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硬币吧 关注:50,658贴子:866,422

英镑流通硬币的收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英镑流通硬币的收藏 (原载于本人搜狐博客)
by David Zou
钱币的收藏自古有之,但一直到20世纪中叶,钱币的收藏才成为风气,成为一种全球性爱好,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在中国,钱币收藏属于收藏中的偏门,远远比不上集邮等收藏活动。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钱币收藏的风气才与日俱增。其中英国的钱币因为其设计及制作的精美越来越收到国人的喜好。无奈关于英国钱币收藏的资料特别是中文资料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结合自己的个人收藏品以及翻译了一些英文资料,以方便越来越多的英国钱币收藏爱好者。
可能是因为19世纪英国称霸世界,在海外有着众多的殖民地或属地。在英国的流通硬币上并没有明确的国名(造币厂是非常尊重传统的),代之以 拉丁文DEI GRATIA REGINA F. D.和在位国王或女王名。DEI GRATIA 或D. G.意为“蒙神圣恩”。REGINA或REG. 意为“女王”;如是国王,则用REX.。F. D.为FIDEI DEFENSOR的缩写2,意为“护教者”,是一种早年常用的尊号。全组文字的意思为“蒙神圣恩(大英)女王及宗教保护者”。1953年前的英国硬币上的文字还要复杂一些。如加有BRITT. OMN.和 IND. IMP.等。BRITT. OMN.为BRITANNIARUM OMNIUM 的缩写,意为“英国及其属地全体(臣民)”。IND. IMP.为INDIA IMPERATOR,意为“印度皇帝”,表示英国拥有印度。1947年印度成为自治领。1949年起,英国的硬币上不再出现IND. IMP.。
同时,英国的币值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英国是个很保守的国家,它的币值极稳定,几个世纪以来基本不变。英国硬币上出现的单位名称不下十余种,主要有法新、便士、先令、弗洛林、克朗、苏弗林。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英镑(Sovereign)=4克朗(Crown)=10弗洛林(Florin)=20先令(Shilling)=240便士(Penny)=960法新(Farthing)
在1947年以前,法新、1/2便士、1便士等低值硬币采用青铜材料(Bronze),3便士-1克朗硬币采用白银材料(Silver),1/2苏弗林以上硬币采用黄金材料。比较典型的是维多利亚(就是电影《鸦片战争》中那些英国JS口中所称的“女王陛下”)时期的流通硬币。






IP属地:广东1楼2012-12-19 00:35回复
    TBC


    IP属地:广东2楼2012-12-19 00:38
    回复
      2025-08-20 18:4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71年英国实行币制改革,实行十进位制,将货币单位简化为便士、英镑2种,1英镑=100便士。有时偶尔仍有先令和克朗出现,都是纪念币,1克朗=25便士,1先令=5便士。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人通过留学、旅游和商务交流来到了英国,这也就极大地方便了国人对英国钱币的收藏。我的一些曾留学英国的同学和朋友就专门收藏英国及其属地和英联邦国家的钱币,其中特别注重克朗币(Crown)的收藏(19世纪,英国的克朗银币不标注面值,直径为38mm左右,重28g左右,成色为0.925斯特林银。以后凡大小在38mm上下的硬币,统称“克朗”(Crown),而小于30mm直径的钱币,则统称“小钱”(Minor),收藏欧洲钱币的爱好者应该知道这2个名词,因为国外不少钱币商的目录都是按“克朗”和“小钱”分别列表的)。大部分英国及属地和英联邦国家的钱币都是由英国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承制,部分位于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和背风群岛的英联邦国家的钱币由美国富兰克林造币厂(Franklin Mint)承制,所以这些国家及地区钱币的质量都是非常高的。对于普通人来说,WWII之前的古典英国钱币的收藏存在不小的难度,主要是成套钱币价格高,对于钱币的品相也难以把握。如我收藏的这套品相为MS60(未流通品相,但有一定数量的包装擦痕)的1887年维多利亚套币。当时的购买价格就超过了1000美元,如品相能达到MS65(出厂状态品相,允许有轻微表面或边缘擦痕),价格至少高1倍以上。对于古典钱币,不同品相造成的巨大价差是可以理解的,要在那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当完好的品相已经是非常困难了。所以我等穷人都是选择伊丽莎白二世头像流通硬币作为主要收集对象。
      英国的硬币从正面图案来看,目前可收集到的伊丽莎白二世头像流通硬币有4个版本,依次称为第1-4版:
      (第1版为女王青年束发头像,第2版为女王青年戴花冠头像,第3版为女王中年戴王冠和项链头像,第4版为老年女王头像)。其中第1版、第2版及第四版EIIR流通币又因币面文字或图案的不同可分为2种版别。
      第一版1953年版(正面BRITT. OMN.文字)
      第一版1954-1970年版(正面无BRITT. OMN.文字)

