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流通硬币的收藏 (原载于本人搜狐博客)
by David Zou
钱币的收藏自古有之,但一直到20世纪中叶,钱币的收藏才成为风气,成为一种全球性爱好,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在中国,钱币收藏属于收藏中的偏门,远远比不上集邮等收藏活动。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钱币收藏的风气才与日俱增。其中英国的钱币因为其设计及制作的精美越来越收到国人的喜好。无奈关于英国钱币收藏的资料特别是中文资料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结合自己的个人收藏品以及翻译了一些英文资料,以方便越来越多的英国钱币收藏爱好者。
可能是因为19世纪英国称霸世界,在海外有着众多的殖民地或属地。在英国的流通硬币上并没有明确的国名(造币厂是非常尊重传统的),代之以 拉丁文DEI GRATIA REGINA F. D.和在位国王或女王名。DEI GRATIA 或D. G.意为“蒙神圣恩”。REGINA或REG. 意为“女王”;如是国王,则用REX.。F. D.为FIDEI DEFENSOR的缩写2,意为“护教者”,是一种早年常用的尊号。全组文字的意思为“蒙神圣恩(大英)女王及宗教保护者”。1953年前的英国硬币上的文字还要复杂一些。如加有BRITT. OMN.和 IND. IMP.等。BRITT. OMN.为BRITANNIARUM OMNIUM 的缩写,意为“英国及其属地全体(臣民)”。IND. IMP.为INDIA IMPERATOR,意为“印度皇帝”,表示英国拥有印度。1947年印度成为自治领。1949年起,英国的硬币上不再出现IND. IMP.。
同时,英国的币值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英国是个很保守的国家,它的币值极稳定,几个世纪以来基本不变。英国硬币上出现的单位名称不下十余种,主要有法新、便士、先令、弗洛林、克朗、苏弗林。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英镑(Sovereign)=4克朗(Crown)=10弗洛林(Florin)=20先令(Shilling)=240便士(Penny)=960法新(Farthing)
在1947年以前,法新、1/2便士、1便士等低值硬币采用青铜材料(Bronze),3便士-1克朗硬币采用白银材料(Silver),1/2苏弗林以上硬币采用黄金材料。比较典型的是维多利亚(就是电影《鸦片战争》中那些英国JS口中所称的“女王陛下”)时期的流通硬币。





by David Zou
钱币的收藏自古有之,但一直到20世纪中叶,钱币的收藏才成为风气,成为一种全球性爱好,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在中国,钱币收藏属于收藏中的偏门,远远比不上集邮等收藏活动。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钱币收藏的风气才与日俱增。其中英国的钱币因为其设计及制作的精美越来越收到国人的喜好。无奈关于英国钱币收藏的资料特别是中文资料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结合自己的个人收藏品以及翻译了一些英文资料,以方便越来越多的英国钱币收藏爱好者。
可能是因为19世纪英国称霸世界,在海外有着众多的殖民地或属地。在英国的流通硬币上并没有明确的国名(造币厂是非常尊重传统的),代之以 拉丁文DEI GRATIA REGINA F. D.和在位国王或女王名。DEI GRATIA 或D. G.意为“蒙神圣恩”。REGINA或REG. 意为“女王”;如是国王,则用REX.。F. D.为FIDEI DEFENSOR的缩写2,意为“护教者”,是一种早年常用的尊号。全组文字的意思为“蒙神圣恩(大英)女王及宗教保护者”。1953年前的英国硬币上的文字还要复杂一些。如加有BRITT. OMN.和 IND. IMP.等。BRITT. OMN.为BRITANNIARUM OMNIUM 的缩写,意为“英国及其属地全体(臣民)”。IND. IMP.为INDIA IMPERATOR,意为“印度皇帝”,表示英国拥有印度。1947年印度成为自治领。1949年起,英国的硬币上不再出现IND. IMP.。
同时,英国的币值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英国是个很保守的国家,它的币值极稳定,几个世纪以来基本不变。英国硬币上出现的单位名称不下十余种,主要有法新、便士、先令、弗洛林、克朗、苏弗林。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英镑(Sovereign)=4克朗(Crown)=10弗洛林(Florin)=20先令(Shilling)=240便士(Penny)=960法新(Farthing)
在1947年以前,法新、1/2便士、1便士等低值硬币采用青铜材料(Bronze),3便士-1克朗硬币采用白银材料(Silver),1/2苏弗林以上硬币采用黄金材料。比较典型的是维多利亚(就是电影《鸦片战争》中那些英国JS口中所称的“女王陛下”)时期的流通硬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