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吧 关注:20,872贴子:292,038

中国古代铠甲的发展(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4-03 18:41回复

    公元前4000年初,西亚部分地区率先将人类带入青铜时代,随后印度约在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朝代、中国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代也进入了青铜朝代。铜作为人们最早利用的金属,也被广泛用于战争。由于兵器攻击能力的发展,增强作战者的防护能力也被人们重视起来。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分防护装备的统称。名称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分为头盔,甲身,甲裙,甲袖,脸甲,颈甲,胸甲,手甲等。较早的金属盔甲出现于亚洲的中国和印度,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防护装具。从出土文物中已经可以证实西周使气已有铜铠甲。春秋初期虽然青铜防护兵器得到了改进,但当中华民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尤其是春秋晚期发明了生铁技术后,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同时开始用铁制造铠甲,由于铁铠甲的防护能力超过了铜铠甲,在十分频繁的战争中铁铠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最早大量使用铁盔甲的是中东的亚述人(亚述比中国早500年进入铁器时代)。金属盔甲的制造难度很大,价格也非常昂贵,在宋代,一套纯铁盔甲往往要100名工匠花3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在封建时代战乱不断的亚洲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中国古代的铠甲由于大量使用麻、棉和各种皮革等材料制造、容易腐烂、不易保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文物文献来推测研究。而欧洲铠甲因为本身材料大量使用金属的特点,易于保存,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很多。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最早是欧洲在5世纪发明的一种盔甲,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能有效阻挡刀剑砍劈。经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但是,锁子甲因为铁环之间有缝隙,所以弓箭在某些角度上可以射穿锁子甲,剑尖也可以轻易刺入,欧洲在15世纪后锁子甲逐步被哥特全身甲、米兰全身甲等新式盔甲取代。
    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宋代步兵铠甲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商代铠甲 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
    ★秦 秦代国力强盛,为铠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封建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冶炼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骑兵的成长壮大,使钢铁兵器和防护装具得到全面发展。铁器时代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成熟阶段,于是钢铁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防护装具也以钢铁制造的为主。秦铠甲为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
    


    75楼2012-04-03 20:58
    回复
      ★隋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认为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山文字甲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铠甲。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
      ★宋 宋代的铠甲发展开始时较为昌盛,到公元10世纪,由于锻造工艺的发展,出现了比铁更坚硬的钢材。宋初出现了金装甲、长短齐头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铁甲、明光细钢甲等多种铁甲。不过在宋代盔甲的重量也大幅提升。比如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而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宋代步兵铠甲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公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公斤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公斤;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公斤。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10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公斤,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11年(公元1141年)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明代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穿胄甲的武官。
      


