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静心是十分活跃、十分费力的。一个人单靠静坐不能进入静心吗?你可以单靠静坐
而进入静心,但是,那么只是静坐(just sitting),只是什么也别做。如果你能只是坐
着,那么,它就会变成静心。要完完全全地坐着,没有运动就是你的唯一的运动。事实上,
Zen(禅)这个字就是来自于zazen,即只是坐着,什么也不做的意思。如果你能只是坐
着,你的身体什么也不做,你的头脑什么也不做,它就成了静心;但这是困难的。
你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很容易坐下来的,但是当你只是坐着而什么都不做时,问
题就来了。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在里面开始运动,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肌肉都开始运动。你
会开始感觉到一阵微妙的颤动,你会觉知到身体上许多以前从未觉知到的点。你越是试着只
是静坐,你就越会感觉到身体内部的运动。所以,要静坐,你只能是先做点其他的事情。
你可以先只是走路,那比较容易一些。你可以只是舞蹈,那甚至更容易一些。当你做了
别的比较容易的事以后,你才能够坐下来。用佛陀那样的姿势坐着,实际上是最后要做的
事,它从不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只有当你已经开始感觉到与动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才
能够开始去感觉与不动融为一体。
所以我从不教人一开始就打坐。哪儿容易,就从哪儿开始,否则你会不必要地感觉到许
多东西——无中生有的东西。
如果你从打坐开始,你会感到内部有很多干扰。你越想只是坐着,你就越会感觉到干
扰。你只会觉知到自己的神经错乱的头脑而没有别的什么。这会产生沮丧,你会感到失望。
你不会觉得非常幸福,相反,你会开始认为你自己疯了。有时候你真的可能会变成疯子。
如果你真心诚意地努力“只是坐着”,你可能真的会发疯。发疯的事并不那么多见,只
是因为人们并不真心诚意地在做。用一种打坐的姿势会让你开始觉得自己内部有那么多疯
狂,以至于你真心诚意地继续坐下去,你可能真的会发疯。这种事以前发生过许多次,所以
我从不建议任何足以导致沮丧、失望、悲伤的事,不建议任何会让你太多地觉知到自己疯狂
的事情。你或许还没有心理准备,来觉知自己里面的疯狂。有些东西必须让你慢慢地认识。
知识并非总是好的,知识必须随着你的呼吸能力的增长而慢慢裂开。
我从你的神经错乱开始,而不是从一个坐着的姿势开始。我容许你的神经错乱。如果你
疯狂地跳舞,那个相反的就会在你的内部发生。用疯狂地跳舞,你会开始觉知到自己内在有
一个宁静的点。而用静坐,你会开始觉知到疯狂。那对立面永远是那个觉知的点。你疯狂地
混乱地跳舞,一面叫喊,一面混乱地呼吸,我听任你的发疯。接着,你开始觉知一个微妙的
点,在你内在深处的一个点,它是宁静而不动的,它同外围的疯狂截然相反。你会觉得非常
幸福,在你的心中有着一个内在的宁静。如果你只是坐着,那么内在的状态就是疯狂的状
态。你在外表上是宁静的,但是你的内在是疯狂的。
如果你以某种活跃的、积极的、活生生的、运动的事情开始,那会好一些,然后你会开
始感觉到一个内在的宁静在增长。它越是增长,你就越有可能采用一个坐的或卧的姿势,宁
静的静心也就越有可能。但到那时候,情况会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以活动、行动开始的静心技巧对你还有其他帮助。它成了个宣泄。你只是坐着,你会觉
得挫折;你的头脑想要动,而你却只是坐着。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在扭动,你在把对你
来说是不自然的东西强加在你自己身上,这样你就把自己分裂成两半,一半是强加者,一半
是被强加者。其实,被强加和受压抑的那部分倒是比较真实的你,它比施压者占据了你更大
部分的头脑,而大的部分必然会赢。
你正在压制的东西其实应该被扔掉而不是被压抑。它因你不断压制而在你内部积聚。整
个教养、文明、教育都是压制性的。你压制了许多东西,换一种教育,换一种更有意识的教
育和更觉知的父母,这些东西是很容易扔掉的。假如对头脑的内在机制有更好的觉知,那么
文化就会允许你扔掉许多东西。
举例来说,当一个小孩子生气时,我们对他说:“不要生气。”于是他就开始压抑怒
气。久而久之,原来只是霎那间的事,现在变成了永久性的。他不再表现出生气,但是他依
然在生气。我们把仅仅是瞬间的事情积聚成大量的愤怒;没有人能够一直生气,除非他的愤
怒已经是压抑的。生气是瞬间的事情,来了就去了:只要发出来,那么你就不再生气了。所
以与我在一起,我会允许孩子很真实地生气。要生气,但是要深入其中,不要压抑它。
当然那会有问题。如果我们说“要生气”,那么,你总得有个生气的对象。但是,一个
小孩子可以塑造。你可以给他一个枕头,对他说:“跟这个枕头生气,粗暴地对付它。”从
一开始,一个小孩子就可以被另一种方法带大,你可以把愤怒引开。给他某一样东西,让他
扔这个东西,一直扔到怒气消尽。不出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他就会发泄完他的怒气,怒气就
