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思索的问题:
1、作为背景或基本情调(Grundstimmung)的问题:
人终有一死,人是时间性的存在者,这对于哲学运思的可能性来说意味着什么?隐含的问题是:何谓哲学,何谓形而上学?思想的事情思想什么?在一个学科分工精细、明确而且实用的技术时代,哲学运思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它试图给出永恒的意义吗?它能够吗?如果充分考虑到人生的
有限的时间性,哲学是不是只能做某种类似于心理学或人类学的描述工作?现象学只进行描述吗?现象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哲学?解释学只进行文本的解读吗?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哲学?超时间的永恒意义的破灭究竟是意味着终极意义的彻底不可挽回的丧失呢,还是预示
着一种对于西方传统来说还比较陌生的、自觉于时间性或有限性中的超越性意义在西方语境中的诞生?现象学的和解释学的方法在这场崭新的冒险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它是怎样起作用的?与辩证法对于否定性的思辨相比,现象学对时间性结构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展现瞬间或环节(Moment)
的超越性意义,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决定性的方法论上的变革?
2、直接针对的具体问题:
黑格尔哲学的“乐观自信”是源于对人之生存的时间性的忽视呢,还是源于这件事情本身?当前期海德格尔坚持在时间性的境域(Horizont)内追问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海德格尔哲学仅仅是在进行一种人类学的或者存在主义的关于人之生存的时间性描述么?当后期海德格尔在对存在历史的
解释学审视中展现存在真理的时候,它仅仅是在进行一种历史学意义上的疏理和归结么?如果不是,那么海德格尔的哲学或思想是不是仍然在某种变化了的意义上归属于某种新的形而上学的范围?或者说他对形而上学的解构绝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简单拒斥和鄙弃,而实际上是对形而上学
运思范围的拓展和深化?在注意到黑格尔哲学其实也是一种意图明确的企图超越形而上学的思想形态的背景下,我们的比较研究视角可以向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是:他的这种反形而上学的新形而上学相比于另一种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我指的是黑格尔哲学--来说,新在什么地方?西方传
统形而上学,其基本特征和缺陷、以及超越它的可能方法论与突破口,在海德格尔的眼里与在黑格尔的眼里看来,究竟有何不同?海德格尔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扬弃吗?抑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没有多少连续性可言的与传统决裂和一个完全崭新的开
始?区别于宗教的和东方常见的形态,西方哲学(以及科学)本来就是一个极富批判性的思想序列形态,在西方哲学的批判性的历史序列中,“反传统”并不是难得一见的非常之举,而是屡屡发生的常规事态。考虑到这个背景,对于海德格尔宣称的“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就其与西方
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而言,有多少严肃的成分,又有多少夸张的成分?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评击中了黑格尔哲学的什么要害?又开启了一种什么样的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否仍然是局限于形而上学内部的?时间性的引入对于思想的事情来说究竟能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变?
基本论点、大致思路与结构:
1、引言,以及第一部分:前期海德格尔的源始时间性现象学分析与黑格尔时间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批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批评形而上学,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某种新形而上学的创造者。问题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某种思想的努力是否达到了或者是否超越了形而上学,因为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关于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用法和语义。问题的重要之处在于:无论重建形而上学也好,克服形
而上学也好,一种思想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做到既正视此在的有限性,又充分表达了此在的超越性。从这个视角来看,海德格尔时间性形而上学的优胜之处在于:他洞察到此在生存的时间性并不是一个现成的、线性的物理学-历史学事件,而是就其本身而言即是出离自身的。于是时间
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极的派生的否定性,而被看成一切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来源。存在的无穷意蕴有赖于对此在有限时间性的领会。相比之下,黑格尔的概念形而上学则以绝对精神为否定性也就是动力或潜能的源泉,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否定性权能无非是概念之权能的外化。所以在黑格尔那里
,最终的词语是现实性而不是可能性,是目的论的energeia,而不是现象学的dynamis。所以虽然黑格尔的时间概念虽然已经表现出了极力超出流俗时间理解的可贵尝试,但是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82节中对黑格尔的时间概念作的分析所表明的那样,黑格尔时间概念的核心理解
还是以“现在”为优先和导向的。在黑格尔那里时间终究是被理解为“现在点”及其序列的,虽然“点”在黑格尔那里不仅仅具有数学和物理学意义上的刻度标记的含义,而是有着超越于时间性事物的高贵来源。但是海德格尔要批评黑格尔的地方正在于这个永远现身在场的“存在-神-自我
-逻辑的”点。这样的点已经不是时间内的一个刻度,而是超越于时间之外的时间的概念了。这个点所代表的“现在(Jetzt)”也不再是时间内的一个维度,而是非时间性的“绝对的当前(Gegenwart)”了。黑格尔这一番关于时间概念的辩证法构造表达了时间性的此在对于有限性生存的
焦虑,和对于把握无限性的渴望。但他的缺陷在于:他不得不取消时间以达到永恒、不得不泯灭否定性的动力以归于绝对的“整体透明的宁静”。结果以思想的极高努力所把握住的仍然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的意义。上述是计划中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前期海德格尔的源
始时间性现象学分析与黑格尔时间概念辩证法。这部分将集中探讨的文献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史》、《现象学基本问题》、《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精神现象学》为主。这部分工作的主体我已经在我的硕士论文中做过,计
划中的博士论文将以它为基础而预计有较大扩展。
1、作为背景或基本情调(Grundstimmung)的问题:
人终有一死,人是时间性的存在者,这对于哲学运思的可能性来说意味着什么?隐含的问题是:何谓哲学,何谓形而上学?思想的事情思想什么?在一个学科分工精细、明确而且实用的技术时代,哲学运思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它试图给出永恒的意义吗?它能够吗?如果充分考虑到人生的
有限的时间性,哲学是不是只能做某种类似于心理学或人类学的描述工作?现象学只进行描述吗?现象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哲学?解释学只进行文本的解读吗?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哲学?超时间的永恒意义的破灭究竟是意味着终极意义的彻底不可挽回的丧失呢,还是预示
着一种对于西方传统来说还比较陌生的、自觉于时间性或有限性中的超越性意义在西方语境中的诞生?现象学的和解释学的方法在这场崭新的冒险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它是怎样起作用的?与辩证法对于否定性的思辨相比,现象学对时间性结构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展现瞬间或环节(Moment)
的超越性意义,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决定性的方法论上的变革?