      77楼2012-04-03 20:58
      回复
            关于皮甲的制作工艺,《考工记》中有系统的记述,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只记下几点要点:1.制造盔甲的工匠,术语叫“函人”。2.盔甲的主要原料是犀牛皮、野牛皮和牛皮。用麻绳或者丝线编缀。3.关于盔甲的寿命,“犀甲,七属,寿百年;兕甲,六属,寿二百年;合甲,五属,寿三百年。” 这里的“属”指从上往下数,甲片横列的数目。4.盔甲的甲片完全是手工剪裁,所以大小不一,彼此无法互相代替,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一旦被击坏,战场修理困难。
        从前14世纪到前3世纪,世界各大文明积极的改进自己士兵的防护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贡献。埃及人创造了鱼鳞铁甲;希腊人设计了大面积铜甲;铁头盔在西亚被发明出来。与之比较不能不说中国落后了。中国远离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点,多次造成这种落后局面。
        铁盔甲出现         《吕氏春秋·贵卒篇》中提到过铁甲。而目前中国最早的铁头盔,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铁防护用具实物,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同墓出土的有铁剑、铁戟、铁矛。它们是战国后期的遗物。这顶铁头盔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成,现在损失的不过三片,整顶头盔已经复原。全高26厘米。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自顶向下编缀,共七层。甲片的编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片压后片,仅用于护颏、护额的五片甲片形状较特殊。在额部正中一片甲片向下伸出一个突出,可以理解为是护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视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大概高5厘米、宽4厘米左右。这顶头盔的形状跟据说是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上武士所戴的头盔相近,并且燕下都13、21、22号遗址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铁甲片。说明这种头盔也许已经有了较多的装备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铁防护用具的实例,也就仅此一桩而已。战国后期的华夏国家防护用具,总的来说是皮甲的一统天下。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战士俑所着的盔甲,一般认为是皮甲,也可能有一部分是铁甲——因为中国早期的铁甲甲片制作和编缀技术都模仿了皮甲,在雕塑上是不容易分清的。令我感到有些不满的是:兵马俑居然都没有戴头盔。个人认为这等于明白的告诉士兵:对不起,你们都是消耗品。
            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大概是因为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呈现黑色。1965年在据说为周勃墓附近的十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战士陶俑两千五百件以上,这些战士中40%披着铠甲,铠甲的样式尽管不同,但均涂成黑色,正是象征着身穿铁甲的军队。另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铠甲被认为是模拟铁甲,有步兵的带披膊的札甲和骑兵的不带披膊的札甲,并出现做工精细的鱼鳞甲。至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则是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鱼鳞甲,全铠由2859片小型甲片构成,有甲身、筒袖、垂缘。共重16.85公斤。与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铁甲残片(共计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中发掘的铁甲片和铁铠(年代为汉武帝执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汉城址出土的36片铁甲片;1963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城遗址中出土数十甲片,保尔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铁甲片出土,形制约十多种,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长安武库遗址中第一建筑遗址发现数目很多的铁甲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出土的铁盔甲一套,这个坟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汉初汝阴侯夏侯灶。如果确实,那么这才是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总之,西汉盔甲实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79楼2012-04-03 20:58
        回复
              从上面的描述,似乎可以说,东汉直到西晋的中国盔甲技术,在世界上又一次落后了。
              西晋的铁盔甲,当时的称呼是“筒(这个字我拼不出,上“竹”字头,下“甬”字)袖铠”,这种铠甲有西晋陶俑为证。洛阳西晋墓葬中随葬俑群表现的铠甲形制都是相同的,胸背联缀在一起,在肩部有不长的筒袖(筒袖铠的名字由此而来)。陶俑盔甲有的刻画出鱼鳞纹,可见表现的是鱼鳞铁甲,另一些刻画出龟纹,可能模拟的是皮甲。头盔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这些陶俑中以太康八年(287年)下葬的一件为典型,可以作为判断陶俑具体年代的标准。同样样式的陶俑,在郑州地区的西晋墓中也出土过。这种盔甲样式可能是从三国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但其起源应该更早些。因为在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的陶楼上持弩陶俑锁披铠甲就已经是这种类型的了。
              出于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原因,当时筒袖铠中比较精良的被称为“诸葛亮筒袖铠”。如《南史·殷孝祖传》中记载刘裕曾赐给传主“诸葛亮筒袖铠、 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应该是夸张了。西汉单兵强弩最多不过八石力,不能指望盔甲可以阻挡弩炮的射击)。
              4-5世纪似乎是一个流行退步的时代。罗马的重甲,罗马人自己越来越受不了了,印度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威风也不见了,中国的南北朝的盔甲技术也显得有些奇怪。当时最普遍的盔甲——两当铠从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早期的铁甲。两当,即裲裆,《释名》中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跟今天的背心类似。两当铠的特征也正是“一当胸,一当背”。前面已经说过,杨家湾所有骑兵俑都穿着这样的铠甲,但在那里,铠甲在腋下是联在一起的,而两当铠在腋下却是不相连的。也就是说,躯干侧面没有防护。真正的两当铠是三国时期出现的。
          前面提到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纪录有这种铠甲。《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又引曹植表曰:“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一方面说明三国时期已经有了这种铠甲,另一方面说明它在军队中的数量还很少。《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引晋庾翼与慕容皇光(“皇光”为同一字)书中写道:“邓百山昔送此犀皮两当铠一领,虽不能精好,复是异物,故复致之。”以上似乎说明两当铠是一种受重视的稀有盔甲,但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诚然,它便于骑兵在马上动作,可是跟它的缺点比较起来,这似乎算不得什么优点。无论如何,到了南北朝,两当铠成为军队中主要的装备,而且还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饰。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将军值班时都披两当铠。《北史·阳尼传》记载阳休之从高等级的文官降为骁骑将军,就变服饰穿起两当铠来。
              两当铠作为南北朝军队主要铠甲的文物证据,北方有:西安任家口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邵真墓出土陶俑;河北曲阳嘉峪村北魏正光五年韩贿妻高氏墓出土残陶俑;年代相近的龙门石窟莲华洞下层第四龛天王像等。南方有:武汉周家大湾发掘的宋陶俑。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两当铠的形制。它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所组成,在肩部用带扣联起来,腰上束带。在材质方面,有铁铠也有皮甲。铁铠所用甲片有长方形的,即所谓“牌子铁裲裆”,另外也有鱼鳞甲。 
              跟两当铠同时,两当衫也成为武官的服制。这种服装最初可能是穿在两当铠里面,防止磨损皮肤的,也可能是从裲裆演进而来。
              与此同时,另一种新式防护用具从西方引进了。这就是马铠。晋以后的术语多称为“具装”或“具装铠”。东汉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皮革制成的“当胸”,也就是保护马前胸的皮甲。(《后汉书·鲍永传》曰:“拔佩刀截马当匈”)后来从帕提亚引进的马铠把当胸淘汰了。曹操在《军策令》中,提到“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比较袁绍骑兵有一万,可以看出当时军队中装备马铠还很少。司马炎曾送给卢钦“御府人马铠”,可见其珍稀。但到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候,马铠成为军队中比较普遍的装备,常常是成百上千乃至数万具。如《晋书·桓彝传》记载石虔兄弟击败梁成时缴获“具装铠三百领”;《石勒载记》记石勒俘虏末木丕(木丕为同一字)的战斗中,夺得披铠战马五千匹;石勒大败姬澹石俘获披铠战马万匹;《姚兴载记》记姚兴击败乞伏乾归,“收铠马六万匹”。
          


