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吧 关注:211,642贴子:1,798,618

十五世纪末以前的非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ZZ

古代非洲概况  非洲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三,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浩翰的撒哈拉大沙漠,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红海,把非洲分割为两部分。

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包括今日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统称为北非。这儿曾是古埃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希腊和罗马,阿拉伯和奥斯曼这些大帝国驰骋的舞台。到十五世纪以后,除摩洛哥以外,名义上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北非各国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被认为是“洪荒僻壤,物鬼为祟之地”。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否定了这种历史的偏见。在苏丹、肯尼亚、乌干达、西非、刚果、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地发现了不少远古人类的遗骸和大量的新旧石器时代物质文化遗存。在公元前几千年,这里的居民完成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农作物。刚果盆地的卢帕班文化,就是公元前7000年的产物。苏丹的麦罗埃和尼日尔河的诺克文化遗址证明,大概在公元前一千年代,非洲黑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的迁徙,几个具有不同体质特征和语言的族系,到十五世纪已大体上定居在各自的地域。埃塞俄比亚人,皮肤呈深棕色,讲塞-哈语(Hamito-Semitic);马尔加什人,属蒙古人种,操马来语,定居在马达加斯加岛。非洲黑人为该地区主要居民,他们又可分为:苏丹族,肤色纯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从几内亚湾到埃塞俄比亚以西的地带;班图族,肤色浅黑,已南迁到几乎整个中非和东非,并在继续南徒;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操科伊桑语,居住在南非。除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外,这些族系都建立过强盛的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古以来就同外界有着程度不同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联系的渠道有三,即尼罗河通道、撒哈拉商路和印度洋航道。

古埃及通过尼罗河同苏丹(古代的努比亚)接触。埃及统治阶级曾从苏丹掠夺大量的木材、香料和奴隶;埃及商人曾循尼罗河上溯而后绕红海南下,远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这条通道又是后来统治埃及的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人同南方接触的要道。

撒哈拉沙漠在古时还没有变得象现在这样干旱。那时牧民常在一个个绿洲之间迁徙放牧,撒哈拉商道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沙漠中刻有战车的岩画说明,大约在公元前后北非和西非之间已有两条“车行道路”存在。一条北起摩洛哥,经过毛里塔尼亚伸展到尼日尔河中游,另一条从利比亚出发,经艾哈加尔高原,直达尼日尔河。直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撒哈拉商道始终进行着以黄金、柯拉果(西非产品)交换食盐(撒哈拉产品)和手工业制造品(北非或转运的亚欧产品)的频繁贸易。

在印度洋上,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5月至10月又刮起西南季风。阿拉伯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印度洋信风,航行到东非和印度。公元45年罗马的一个水手希帕努斯也掌握了信风用于航海的秘密。从此以后,不仅阿拉伯人、印度人,而且埃及人、欧洲人都航行到东非,购买香料、黄金和象牙。我国从汉朝开始,就通过中介人同东非进行贸易。到了宋代,中国商船已直接航行东非了。十四世纪,中国大旅行家汪大渊曾经搭乘商船,到过桑给巴尔。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四次到达非洲,访问了索马里、肯尼亚的许多地方。与此同时,东非一些国家也派使节访问中国。源远流长的中非友好关系,在殖民者侵入东非后遭到了破坏。

库施和阿克苏姆  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很早就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库施和阿克苏姆。

在公元前四千年代,苏丹东北部居住着努比亚人。埃及法老为了掠夺黄金、象牙和奴隶,经常侵入苏丹。大约从公元前2600年起,埃及人就在努比亚建立了固定的居留地,沿尼罗河建立泥砖结构的要塞,派遣总督和各种官吏统治努比亚。努比亚人不断起来反对异族统治。中王国时代第十二王朝的国王塞努斯特莱,率领大军镇压努比亚起义,抓到了一长串俘虏,其中有一个就是代表“库施”领地的。当中王国衰落时,努比亚人又掀起反抗埃及法老统治的怒涛,捣毁交易据点,赶走埃及人,宣布独立。但这次独立为时短暂。新王国的国王们大举南攻,深入努比亚腹地,占领了尼罗河大河湾的大部分地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①,努比亚最终摆脱了埃及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名为库施,定都那帕塔。公元前八世纪库施国王们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五王朝,也叫努比亚王朝,迁都底比斯。不久,库施国王在埃及的统治受到亚述人的挑战。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使用青铜武器的库施军队,被使用铁矛和利剑的亚述人打得大败,撤出埃及,退回那帕塔。



