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秀波说戏是看戏的人和演戏的人共同完成的。有人说何佳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的心灵。何佳为什么会成为最有争议的人物?我想当初编剧也许并没有想到,看似最完美最讨喜最感人最不该有质疑的何佳,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看片花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好和喜欢何佳与徐天的恋情,我也一样。看完第一遍,能够感受到编剧极力想把何佳塑造为懂得人间烟火的仙女,但全剧下来,感受到的却是这个角色既少了吴晴爱得自我的地气,也少了梅果爱得纯粹的仙气,还少了唐菲爱得无求的大气。编剧把女人的缺点都给了吴晴和梅果,让何佳成为了通体舒服找不出缺陷的、外表美丽内心住着仙女的女人。但素不知,通常让人又爱又恨又怜又气的不完美女人,和那些骄傲娇羞任性柔弱的小女人才最容易赢得人的垂爱和怜爱,最是让人觉得可爱和疼爱,也最是真实而天性。
何佳对徐天的爱究竟是无私还是自私,是毫无心机还是费尽心机,她是世俗之人还是真正的仙女?为什么对于同一个角色,却会在看戏人心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个人认为这些争议与角色和演员无关,只与编剧自身有关。
何佳一开始对徐天明目张胆地追求,轻松自然,是剧中恰到好处的调味剂,最是让人开心,也最让人觉得可爱。从她看似仗义,配合徐天假冒情侣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争议。何佳看穿了徐天无论对吴晴还是梅果都是有感情的,而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徐天对她毫无男女之情。假如是无私的爱,就应该以对方的快乐和幸福为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默默地成全对方,悄悄地功成身退,衷心祝福,从此远离。就像唐菲,明明爱着费兵,知道费兵深爱梅果,虽心有不舍,却无论甘愿还是不甘愿,都一次次为费兵做着成全的事情,不表白,不打扰,不哀怨,不计较,最后远走他乡。而何佳,却总是被编剧安排出现得恰是时候,既有着不是故意来破坏的理由,又有着被徐天一再恳求不是存心的借口,半推半就地帮着在徐天与吴晴和梅果真相和感情的窗户纸即将捅破的关键一秒,气走吴晴,逼走梅果,而后还要被编剧安排说出“别难过了”、“其实你对她也挺那个什么的”这些善解人意蕙质兰心的话。
当何佳知道陆晴是徐天的亲生女儿后,那番突然看透徐天的话,不似女人的理解和怜惜,却句句透露着男人的自嘲和自省。她去广州前写给徐天的信,“见证你的成长,你心里有爱,我的使命就完成了”,何佳明明知道徐天心里一直是有爱的,他缺的不是爱,而是为爱的勇敢和改变。而何佳这些年在徐天身边,没有给与徐天爱的勇气和力量,给的却是徐天逃避爱的种种理由和机会。她也没有见证徐天的成长,因为在那些年徐天一尘不变,固执地守着心中那份孤独和自由活着。她给与徐天的只是陪伴,朋友之间的陪伴而已。假如何佳的信只是这样写:“再见了朋友,我会想你的。”也许更质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