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左右,基友最后的对谈。索尔修提出“消灭敌人是达成和平的最简单手段”说。然而,这种中二的言论忽略了一点——世界变动不居,矛盾不断产生,敌友不断变化。简单来说,一旦胜利,我方阵营势必发生分化,新的敌人必然产生。因此这条路明显是走不通的。所谓“最终战争”之类都不过是中二之谈罢了。
01:20,奥兰羡慕索尔修简单明了的思维方式,索尔修则羡慕奥兰。当初决定追随总统搞昭和维新的莫非是奥兰?
02:59,标题:行棋傀儡。说的是奥古斯塔吗?这点被剧透了。
03:04,反鲁斯基尼亚同盟军(下略称“同盟军”)行进间之舰队阵列。白色、型号不明的战舰,55艘(雁行阵,11艘X5列),居屏幕左上方。黑色、亚迪斯风格战舰,72艘(雁行阵,12艘X6列),居屏幕右下方。根据后续剧情推测,前者为诸小国残存武力,后者为亚迪斯联邦第五舰队巴桑特部。以上同盟军总兵力127艘。
03:06,同盟军距离波尼厄斯要塞20英里,旗舰上有巴桑特和米莉亚,俨然正副总帅。米莉亚哪来这个地位?不解。
03:40许,法姆又傲娇了。有点看不惯她,感觉快滑入大和基拉的深渊了。奇怪的是亚迪斯军将兵士气还不错,纷纷称赞昔日的敌人法姆。总统的人望这么差?还是巴桑特长久以来把第五舰队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03:57,发现鲁斯基尼亚军(下略称“总统军”)方面出击之第三、第四舰队,总数“约一百艘”。双方势均力敌,但因为是兵员素质方面对总统军有利。
04:03,巴桑特“似乎图兰的战舰未在其中”。说明被大王女控制的图兰伪军依旧存在,并在总统一方服役。
04:55,三将军展开和平交涉中,巴桑特语气强硬。“你们能将炮口对准奥古斯塔吗?”一语完全是在迫降对方。其实,巴桑特终究不是亚迪斯人。作为归还民,她并没有那种把奥古斯塔当作神像一心膜拜的心理,所以才能狠下这条心吧。不能不说,她对奥兰及相当一部分原住民所持有类似“皇民观”的国家神道心理的了解也非常透彻。
05:20,同盟军决定在12时发起攻势。
05:40,两将军的争论。战前“天皇地位论”的先法问题再现。索尔修的主张接近于现有的日本国先法,认为天皇只是国民与国家的代表,政治光谱接近于赤松克麻吕之流的国家社会主义者。而奥兰显然认为天皇是绝对君主,政治光谱接近于平沼骐一郎之流。两相比较,索尔修的理念比较地进步。
05:43,索尔修提出在必要时可抛弃奥古斯塔。这类似于二二六事变时试图拥立秩父宫的计划。
05:56,索尔修故意模仿凯邦,引用“军人一剑”说。可见凯邦的政治光谱接近于提倡“与政治完全绝缘”但实际却是“为了军事需要而干涉甚至操弄政治”的普鲁士军官团(凯邦在政治上拥护作为军事独裁者的总统)。
06:28,对波尼厄斯要塞的描述,确实是一个军事要地。从描述来看,要塞似乎已被总统方抢占,所以同盟军才需要冒着被要塞炮大破的危险正面进攻要塞。但一旦进入要塞就是同盟军的胜利,看来要塞内部又尚未被总统军压制。所以事实上又有野战的成分。
09:00,契约论。本格的自由主义论调。
09:19,同盟军从东西两面夹击要塞。同盟军为何会有第三、第四舰队?番号错乱。
10:02,索尔修的敌前演说,很有大将风度。
11:08,古拉基尔斯投入雷击兵装,第四舰队战沉5艘、大破4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11:50,敌人被锁定时开不了枪,敌人杀了同伴后悔了才乱开火……法姆你果然是……好了不评价,说到底你不是大和基拉就别揽这削人棍装十三的活儿。
12:17,法姆临阵转进——我确实没料到丫拒绝成长反而还干出这事来。你一句不是军人,人家就不对你行军法了?临阵脱逃还有理了?我真是竟无语凝噎,你这举动能害死多少友军啊!