          82楼2012-04-03 20:58
          回复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从前面的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盔甲这玩艺,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军事威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严禁人民拥有。唐律规定:“诸私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唐律疏议》记载:“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加一等”。 下有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造未成者,减二等。即私有甲、弩,非全成者,杖一百。”也就是私自制造盔甲的,无论是否制成都要处罚。
                唐朝盔甲技术中有一则类似逸闻的材料。《新唐书·徐商传》记载徐商在山东宽乡征集兵员的时候曾经“襞纸为甲”。尽管记载这种“盔甲”也可以防御弓箭,但专家一般认为它对防御武器的伤害毫无用处,它唯一的用处大概是愚弄士兵。我认为专家的话是可信的。
                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
                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的。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左边应为“禾”)、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根据《唐书·马燧传》,唐朝的盔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按体形发给。因为铁甲重量很大,所以在选择兵员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胜举衣甲”,一个穿了盔甲就无法行动的人,当然是不适合当兵的。
            去年上映了一部国产电影《天地英雄》,其中的盔甲和武器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刚才看了这部电影。从盔甲历史真实的方面说,姜文的头盔是错误的,从陶俑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头盔不是那个样子,也没有遮阳沿。另外,当时西方的盔甲,一般是锁子甲或鱼鳞甲,没有大型的甲板。
            关于明光铠时代的盔甲,就讲到这里。                        唐朝武士,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曾经多么接近板甲技术。
            巅峰
                唐后期,很奇怪的是,明光铠消失了。中国回到了鱼鳞甲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不出原因。要知道,跟明光铠同时的西方世界,还是鱼鳞甲和锁子甲,以及棉甲的时代。明光铠这样的大型甲板,发展下去完全可以进步到板甲。板甲是古代重型盔甲中性能最优秀的,在同等重量下,它的防护性能比鱼鳞甲好,而在保持同等防护能力的情况下,它比鱼鳞甲轻。由于板甲由大型甲板构成,制造、加工和维护都比鱼鳞甲方便,节省工时。我是不知道中国没有发展出板甲的原因的,如果有哪位网友知道,欢迎指出。
                唐朝灭亡了。短促的五代十国无非是个率兽食人的时代而已。表现盔甲技术的主要文物是前蜀王建墓地宫中石棺床两侧的十二尊半身神像和南唐李升(这个字好像不一样,但字库里没有)墓中的石雕和陶俑。如上面所说,这些盔甲都不是明光铠,而是鱼鳞甲、札甲或山文甲。此外,敦煌第261窟的神王像所戴的头盔,前额部分由中脊向下伸出V型突出部。直到武士眉心,这样的突出部术语叫“护叶”,这种头盔是当时和今后一段时间所流行的。关于五代十国的盔甲,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说的。
            


