战,不是毁灭而是重生,如那跳进火堆涅磐的凤凰。
                        (待续)


                        22楼2013-04-16 09:57
                        回复
                          (接上)
                          before the doom 世界落日
                          因为有活佛的献声,显得灵魂被逐渐唤醒而漂移。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迷失地疯狂,你打开了身体里每一道关口,开始释放。世界需要重生,不指望去寻找心灵的桃花源。毁灭不是消失,而是一场更盛大的旅行。离开直到破茧成蝶。
                          perfect night 最后一夜
                          野玫瑰披上恺甲成了战神,为谁而战;无法避免生与死的战役,非命非择;是那只跳进了火堆的凤凰,挫骨扬灰;浑沌的宇宙空间,哪里去找重生的凤之火。
                          useless love 废弃的爱
                          执着的探寻,不是场失恋,而是自我角逐的迷失与撕裂。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爱人,烧掉过去的自己吧。
                          emption 救赎
                          末世迷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typical 异类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有知书达理的一面,也有锋芒痴心的不羁。异类,是噱头还是真理?准备好“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勇气。
                          Ma Bulle气泡
                          黑暗里的光明,还好有这么点爱恋让人留恋,就这样暧昧,就这样陶醉,当然更多的是坚忍,不清楚何时出现何时消失。很有曾经看过的法国电影的影子,比如《芳芳》,比如《云上的日子》,《两小无猜》。
                          Cageling鹦鹉
                          一个人,一支剑,一匹马,整装出发。我笑你的目光短浅,我不屑你的无知,我叹息你的自怜窒息。没有牢笼,没有圈境,一团烈火燃飞滔滔纷杂,我思故我在,我大智若愚。
                          Predestination宿命论
                          千万不要相信宿命,善良的人总是寄希望于一种救赎在末世出现,然而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一个人的相遇,其实只是适度地调节了彼此相对的的温度。得非得,失非失,皆因轮回。
                          back to the world 凯旋
                          短暂的胜利后,在另一种毁灭中凯旋。
                          quand tu es dans un tunnel 当你被困在地道中
                          喃喃自语,其实很矛盾,原来你在战斗,你胜利了还是毁灭了,你还是会孤独,世界怎么会截然不同的安静的。变得可怕,可是不畏惧战斗的惨烈,可是孤独变得不知方向。变得害怕,认不清这世界原有的东西是固有的光明还是隐藏的黑暗。
                          格林童话 atypical fairy tale
                          虽然中文版歌词没有外文版那么传神,然而格林童话,王子与公主,光鲜的永远在书本合上的那一刻,永远回味的两个人偶。但如果你换转了角度,日月同辉,看似光鲜,然而月亮会懂日光的凌厉夺目吗?日光会不会吞噬月亮的明媚。世人钟意的是你美丽的面孔,艳羡的背后是另一扇未知的秘密大门。
                          j'ai une histoire à vous raconter 我要为你讲一个故事
                          那讲故事的人呢,天马行空,战争的影子成了舌尖掠过的小小一笔,痴迷与爱恋更是尘埃泛起,黑暗迷雾中看不到是霓虹灯还是硝烟,看不透听不清,别猜了,本来就是火堆中的残片一堆。
                          construire pour détruire 建造,是为了毁灭
                          暧昧的另一面是一种隐斗,像凤凰跳进火堆里那样对待它。还好,你没有随波逐流。等我回去,等我凯旋,世界从未消失。
                          最后的赞歌ode to the doom
                          与其等待拯救人世与救赎灵魂,倒不如自己毁灭了整个现有的规则。战斗,流淌在血液底下,隐忍在白天的挣扎中,曝露在阿修罗的狰狞下。然而在这场硝烟中自己始终在静坐瞑想,小宇宙变成了大宇宙,弹指间灰飞烟灭。
                          最终信仰
                          路漫漫,毁灭与重生无尽,都是矛盾,战斗与孤独是矛盾,逃避与回归是矛盾,矛盾触发小宇宙大**,自由引导**,人类在矛盾中求生挣扎,你别无选择,一切的一切,是矛盾的因果轮回。还在继续看不到尽头的,我们不战斗了,我们回家了,我们握手拥抱。。。。。。灵魂得到了重生


                          23楼2013-04-16 09:58
                          回复
                            加油小尚!


                            25楼2013-04-16 1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