12:47,奥兰一句“还在射程外”就坐看友军送死了。奥兰的情商和法姆一样低。
14:15,少年时的奥兰与索尔修。首都再会的时候是2月26日吗,奥兰大尉和索尔修大尉?
14:37,巴桑特意识到奥兰的破绽,开始采取相应策略逼他选边站了。索尔修啊,你还是没有意识到你们这个小集团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条心,路线斗争在所难免吗?
14:44,莎拉在下双陆棋。
15:23,法姆又开始中二了。好吧,菊水特攻,哦,不,“针对常胜将军号战舰的特工作战”准备!
15:40许,索尔修的决意——擒贼先擒王。索尔修竟然还搞撞角战!
17:19,特攻无战果。索尔修击毁奥古斯塔旗帜。
18:19,就在索尔修的中央突破出现决定性战果,他计划投入白刃战夺回奥古斯塔之时,奥兰突然率领第三舰队里切。我又要吐槽了:奥兰说什么,第三舰队就听什么?他的手下都是机器人,毫无独立思考能力,没人抗拒他的命令?他能向友军开火,支持总统的舰长不能朝他开火?
19:16,索尔修在逆境中下达命令,允许效忠奥古斯塔者投降,但自己仍决心突破敌阵回到总统阵营。
20:13,陆桥断裂,索尔修旗舰消失。20:23,第四舰队旗舰“常胜将军”号在奥古斯塔面前爆炸,索尔修推测战死。道别辞也很精彩呀。
20:43,同盟军控制了波尼厄斯要塞。
20:55,奥古斯塔与巴桑特关系恶化。
21:30,迪奥带艾尔来到波尼厄斯。迪奥貌似带伤啊。
21:50,总统吟诗。你这样做对得起战死者吗?这一仗老元帅的布阵也有问题(另文分析)。
01:20,奥兰羡慕索尔修简单明了的思维方式,索尔修则羡慕奥兰。当初决定追随总统搞昭和维新的莫非是奥兰?
02:59,标题:行棋傀儡。说的是奥古斯塔吗?这点被剧透了。
03:04,反鲁斯基尼亚同盟军(下略称“同盟军”)行进间之舰队阵列。白色、型号不明的战舰,55艘(雁行阵,11艘X5列),居屏幕左上方。黑色、亚迪斯风格战舰,72艘(雁行阵,12艘X6列),居屏幕右下方。根据后续剧情推测,前者为诸小国残存武力,后者为亚迪斯联邦第五舰队巴桑特部。以上同盟军总兵力127艘。
03:06,同盟军距离波尼厄斯要塞20英里,旗舰上有巴桑特和米莉亚,俨然正副总帅。米莉亚哪来这个地位?不解。
03:40许,法姆又傲娇了。有点看不惯她,感觉快滑入大和基拉的深渊了。奇怪的是亚迪斯军将兵士气还不错,纷纷称赞昔日的敌人法姆。总统的人望这么差?还是巴桑特长久以来把第五舰队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03:57,发现鲁斯基尼亚军(下略称“总统军”)方面出击之第三、第四舰队,总数“约一百艘”。双方势均力敌,但因为是兵员素质方面对总统军有利。
04:03,巴桑特“似乎图兰的战舰未在其中”。说明被大王女控制的图兰伪军依旧存在,并在总统一方服役。
04:55,三将军展开和平交涉中,巴桑特语气强硬。“你们能将炮口对准奥古斯塔吗?”一语完全是在迫降对方。其实,巴桑特终究不是亚迪斯人。作为归还民,她并没有那种把奥古斯塔当作神像一心膜拜的心理,所以才能狠下这条心吧。不能不说,她对奥兰及相当一部分原住民所持有类似“皇民观”的国家神道心理的了解也非常透彻。
05:20,同盟军决定在12时发起攻势。