1楼2006-10-17 16:42回复

    阿拉伯作家把加纳称为“黄金之国”,说“加纳国王是非常强大的。在他的国土上有金矿。在他的统治下还有别的王国。……在这些地区到处有黄金。”国王的头上、衣服上都有黄金装饰,他的马鞍、拴马桩、狗项圈都用黄金做成。按照规定,人民采到的全部金块,都由国王强行征收。加纳还实行人殉制度,国王死后,将奴婢们关在陵墓里殉葬。

    加纳的首都也叫加纳,位于今毛里塔里亚的昆比—萨拉赫村。它由两个市镇组成。一个叫“穆斯林”镇,是一个商业区,有十二座清真寺。另一个叫“加巴”,意思是“丛林”,离穆斯林镇约十公里。这里是宫廷所在地,街道整齐美观,王宫建筑壮丽豪华,由一座宫殿和一些圆拱顶的府邸组成,四周环绕着一道围墙。

    昆比—萨拉赫是一个贸易中心,同撒哈拉沙漠的牧民,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有着贸易往来。阿拉伯商队穿过撒哈拉沙漠来到加纳,用盐、布匹、马和杂货,交换黄金、象牙、柯拉果和奴隶。阿拉伯商人或者加纳的中间商常到边境地区从事“哑巴”交易。阿拉伯作家写道:“商人们一到这条分界线,便把货物和布匹放在那儿,然后离开;于是,苏丹人带着黄金来了,把黄金放在商品旁边,然后也离去。这时,商品的主人又回来了,如果对他们所看到的认为满意,他们就取走。如果不满意,他们再一次离开,于是,苏丹人又回来提高价钱,直到这个买卖成交为止。”加纳国王对输出和输入的货物课税,获得巨额财富。

    加纳王国分为若干领地,设总督协助国王治理;还有一些附属国,由当地酋长治理。国王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藉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公元990年,加纳征服了撒哈拉沙漠中的重要商业和军事要地奥达果斯特。在伊本·亚辛的领导下,阿尔摩拉维德人在1054年夺回该地,1062年一度占领加纳。

    阿尔摩拉维德人破坏首都,掳掠各地,割断了连接昆比—撒拉赫与各地的经济纽带。1087年复国后的加纳王国已经衰败不振。1203年从索宁凯人分裂出去的苏苏人占领加纳。不久,马里王国又打败了苏苏人,灭掉了加纳。

    马里原来附属于加纳。十一世纪在尼日尔河上游、巴科伊河上游和贝莱杜古地区,马林凯族建立了马里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松迪亚塔(?—1255),是马里王国的真正创始人。他组建了一支精悍的军队,兼并尼日尔河上游各个部族。1235年在基里纳打败苏苏人的军队,吞并加纳。他建立了有效的行政机构,设置总督统治各地;垄断原来由加纳控制的黄金贸易,发展农业。

    曼萨·谟萨(?—1337)统治时期,马里疆域西起塞内加尔河河口,东至尼日尔河大河湾,北接撒哈拉大沙漠,南界沃尔特河地区,繁荣富庶,盛极一时。谟萨依靠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在1324—1326年作了一次到麦加的豪华朝圣。前面由五百名各执一根六磅重的金棍的奴隶开道,后面跟着驮载黄金的一百头(一说八十头)骆驼。他沿途挥金如土,致使开罗金价下跌百分之十二。他回国后,聘请阿拉伯建筑师,在加奥和廷巴克图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和图书馆。

     

    迭内大清真寺

    十五世纪,桑海取代马里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桑海人起源于达荷美北部,七世纪左右沿尼日尔河,向上游迁移。约公元890年建立了加奥城。随着加奥在经济、政治上重要性的增长,桑海人力图摆脱马里的控制。他们乘曼萨·谟萨去麦加朝圣之机起事,但未成功。到桑尼·阿里(?—1492)时,终于实现了脱离马里自立的任务。他毕生东征西讨,占领了廷巴克图和重要商业城市迭内,并一度侵占马里王国首都。

