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乌贼吧 关注:1,376贴子:14,594

沧海之牙(四)---黄金时代(作者:景德泰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 , 从1580年至2008年间袭击人最多的十大鲨鱼中 , 大白鲨是首居第一 , 攻击人的记录达377次,致死人数有205人;居氏鼬鲨是居第二 , 攻击人的记录达137次,致死人数有82人 ; 公牛鲨攻击人的记录有90次,致死人数有64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 , Nova Scotia号轮船在南非附近被德军潜艇用鱼雷击沉 , 1000名乘客只余192名生还者 ; 1945年7月30日,有最少60至80名水手被鲨鱼袭击至死 , 二次鲨类袭击人类的事件都被认为和白鳍真鲨有关 。

真鲨科虽没有鼠鲨科般具有巨大的体型,但它们的凶猛程度绝不亚于鼠鲨科 , 尽管真鲨目也没有像鼠鲨目般有过称雄第三纪海洋的光辉岁月 , 但它们经历漫长的岁月还能维持种类的多样性 , 而且也有新属种被发现 , 例如光齿真鲨 , 南非副沙条鲨(Paragaleus leucolomatus)及澳大利亚半沙条鲨(Hemigaleus australiensis)就是真鲨目的新种。 相反鼠鲨目像黄昏的太阳 , 经历了第三纪灿烂光辉的黄金岁月后 , 支持至现在不过只有16种 , 从多样性来看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每人对强者的理解各有不同 , 有人会认为有过称雄海洋的鼠鲨科及黑鲸类是强者 , 但也有人会认为幸存才是强者 , 现存真鲨目中有不少成员早于第三纪时期已存在于地球上 ,有些种类甚至比巨齿鲨还要早出现 , 大西洋斜锯牙鲨于始新世时期己存在了。真鲨目成员遍布浅海 , 远洋 , 深海 , 泻湖 ,红树林,珊瑚礁甚至是淡水 , 它们有底栖性 , 大洋性及淡水性等各种形式, 例如猫鲨属种就是偏好多沙海床上的底栖性鲨类 ; 东太平洋就能看到数量上百的路氏双髻鲨在成群游动 , 大青鲨在大西洋随强大的洋流追捕鱼类及乌贼 ;黑边拟皱唇鲨(Pseudotriakis acrages)及小齿拟皱唇鲨(Pseudotriakis microdon)就能在1500公尺的水深生活 ; 柠檬鲨就是在红树林及泻湖繁殖的 ; 公牛鲨的调节盐度能力比任何鲨鱼都出色 , 它们会定期出现在河流及湖泊 , 在密西西比河及亚马逊河中 , 两处的公牛鲨更能逆流超过2500公厘到达目的地 , 此外巴基斯坦 ,印度及澳大利亚的河流也有露齿鲨属在那里长期生活 。只要是有水的地方 ,就没什么是它们不能征服的 , 能幸存下来并发展出多样性的种类 ,   真鲨目才是海洋中真正的强者!





IP属地:江苏1楼2011-03-25 19:50回复
    真鲨目是起源于晚侏罗纪时期 , 这和鼠鲨目起源的时间相符 , 最早期的鼠鲨目成员是古锥齿鲨属Paleocarcharias。像翼手须鲨属Pteroscyllium牙齿同时具备鼠鲨科及猫鲨科的特征 , 它们是生活于浅海泻湖的鲨类。斯皮顿翼手须鲨Pteroscyllium speetonensis 牙齿是被发现于英国斯皮顿阿普第阶(aptian)地层 , 牙齿高度达3.5mm , 斯皮顿翼手须鲨Pteroscyllium speetonensis牙齿形状像锥齿鲨类,有直立的主齿尖及一对发展完善的侧齿尖 , 有“V”形的牙根 , 斯皮顿翼手须鲨Pteroscyllium speetonensis有一定的异型齿系 , 细小的牙齿有较少量的唇面脊 , 后牙有不对称的牙根裂(基部)及短小的主齿尖 , 后牙有直立的主齿尖及一对等尺寸的侧齿尖并和主齿尖相平行。翼手须鲨属Pteroscyllium除了斯皮顿翼手须鲨Pteroscyllium speetonensis,还有英国斯皮顿阿普第阶(aptian)地层发现的Pteroscyllium ornatum , 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地层发现的Pteroscyllium hermani , 桑托阶(Santonian) 黎巴嫩的Pteroscyllium signeuxi, 德国森诺曼阶地层发现的Pteroscyllium nolfi及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摩洛哥的Pteroscyllium   lamranii 。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地层发现的Pteroscyllium hermani和德国森诺曼阶地层发现的Pteroscyllium nolfi关系较密切   , 有细长的牙齿,纤弱的侧齿尖及 不规则的纹状,牙齿唇面长有直脊; Pteroscyllium ornatum于翼手须鲨属种中有较大的牙齿 , 牙齿高度能达4.5 mm , 有粗状及锋利的主齿尖 , 牙齿主齿尖及侧齿尖也长有锯齿切边。 翼手须鲨属Pteroscyllium和其他猫鲨科的关系至今不明 , 翼手须鲨属Pteroscyllium牙齿有血管并有着其他猫鲨科的齿系模式 , 但它们的牙齿形态却像鼠鲨目 ,   翼手须鲨属Pteroscyllium的发现显示了鼠鲨目和真鲨目于进化枝上是属于姐妹群。
    德国晚森诺曼阶地层发现的鲨类牙齿化石 :
    1. Ptychodus decurrens; 2. Chiloscyllium greenei; 3. Lamna appendiculata; 4. Lamna arcuata; 5-6. Isurus denticulatus ; 7.   Scyliorhinus aff. destombesi ; 8. Pteroscyllium nolfi; 9. Squalicorax falcatus; 10. Heterodontus canaliculatus; 11. Hexanchus microdon.





