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吧 关注:3,627贴子:53,369
  • 7回复贴,共1

【晋侯】晋国有两个晋穆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1-31 10:01回复
    《史记。晋世家》: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曲沃桓叔孙也。
    【索隐】:晋有两穆侯,言先,以别后也。
    可是查晋国世系仅有一个晋穆侯啊,不知《索隐》何据?


    2楼2013-01-31 10:03
    回复
      2025-08-27 16:2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唐叔虞
      晋侯燮
      晋武侯
      晋成侯
      晋厉侯
      晋靖侯
      晋厘侯
      晋献侯
      晋穆侯
      殇叔
      晋文侯
      晋昭侯
      晋孝侯
      鄂侯
      晋哀侯
      晋小子侯
      晋侯缗
      晋武公
      到晋武公都没有称“侯”的了。。。


      3楼2013-01-31 10:05
      收起回复
        关于所谓“晋有两穆侯”,有学者认为是指的晋穆侯及其弟殇叔。且根据青铜器铭文及历史记载推测,晋穆侯在即位之初徙绛的原因是其弟殇叔在曲沃势力很大,曲沃之祸或许始于晋穆侯即位之初(前812年),远早于晋昭侯元年(前745年)封其叔成师之时。“晋有两穆侯”这句莫名其妙的记载或许是在暗示晋穆侯还没有去世时,其弟殇叔就已经在曲沃自立。
        晋侯墓葬群M64墓的青铜器休簋作器者名“鬺休”。又《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此句下,裴骃《集解》注说:“徐广曰:‘亨,煮也。鬺音殇。皆尝以亨牲牢而祭祀。’”故此有学者推测,铭文上鬺休之父叔氏就是鬺叔,也就是文献上的殇叔。学者估计M64墓的墓主“邦父”号为鬺叔,如同成师号为桓叔一样。该墓墓主应是殇叔,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晋穆侯墓,M62、M63墓才是晋穆侯及其夫人墓葬。
        又邦父的称呼见于铜器铭文。有“成周邦父”、“白邦父”、“南仲邦父”等。宣王时赫赫有名的重臣南仲,驹父盨盖记作南仲邦父。南仲其人见之于《诗·大雅·常武》和《诗·小雅·出车》。“周宣王五年,伐玁狁,王命南仲筑城于朔方。“此记载录自《竹书纪年》,并可与《诗经》相互印证。其时南仲为卿士,大抵是司徒。无叀鼎铭记载:宣王册命无叀时,司徒南仲为傧右。至宣王十八年,驹父盨盖铭中则称之为南仲邦父了,不再冠以司徒之职,而其职司则是执掌征取淮夷贡赋了。从南仲的称呼变化来看,得以称“邦父”者,一定是其权柄极重所使然。鬺叔邦父或许也如此。
        综上,从M64出土的簋、鼎铭文分析,此墓应是晋穆侯之弟殇叔的墓,且殇叔实力雄厚,如其不然,晋穆侯卒,殇叔何以能驱逐太子仇(晋文侯)自立?曲沃不坐大,穆侯何以要在即位之初就徙绛?假令晋之乱不在曲沃,《史记索隐》何以会有费解的一句“晋有两穆侯,言先,以别后也。”所以学者推测,晋穆侯之世,殇叔或已在曲沃自称晋侯,晋穆侯为了避其锋芒才迁于绛。故《国语》言:“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不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1-31 12:27
        回复
          《竹书纪年》载:“宣王十六年(前812年)晋迁于绛。”晋自曲沃徙于绛正在晋献侯卒,晋穆侯初立之年。穆侯初立,迁出曲沃而改都绛,是因为其弟殇叔在曲沃实力过强,所以才有后来“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的事实。文献记得很清楚,云:“殇叔自立”,可见殇叔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兄终弟及,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得了君位。穆侯迁出曲沃恐与殇叔坐大有关。殇叔自立后三年,前781年,穆侯太子仇积蓄力量才得以“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注意,司马迁在这里不言杀殇叔)。所以学者推测,晋文侯立后,殇叔可能仍占据曲沃,从而得以归葬曲沃晋侯墓葬群。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1-31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