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吧 关注:116,820贴子:1,454,317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同村__民国徽商_江南茶叶大王郑鉴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那些认识他的人和他打个交道的同村老人都差不多不在人世了。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3-17 18:10回复
    我家在婺源秋口镇沙城李村。你们可百度一下郑鉴源。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3-17 18:13
    收起回复
      2025-08-27 16:0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老人经常提起一个名字_郑鉴源。并伴随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而我居然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解放前二年因家贫被家里人挂在郑鉴源家的门环上的。当时他的侄子_郑国辉就说,谁把她领走100斤米。结果我外婆把她领走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3-17 18:27
      回复
        很小的时候,我们读幼儿园就是在他家里读的。因为那时打地主他家已人去楼空。剩下一个叫地地婆的在家。那个房子很大,现在还在。房子有很多雕花的。可惜六七十年代头身被铲掉一部分。记得他们家有个房间。据曾经在他们家干活的人说,那里面是存放钱的。纸币象柴伙一样码着。而银元是一谷锣一谷锣的装着。因为他们家又开茶庄又开钱庄。而我的爷爷就曾经押着这些钱去上海。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3-17 18:39
        回复
          当然,我小时候对这些东西是不感兴趣的。最感兴趣的是他家天井地上有一块方方正正的上面很平的石头。夏天的时候那个冰凉实在是没话说。而且老人们说夏天有人睡不着觉往石头一躺就睡着。至今想起那块石头__那个爽呀,没得话说,终身难忘。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3-17 18:50
          回复
            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面有一棵很粗很老的桂花树,那棵树花开时香飘全村。我小时候上树打桂花,掉下来骨折一次。可惜的是十几年前树枯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3-17 19:03
            回复
              最可惜的是村里的郑家祠堂。当时有一首民谣,具体我忘记了,大意是:要米要谷下乐平,要果要饼来沙城。你要看好看,婺源的城墙郑家的祠堂。大意这样。我没印象,比我大几岁的人有印象。他们说,那里面一根柱口几个人抱,有戏台,有石狮。雄伟得很。如果留到现在,比李坑还好嬉~~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3-17 19:15
              回复
                而郑家祠,就是郑鉴源的祖上主要出钱造的。当年破四旧,一切都灰飞烟灭。留给我们的是断砖残瓦和无尽遐想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3-17 19:19
                回复
                  2025-08-27 16:0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惜,可惜。


                  IP属地:江西9楼2012-03-17 19:24
                  回复
                    这个人,我知道啊!我祖上和他一起做过生意。我渔潭的


                    IP属地:江西10楼2012-03-17 20:26
                    收起回复
                      郑鉴源(1902_1959),首先我还是说一下他祖上是如何发迹的吧。他的爷爷以前是一帐房,就是在秋口渔潭帮一茶商干活。当时他看到外贸茶叶赚钱,于是自己单干。但盈利不多,有一次,他接到一笔大单。于是借钱欠帐等方式从老家弄了一批茶叶去上海。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3-18 07:05
                      回复
                        可到上海后,由于长途运输加上保管不善,茶叶返潮。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是水路运输茶叶进水了。当时英国商人不要他的茶而且罚他的钱。这下倒霉了,古话说货到地头死。这个时候真是寻个把茶叶烘干的地方都没有。再想想欠家乡人一大笔钱。老人家说,他当时真想一下子跳到黄浦江里下。一了百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3-18 07:19
                        回复
                          茶商郑后来回忆说,他当时心中那个怕真是说不出来。心想钱没赚到命还是要的,可不能把命丢在上海。再说他听到后面没什么反应了,回头一看,看到两个外国人和八个伙计站在身后。他当时很气愤。当场骂人。老人家说,原话是这么说的:你们这些变不全的,外国人站在我身后也不跟我说句。骗我认为是打劫的,差点把我急死。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3-18 07:53
                          回复
                            再说这两个外国人,一个做摩洛哥一个做英国茶叶生意。当时由于采购不到茶叶心急,于是报出高价八英镑一公斤茶叶,而当时茶商郑的茶叶合同价才不到六英镑。于是皆大欢喜。郑家开始有了第一桶金。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3-18 08:07
                            回复
                              2025-08-27 15:55: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茶商郑后来说,真是这堆小便救了他。实不相瞒,如果正经谈,亏本他都愿意卖。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3-18 0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