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心的深处与精神的高层
浅评《乱红》
《乱红》绝对是闻名已久了,听闻它的洋洋洒洒,听闻它的海纳百川,也听说过关于此文的争议,褒贬不一。我当时因为惧怕它的长度,又因为它某种意义上与我几篇心头经典有些设定相似,总之我一直都没有去看它,直到高考结束后的头一个晚上,我是先打开了一百问,看完之后几乎是不能控制地去翻开了第一卷,接下来,两天两夜我读完了它,才知从前我的犹豫是多么狭隘。
文中以两对著名CP,为两条线索,互有交叉和影响,不过总体而言以平行为多。不得不说,公路大人让我看到了以前我从未想象过的戚少商,顾惜朝;周天赐,鲍望春。
戚少商从头至尾除了第一卷中穿着华贵长衫戴着玉扳指的戚爷形象,其余时候都是一身粗布短打的庄稼汉,他兵痞一样的油滑,他的狡猾,他的狠辣无情,甚至于飘在搪瓷茶杯里的死鱼一样的烟蒂都让人可以鲜活而真实地感知到他的存在,他握着顾惜朝的手看他的生命线的温柔,是那样的干燥沉重,以至于他对顾惜朝说的“我喜欢你”是这样真挚动人。
至于顾惜朝,我早就听闻公路飞行大人笔下的顾惜朝一直都是有争议,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公路飞行对于顾惜朝的刻画,写实地几乎粗犷——谁能想象温润清冷的顾惜朝也会粗话连篇,也会有一个“种马”的梦想,有时候也会像戚少商一样兵痞味儿十足,经典例子就是那段关于“腿毛”的片段,甚至于被戚少商用强之后他那句“你也就这点能耐了”,他的狠他的绝几乎要扑面而来,直白地几乎令人瞠目,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在硝烟里打滚的军人,这样的描写又是令人信服的。再提一句一些戚顾文很喜欢把小顾写成旦角,不得不说这也是我的一个萌点,而《乱红》只以戏子为出身去不将这个身份来束缚小顾之后的施展,旦的美和军人的英气,鲜明对比,颇有新意。
而周鲍我同样是受了《双城》的影响,认识也及其有限,可是《乱红》中的鲍望春他的坚持,他的狠辣譬如那句“我鲍望春想搞死一个人,还没有搞不死的”,他放弃白黛林的心酸,他强吻赐官后又跳脚暴怒的少年情形,他珍惜与赐官和合影,面对碎片留下的眼泪,他坦荡荡地告诉周天赐在绿岛差点爱上别人,他对党国的忠义近乎是愚忠,他在送周天赐上飞机那句“我最深的爱和欲念”——一点都不儿女情长,离别的煽情在这句话面前都是空,他坦诚的承认对赐官既有爱也有欲。让人心疼的,敬佩的鲍望春让人耳目一新,让人为之感动,为之叫绝。
周天赐的形象虽然公路大人由于篇幅原因远不如前面三位丰满,这话倒也不错,但是周天赐的两面三刀的奸商形象,他八面玲珑爱着鲍望春却不是完全忠于党国的睿智,他独特地看到中国局势的视角,他的油嘴滑舌,对何双喜的愧疚但是依然会飞到美国果断和她提出离婚,对着跳着甲板冲过来的鲍望春高喊“小排位小心船舷夹到脚”——周天赐独有的智慧,他的痴情与爱恋,他的赤子心,甚至于他的广东粗话,就像广式早餐的热气和粤剧的清亮曲调一样,成了《乱红》中为数不多令人至始至终暖人心窝的亮点。
再论两对人物之间的感情。戚顾之间,自不必提,犹如刀尖上跳舞,像走钢丝一样的经营。第一卷里,两人感情平平淡淡,初步发展,不温不火,顾惜朝在本卷中就是一个心很野但是羽翼未丰的青少年,带着敬仰或者略微算计的目光揣测着戚少商,而戚少商也同样如此——“他把他捧在手心里细细呵护着,他发誓可以做到一辈子。”所以在相对比之下,戚少商冷眼看着顾惜朝的车沉没在河水里,随着烟蒂在河面上打了个旋,下一秒他纵身跃进河里,后来又拼死把他救活,又不断地折磨报复顾惜朝——这种冰火两重,又爱又恨的感情,怎不让人打心里为之震动,他们之间的感情宛如一把没有刀鞘的匕首,这一秒还在说“我要去看我媳妇儿”下一秒就在树林里撕咬扭打,互相要掐死对方。顾惜朝对要手刃戚少商如此狂热,这种狂热几乎到了令人放下了紧张反而心领神会地莞尔一笑;戚少商拿着望远镜在大军后偷偷跟着顾惜朝,他这样一个曾经差点变成杀人机器的军人也会这样天真地相信“心有灵犀”,顾惜朝整个脖子被贯穿的时候还能挣扎着让戚少商“走!”,在眼见着戚少商的船在江面上被轰沉,再次看到戚少商安然无恙,顾惜朝的“满面是泪”。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有点像一种人的本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即使外力压迫时局所迫,但是究其根本,他们谁也杀不了谁,而是这样互相珍惜。简而言之,他们之间就是暴力和美学并存,也不知道是他们要杀死对方的心使得他们难得的简单的温存可贵,还是他们之间几乎不能明辨的真情使他们的你死我活更加惊心动魄。
