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语》美术设计方面的访谈 完全版
来源:《化物语アニメコンプリートガイドブック》
采访录
视觉监督 武内宣之 × 监督 新房昭之 × 系列监督 尾石达也
无机质静谧的《化物语》的世界
视觉监督武内宣之、系列监督尾石达也、监督新房昭之对设计方面的闲谈
全国旅行,寻找主题素材
——首先视觉监督是个怎样的职位呢?
武内:换句话说就是戏剧跟电影的道具师吧。小道具是不怎么制作的,但舞台设计跟舞台装置还是由我来跟进的。
——武内先生在美术设定描绘时有哪些在意的地方呢?
武内:美术设定,理想上是用一张画就能说明全部内容。说到底也就是说明空间的小道具而已,尽量避免构图式的画法。
尾石:在分镜上,大部分写着都是“背景”这个词,这也是武内先生想出来的。
武内:为了这次的美术设定,找到跟分镜相匹配的背景,我的工作可是游遍全国啊。当然这个游遍只是以电脑为中心,图书馆其次(笑)。等到真有好的场所,就去当地取材……
——参加《化物语》的制作,对你提过什么要求吗?
武内:跟新房监督见面的时候,跟我说要有《红发安妮》那样的感觉。我读过全卷的《红发安妮》,高畑勋先生的动画版也是非常的喜欢,也看过使用在动画上的小说。因此听到监督的话时,脑中已由大概的印象了。
——新房监督,为什么是《红发安妮》?
新房:《红发安妮》小说版跟动画版的台词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并且它也是会话剧。在我所知的动画片中觉得它最接近《化物语》。《红发安妮》会让人一看看到尾的。
武内:除此之外,监督还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新房监督的爱好。新房监督喜欢圆跟四方。让我设计出一个出乎寻常的街道画面。
新房:起先是想设计成《JOJO的奇妙探险》第四部里杜王町那样的。
武内:最初手上拿着的是自己收集的所抓拍的建筑工人的写真集。于是新房监督就说“这样半途当中的感觉比较好”。然后我也意识到把建筑物设计为钢筋脚手架都暴露在外地正在建造途中的模样。另一个新房监督所说到的“街道中要有文字类似的氛围”,这点倒是太难无法实现了。
——武内先生自己有什么想尝试的呢?
武内:尽量想采用标记符号。标记由红蓝白黑黄5种颜色构成。色觉感也很有趣,也富有效果感。
尾石:设计完全交给武内先生了。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色觉感了。
武内:剩下的也就是大型建筑物,能够画多大就画多大。比如大型书店画成纽约近代美术馆的大小。以前,新房监督说过“实写的话,搭建设备既费时间又花钱,动画的话只要一幅画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普通建筑物,那就使用写真的资料。担当设计也不容易,所以想设计出不一样的东西。
现代的数字美术
——实际作画时,从哪部分美术设计开始的呢?
武内:是学校。但并不打算画成单纯的学校的样子。《化物语》是现代年轻人的故事,设计路线也希望是现代风。主人公们生活在2009年这个时代的氛围能够传达出一点也是好的,因此我查询了许多的资料。千叶美滨一带的学校设计让我做了十足的参考。
——那么忍野在的废弃私塾呢?
武内:新房监督告诉我说是“周围围满栏杆的家”。我就参考了香港集团住宅的九龙城排列着的那些朴素的建筑架。
尾石:我也非常喜欢那样的建筑。也跟美术监督的饭岛先生的所画的背景很相配。
武内:这是我自己的想法。饭岛先生是不是这次明确决定“不使用笔”呢。整体印象就是用数字绘画最擅长的直线来勾勒线条的。
尾石:还有私塾,停车场的车子都是随着话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加的。在最终话里想把空隙全都填满,但是在构图上没有实现这一点。
——《黑仪螃蟹》中登场的黑仪的住所民仓庄是否有现实的参考模型在呢?
