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99,316贴子:993,715,558

【TOP10】细数史上各种奇葩战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OP10.俄国“沙皇”坦克:
这种大轮式战车很奇特……早期战车疯狂YY的雏形之作






IP属地:广西1楼2012-06-03 22:23回复
    tj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06-03 22:24
    回复
      2025-08-31 01:36: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TOP9.苏联279工程重型核战坦克:
      这是前苏联1958年试制的代号为279工程的重型核战坦克样车。为什么说它是核战坦克呢?因为苏军在多次核试验中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样的坦克显然难以在核战条件下战斗。于是,由科学家托洛亚诺夫领导的小组开始研制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为提高车辆的抗冲击波能力,托洛亚诺夫不得不尽量加大履带接地面积,以增强地面附着力,并采用了椭圆型的车体形状,这样就有了这个奇特的279工程。
      279工程不光长得有个性,性能也非同寻常。车身全重约60吨,行驶速度可达 50公里/小时,车体装甲厚度近300毫米。它采用的油压悬挂系统可以使坦克在核爆时,像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不至于倾覆。装甲内圈还填充了大量的防辐射物质,能有效地防御中 Zi Dan 的伤害。可以说,没有比279工程更适合核大战的坦克了。
      279工程的这些技术指标在当时绝对是超前的。可惜的是,赫鲁晓夫认为未来的战争只需要导弹和核武器,重型坦克应该被“扔进垃圾堆再跺跺平”。279工程难逃噩运,于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制。照片上的这辆样车目前被保存在俄罗斯库宾卡博物馆。




      


      IP属地:广西4楼2012-06-03 22:26
      收起回复
        这得果断插入


        5楼2012-06-03 22:27
        回复
          喜闻乐见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2-06-03 22:28
          回复


            7楼2012-06-03 22:29
            回复
              前排占座


              IP属地:澳大利亚8楼2012-06-03 22:29
              回复

                TOP8.俄国门捷列夫坦克:
                “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俄国人喜欢说:“俄国是坦克的故乡”。他们列举了1914年制成的单履带式的“越野战车”、1915年设计的“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和1915—1917年设计并制成样车的“战车沙皇”——大轮战车。
                无疑,门捷列夫是受到了“陆地战舰”思想的影响,设计出的坦克又大、又重、又笨,是它的致命弱点。所幸“门捷列夫”坦克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如果真要制造出来,这个170吨的“钢铁巨无霸”也肯定只有进入“战车博物馆”的份儿。



                


                IP属地:广西9楼2012-06-03 22:29
                回复
                  2025-08-31 01:30: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3楼2012-06-03 22:35
                  回复


                    15楼2012-06-03 22:36
                    回复
                      好霸气


                      16楼2012-06-03 22:36
                      回复
                        长知识了 顶一个


                        IP属地:上海18楼2012-06-03 22:39
                        回复

                          TOP6.卡尔炮:
                          尽管600毫米迫击炮的身管短粗,但它仍然是个庞然大物,其战斗全重高达124吨,顶得上2辆重型坦克的重量。炮班的人数为19人,其中指挥官1人。车长11.37米,车宽3.16米,车高4.78米。短而粗的炮管,是它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
                          总体布置为,车体由前至后分为三个部分,前部为驾驶室及发动机和变速箱,驾驶室在车体前部左侧,驾驶员后部设副驾驶员席,中部为炮身支架和火炮,后邮为发电机、燃油箱、火炮操纵装置。火炮炮管向后呈“倒坐观音”状。车体的最后设2个登车梯,说明上下车的乘员还是比较多的。车体的装甲厚度不详,估计在10毫米上下,可防轻武器的攻击。
                          由于口径巨大,其炮弹的个头和重量也十分了得。600毫米炮最初用的弹丸为混凝土贯穿弹,弹头长2.51米,重为2.17吨,内装270千克炸药。采用1装药时,射程为2840 米;采用4装药时,初速为220米/秒,射程达4320米。到了1942年,为了增大射程,又研制出轻型混凝土贯穿弹,弹头重1700千克,内装炸药220千克,采用9装药时,最大射程可达到6640米。发射600毫米混凝土贯穿弹时,可以贯穿2.5米厚的强化混凝土工事,然后爆炸,其威力之大可见一斑。



                          


                          IP属地:广西19楼2012-06-03 22: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