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今年6月,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会一支团队知道这个“海上垃圾场”后,准备建造一条用浮筒捆扎而成的排筏,浮筒里装满废弃的塑料瓶,船身是一架旧飞机的机身。他们计划从夏威夷出发,漂向“海上垃圾场”。巧的是,这支团队的负责人马库斯·埃里克森也给船取名为“Plastiki”。好在这支团队最终放弃了这一行动,让罗斯柴尔德松了一口气。
谈到两个项目的区别,罗斯柴尔德说:“我们的项目很有创意,目的在于解决生态问题,而他们的项目仅仅是制造一条由废弃物为材料的船而已。如果我想那么做,早在3年前我就做成了。”
罗斯柴尔德的理念来自美国环境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和德国环保活动家迈克尔·布劳恩加特合著的《从摇篮到摇篮》一书。这本书提倡大力发展两类产品:一类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一类是可循环利用的。
罗斯柴尔德说,目前有两种塑料,一种是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瓶,这类产品应当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广泛应用于电脑和耐用制品。“如果我们的船用这类材质制造,并且成功穿越太平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它来生产滑板或自行车头盔呢?”
期待涟漪效应
罗斯柴尔德从小就好动,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包”。他14岁参加英国少儿越野障碍马术队,20岁成立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流行歌手的推广工作。厌倦之后,他学习做一名理疗师,并卖掉了伦敦的公寓,在新西兰买了一个有机农场。
当朋友邀请他参加第一次南极探险时,他正在悉尼的邦迪滩接受拯救冰帽的训练。南极之行彻底改变了他对环境的看法:“面临困境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人类。”
后来,他开始为一家美国公司制作电视系列节目《生态旅行》。他说自己自成年后,从未向家里要过钱。“我以前开公司挣钱,现在从赞助商那里领工资。我原本可以从事家族事业,在豪华游艇上与上流社会的体面人物打交道,我也可以管理一个对冲基金,可是我不愿意,因为在我看来,那样的体制正在毁灭我们居住的星球。”
他说自己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大家每天辛苦工作17个小时,致力于环保事业。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和博客,有各种奇思妙想。
“我们可能有50个疯狂的想法,其中20个可能很伟大,但很难实现;有10个比较可行;我希望最终能有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世界,”罗斯柴尔德说,“如今,我们造了一艘塑料船,并把它放入太平洋,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它产生的涟漪效应。”(唐昀)
相关链接:太平洋上的一锅“塑料汤”
世界最大的垃圾场应属横跨太平洋北部的一锅“塑料汤”。因海底洋流作用聚集成的垃圾漩涡,从美国加州外海约500海里处开始,沿北太平洋一路延伸,经过夏威夷,几乎到达日本。
这个巨大的“垃圾场”包含两个“塑料漩涡”,位于夏威夷群岛的两侧,被称为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垃圾场”。1997年,美国海洋学家穆尔在航海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垃圾漩涡”,其中无所不有,从塑料袋、旧牙刷,到足球、乐高玩具和行李包等,大约五分之一是从船上或钻油平台上扔到海里,其他则来自沿海的陆地。
后来,穆尔成立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垃圾漩涡”动向。估计现时约有1亿吨塑胶垃圾在北太平洋漂浮。
该中心研究总监埃里克森形容,塑胶垃圾会“像海绵般吸收碳氢化合物及杀虫剂”等人造化学毒素,再辗转进入动物体内。“投入海洋的东西会进入动物体内,最终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埃里克森说。
他还警告,这堆海上垃圾像是一锅“塑料浓汤”,无止无尽,未来面积也许会扩大到两个美国本土那么大。(完)
谈到两个项目的区别,罗斯柴尔德说:“我们的项目很有创意,目的在于解决生态问题,而他们的项目仅仅是制造一条由废弃物为材料的船而已。如果我想那么做,早在3年前我就做成了。”
罗斯柴尔德的理念来自美国环境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和德国环保活动家迈克尔·布劳恩加特合著的《从摇篮到摇篮》一书。这本书提倡大力发展两类产品:一类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一类是可循环利用的。
罗斯柴尔德说,目前有两种塑料,一种是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瓶,这类产品应当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广泛应用于电脑和耐用制品。“如果我们的船用这类材质制造,并且成功穿越太平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它来生产滑板或自行车头盔呢?”
期待涟漪效应
罗斯柴尔德从小就好动,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包”。他14岁参加英国少儿越野障碍马术队,20岁成立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流行歌手的推广工作。厌倦之后,他学习做一名理疗师,并卖掉了伦敦的公寓,在新西兰买了一个有机农场。
当朋友邀请他参加第一次南极探险时,他正在悉尼的邦迪滩接受拯救冰帽的训练。南极之行彻底改变了他对环境的看法:“面临困境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人类。”
后来,他开始为一家美国公司制作电视系列节目《生态旅行》。他说自己自成年后,从未向家里要过钱。“我以前开公司挣钱,现在从赞助商那里领工资。我原本可以从事家族事业,在豪华游艇上与上流社会的体面人物打交道,我也可以管理一个对冲基金,可是我不愿意,因为在我看来,那样的体制正在毁灭我们居住的星球。”
他说自己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大家每天辛苦工作17个小时,致力于环保事业。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和博客,有各种奇思妙想。
“我们可能有50个疯狂的想法,其中20个可能很伟大,但很难实现;有10个比较可行;我希望最终能有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世界,”罗斯柴尔德说,“如今,我们造了一艘塑料船,并把它放入太平洋,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它产生的涟漪效应。”(唐昀)
相关链接:太平洋上的一锅“塑料汤”
世界最大的垃圾场应属横跨太平洋北部的一锅“塑料汤”。因海底洋流作用聚集成的垃圾漩涡,从美国加州外海约500海里处开始,沿北太平洋一路延伸,经过夏威夷,几乎到达日本。
这个巨大的“垃圾场”包含两个“塑料漩涡”,位于夏威夷群岛的两侧,被称为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垃圾场”。1997年,美国海洋学家穆尔在航海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垃圾漩涡”,其中无所不有,从塑料袋、旧牙刷,到足球、乐高玩具和行李包等,大约五分之一是从船上或钻油平台上扔到海里,其他则来自沿海的陆地。
后来,穆尔成立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垃圾漩涡”动向。估计现时约有1亿吨塑胶垃圾在北太平洋漂浮。
该中心研究总监埃里克森形容,塑胶垃圾会“像海绵般吸收碳氢化合物及杀虫剂”等人造化学毒素,再辗转进入动物体内。“投入海洋的东西会进入动物体内,最终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埃里克森说。
他还警告,这堆海上垃圾像是一锅“塑料浓汤”,无止无尽,未来面积也许会扩大到两个美国本土那么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