浅评《乱红》
《乱红》绝对是闻名已久了,听闻它的洋洋洒洒,听闻它的海纳百川,也听说过关于此文的争议,褒贬不一。我当时因为惧怕它的长度,又因为它某种意义上与我几篇心头经典有些设定相似,总之我一直都没有去看它,直到高考结束后的头一个晚上,我是先打开了一百问,看完之后几乎是不能控制地去翻开了第一卷,接下来,两天两夜我读完了它,才知从前我的犹豫是多么狭隘。
文中以两对著名CP,为两条线索,互有交叉和影响,不过总体而言以平行为多。不得不说,公路大人让我看到了以前我从未想象过的戚少商,顾惜朝;周天赐,鲍望春。
戚少商从头至尾除了第一卷中穿着华贵长衫戴着玉扳指的戚爷形象,其余时候都是一身粗布短打的庄稼汉,他兵痞一样的油滑,他的狡猾,他的狠辣无情,甚至于飘在搪瓷茶杯里的死鱼一样的烟蒂都让人可以鲜活而真实地感知到他的存在,他握着顾惜朝的手看他的生命线的温柔,是那样的干燥沉重,以至于他对顾惜朝说的“我喜欢你”是这样真挚动人。
至于顾惜朝,我早就听闻公路飞行大人笔下的顾惜朝一直都是有争议,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公路飞行对于顾惜朝的刻画,写实地几乎粗犷——谁能想象温润清冷的顾惜朝也会粗话连篇,也会有一个“种马”的梦想,有时候也会像戚少商一样兵痞味儿十足,经典例子就是那段关于“腿毛”的片段,甚至于被戚少商用强之后他那句“你也就这点能耐了”,他的狠他的绝几乎要扑面而来,直白地几乎令人瞠目,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在硝烟里打滚的军人,这样的描写又是令人信服的。再提一句一些戚顾文很喜欢把小顾写成旦角,不得不说这也是我的一个萌点,而《乱红》只以戏子为出身去不将这个身份来束缚小顾之后的施展,旦的美和军人的英气,鲜明对比,颇有新意。
而周鲍我同样是受了《双城》的影响,认识也及其有限,可是《乱红》中的鲍望春他的坚持,他的狠辣譬如那句“我鲍望春想搞死一个人,还没有搞不死的”,他放弃白黛林的心酸,他强吻赐官后又跳脚暴怒的少年情形,他珍惜与赐官和合影,面对碎片留下的眼泪,他坦荡荡地告诉周天赐在绿岛差点爱上别人,他对党国的忠义近乎是愚忠,他在送周天赐上飞机那句“我最深的爱和欲念”——一点都不儿女情长,离别的煽情在这句话面前都是空,他坦诚的承认对赐官既有爱也有欲。让人心疼的,敬佩的鲍望春让人耳目一新,让人为之感动,为之叫绝。
周天赐的形象虽然公路大人由于篇幅原因远不如前面三位丰满,这话倒也不错,但是周天赐的两面三刀的奸商形象,他八面玲珑爱着鲍望春却不是完全忠于党国的睿智,他独特地看到中国局势的视角,他的油嘴滑舌,对何双喜的愧疚但是依然会飞到美国果断和她提出离婚,对着跳着甲板冲过来的鲍望春高喊“小排位小心船舷夹到脚”——周天赐独有的智慧,他的痴情与爱恋,他的赤子心,甚至于他的广东粗话,就像广式早餐的热气和粤剧的清亮曲调一样,成了《乱红》中为数不多令人至始至终暖人心窝的亮点。
再论两对人物之间的感情。戚顾之间,自不必提,犹如刀尖上跳舞,像走钢丝一样的经营。第一卷里,两人感情平平淡淡,初步发展,不温不火,顾惜朝在本卷中就是一个心很野但是羽翼未丰的青少年,带着敬仰或者略微算计的目光揣测着戚少商,而戚少商也同样如此——“他把他捧在手心里细细呵护着,他发誓可以做到一辈子。”所以在相对比之下,戚少商冷眼看着顾惜朝的车沉没在河水里,随着烟蒂在河面上打了个旋,下一秒他纵身跃进河里,后来又拼死把他救活,又不断地折磨报复顾惜朝——这种冰火两重,又爱又恨的感情,怎不让人打心里为之震动,他们之间的感情宛如一把没有刀鞘的匕首,这一秒还在说“我要去看我媳妇儿”下一秒就在树林里撕咬扭打,互相要掐死对方。顾惜朝对要手刃戚少商如此狂热,这种狂热几乎到了令人放下了紧张反而心领神会地莞尔一笑;戚少商拿着望远镜在大军后偷偷跟着顾惜朝,他这样一个曾经差点变成杀人机器的军人也会这样天真地相信“心有灵犀”,顾惜朝整个脖子被贯穿的时候还能挣扎着让戚少商“走!”,在眼见着戚少商的船在江面上被轰沉,再次看到戚少商安然无恙,顾惜朝的“满面是泪”。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有点像一种人的本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即使外力压迫时局所迫,但是究其根本,他们谁也杀不了谁,而是这样互相珍惜。简而言之,他们之间就是暴力和美学并存,也不知道是他们要杀死对方的心使得他们难得的简单的温存可贵,还是他们之间几乎不能明辨的真情使他们的你死我活更加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