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的想法也和你差不多。
第一遍读的时候当故事读,第二遍是体会那些人物在当时的情境下的抉择以及他们的无奈。第三遍才去品味所谓的以小见大。
黄先生选择1587年,书中有句话说“ 1578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我理解为他想表达这个时候西方已经及其崇尚技术制度,而中国却在道德第一的环境中,从皇帝 大臣 将军 到思想家各自上演着悲剧,从而度察出中国以后几百年来的悲剧已经埋下了伏笔。
他这个手法固然是很新颖,但是我觉得从已知的历史出发来反推所谓历史之所以会发展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而且这里是极其细微的联系),也就是说 已经知道结局了,再更之前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无论怎样都会觉得有一定道理的。(我思维混乱了,也不知道要表达啥了,呵呵),也许我是读不懂他的大历史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