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 关注:133,582贴子:7,254,789

喜欢英格兰长弓兵的朋友请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弓顾名思议,比普通弓长,平均接近两米,拉开长弓至少用四五十千克的力(一个弓手右手平均得拉数十次)。所以射出的箭无坚不摧,可以射穿百米外的盔甲;是名副其实的战场死神,精锐重骑兵重步兵的克星。



IP属地:湖南1楼2012-06-14 13:16回复
    我不死谁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06-14 13:23
    收起回复
      2025-08-20 22:5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军对俘虏的长弓手;即使不杀也要砍掉他们中指与食指,废其武功。所以在著名的克雷西战役中,胜利的英格兰长弓手集体向法军伸出食指与中指,这就是“V”字手势代表胜利的由来。
      


      IP属地:湖南4楼2012-06-14 13:25
      收起回复
        最近那只皮卡丘越来越调皮了呢。。。


        IP属地:四川5楼2012-06-14 13:26
        回复
          长弓兵是具有高度技巧的弓箭手,能够在1分钟内发射6支弓箭,并且准确的命中在远方聚集的敌人。同时它利用一种特殊的紫杉木制成的弓,搭配上特别设计的箭矢,发射出的箭可以穿透链甲;而且箭矢如果制作扎实一点的话,甚至可以穿透铠甲,造成敌人更大的伤亡。长弓兵一般来说会占整个军队的五分之四左右,由于具有灵活攻击的特性,使得他们可以扭转长久以来骑士在战场上所占的优势。唯有最轻装的战士,才能藉由高度的灵活性,来躲过他们的远程火力而存活下来。
          


          IP属地:湖南7楼2012-06-14 13:34
          收起回复
            公元前1200年威尔士山民发明一种可以快速放箭的长弓。它用紫杉木制成,据说它的箭头能射入栎木四英寸的深度。弓箭兵必须从小开始训练才能熟练地使用这种兵器。虽然长弓的杀伤力要比欧洲所有其它种类的弓箭强得多,但实际上却并不比制作较为粗陋,使用不大灵便的石弓好。石弓在欧洲出现比英国长弓大约要早一个世纪。直到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和他的孙子爱德华三世时期,长弓才在作战中真正得到有效的使用。他们选用大量长弓兵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火力基地,并由弓箭兵、轻重步兵及小股带盔甲的精锐骑兵紧密有序地配合作战,从而实施一种能攻能防的战术。
            


            IP属地:湖南8楼2012-06-14 13:37
            收起回复
              克雷西战役以后,法国封建领主又同小股进犯英军多次交战,其中尝试了各种战术以抵消长弓的优势。欧洲十四世纪开始流行的钢质板甲防护力非常好,英国长弓只有在几十码的近距离才可能穿透,倒是骑士的战马只有面部和前胸有铁甲防护,在弓箭的密集攒射之下非常容易受伤,导致骑士落马。
              法军的应对战术便是身披重甲手持盾牌长剑的武士徒步正面冲锋,而部署在两翼的骑兵冲击英国长弓部队的两侧。1356年的普瓦第埃战役 (Battle of Poitiers) ,法王约翰二世试图采用这个战术,但法军骑兵和步兵未能做到协同进攻,结果还是被英军各个击破。
              


              IP属地:湖南9楼2012-06-14 13:45
              收起回复
                从亨利三世 (1216-1272在位 ) 开始,英国就推行全民射箭的政策。1242年颁布的《武备条例》 (Assize of Arms) 规定,年收入在2-5英镑之间的庶民必须拥有长弓,每周日必须练习射箭,每个教堂必须提供箭靶和练习场所等等6 。
                这个政策经过一百年的贯彻执行,英国到百年战争前夕已经拥有一支庞大的长弓部队。134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时期,英军有重骑兵5,340人,步兵26,963人,其中包括长弓手20,076人。弓箭部队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这个比例在欧洲实属罕见。
                英国长弓部队也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步兵。欧洲中世纪的步兵通常是由封建领主临时强徵的老百姓,士气普遍低落,素质参差不齐。经过百余年的重视培养,英国长弓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武士阶层,社会地位虽然不及骑士,但已经高过普通步兵。
                英国从爱德华一世开始采取征兵和募兵并行的双轨制,而大多数长弓兵是志愿兵,又称合同兵 (Indentured Soldier) ,根据契约按劳取酬,还有权分享战利品,因此士气普遍比欧洲步兵高昂。长弓手不属于骑士阶层,不受中世纪战争规则的保护,欧洲骑士尤其痛恨弓箭手,俘虏以后即使不杀,也会砍掉他们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废掉他们的武功。因此英国长弓兵比欧洲步兵更加斗志顽强,冷酷无情。
                