            85楼2012-04-03 20:58
            回复
              公元前4000年初,西亚部分地区率先将人类带入青铜时代,随后印度约在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朝代、中国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代也进入了青铜朝代。铜作为人们最早利用的金属,也被广泛用于战争。由于兵器攻击能力的发展,增强作战者的防护能力也被人们重视起来。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分防护装备的统称。名称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分为头盔,甲身,甲裙,甲袖,脸甲,颈甲,胸甲,手甲等。较早的金属盔甲出现于亚洲的中国和印度,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防护装具。从出土文物中已经可以证实西周使气已有铜铠甲。春秋初期虽然青铜防护兵器得到了改进,但当中华民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尤其是春秋晚期发明了生铁技术后,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同时开始用铁制造铠甲,由于铁铠甲的防护能力超过了铜铠甲,在十分频繁的战争中铁铠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最早大量使用铁盔甲的是中东的亚述人(亚述比中国早500年进入铁器时代)。金属盔甲的制造难度很大,价格也非常昂贵,在宋代,一套纯铁盔甲往往要100名工匠花3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在封建时代战乱不断的亚洲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中国古代的铠甲由于大量使用麻、棉和各种皮革等材料制造、容易腐烂、不易保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文物文献来推测研究。而欧洲铠甲因为本身材料大量使用金属的特点,易于保存,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很多。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最早是欧洲在5世纪发明的一种盔甲,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能有效阻挡刀剑砍劈。经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但是,锁子甲因为铁环之间有缝隙,所以弓箭在某些角度上可以射穿锁子甲,剑尖也可以轻易刺入,欧洲在15世纪后锁子甲逐步被哥特全身甲、米兰全身甲等新式盔甲取代。
              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宋代步兵铠甲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商代铠甲 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
              ★秦 秦代国力强盛,为铠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封建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冶炼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骑兵的成长壮大,使钢铁兵器和防护装具得到全面发展。铁器时代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成熟阶段,于是钢铁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防护装具也以钢铁制造的为主。秦铠甲为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
              


              89楼2012-04-03 20:58
              回复

                  汉代铠甲的术语如下:保护颈部的称为“盘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称为“钎”、头盔称为“兜鍪”、鍪是当时的一种炊具。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像头盔就行了。出土西汉盔甲的形制都相当于身甲部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也只限于身甲部分。这些铠甲可以分为两类六型:
                第一大类: 札甲,主要使用一类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类甲片。 1型:仅护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联,长仅及腰。外形类似于明清妇女的肚兜。标本见杨家湾陶俑所着盔甲,其中骑兵俑均属于这一类。 2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较一型小。多半属于一类二型甲片。标本见杨家湾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层甲片位于腰下,采活动编缀。 3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标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盘领,胸中开襟,用铁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缘也垂于腰部以下。
                  汉代铁札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皮甲,所以这种铁甲的外形类似于皮甲。加上涂有防锈漆,在陶俑上表现时简直难以跟皮甲区分开来。特别是这时的中国皮甲也开始模仿铁甲涂黑漆,除非是出土实物,否则识别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盔甲的防护力显然是不足的,不过还好,西亚的鱼鳞铁甲,这时候终于传到了中国,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鱼鳞铁甲。除了唐朝短暂的表现出向板甲进步的倾向,以及从欧洲引入有异域风味的琐子甲等以外,直到明朝,中国铁甲几乎都是鱼鳞甲。
                西汉的鱼鳞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类和三类甲片,一般不用一类甲片。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因而得名。 1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的残铠,用二类一型甲片编缀。 2型:用三类一型小甲片编缀,,满城一号墓出土标本属此型。又见于杨家湾陶俑。其中一件体型较大的标本,所披铠甲腰带以上为鱼鳞甲,腰带以下却是札甲。 3型:用三类二型甲片编成,见洛阳3023号墓出土标本。
                  从西汉铁甲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鱼鳞甲取代札甲的历史过程。西汉初期的铁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鱼鳞甲极少,以杨家湾陶俑为代表。唯一一个身着鱼鳞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着华丽长靴。应该是个军官,所以防护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见到一片一类一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一类甲片52片,占17.1%;第三类甲片11片,约占3.6%;其余都属于第二类甲片。札甲的形制主要已是一类3型,表现出从札甲向鱼鳞甲过渡的趋势。到了西汉以后,札甲就完全消失了。来自西亚的波斯先进的鱼鳞甲技术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札甲技术。 "
                ★三国争霸
                三国时代士兵的配备,防护装具是做为头盔的「兜鏊」,兜鏊主要由一个半圆型的铁制砵状物护住士兵头部,在兜鏊的后部有用铁片编成的「顿项」以保护后脑、脸颊与颈部。而用来保护士兵身体的护身铠甲,在三国后期是流行被称为「筩袖铠」的铠甲,外形就像是一袭现代的短袖套衫,主要是由一片片的铁片编成。因为铠甲带袖,所以可以
                  连带保护士兵的上臂与腋下。在汉代刘胜墓中有出土一套类似的铠甲,不过汉代的铠甲胸前可开襟,穿戴方式很像在穿衬衫,而三国的筩袖铠胸前不开襟,以增加防护力,所以穿得时候要像现代穿ㄒ恤一样从头套入。
                  除了筩袖铠外,三国初期已经开始出现其它型制的铠甲,以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等五种,由于上述五种铠甲流行于南北朝甚至部份还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学者推测,三国时代可能已出现了新式的铠甲,只是制作难度大耗时长,只有王公贵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时才逐渐普遍流行于军队中,例如,有可能三国末期的骑兵已经小规模穿戴便于在战马上厮杀的两当铠。
                ★南北朝 魏晋北朝这个时代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其中明光铠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仍如此。“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由于明光铠日趋流行,两当铠慢慢不被重视,唐代以后开始衰落,逐渐被淘汰。
                