      第二版1971-1981年版(New Penny版本)

      第二版1982-1984年版(Penny版本)

      第三版1985-1997年版

      第四版1998-2008年版

      第四版2009年版(新版盾徽设计)-


      IP属地:广东3楼2012-12-19 00:46
      收起回复
        20便士为镍铜合金(Cupro-nickel),背面图案为都铎王朝象征物(The Badge of England, Tudor Rose)。都铎王朝的象征就是一支带刺的白玫瑰和一支带刺的红玫瑰,史称“玫瑰王朝”。

        50便士为镍铜合金(Cupro-nickel),背面图案为不列颠海神坐姿(Seated Figure of Britannia)。

        1英镑为镍黄铜合金(Nickel-brass),背面图案逐年不同,主要为英国国徽或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的象征物(Royal Arms)。

        2英镑为双金属流通币,外环为镍黄铜合金(Nickel-brass),内环为镍铜合金(Cupro-nickel),背面图案为“从铁器时代到信息时代”(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Industry from the Iron Age to the Internet)。



        IP属地:广东5楼2012-12-19 00:51
        收起回复
          TBC


          IP属地:广东6楼2012-12-19 00:51
          回复
            学习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12-19 06:56
            回复
              好帖,顶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12-19 07:31
              回复
                英国还有一个货币单位为 Guinea/基尼/畿尼: 1畿尼= 1.05镑=21先令。
                英国于1813年停止发行畿尼,但生活中人们仍用来做货币单位,尤其是在表示奢侈品的价格的时候。电影Vera Drake反映的是二战后的英国,里面讨价还价的时候还是用到畿尼。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也经常用到畿尼来说明收入。
                英国在1846年就曾有改为十进制的建议,但由于牵涉面太广,损失太大,而迟迟未能付诸实施。直到1971年二月才痛下决心,改为十进制(1磅等于100新便士),因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英国把1971年2月15日定为十进制日。英国十进制货币委员会花了约300万美元来向群众解释十进制,通过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印刷了15,00万册指南和手册,分发全国。英国广播公司(BBC)还找了一位13岁的小学生在每日早晨节目中进行宣传(因为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到而成年人和老年人习惯难以适应)。粗略估计,包括更换以及改革旧的计算方法的机器设备在内,总花费达3亿美元,这还未计算由于这种老的进位制给各有关国家及英国属地带来的损失。可见习惯成自然,是不容易改掉的。
                也许是为了纪念英国最后的先令,也许是为了弥补在十进制宣传上的损失,英国皇家造币厂在1970年铸造了70万套精制套币“最后的先令”,这也是英国精制套币中历史性的最大发行量。





                IP属地:广东9楼2012-12-19 08:32
                收起回复
                  2025-08-20 18:4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到了1996年,正值英国货币十进制银禧,皇家造币厂铸造了英国货币十进制25周年全银精制套币。这也是英国历史上首套全银套币。
                  英国1996年英国货币十进制25周年全银精制套币



                  IP属地:广东10楼2012-12-19 08:33
                  回复
                    俚语
                    十镑: tenner
                    五镑: fiver
                    一镑: quid (这个叫法现在还有, 英剧中可以听到)
                    克朗: bull
                    先令: bob, hog
                    六便士: bender, tanner
                    三便士: thruppence
                    两便士: tuppence
                    一便士: copper
                    半便士: ha'pence
                    半便士,虽然英语中penny复数是pence,但是也可以用pennies。对于半便士两种称呼都是可以接受的。当你有许多半便士,可以叫做许多pennies;当你有两pennies和一个halfpenny,应该称为two and a half pence。


