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吧 关注:1,771,295贴子:18,992,590

山东抗日英雄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值此全民反日之际,贴几个历史上的抵抗倭寇入侵的山东英雄人物和团体,以助声势


1楼2005-04-15 08:38回复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地方村(今属平邑)人,清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左氏一族,世居齐河,清乾隆年间迁入费县地方镇,靠租种土地和做小买卖维持生计。左宝贵兄弟3人,父母早亡,他带领两个弟弟流浪江南,靠摆地摊补鞋度日。

      1856年,左宝贵携带两个弟弟应募从军,编入江南军营,开始了戎马生涯。他随清兵转战大江南北,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受到重用,累升千总,都司、游击、参将、总兵、记名提督,成为清廷高级军官,乡人称他“左军门”。 

      左宝贵为人“贵不忘本,富而好施”。他当总兵后曾回家省亲,在村外下马徒步行走。当村中老人按制喊他“左大人”时,他连忙制止,说:“在家是乡邻,老人面前我是小辈,还是叫我小名左盒吧!”

      左宝贵当官后在费县城东北买地建宅一处,即“左家王庄”。又在城里建城宅一处(死后更建为宫保第)。左宝贵是回族人,他屡次捐资修复地方村清真寺,前后计有700两银子。东北、江南等地清真寺也得到他热情捐助,受到父老乡亲赞扬。

      左宝贵出身贫困,使他深切体会到老百姓苦处。他驻军一处,即能为百姓兴利一方。光绪元年以后驻兵沈阳,在当地设栖流所,建育婴堂,办牛痘局、字纸局,捐助受灾民众。他还关心民间教育事业,曾在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公所南北寺等地设立义学,劝诫孩子入学认字。他在练军讲武之暇,常“轻裘缓带,亲临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课,温文尔雅有儒士之风”,至今当地传为佳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调集左宝贵等五路大军增援朝鲜,反击日本侵略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不听左宝贵等人劝告,致使清兵坐失良机,平壤城陷入日军重重包围。9月12日,叶志超召集众将, 提出弃城逃跑的主张,左宝贵拍案而起,愤怒地说:“谁怕死自己走,我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并当众把企图逃跑的士兵斩首示众。叶志超不得不放弃逃跑打算,内心却对左宝贵怀恨不已,派他防守平壤城东北及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这里位置重要,是敌人重点进攻地。14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城北门,左宝贵镇静自若,站在城门楼上指挥火炮还击。自晨至午,打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敌尸体狼藉,不能越雷池一步。下午,日军兵力大增,猛攻制高点牡丹台。守军弹药不足,向统帅叶志超求援,竟遭到拒绝。危急之际,左宝贵亲自去找叶志超,要求给以援助,叶志超连连冷笑,诡称无兵支援,竟然见死不救。左宝贵见叶志超不顾大局,慷慨激昂地说:“大敌当前,应同仇敌忾,宝贵食君禄,尽君事,誓与日军决一死战!”愤恨回到阵地,同敌浴血奋战。由于弹药不足,人员伤亡,牡丹台终于失守,玄武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左宝贵见情势危急,下定了与平壤城共存亡的决心。他两眼闪着怒火,穿上清廷赏赐的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站立玄武门城头,激励官兵奋勇杀敌。日军军官在望远镜中察知他是高级指挥官,令炮兵瞄准射击,连串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部将见主帅处境危险,劝他下楼暂避,被他斥责。众亲兵强挽他下城,他又奋力挣脱,复立城头。这时垛口炮手牺牲,左宝贵赶上前,亲燃大炮,连向敌人射榴弹30发。亲兵见主帅临危不惧,均奋力抗敌,舍生忘死。忽然一块弹片穿入左宝贵右肋,立时鲜血染红战袍。他依然屹立城头督战,继又胸中一弹,喉中一弹,终于伤重倒地,壮烈殉国。身居内城挟妓作乐的叶志超闻听左宝贵战死,平壤北门陷落,急忙下令撤出城外,连夜逃跑回国。

    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左宝贵牺牲后,9月23日,清廷明降谕旨,准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议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赠太子少保衔,予谥忠壮。


    3楼2005-04-15 08:40
    回复
      2025-08-20 15:05: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县人,从军之后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由于他治军严谨,作战勇敢,被誉为西北军的“五虎将之一”。
        