                90楼2012-04-03 20:58
                回复
                  ★隋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认为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山文字甲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铠甲。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
                  ★宋 宋代的铠甲发展开始时较为昌盛,到公元10世纪,由于锻造工艺的发展,出现了比铁更坚硬的钢材。宋初出现了金装甲、长短齐头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铁甲、明光细钢甲等多种铁甲。不过在宋代盔甲的重量也大幅提升。比如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而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宋代步兵铠甲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公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公斤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公斤;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公斤。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10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公斤,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11年(公元1141年)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明代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穿胄甲的武官。
                  


                  91楼2012-04-03 20:58
                  回复
                        关于皮甲的制作工艺,《考工记》中有系统的记述,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只记下几点要点:1.制造盔甲的工匠,术语叫“函人”。2.盔甲的主要原料是犀牛皮、野牛皮和牛皮。用麻绳或者丝线编缀。3.关于盔甲的寿命,“犀甲,七属,寿百年;兕甲,六属,寿二百年;合甲,五属,寿三百年。” 这里的“属”指从上往下数,甲片横列的数目。4.盔甲的甲片完全是手工剪裁,所以大小不一,彼此无法互相代替,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一旦被击坏,战场修理困难。
                    从前14世纪到前3世纪,世界各大文明积极的改进自己士兵的防护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贡献。埃及人创造了鱼鳞铁甲;希腊人设计了大面积铜甲;铁头盔在西亚被发明出来。与之比较不能不说中国落后了。中国远离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点,多次造成这种落后局面。
                    铁盔甲出现         《吕氏春秋·贵卒篇》中提到过铁甲。而目前中国最早的铁头盔,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铁防护用具实物,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同墓出土的有铁剑、铁戟、铁矛。它们是战国后期的遗物。这顶铁头盔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成,现在损失的不过三片,整顶头盔已经复原。全高26厘米。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自顶向下编缀,共七层。甲片的编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片压后片,仅用于护颏、护额的五片甲片形状较特殊。在额部正中一片甲片向下伸出一个突出,可以理解为是护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视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大概高5厘米、宽4厘米左右。这顶头盔的形状跟据说是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上武士所戴的头盔相近,并且燕下都13、21、22号遗址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铁甲片。说明这种头盔也许已经有了较多的装备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铁防护用具的实例,也就仅此一桩而已。战国后期的华夏国家防护用具,总的来说是皮甲的一统天下。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战士俑所着的盔甲,一般认为是皮甲,也可能有一部分是铁甲——因为中国早期的铁甲甲片制作和编缀技术都模仿了皮甲,在雕塑上是不容易分清的。令我感到有些不满的是:兵马俑居然都没有戴头盔。个人认为这等于明白的告诉士兵:对不起,你们都是消耗品。
                        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大概是因为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呈现黑色。1965年在据说为周勃墓附近的十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战士陶俑两千五百件以上,这些战士中40%披着铠甲,铠甲的样式尽管不同,但均涂成黑色,正是象征着身穿铁甲的军队。另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铠甲被认为是模拟铁甲,有步兵的带披膊的札甲和骑兵的不带披膊的札甲,并出现做工精细的鱼鳞甲。至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则是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鱼鳞甲,全铠由2859片小型甲片构成,有甲身、筒袖、垂缘。共重16.85公斤。