武内:基于在《月咏》当中自己设计的玛露米堂的印象。尾石君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上面贴上报纸”,这样特征就非常鲜明。
来源:《化物语アニメコンプリートガイドブック》
采访录
视觉监督 武内宣之 × 监督 新房昭之 × 系列监督 尾石达也
无机质静谧的《化物语》的世界
视觉监督武内宣之、系列监督尾石达也、监督新房昭之对设计方面的闲谈
全国旅行,寻找主题素材
——首先视觉监督是个怎样的职位呢?
武内:换句话说就是戏剧跟电影的道具师吧。小道具是不怎么制作的,但舞台设计跟舞台装置还是由我来跟进的。
——武内先生在美术设定描绘时有哪些在意的地方呢?
武内:美术设定,理想上是用一张画就能说明全部内容。说到底也就是说明空间的小道具而已,尽量避免构图式的画法。
尾石:在分镜上,大部分写着都是“背景”这个词,这也是武内先生想出来的。
武内:为了这次的美术设定,找到跟分镜相匹配的背景,我的工作可是游遍全国啊。当然这个游遍只是以电脑为中心,图书馆其次(笑)。等到真有好的场所,就去当地取材……
——参加《化物语》的制作,对你提过什么要求吗?
武内:跟新房监督见面的时候,跟我说要有《红发安妮》那样的感觉。我读过全卷的《红发安妮》,高畑勋先生的动画版也是非常的喜欢,也看过使用在动画上的小说。因此听到监督的话时,脑中已由大概的印象了。
——新房监督,为什么是《红发安妮》?
新房:《红发安妮》小说版跟动画版的台词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并且它也是会话剧。在我所知的动画片中觉得它最接近《化物语》。《红发安妮》会让人一看看到尾的。
武内:除此之外,监督还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新房监督的爱好。新房监督喜欢圆跟四方。让我设计出一个出乎寻常的街道画面。
新房:起先是想设计成《JOJO的奇妙探险》第四部里杜王町那样的。
武内:最初手上拿着的是自己收集的所抓拍的建筑工人的写真集。于是新房监督就说“这样半途当中的感觉比较好”。然后我也意识到把建筑物设计为钢筋脚手架都暴露在外地正在建造途中的模样。另一个新房监督所说到的“街道中要有文字类似的氛围”,这点倒是太难无法实现了。
——武内先生自己有什么想尝试的呢?
武内:尽量想采用标记符号。标记由红蓝白黑黄5种颜色构成。色觉感也很有趣,也富有效果感。
尾石:设计完全交给武内先生了。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色觉感了。
武内:剩下的也就是大型建筑物,能够画多大就画多大。比如大型书店画成纽约近代美术馆的大小。以前,新房监督说过“实写的话,搭建设备既费时间又花钱,动画的话只要一幅画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普通建筑物,那就使用写真的资料。担当设计也不容易,所以想设计出不一样的东西。
现代的数字美术
——实际作画时,从哪部分美术设计开始的呢?
武内:是学校。但并不打算画成单纯的学校的样子。《化物语》是现代年轻人的故事,设计路线也希望是现代风。主人公们生活在2009年这个时代的氛围能够传达出一点也是好的,因此我查询了许多的资料。千叶美滨一带的学校设计让我做了十足的参考。
——那么忍野在的废弃私塾呢?
武内:新房监督告诉我说是“周围围满栏杆的家”。我就参考了香港集团住宅的九龙城排列着的那些朴素的建筑架。
尾石:我也非常喜欢那样的建筑。也跟美术监督的饭岛先生的所画的背景很相配。
武内:这是我自己的想法。饭岛先生是不是这次明确决定“不使用笔”呢。整体印象就是用数字绘画最擅长的直线来勾勒线条的。
尾石:还有私塾,停车场的车子都是随着话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加的。在最终话里想把空隙全都填满,但是在构图上没有实现这一点。
——《黑仪螃蟹》中登场的黑仪的住所民仓庄是否有现实的参考模型在呢?
武内:基于在《月咏》当中自己设计的玛露米堂的印象。尾石君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上面贴上报纸”,这样特征就非常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