    1493年,穆罕默德·杜尔推翻了桑尼王朝,开创了阿斯吉亚王朝。阿斯吉亚·穆罕默德(1493—1528年在位)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所改革,开始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军事上,他建立常备军,代替加纳、马里王国实行的战时征集制度,并在尼日尔上建立了一支小舰队。他继续桑尼·阿里的扩张,使桑海王国的疆土超过了马里,西起塞内加尔河下游,东至艾尔高原,南起塞古,北达中央撒哈拉。在政治上,他把全国划分成四个小王国和许多行政区,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管理和税收制度。他推崇伊斯兰教,鼓励文化事业,吸引了不少阿拉伯神学家、科学家、医生和建筑师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使廷巴克图变成了西非的伊斯兰教和文化中心。廷巴克图建于十三世纪,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它的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市内仅裁缝作坊就有二十六所,每所约有五十名学徒。设在这里的桑科尔大学有几千名学生,他们除学习《古兰经》外,还研习法律、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和外科学。
    


    4楼2006-10-17 16:42
    回复
      2025-08-20 22:3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桑海盛行奴隶制度。奴隶来源于战俘和买卖,奴隶也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和转让。阿斯吉亚·达乌德曾“得到五百名奴隶”。奴隶大量使用在农业、手工业劳动上。奴隶的劳动由专门的监工(“凡发”)管理。每个监工管理的奴隶数目自一百个至二十个不等。在西非奴隶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后,在奴隶制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封建制的因素,许多奴隶开始变为“隶农”。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缴纳实物地租。

      阿斯吉亚·穆罕默德顺应社会的发展,在经济上作了许多重大改革。他除了统一度量衡,改良农业生产外,还厘定了实物地租标准。经过这次改革,虽然奴隶的后裔仍旧是奴隶,但他们可以得到一定的权利,他们的社会地位日益接近于农奴。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是著名的南非古代文化中心。它以雄伟的花岗石建筑闻名于世。津巴布韦古城遗址位于今津巴布韦共和国维多利亚镇东南十七英里处。其主要建筑有“卫城”和“围场”。“卫城”建在山坡上;“围场”建在山谷里,长约九十余米,宽约六十七米,围墙高达九米多。古城遗址还有高塔、神庙、各种住宅、库房、水井和排水沟等。遗址内还发现了中国十三到十五世纪的瓷器和铜钱。在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建筑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

      津巴布韦城大约建于公元500年左右,最初可能是古鲁乌斯瓦王国的宗教中心,后来可能一度成为莫诺莫塔帕王国的首都。

      莫诺莫塔帕王国(或称姆瓦纳·莫塔帕)在十四到十五世纪达于全盛,统治着津巴布韦以及莫桑比克和博茨瓦纳的一部分。境内有发达的农业和冶金业。山坡梯田绵延很广,开采金和铜的矿场有六、七万处之多。王国同东非沿海进行频繁的贸易,用铜、金、象牙交换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地的丝绸、棉布、瓷器、玻璃器皿。

      莫诺莫塔帕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的一切,名义上都归国王所有,臣民用公牛交纳赋税。国王对臣民有生杀之权,他出巡时,臣民必须回避。首相、鼓队长、巫医生,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全国分为若干地区,各地酋长和藩臣的权力由国王赋予。王位继承人由王族选举产生。

      16世纪以后,莫诺莫塔帕王国象东、西非许多沿海国家一样,遭到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干涉和侵袭,日益陷于遭受欧洲殖民者压榨的悲惨境遇。



       



      --------------------------------------------------------------------------------

      ① 关于库施立国的年代,有公元前750年说、800年说、950年说和1100年说。 
      ① 另说330年。 
      ② 亦译“唯一真神派”,也叫柯普特派(Coptic),认为基督只有单一的神圣本性。阿克苏姆皈依的就是这一派的基督教。 
      ① 中国史籍中作“木骨都束”。 
      ① 中国史籍中叫“麻林”、“麻林地”等。 
      ② 波斯文桑给巴尔(Zanjbar)的音译。“Zanji”意为“黑人”,“bar”意为土地。在中国史籍中又转译成“层期”、“层拔”、“层摇罗”。 
      ③ 马格里布(Maghrib),阿拉伯语意为“西方”,指北非西部,包括今突尼斯、阿 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① 穆拉比特(AL-Murabit),西班牙语为阿尔摩拉维德(Almoravid)。 
      ① 穆瓦希德(Al-Muwahid)西班牙语为阿尔穆哈德(Almuhad)。 


      5楼2006-10-17 16:42
      回复
        为了加深诸位对13世纪前非洲的认识,我贴几幅当时非洲的配剑出来给大家看看。注解是英文,有能力的朋友就自行翻译,没闲情的就看图看个热闹吧。
        Koummya: Moroccan Daggers


        6楼2006-10-17 19:06
        回复
          .