          1933年初,侵略成性的日寇又出兵侵占我山海关,随即在空军配合下长驱直入我长城一线,宋哲元得令后立刻率领军队,奋勇投入到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从3月9日到4月13日,二十九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于是一场时称“喜峰口血战大捷”的战绩轰动了全国。
        
          然而日本军阀们并没有就此罢休,其侵略行为反而变本加厉。1935年夏秋之交,宋哲元派副军长秦德纯去庐山向蒋介石报告华北局势,并请示机宜,蒋介石却说:“务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便中央迅速完成国防”。大概是鉴于宋哲元率军在喜峰口杀敌的的声威,便硬派他担任该委员会委员长。使宋哲元及二十九军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
        
          1937年7月6日,日寇便迫不及待地向芦沟桥和宛平城发动了进攻。这时二十九军司令打破蒋介石“不准抵抗”的禁令,打响了全国反击日寇的可贵的一枪!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将军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正当日寇步步向我腹地进攻之时,1938年3月,宋哲元却被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对时局深为忧虑,终日郁郁不乐,于是年9月突患肝病,病情日渐恶化,于1940年3月回到其夫人常淑青的故乡四川绵阳疗养。将军在弥留之际,勉励他的老部属“努力奋斗,收复失地”!4月5日,宋将军终因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终年54岁。噩耗传出,举国悲恸。正如朱、彭两老帅在挽联中所说:热爱祖国“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于九泉”。


      5楼2005-04-15 08:42
      回复
        李玉堂(1899~1951)字瑶阶,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村人。

        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因作战英勇,后连续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玉堂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1939年,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国民党抗战总部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不久,该部改为第十军, 李仍任军长,奉命驻守长沙。

        1939年10月~1942年1月,日军集结兵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率部给予沉重打击,取得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此后,李玉堂先后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等职。

        驻海南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共产党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解放军已占领海南岛,李玉堂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


        10楼2005-04-15 08:44
        回复
          李延年(1904~1974)字吉甫,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村人。

          1924年春,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五团团长。1928年,日军入侵山东,李延年率部扼守济南,掩护国民党大部队撤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延年先后任第二军军长、第十一军团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3年,日军集结兵力20万西进谋攻潼关。蒋介石派李延年为潼关以东地区抗日前敌总指挥,指挥30余万人坚守潼关,击退了进犯的日军。

          抗战胜利后,李延年先后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徐州“剿总”副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京沪杭卫戍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南京江防司令等职。解放战争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李延年所部节节败退,最后逃往台湾。后李延年被国民党当局以“擅自撤退罪”判刑十年。1974年11月病逝。


          11楼2005-04-15 08:45
          回复
            山东英勇壮烈的“抗日第一村”

            端午前夕,记者来到莒南县板泉镇,但见平原沃野,披绿滴翠,一派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著名的“山东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就坐落在这里。

              老自卫队员、91岁的林守玉老人提起当年的血战,豪气不减:“面对一路扫荡而来的1000多名驻新浦的日本鬼子,俺村312名庄稼汉手拿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和日本鬼子拼杀了一整天,杀死鬼子112人,村民牺牲147人,那真是血流成河哪……”

              据权威人士考证,“渊子崖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农民以一个村庄自发抗日规模最大、最激烈、最悲壮、最代表民气民魂的一仗。

              “云山沧沧,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望着高大肃穆的烈士纪念塔上的16个大字,以及一行行烈士的英名,我们的心灵颤栗着。烈士陵园看管人、当年从日本鬼子枪口下侥幸活下来的林庆栋老人讲述了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情景:

              “敌人被打恼了,炮弹雨点般地打,机枪刮风似地叫,人蚂蚁般往上涌。中午过后,村东北角围墙被打开一个缺口。林端五抱一把铡刀守在缺口上,鬼子进来一个他砍一个,一连砍死7个,直到倒在鬼子的枪弹下。他爹林九宣打红了眼,打死几个鬼子后也死了。林九乾和他的老婆也在这里牺牲了,林九乾的老婆还用镢头砸死了一个鬼子。

              “太阳偏西的时候,鬼子打进村了。村民们手拿铁抓钩,避在巷子转弯处,鬼子一露头就刨过去,又打死不少鬼子。林九臣已战死了,他的老伴、50多岁的老嬷嬷攥一把菜刀躲在墙后,一刀剁死了一个鬼子,她也被后面的鬼子刺死了。

              “黄昏时候,中共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率领30多人的区中队来救援,在村东岭被日本鬼子马队围住,一个也没剩下,全牺牲了……鬼子以为大部队随后跟来了,就撤了。要不是那样,全村人非死绝不可。当时,全村只剩下一条街了,所有的人都挤在这条街上,没地方跑……”

              壮哉,渊子崖!