不会再积累了。
而进入静心,但是,那么只是静坐(just sitting),只是什么也别做。如果你能只是坐
着,那么,它就会变成静心。要完完全全地坐着,没有运动就是你的唯一的运动。事实上,
Zen(禅)这个字就是来自于zazen,即只是坐着,什么也不做的意思。如果你能只是坐
着,你的身体什么也不做,你的头脑什么也不做,它就成了静心;但这是困难的。
你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很容易坐下来的,但是当你只是坐着而什么都不做时,问
题就来了。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在里面开始运动,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肌肉都开始运动。你
会开始感觉到一阵微妙的颤动,你会觉知到身体上许多以前从未觉知到的点。你越是试着只
是静坐,你就越会感觉到身体内部的运动。所以,要静坐,你只能是先做点其他的事情。
你可以先只是走路,那比较容易一些。你可以只是舞蹈,那甚至更容易一些。当你做了
别的比较容易的事以后,你才能够坐下来。用佛陀那样的姿势坐着,实际上是最后要做的
事,它从不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只有当你已经开始感觉到与动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才
能够开始去感觉与不动融为一体。
所以我从不教人一开始就打坐。哪儿容易,就从哪儿开始,否则你会不必要地感觉到许
多东西——无中生有的东西。
如果你从打坐开始,你会感到内部有很多干扰。你越想只是坐着,你就越会感觉到干
扰。你只会觉知到自己的神经错乱的头脑而没有别的什么。这会产生沮丧,你会感到失望。
你不会觉得非常幸福,相反,你会开始认为你自己疯了。有时候你真的可能会变成疯子。
如果你真心诚意地努力“只是坐着”,你可能真的会发疯。发疯的事并不那么多见,只
是因为人们并不真心诚意地在做。用一种打坐的姿势会让你开始觉得自己内部有那么多疯
狂,以至于你真心诚意地继续坐下去,你可能真的会发疯。这种事以前发生过许多次,所以
我从不建议任何足以导致沮丧、失望、悲伤的事,不建议任何会让你太多地觉知到自己疯狂
的事情。你或许还没有心理准备,来觉知自己里面的疯狂。有些东西必须让你慢慢地认识。
知识并非总是好的,知识必须随着你的呼吸能力的增长而慢慢裂开。
我从你的神经错乱开始,而不是从一个坐着的姿势开始。我容许你的神经错乱。如果你
疯狂地跳舞,那个相反的就会在你的内部发生。用疯狂地跳舞,你会开始觉知到自己内在有
一个宁静的点。而用静坐,你会开始觉知到疯狂。那对立面永远是那个觉知的点。你疯狂地
混乱地跳舞,一面叫喊,一面混乱地呼吸,我听任你的发疯。接着,你开始觉知一个微妙的
点,在你内在深处的一个点,它是宁静而不动的,它同外围的疯狂截然相反。你会觉得非常
幸福,在你的心中有着一个内在的宁静。如果你只是坐着,那么内在的状态就是疯狂的状
态。你在外表上是宁静的,但是你的内在是疯狂的。
如果你以某种活跃的、积极的、活生生的、运动的事情开始,那会好一些,然后你会开
始感觉到一个内在的宁静在增长。它越是增长,你就越有可能采用一个坐的或卧的姿势,宁
静的静心也就越有可能。但到那时候,情况会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以活动、行动开始的静心技巧对你还有其他帮助。它成了个宣泄。你只是坐着,你会觉
得挫折;你的头脑想要动,而你却只是坐着。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在扭动,你在把对你
来说是不自然的东西强加在你自己身上,这样你就把自己分裂成两半,一半是强加者,一半
是被强加者。其实,被强加和受压抑的那部分倒是比较真实的你,它比施压者占据了你更大
部分的头脑,而大的部分必然会赢。
你正在压制的东西其实应该被扔掉而不是被压抑。它因你不断压制而在你内部积聚。整
个教养、文明、教育都是压制性的。你压制了许多东西,换一种教育,换一种更有意识的教
育和更觉知的父母,这些东西是很容易扔掉的。假如对头脑的内在机制有更好的觉知,那么
文化就会允许你扔掉许多东西。
举例来说,当一个小孩子生气时,我们对他说:“不要生气。”于是他就开始压抑怒
气。久而久之,原来只是霎那间的事,现在变成了永久性的。他不再表现出生气,但是他依
然在生气。我们把仅仅是瞬间的事情积聚成大量的愤怒;没有人能够一直生气,除非他的愤
怒已经是压抑的。生气是瞬间的事情,来了就去了:只要发出来,那么你就不再生气了。所
以与我在一起,我会允许孩子很真实地生气。要生气,但是要深入其中,不要压抑它。
当然那会有问题。如果我们说“要生气”,那么,你总得有个生气的对象。但是,一个
小孩子可以塑造。你可以给他一个枕头,对他说:“跟这个枕头生气,粗暴地对付它。”从
一开始,一个小孩子就可以被另一种方法带大,你可以把愤怒引开。给他某一样东西,让他
扔这个东西,一直扔到怒气消尽。不出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他就会发泄完他的怒气,怒气就
不会再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