          7楼2006-10-17 19:06
          回复
            .


            8楼2006-10-17 19:06
            回复
              .


              9楼2006-10-17 19:07
              回复
                .


                10楼2006-10-17 19:07
                回复
                  2025-08-20 22:2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Example 1. A well worn silver mounted koummya, likely of the later 19th or earlier 20th century, including (六楼) the black woolen baldric which would be worn outside of the djellaba and over the right shoulder to suspend the koummya at the wearer's left waist; the display face is pictured. (七楼) Detail of the display face of the scabbard which is fashioned of embossed hallmarked silver. (八楼) Detail of the opposite scabbard face, less elaborately decorated and well smoothed from years of wear. The scabbard is lined with wood. (九楼) Inner face, as worn, with the embossed and engraved pommel cap being of the same quality as on the display face. The handle is of dark hardwood. Some resin remains between the silver pommel cap and the wooden handle. There is additional decoration arising from the silver ferrule, which also slightly overlaps the scabbard mouth when the dagger is inserted into its scabbard. The blade is typical in its profile, being made of plain non-patterned steel with a maximum thickness of 4.5 mm. (0.18 inch), beveled and sharpened along its convex side for the three-fifths nearest the tip and along the opposite concave side for the seven-eights nearest the tip. Overall length with scabbard: 42.5 cm. (16.8 inches); overall length without scabbard 40.6 cm. (16 inches); blade length: 24.5 cm. (9.63 inches).
                  重了一楼,不好意思~~~


                  11楼2006-10-17 19:09
                  回复
                    The koummya is the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dagger of the Berber and Arabic peoples of Morocco. Stone classifies these as being one localized variant of the Arabic jambiya, and the contoured handles, curved double-edged blades and exaggeratedly upturned scabbard tips are all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such an interpre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manner of dress, the koummya is worn visibly at the left side, generally about at the level of the waist and is suspended vertically, with the scabbard tip forward, by a long woolen baldric, attached at either end to one of the two scabbard rings, and worn crossing in front and back of the torso and over the right shoulder. A much greater diversity in forms and decoration exists than is represented by the examples presented in this essay and presumably such features could be used to place particular examples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12楼2006-10-17 19:10
                    回复
                      .


                      13楼2006-10-17 19:10
                      回复
                        .


                        14楼2006-10-17 19:11
                        回复
                          Example 2. A silver mounted koummya, likely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13楼) The curved blade is of typical profile and is made of plain steel having a maximum thickness of 3.2 mm. (0.125 inch). The scabbard and hilt mounts are made of embossed hallmarked silver, though, at least for the ferrule, silver sheet has been placed over another layer of reinforcing base metal. The display face of the scabbard is more elaborately decorated than the inside face (not shown). (14楼) The handle is made of darkly stained hardwood with applied silver ornament. An expanded end of the ferrule overlaps the mouth of the scabbard by about 5 mm. Overall length with scabbard: 41.1 cm. (16.2 inches); overall length without scabbard 36.8 cm. (14.5 inches); blade length: 21.9 cm. (8.63 inches).


                          15楼2006-10-17 19:11
                          回复
                            Koummya blades are curved and double edged with the portion nearer the hilt remaining relatively straight while the curvature becomes pronounced in the half towards the tip. The length of the blade which is beveled and sharpened is longer along the concave side than along the opposite convex side. Blade thickness tapers from the base of the blade, where it is thickest, to the tip. While the edge bevels may give the blade a flattened diamond or lenticular cross-section towards the tip, the cross-section is rectangular at the forte. These blades are characteristically relatively thin and utilitarian and the presence of fullers or ridges is not typical.


                            16楼2006-10-17 19:11
                            回复
                              2025-08-20 22:18: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7楼2006-10-17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