                    IP属地:广东11楼2012-12-19 08:33
                    收起回复
                      英国传统会在英王继位的次年发行新英王头像的钱币和邮票。所以,英王登基次年发行的硬币为新英王首年硬币,虽参与流通,但在很大意义上上也带来登基纪念币的性质。
                      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就是 EIIR 1953年的登基纪念币。



                      IP属地:广东13楼2012-12-19 08:36
                      回复
                        或者在英王登基的特殊年份(银禧或金禧)发行新设计的硬币图案,使其具有特殊意义,如1887年为 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英国就铸造了新的女王头像硬币,为著名的女王寡妇装头像。
                        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7枚全银套币。


                        IP属地:广东14楼2012-12-19 08:36
                        回复
                          维多利亚女王著名的寡妇装(widow dress)头像。
                          1887 双佛罗林

                          1887双佛罗林银币有2种版本,区别在于银币背面上方“1887”中“1”的写法,上面一枚为拉丁写法“I887”,这枚为阿拉伯数字写法“1887”。



                          IP属地:广东15楼2012-12-19 08:39
                          回复
                            TBC


                            IP属地:广东16楼2012-12-19 08:43
                            回复
                              2025-08-20 18:3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下为各面值英镑的一些资料
                              半便士:

                              1972年仅存于套装。
                              1984年版是最后一枚,相较于其它年份价值稍高。
                              1便士:
                              1972年仅存于套装。
                              1992年发行有两种版本,一种是铜质(bronze)的,另一种是钢质镀铜(copper plated steel),从材料角度讲后者的密度比前者要小,而为了保持重量相等,后者稍微厚一些,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磁铁。显然如果是未流通过的全新版本,前者的价值稍高。1992年之后全部使用钢质镀铜(copper plated steel),也许是为了降低成本,其间唯一的铜质(bronze)硬币是1999年的纪念套装
                              以图案种类划分:正面+背面+材料
                              1 一版肖像+New Penny+bronze(1971-1981)
                              2 一版肖像+One Penny+bronze(1982-1984)
                              3 二版肖像+One Penny+bronze(1985-1992)
                              4 二版肖像+One Penny+copper plated steel(1992-1997)
                              5 三版肖像+One Penny+copper plated steel(1998-2006)
                              6 三版肖像+One Penny+bronze(1999非流通)
                              2便士:
                              1983年少量背面标有(New Pence)的错版硬币,而正常硬币的背面是Two Pence。
                              1992和1998年也同样发行有全铜(bronze)和钢质镀铜(copper plated steel)各两种,同1便士
                              以图案种类划分:正面+背面+材料
                              1 一版肖像+New Pence+bronze(1971-1981)
                              一版肖像+New Pence+bronze 1983少量错版(价值250镑)
                              2 一版肖像+Two Pence+bronze(1982-1984)
                              3 二版肖像+Two Pence+bronze(1985-1992)
                              1992年全铜版仅存于年度套装
                              4 二版肖像+Two Pence+copper plated steel(1992-1997)
                              5 三版肖像+Two Pence+copper plated steel(1998-2006)
                              6 三版肖像+Two Pence+bronze(1998年发行,1999非流通)
                              注:1998年同时发行两种材料的2便士,并且都进入流通领域,其中55%bronze,45%copper plated steel,而年度纪念套装采用copper plated steel材料
                              5便士:
                              材料全部为铜镍合金
                              1990年发行过直径大小两种,大直径版本价值稍高
                              以图案种类划分:正面+背面+直径
                              1 一版肖像+New Pence+大(1968-1981)
                              1972-74,1976和1981年版仅见于纪念套装
                              2 一版肖像+Five Pence+大(1982-1984全部为纪念套装,非流通)


                              IP属地:广东17楼2012-12-19 0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