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一吧 关注:3贴子:59
  • 1回复贴,共1

【J&E健一】康健一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这么一个人,天生特立独行,父母取名康健,自己添加了个“一”,自我解读:“自强不息天行健,厚德留芳心归一”。


1楼2012-01-01 22:41回复

    康健一很狂妄,曾经为自己的酒店立过一个很大的牌子:一个伟大的酒店。他又很执拗,不断地收藏中国文化,将这些传承着厚重历史的民族文化性东西嵌入他的领地,让它们在这里的每个角落里,闪烁出岁月蕴藏的光辉。他不屑于将自己的藏品精心摆放在聚灯光照射的展柜上供人艳羡,更不屑修建一个毫无生气的博物馆来呈现零星散落的历史尘埃……
    康健一说:“艺术不仅只是让人欣赏、参观的,它是可以使用的,是有使用价值的。作为文化的终极体现,当艺术化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它所蕴藏的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扬光大。”
    康健一用了6年的时间,几乎没用任何施工图纸,亲自在1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上表达出自己对中国民族文化的顶礼;又用了8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任何图纸,在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上再次呈现他始终不曾放弃的终极梦想——艺术化生活。
    ================================================================================
    【艺术不是放在展柜里仅供欣赏的】
    见到康健一,是在他费时8个月在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上修建起来的健一公馆内。刚从外面赶回来的康健一,有些疲惫,叫人泡上几杯普洱后,便安静的望着我们,等待采访者的提问。
    不知从何时开始热衷于传统古典文化,对民族文化有着不解情结的康健一,自我猜测可能是天赋使然,“我相信人还有很多弱智白痴的一面,我有这一面,但是还有很多方面的天赋。”谈不上学过什么设计,却花了6年的时间,投资逾千万,建造了一座获得五星金钻民族品牌称谓的精品酒店——北京迎祥商务酒店。又历时8个月,建造了世界上最具东方文化特色,并在2009年全球酒店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荣获金樽奖的健一公馆。相继成为奔驰、宝马、轩尼诗、宇航、杰卡斯等诸多国际顶级品牌,以及众多名流、明星、艺术家等云集的场所。
    康健一的办公室在不经意间就能错过,外观随意而内敛,没有一丝张扬浮华之气。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除了能感受到冬日京城清爽的空气与温暖的阳光,还能感受到这里年代久远犹如上好佳酿的千年文化韵味。他的健一公馆,奢华,却绝不炫耀自己的非同凡响;古典,却又不是文化符号的堆砌,随处一扫,石雕、木雕、漆雕、字画、门扇、刺绣……这些艺术珍品或悬挂或摆放,像是漫不经心,却又匠心独具。
    “这幅画是为慈禧祝寿,光绪皇帝送的。这几幅是梅兰芳先生的……”提到这些珍品的出处,令我们咂舌得都不用去打探其身价,主人却将之轻易摆呈在触手可及的每个角落。“艺术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它们不是仅放在展柜里供人欣赏的物件,是需要在空气和环境里流动的文化。”
    “我的藏品是可以被用来享受的”
    将自己的藏品嵌入领地,供人使用,这种行为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有些荒唐,康健一却执拗的横扫一切章法,建造完一座迎祥酒店,又开始折腾健一公馆。
    “酒店建造用得最多的就是门扇,光迎祥酒店就用了1000多扇老门,健一公馆还在继续完成建造,目前也已经用了上百扇了。”康健一十分得意于自己领地里宅门的历史,“门的风格不是皇家,不是平民,而是贵族,大气而恢弘,每扇门都有自己的故事,从南方和北方收来的门,所蕴含的文化不尽相同,都有着自己的年代和人家。”
    几年的时间里,康健一从民间收集了2000多扇门,耗资不菲,贵的七、八千元,便宜的也要一千多。“到目前我收集的门,在仓库里,至少还可以再建两座酒店。”门的作用在这里不仅仅是装饰,中式古老雕花门扉被康健一巧妙的运用,将典雅与现代结合得恰如其分,在沧桑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感悟一种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畅快淋漓。“别人的艺术品是用来观赏的,我这个艺术品是可以享用的。”康健一说话很慢,开口之前总会有较长时间的停顿,“现在北京有很多复古餐厅,他们的老门扇都只是一种装饰,而我这里每个房间安装的老门扇,全部都在真正的使用。”
    康健一醉心于历史,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古典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愫,如何将二者结合,怎样选取最适合的契合点?在他眼里,当艺术文化遇到商业,一切都可以变得与众不同。于是两厢碰撞,最终的结果就是他的大量藏品,不断地被设计摆放进他的建筑之中。“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我觉得酒店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消费的终极体现。”康健一拿起桌上那只哈瓦那雪茄,用火点燃,“酒店并不是简单的住处,它是一个对外展示文化的载体,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应该体现出它的文化。”烟雾散开,带着细边黑色镜架的康健一缓缓说着,“在这里,基本上随处都可见到两百年以前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的物件不等于古旧过时,把过去现代重新整理,整合以后会有一个重新的表现。这样,文明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2楼2012-01-01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