2、直接针对的具体问题:
黑格尔哲学的“乐观自信”是源于对人之生存的时间性的忽视呢,还是源于这件事情本身?当前期海德格尔坚持在时间性的境域(Horizont)内追问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海德格尔哲学仅仅是在进行一种人类学的或者存在主义的关于人之生存的时间性描述么?当后期海德格尔在对存在历史的
解释学审视中展现存在真理的时候,它仅仅是在进行一种历史学意义上的疏理和归结么?如果不是,那么海德格尔的哲学或思想是不是仍然在某种变化了的意义上归属于某种新的形而上学的范围?或者说他对形而上学的解构绝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简单拒斥和鄙弃,而实际上是对形而上学
运思范围的拓展和深化?在注意到黑格尔哲学其实也是一种意图明确的企图超越形而上学的思想形态的背景下,我们的比较研究视角可以向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是:他的这种反形而上学的新形而上学相比于另一种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我指的是黑格尔哲学--来说,新在什么地方?西方传
统形而上学,其基本特征和缺陷、以及超越它的可能方法论与突破口,在海德格尔的眼里与在黑格尔的眼里看来,究竟有何不同?海德格尔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扬弃吗?抑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没有多少连续性可言的与传统决裂和一个完全崭新的开
始?区别于宗教的和东方常见的形态,西方哲学(以及科学)本来就是一个极富批判性的思想序列形态,在西方哲学的批判性的历史序列中,“反传统”并不是难得一见的非常之举,而是屡屡发生的常规事态。考虑到这个背景,对于海德格尔宣称的“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就其与西方
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而言,有多少严肃的成分,又有多少夸张的成分?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评击中了黑格尔哲学的什么要害?又开启了一种什么样的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否仍然是局限于形而上学内部的?时间性的引入对于思想的事情来说究竟能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变?
基本论点、大致思路与结构:
1、引言,以及第一部分:前期海德格尔的源始时间性现象学分析与黑格尔时间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批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批评形而上学,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某种新形而上学的创造者。问题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某种思想的努力是否达到了或者是否超越了形而上学,因为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关于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用法和语义。问题的重要之处在于:无论重建形而上学也好,克服形
而上学也好,一种思想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做到既正视此在的有限性,又充分表达了此在的超越性。从这个视角来看,海德格尔时间性形而上学的优胜之处在于:他洞察到此在生存的时间性并不是一个现成的、线性的物理学-历史学事件,而是就其本身而言即是出离自身的。于是时间
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极的派生的否定性,而被看成一切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来源。存在的无穷意蕴有赖于对此在有限时间性的领会。相比之下,黑格尔的概念形而上学则以绝对精神为否定性也就是动力或潜能的源泉,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否定性权能无非是概念之权能的外化。所以在黑格尔那里
,最终的词语是现实性而不是可能性,是目的论的energeia,而不是现象学的dynamis。所以虽然黑格尔的时间概念虽然已经表现出了极力超出流俗时间理解的可贵尝试,但是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82节中对黑格尔的时间概念作的分析所表明的那样,黑格尔时间概念的核心理解
还是以“现在”为优先和导向的。在黑格尔那里时间终究是被理解为“现在点”及其序列的,虽然“点”在黑格尔那里不仅仅具有数学和物理学意义上的刻度标记的含义,而是有着超越于时间性事物的高贵来源。但是海德格尔要批评黑格尔的地方正在于这个永远现身在场的“存在-神-自我
-逻辑的”点。这样的点已经不是时间内的一个刻度,而是超越于时间之外的时间的概念了。这个点所代表的“现在(Jetzt)”也不再是时间内的一个维度,而是非时间性的“绝对的当前(Gegenwart)”了。黑格尔这一番关于时间概念的辩证法构造表达了时间性的此在对于有限性生存的
焦虑,和对于把握无限性的渴望。但他的缺陷在于:他不得不取消时间以达到永恒、不得不泯灭否定性的动力以归于绝对的“整体透明的宁静”。结果以思想的极高努力所把握住的仍然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的意义。上述是计划中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前期海德格尔的源
始时间性现象学分析与黑格尔时间概念辩证法。这部分将集中探讨的文献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史》、《现象学基本问题》、《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精神现象学》为主。这部分工作的主体我已经在我的硕士论文中做过,计
划中的博士论文将以它为基础而预计有较大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