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05贴子:87,729,820

锁龙井照片!(有图有真相,申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2-06 08:29回复
    一、拉上来怪兽的记载
    大家都想知道铁链下是什么,这确实是很让人好奇的问题,可惜没人知道。大家有兴趣看一段拉上来怪兽的记载,不信的就当个故事看吧:
    李 汤
    (摘自《戎幕闲谈》)
    唐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尔时,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十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渎经》符矣。
    *译文:
    唐代贞元年间的丁丑年,陇西人李公佐游览湘江和苍梧山,偶然遇见征南从事弘农人杨衡在一个古老的河岸边停船休息。他们就结伴在佛寺里尽情地游览。到了晚上,江面宽广空旷,水面飘浮着明月。他们在船上互相讲述奇闻异事。
    杨衡告诉李公佐说:“永泰年间,李汤担任楚州刺史。有个渔夫夜间在龟山下钓鱼,他的钩被什么东西挂住了,拽不出水面。渔夫善于游泳,迅速潜到水下五十丈深的地方,看见一条大铁链,盘绕在山根下,寻找不到铁链的端点,于是报告给李汤。
    李汤派那个渔夫及几十个善于游泳的人,去打捞那根铁链。这些人提不动,又加上五十头牛,锁链才有点晃动,当时并没有大风和波浪,但是快要将锁链提到岸上时,却突然翻滚起高大的波浪,观看的人们非常害怕。
    只见锁链的末尾有一个动物,样子像猿猴一样。雪白的头发,长长的脊毛,身高五丈多,蹲坐的样子也和猿猴一样。但是它的两只眼睛不开,似乎没有知觉地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眼睛鼻子里像泉眼一样向外流水,口里的涎水腥臭难闻,人们不敢靠近。过了很久它才伸伸脖子挺直身子,两眼忽然睁开,目光象闪电一样四处张望围观的人,好象要暴发出疯狂和愤怒,人们吓得四散奔逃。
    那怪兽竟慢慢地拖着锁链,拽着牛回到水里,再也不出来了。当时楚地有才智的名人与李汤
    互相惊异地看着,不知道这个怪物的来历。当时只有渔夫知道锁链的位置,那个怪兽再也没
    有出现。
    李公佐在元和八年,在常州为去朱方的给事中孟蕳饯行,廉访使薛公苹在客店里准备礼品。扶风人马植,范阳人卢简能,河东人裴蘧,全都在同一个客店里。大家在炉旁围成一圈,交谈整宿。李公佐又说起前面那件事,同杨衡说的一样。到了贞元九年的春天,李公佐游览古时的东吴一带,跟着太守元公锡游览洞庭湖,登上包山,住在一个道士周焦君修炼的地方。他们进入山洞,翻阅古籍,在一个山洞内找到一本《古岳渎经》第八卷。书上的文字古老奇特,有的地方被蠹蛀了,不容易理解。李公佐和焦君一起详细地阅读研究这本书。


    2楼2011-12-06 08:29
    收起回复
      2025-08-30 02:19: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书上说,大禹治水时,三次到桐柏山。桐柏山刮大风,响惊雷,石头呼号,树也鸣叫,神怪
      五伯兴波作浪,天志起兵作乱,大禹调动不了他们很生气。大禹召集百种神灵,找来夔和龙,桐柏山神千君长也来请求任务。于是大禹囚禁了鸿章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又捉住了淮河、涡水中的名字叫“无支祁”的水神。无支祁善于回答别人的问话,能分辩长江淮水的深浅和平原沼泽地带的远近,样子象猿猴,小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身躯,白色的头发,眼露金光,牙齿雪白,脖子伸出来有一百尺长,力气超过九只大象,攻击、搏斗、腾跃,奔跑迅速敏捷,身体轻灵飘忽,只是不能长久地听声音、看东西。大禹奏乐曲给它听,降服不了它;把它交给鸟木由,也制服不了它;把它交给庚辰,才打败了它。上千个鸱鸟、脾恒、树精、水神、山妖、石怪,奔跑号叫聚集环绕着无支祁,庚辰用武力把它们打跑了。他给无支祁的脖子上锁上大铁链,鼻子上穿上金铃,送到淮阳县龟山脚下,是想让淮河水永远平安地流到海里。从庚辰以后,人们都画着无支祁的图形,就是想免除淮河上风雨波涛的灾难。李汤所看见的,和杨衡所说的,与《古岳渎经》上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二、 为什么要放置如此匪夷所思的超级铁链
      评:
      至于龙井的传说,本来不打算作为龙的真实经历,现在就算给大家讲点传奇故事。
      但不管链子下面到底连着什么,故事还会继续流传。即使将来人们不再相信龙的存在,这些故事也是一种历史文化。
      传说虽是这样,但也有人说大禹时期没有铁链,我也觉得铁链不能保留那么长时间,就盼望有识之士帮解开这后面的谜团了。
      假设下面没有龙,为什么这些井要放置如此匪夷所思的超级铁链?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制造这种超级铁链放到根本没人会用的井里是为了实现什么实际作用? 又一个未解之谜 ...
      三、 最新线索——电视报道过龙井铁链
      电视报道过龙井铁链
      帖内提到的龙井和龙泉,我倒是在新加坡电视上看到。
      一个有关茶的纪录片,当时他们是到一个天然的井或泉头的地方,那里真的有一条长长、生锈的铁链!镜头拍到采访者去拉那条铁链,也有当地的民众叫他们别拉。在那人拉了好一段时候,链子真的很长!镜头内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水面波浪翻滚,水好像涌了上来!然后就听到类似轰隆、轰隆的巨声。摄影单位怕了,赶快离开现场。
      那个节目是香港的,说一些关于茶的典故和由来。那集提到的是龙井茶,节目到取龙井水的地方拍摄。
      地点不记得了。那龙井或龙泉是个不大的天然井口,大概八尺乘八尺大小,相当小。是在一个山坡旁,相当荫凉。铁链就串在山壁上,一些就摆在井口旁。
      当时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时,节目的旁白是说:怕触动一些机关或水闸之类的,所以放弃拉铁链。
      但在节目里,的确看到水开始翻滚和涌上来,那是个小水泉,水面不太可能会翻滚,太小了。那声音来得太忽然!那位拉铁链的摄影工作人员,还有拿摄影机的,都匆忙跑掉!
      节目到了那,也就结束了;没有交代到底是什么事情发生。
      节目也提到那里的水质香甜,是造成那里的茶叶闻名的原因。
      **如果报道和龙井茶有关,那此井应该在苏杭地区或西湖附近


      3楼2011-12-06 08:30
      收起回复
        几留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12-06 08:37
        收起回复
          火钳刘民。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12-06 08:39
          回复


            6楼2011-12-06 08:41
            收起回复



              7楼2011-12-06 08:45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8楼2011-12-06 08:45
                回复
                  2025-08-30 02:13: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楼2011-12-06 08:54
                  回复



                    10楼2011-12-06 08:54
                    收起回复


                      11楼2011-12-06 08:58
                      回复
                        查水表的


                        12楼2011-12-06 09:05
                        回复
                          伊布在阿贾克斯这么威武啊


                          IP属地:江苏14楼2011-12-06 09:10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1-12-06 0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