              伟哉,英雄的村民!


            12楼2005-04-15 08:45
            回复
                “今天又白等了!”侦察员有些遗憾地说。 
                “有情况!好像是马蹄声。”于化虎精神一振,小声说道。 
                “嗒、嗒、嗒……”由远至近,声音越来越大。于化虎和侦察员看见黑暗中4匹高大的战马向着炮楼南大门而来。 
                “机会说来就来。伙计,我想跟着鬼子进炮楼!”于化虎高兴起来。 
                “不行!不行!这样太危险。”侦察员摇了摇头。 
                “三天三夜苦等苦熬,好不容易盼来这个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于化虎一边脱衣服,一边说道。 
                “那好,要去一块去。”侦察员也开始脱衣服。 
                “多一个人,多一个目标。你就在外面等我。”于化虎命令道。说完,他在身边的泥塘一滚,成了泥人。随后将一条长绳捆在腰里,挂一把刺刀和一把小镢头,往两条裤腿各装进一个地雷套在脖子上,手里提着两个地雷,对侦察员说:“如果地雷响了就是俺出了事,你回去报个信,否则咱不见不散!” 
                说着,日军大队人马已过去一半,于化虎光着脚,身负百斤地雷,跟上了日军的后卫。借着微弱的灯光,于化虎斜眼瞅了瞅门口的哨兵,只见日军哨兵挺胸鼓肚,眼睛朝上,活像个拴马桩。日军哨兵做梦也不曾想到“土八路”于化虎会如此大胆,敢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走进炮楼。 
                随着一声口令,日军停立在操场上,于化虎借机闪身钻进了厕所。不久,日军队伍解散了,日军一个个向厕所涌来。危急时刻,于化虎手扯一根雷弦,做好了与鬼子同归于尽的准备…… 
                不过,日军没有发现于化虎!十几分钟后,厕所静了下来。于化虎轻手蹑足摸到操场,卧在地上,拔出刺刀和小镢头轻轻地掘着,凭着娴熟的埋雷技术,半个时辰一组子母雷已全部埋好。接着,于化虎攀上墙头,把绳子绑在墙垛上,身轻如燕一滑到底,剪断了三道铁丝网,安全回到侦察员身边。 
                第二天,日军集合出操。 
                “轰、轰、轰!”操场上霎时泛起滚滚黑烟……于化虎事后得知,他的子母雷共炸死鬼子26名,伤者无数。 
                不几日,出于对于化虎地雷战的惊惧,炮楼里的日军竟一个不剩全部逃到青岛。 
                “虎”威凛凛 救婴报捷 
                1945年春天,驻青岛日军突袭“海莱边区”的盆子山区,对抗日军民进行血腥大“扫荡”。 
                这天清晨,村妇孙言竹刚生下孩子不久,村头突然响起凄厉的枪声和地雷被踏响的爆炸声。 
                “鬼子来了!赶快撤到北山!”民兵们大声喊着,帮助老弱撤走。孙言竹听到民兵的喊声,支撑起虚弱的身子跌跌撞撞地奔向北山。 
                “天哪!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呢?”孙言竹在北山上看着村子陷入一片火海,这才想起丢掉了孩子。为了救出孙嫂的孩子,民兵于振兴和年逾6旬的赵锡匠下山,不幸被日军捉住押着去踏雷。 
                鬼子的兽行令于化虎义愤填膺,他冲动地抓起一根柴棍折成了两截,走到孙言竹面前说:“孙嫂,你放心,只要有我于化虎,孩子就有救。” 
                夜半时分,于化虎带着几个队员围着村子观察敌情,摸清了敌人的岗哨规律,一个救孩子的战斗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了。 
                第二天夜半,于化虎带领民兵下山,干净利落地摸掉了伪军岗哨。民兵们全部换上了敌伪军服。此时已是凌晨l点15分,离日军放流动哨的时间只有45分钟。 
                于化虎下令:“一排在村头放哨;二、三排进村设雷;四排掩护。我带两个民兵找孙嫂的孩子,听到猫头鹰叫三声,立即撤离。” 
                部署完毕,于化虎直插村北孙言竹家。屋子里黑洞洞的。布置好警戒,于化虎先到西间,摸了半天,炕上没有孩子,于是他转身进了东间,发现炕沿上露着八只脚。原来,这里躺着4个伪军。于化虎灵机一动,大模大样地喊道:“别给我挺尸啦,起来站岗去!”“别乱拉茶壶盖儿。老子现在升褓爹了,看孩子呢。”一名伪军不满地应道。 
                “孩子在哪?”于化虎的声音有些急促。 
                “这儿搂着哪。太君有令,明天就要拿她去活捉于化虎。”伪军全然没有发现丝毫异样。 
              