与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铁甲残片(共计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中发掘的铁甲片和铁铠(年代为汉武帝执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汉城址出土的36片铁甲片;1963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城遗址中出土数十甲片,保尔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铁甲片出土,形制约十多种,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长安武库遗址中第一建筑遗址发现数目很多的铁甲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出土的铁盔甲一套,这个坟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汉初汝阴侯夏侯灶。如果确实,那么这才是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总之,西汉盔甲实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93楼2012-04-03 20:58
                    回复
                          从上面的描述,似乎可以说,东汉直到西晋的中国盔甲技术,在世界上又一次落后了。
                          西晋的铁盔甲,当时的称呼是“筒(这个字我拼不出,上“竹”字头,下“甬”字)袖铠”,这种铠甲有西晋陶俑为证。洛阳西晋墓葬中随葬俑群表现的铠甲形制都是相同的,胸背联缀在一起,在肩部有不长的筒袖(筒袖铠的名字由此而来)。陶俑盔甲有的刻画出鱼鳞纹,可见表现的是鱼鳞铁甲,另一些刻画出龟纹,可能模拟的是皮甲。头盔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这些陶俑中以太康八年(287年)下葬的一件为典型,可以作为判断陶俑具体年代的标准。同样样式的陶俑,在郑州地区的西晋墓中也出土过。这种盔甲样式可能是从三国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但其起源应该更早些。因为在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的陶楼上持弩陶俑锁披铠甲就已经是这种类型的了。
                          出于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原因,当时筒袖铠中比较精良的被称为“诸葛亮筒袖铠”。如《南史·殷孝祖传》中记载刘裕曾赐给传主“诸葛亮筒袖铠、 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应该是夸张了。西汉单兵强弩最多不过八石力,不能指望盔甲可以阻挡弩炮的射击)。
                          4-5世纪似乎是一个流行退步的时代。罗马的重甲,罗马人自己越来越受不了了,印度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威风也不见了,中国的南北朝的盔甲技术也显得有些奇怪。当时最普遍的盔甲——两当铠从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早期的铁甲。两当,即裲裆,《释名》中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跟今天的背心类似。两当铠的特征也正是“一当胸,一当背”。前面已经说过,杨家湾所有骑兵俑都穿着这样的铠甲,但在那里,铠甲在腋下是联在一起的,而两当铠在腋下却是不相连的。也就是说,躯干侧面没有防护。真正的两当铠是三国时期出现的。
                      前面提到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纪录有这种铠甲。《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又引曹植表曰:“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一方面说明三国时期已经有了这种铠甲,另一方面说明它在军队中的数量还很少。《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引晋庾翼与慕容皇光(“皇光”为同一字)书中写道:“邓百山昔送此犀皮两当铠一领,虽不能精好,复是异物,故复致之。”以上似乎说明两当铠是一种受重视的稀有盔甲,但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诚然,它便于骑兵在马上动作,可是跟它的缺点比较起来,这似乎算不得什么优点。无论如何,到了南北朝,两当铠成为军队中主要的装备,而且还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饰。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将军值班时都披两当铠。《北史·阳尼传》记载阳休之从高等级的文官降为骁骑将军,就变服饰穿起两当铠来。
                          两当铠作为南北朝军队主要铠甲的文物证据,北方有:西安任家口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邵真墓出土陶俑;河北曲阳嘉峪村北魏正光五年韩贿妻高氏墓出土残陶俑;年代相近的龙门石窟莲华洞下层第四龛天王像等。南方有:武汉周家大湾发掘的宋陶俑。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两当铠的形制。它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所组成,在肩部用带扣联起来,腰上束带。在材质方面,有铁铠也有皮甲。铁铠所用甲片有长方形的,即所谓“牌子铁裲裆”,另外也有鱼鳞甲。 
                          跟两当铠同时,两当衫也成为武官的服制。这种服装最初可能是穿在两当铠里面,防止磨损皮肤的,也可能是从裲裆演进而来。
                          与此同时,另一种新式防护用具从西方引进了。这就是马铠。晋以后的术语多称为“具装”或“具装铠”。东汉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皮革制成的“当胸”,也就是保护马前胸的皮甲。(《后汉书·鲍永传》曰:“拔佩刀截马当匈”)后来从帕提亚引进的马铠把当胸淘汰了。曹操在《军策令》中,提到“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比较袁绍骑兵有一万,可以看出当时军队中装备马铠还很少。司马炎曾送给卢钦“御府人马铠”,可见其珍稀。但到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候,马铠成为军队中比较普遍的装备,常常是成百上千乃至数万具。如《晋书·桓彝传》记载石虔兄弟击败梁成时缴获“具装铠三百领”;《石勒载记》记石勒俘虏末木丕(木丕为同一字)的战斗中,夺得披铠战马五千匹;石勒大败姬澹石俘获披铠战马万匹;《姚兴载记》记姚兴击败乞伏乾归,“收铠马六万匹”。
                      