                IP属地:湖南10楼2012-06-14 13:48
                收起回复
                  2025-08-20 22:48: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为什么法国没有大力发展长弓部队呢?事实上克雷西战役以后,法国的确有推广长弓的措施,英国学者哈代 (Robert Hardy) 引述一段法国古代史家 (Jean Juvenal des Ursins) 的话:“不久以后法国的弓箭手变得如此优秀,准确性已经不亚于英国弓箭手。
                  然而,一旦这些出身庶民的弓箭手团结一致,他们有可能变得比法国的王公贵族还要强大。正是基于这个忧虑,法王最终决定压制弓箭部队的发展。 ” 显然法国的政治体制并没有容纳一支平民军队的空间。

                  


                  IP属地:湖南11楼2012-06-14 13:52
                  收起回复
                    楼主好萌啊


                    IP属地:浙江12楼2012-06-14 13:54
                    收起回复
                      阿金库特战役以后,法国已经无力再战,查理六世于1420年签署特洛耶条约 (Treaty of Troyes) ,承认英王亨利五世为他的合法继承人。次年亨利迎娶凯瑟琳公主,正式取得法国王族身份,这样查理六世死后,英法两国将实现统一。
                      很多法国封建领主拒绝这个条约,理由是法王查理精神失常,签约无效,他们几年后在圣女贞德号的号召下起兵抗击英军。亨利未能实现登上法国王位的梦想,1422年在法国南部征战时感染痢疾去世,时年35岁。仅仅两个月以后,法王查理六世去世。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国王拥有正统法国王位继承权的原因,要知道波旁家族因此不但痛恨威廉家族;更与英国大战小战不断,直至法国“一票共合”。
                      


                      IP属地:湖南13楼2012-06-14 14:04
                      收起回复
                        顶楼主。


                        IP属地:四川14楼2012-06-14 14:04
                        回复
                          虽然扬威阿金库特,英国长弓却是江河日下了。十五世纪中期开始,火器逐渐在欧洲流行,威力也越来越大。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谢幕战加斯蒂庸战役 (Castillon) ,法军推出300多门大炮,将冲来的英国骑兵打成碎片。此后欧陆各国纷纷换装火枪火炮,火枪兵和长矛兵的混编方阵大行其道。英国极力保持长弓传统,这样做无可厚非,因为直到400年以后膛线步枪的出现,滑膛火枪的射速和准确性都不及弓箭。
                          1569年英国政府甚至颁布法令,禁止长弓手学习使用火器。1577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国务院总结长弓衰落的原因,认为 “ 人们一旦看到火器的威力,就误以为弓箭毫无用处了。 ”13然而欧洲火器**势不可挡,与时俱进才是生存之道。终于在1589年,英国政府取消了长弓部队这个正式编制,着手将弓箭手训练成为火枪手。英国长弓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IP属地:湖南15楼2012-06-14 14:10
                          收起回复
                            亨利五世(HenryⅤ,1413-1422)跟他的士兵们说,
                            Henry the Fifth was talking to his men.He said,
                            “从今天到世界末日,我们永远会记得。我们幸运的少数,我们相惜相依的兄弟。
                            谁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We lucky few,we band of brothers. For him who sheds his blood with me shall be my brothers.”
                            各位,本文就此结束!

                            


                            IP属地:湖南16楼2012-06-14 14:15
                            收起回复
                              2025-08-20 22:42: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上海17楼2012-06-14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