05:40,两将军的争论。战前“天皇地位论”的先法问题再现。索尔修的主张接近于现有的日本国先法,认为天皇只是国民与国家的代表,政治光谱接近于赤松克麻吕之流的国家社会主义者。而奥兰显然认为天皇是绝对君主,政治光谱接近于平沼骐一郎之流。两相比较,索尔修的理念比较地进步。
05:43,索尔修提出在必要时可抛弃奥古斯塔。这类似于二二六事变时试图拥立秩父宫的计划。
05:56,索尔修故意模仿凯邦,引用“军人一剑”说。可见凯邦的政治光谱接近于提倡“与政治完全绝缘”但实际却是“为了军事需要而干涉甚至操弄政治”的普鲁士军官团(凯邦在政治上拥护作为军事独裁者的总统)。
06:28,对波尼厄斯要塞的描述,确实是一个军事要地。从描述来看,要塞似乎已被总统方抢占,所以同盟军才需要冒着被要塞炮大破的危险正面进攻要塞。但一旦进入要塞就是同盟军的胜利,看来要塞内部又尚未被总统军压制。所以事实上又有野战的成分。
09:00,契约论。本格的自由主义论调。
09:19,同盟军从东西两面夹击要塞。同盟军为何会有第三、第四舰队?番号错乱。
10:02,索尔修的敌前演说,很有大将风度。
11:08,古拉基尔斯投入雷击兵装,第四舰队战沉5艘、大破4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11:50,敌人被锁定时开不了枪,敌人杀了同伴后悔了才乱开火……法姆你果然是……好了不评价,说到底你不是大和基拉就别揽这削人棍装十三的活儿。
12:17,法姆临阵转进——我确实没料到丫拒绝成长反而还干出这事来。你一句不是军人,人家就不对你行军法了?临阵脱逃还有理了?我真是竟无语凝噎,你这举动能害死多少友军啊!
12:47,奥兰一句“还在射程外”就坐看友军送死了。奥兰的情商和法姆一样低。
14:15,少年时的奥兰与索尔修。首都再会的时候是2月26日吗,奥兰大尉和索尔修大尉?
14:37,巴桑特意识到奥兰的破绽,开始采取相应策略逼他选边站了。索尔修啊,你还是没有意识到你们这个小集团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条心,路线斗争在所难免吗?
14:44,莎拉在下双陆棋。
15:23,法姆又开始中二了。好吧,菊水特攻,哦,不,“针对常胜将军号战舰的特工作战”准备!
15:40许,索尔修的决意——擒贼先擒王。索尔修竟然还搞撞角战!
17:19,特攻无战果。索尔修击毁奥古斯塔旗帜。
18:19,就在索尔修的中央突破出现决定性战果,他计划投入白刃战夺回奥古斯塔之时,奥兰突然率领第三舰队里切。我又要吐槽了:奥兰说什么,第三舰队就听什么?他的手下都是机器人,毫无独立思考能力,没人抗拒他的命令?他能向友军开火,支持总统的舰长不能朝他开火?
19:16,索尔修在逆境中下达命令,允许效忠奥古斯塔者投降,但自己仍决心突破敌阵回到总统阵营。
20:13,陆桥断裂,索尔修旗舰消失。20:23,第四舰队旗舰“常胜将军”号在奥古斯塔面前爆炸,索尔修推测战死。道别辞也很精彩呀。
20:43,同盟军控制了波尼厄斯要塞。
20:55,奥古斯塔与巴桑特关系恶化。
21:30,迪奥带艾尔来到波尼厄斯。迪奥貌似带伤啊。
21:50,总统吟诗。你这样做对得起战死者吗?这一仗老元帅的布阵也有问题(另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