                      96楼2012-04-03 20:58
                      回复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从前面的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盔甲这玩艺,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军事威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严禁人民拥有。唐律规定:“诸私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唐律疏议》记载:“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加一等”。 下有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造未成者,减二等。即私有甲、弩,非全成者,杖一百。”也就是私自制造盔甲的,无论是否制成都要处罚。
                            唐朝盔甲技术中有一则类似逸闻的材料。《新唐书·徐商传》记载徐商在山东宽乡征集兵员的时候曾经“襞纸为甲”。尽管记载这种“盔甲”也可以防御弓箭,但专家一般认为它对防御武器的伤害毫无用处,它唯一的用处大概是愚弄士兵。我认为专家的话是可信的。
                            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
                            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的。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左边应为“禾”)、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根据《唐书·马燧传》,唐朝的盔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按体形发给。因为铁甲重量很大,所以在选择兵员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胜举衣甲”,一个穿了盔甲就无法行动的人,当然是不适合当兵的。
                        去年上映了一部国产电影《天地英雄》,其中的盔甲和武器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刚才看了这部电影。从盔甲历史真实的方面说,姜文的头盔是错误的,从陶俑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头盔不是那个样子,也没有遮阳沿。另外,当时西方的盔甲,一般是锁子甲或鱼鳞甲,没有大型的甲板。
                        关于明光铠时代的盔甲,就讲到这里。                        唐朝武士,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曾经多么接近板甲技术。
                        巅峰
                            唐后期,很奇怪的是,明光铠消失了。中国回到了鱼鳞甲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不出原因。要知道,跟明光铠同时的西方世界,还是鱼鳞甲和锁子甲,以及棉甲的时代。明光铠这样的大型甲板,发展下去完全可以进步到板甲。板甲是古代重型盔甲中性能最优秀的,在同等重量下,它的防护性能比鱼鳞甲好,而在保持同等防护能力的情况下,它比鱼鳞甲轻。由于板甲由大型甲板构成,制造、加工和维护都比鱼鳞甲方便,节省工时。我是不知道中国没有发展出板甲的原因的,如果有哪位网友知道,欢迎指出。
                            唐朝灭亡了。短促的五代十国无非是个率兽食人的时代而已。表现盔甲技术的主要文物是前蜀王建墓地宫中石棺床两侧的十二尊半身神像和南唐李升(这个字好像不一样,但字库里没有)墓中的石雕和陶俑。如上面所说,这些盔甲都不是明光铠,而是鱼鳞甲、札甲或山文甲。此外,敦煌第261窟的神王像所戴的头盔,前额部分由中脊向下伸出V型突出部。直到武士眉心,这样的突出部术语叫“护叶”,这种头盔是当时和今后一段时间所流行的。关于五代十国的盔甲,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说的。
                        


                        99楼2012-04-03 20:58
                        回复
                          大家看的时候从75楼“公元前4000年初”这句开始看,从这里开始下面的才是正文,注意看汉朝那部分,有利于汉军事方面的研究


                          104楼2012-04-03 21:31
                          回复
                            谢谢吧主把前面重复的删了,感谢啊!

                            


                            106楼2012-04-09 22:11
                            回复
                              怎么没人讨论一下关于古代铠甲,好像木有人对这个军事话题感兴趣


                              108楼2012-06-05 13: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