              15楼2005-04-15 08:47
              回复
                  山东抗战牺牲的高级将领
                  
                  姓名 籍贯 职务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张文偕 山东掖县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政委 34 08 28 吉林虎林 
                  张 奎 山东掖县 宁安抗日救国军参谋长 36 04 吉林伊兰 
                  李学忠 山东 东北抗联第2军政治部主任 36 08 吉林抚松 
                  夏云杰 山东沂水 东北抗联第6军军长 36 11 26 黑龙江汤原 
                  周树东 山东平度 东北抗联第2军4师政委 37 04 吉林安图 
                  赵登禹 山东荷泽 第29军132师师长 37 07 28 北平南苑 追赠上将 
                  姜玉贞 山东荷泽 第65师196旅旅长 37 09 11 山西忻口 追赠中将 
                  王仁斋 山东文登 东北抗联第1军3师师长 37 09 东北 
                  刘震东 山东沂水 第5战区高参兼第2路游击司令 38 02 28 山东莒县 追赠中将 
                  方叔洪 山东厉城 第114师师长 38 04 山东冯家场 
                  魏长魁 山东德平 东北抗联第9军政治部主任 38 05 东北 
                  冯安邦 山东无棣 第42军军长 38 11 03 湖北襄阳 
                  范筑先 山东馆陶 山东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38 11 15 山东聊城 
                  姜克智 山东平牟 东北抗联第7军1师副师长 38 秋 卧虎里山 
                  李大中 山东滕县 山东军管区副司令 38 湖北武汉 
                  王自衡 山东 山东第24保安旅旅长 39 03 18 山东 
                  韩炳宸 山东金乡 山东第24保安旅旅长 39 11 12 山东莱阳 追赠少将 
                  袁聘之 山东 山东第23保安旅旅长 40 03 28 河南宁陵 
                  张自忠 山东临清 第33集团军总司令 40 05 06 湖北宜城 追赠上将 
                  汪雅臣 山东蓬莱 东北抗联第10军军长 41 01 29 
                  李翰卿 山东濮州 第57师步兵指挥官 41 09 27 湖南长沙 追赠中将 
                  朱世勤 山东单县 暂编第30师师长兼鲁西游击司令 42 05 04 山东单县 追赠中将 
                  常德善 山东峄县 第8路军冀中军区8军分区司令员 42 06 河北肃宁 
                  窦来庚 山东临朐 山东第17保安旅旅长 42 08 30 山东临朐 
                  张庆树 山东东阿 苏鲁战区高参 42 08 山东莒县 
                  周致中 山东第22保安旅旅长 43 02 05 山东惠县 
                  柴世荣 山东胶县 东北抗联第5军军长 43 08 黑龙江 
                  张景南 山东 山东第11保安旅旅长 44 05 山东邹平 
                  马晓云 山东长山 第8路军渤海军区6军分区副司令员 44 08 10 山东青城 
                  王魁一 山东 山东第8保安旅旅长 45 02 24 山东阳毅 
                  萧健九 山东平清 山东第2、3挺进纵队司令 45 03 01 山东临清


                17楼2005-04-15 10:58
                回复
                  2025-08-20 14:5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1.214.210.*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18楼2005-04-15 15:42
                  回复
                    • 61.233.18.*
                    好贴,顶。山东人都是好汉!!


                    19楼2005-04-15 16:11
                    回复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20楼2005-04-16 10:34
                      回复
                        • 202.102.185.*
                        ding


                        21楼2005-04-17 10:53
                        回复
                          我适当挖坟


                          22楼2011-10-02 13:59
                          回复
                            已经是深度挖坟了..................不过.这是好帖子.值的挖


                            23楼2011-10-02 14:18
                            回复
                              2025-08-20 14:53: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4楼2011-10-02 1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