    


    IP属地:江苏2楼2011-03-25 19:52
    回复
      2025-10-01 20:2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猫鲨科(Scyliorhinidae)是真鲨目中最古老的成员 , 已知最早期的成员来自晚侏罗纪时期包括法国的栉猫鲨Ctenascyllium kimmeridgienus及德国的Macrourogaleus hassei , Macrourogaleus hassei有单一的背鳍,背鳍及臀鳍的位置及大小也不相同, Macrourogaleus hassei有较长的身躯。科律司鲨Corysodon ceirinensis是另一种发现于德国西南部的鲨类,它和古须鲨属Palaeoscyllium有着相似位置及大小的背鳍, 科律司鲨Corysodon ceirinensis化石保存的相当清晰可见, 科律司鲨Corysodon ceirinensis曾被认为和古猫鲨属Palaeoscyllium是同义但至今分类位置还是不明的。相比科律司鲨Corysodon ceirinensis, 古须鲨属Palaeoscyllium formosum 的第二背鳍要比前背鳍的小, 腹鳍及臀鳍位置也各不相同, 古须鲨属Palaeoscyllium formosum牙齿具备精巧脆弱的中齿尖,侧齿尖具有许多雕纹。古须鲨属的Palaeoscyllium formosum分布于德国及西班牙, Palaeoscyllium formosum的相关近亲有英国侏罗纪中期巴通阶(Bathonian)地层发现的Palaeoscyllium tenuidens , Palaeoscyllium tenuidens是最古老的古须鲨属种,于早白垩纪阿尔布阶(Albian) 的英国还有Palaeoscyllium reticularis, 不过Palaeoscyllium reticularis则可能是划作别属Parasymbolus。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地层发现的Palaeoscyllium striatum 前颌的侧齿较大并弯曲及有较细小的侧齿尖 , 齿冠基部长有脊纹。







      


      IP属地:江苏3楼2011-03-25 19:54
      回复
        中生代的英国对真鲨目来说可谓是流奶与蜜之地 , 在当地也发现了许多的真鲨目成员的牙齿化石 , 在这贴会首先论述英国的真鲨目属种。
        于英国中部及南部侏罗纪巴通阶(Bathonian)沉积层发现了数目众多的鲨鱼牙齿化石 , 牙齿化石多达8000颗 , 当地的鲨类超过25种 , 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真鲨类 , 发现的软骨鱼类品种如下: 古须鲨属种 Palaeoscyllium tenuidens., Praeproscyllium oxoniensis., Eypea leesi., 原虎鲨属种 Proheterodontus sylvestris., 副异齿鲨属种 Paracestracion bellis., 古长须鲨属种 Palaeobrachaelurus mussetti., Heterophorcynus microdon., Dorsetoscyllium terraefullonicum., Ornatoscyllium freemani., 伪南喙哈那鲨属种 Pseudonotidanus semirugosus, Synechodus duffini, Protospinax magnus , Protospinax bilobatus., Protospinax carvalhoi., Belemnobatis kermacki , Belemnobatis stahli , Spathobatis delsatei , Paranotidanus, 弓鲨属种Hybodus levis及 Breviacanthus brevis等等 , 这些软骨鱼类各自局限于不同的生态环境 , 当时的英国正是被一片浅海所覆盖。
        在当地较常见的真鲨目成员是Eypea leesi , 它的牙齿非常普遍 , 有较大的牙齿。Eypea leesi牙齿化石被发现于混浊的离岸相环境及碳酸石灰岩 , Eypea leesi牙齿化石于泻湖及浅水沉积层是没有发现的 , 这显示Eypea leesi是一种偏好深海的鲨类。Eypea leesi的后齿有较低的齿尖 , 这显示它是一类偏好以甲壳类为食的真鲨类。另一种真鲨目成员古须鲨属种Palaeoscyllium tenuidens则和Eypea leesi不相同 , Palaeoscyllium tenuidens则是较偏好浅水的真鲨类。当地的真鲨目成员还有Praeproscyllium oxoniensi牙齿化石于当地的泻湖沉积层非常常见 ,那里的盐度较低 , Praeproscyllium oxoniens是非常偏好浅水的鲨类 。于当地发现的Dorsetoscyllium terraefullonicum, Ornatoscyllium freemani, Heterophorcynus microdon及古长须鲨属种Palaeobrachaelurus mussetti是属于须鲨目成员 ,四种须鲨目成员都是较偏好浅水的鲨类。

        于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地层也出土了大量鲨类及鳐类的牙齿化石 , 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真鲨目成员包括伪猫鲨属种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 , 厚齿猫鲨Crassescyliorhinus germanicus , 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elongatus, Scyliorhinus brumarivulensis., 古猫鲨属种Palaeoscyllium sp., 原宽瓣鲨Prohaploblepharus riegrafi, 栉猫鲨属种Cretascyliorhinus sp., 二个猫鲨科不定种(Scyliorhinidae incertae sedis), 翼手须鲨属种Pteroscyllium hermani , 原猫鲨属未定种Protoscyliorhinus sp., 白垩须狗鲛Leptocharias cretaceous , Palaeogaleus havreensis , 副皱唇鲨属种Paratriakis subserratus , Paratriakis tenuis sp , Paratriakis sp. indet. 及弯齿鲨属未定种(Loxodon sp) 。这些白垩纪鲨鱼属种分别归属原鲨科(Proscylliidae) , 须狗鲛科(Leptochariidae)及真鲨科(Carcharhinidae) , 显示真鲨目成员于当地是非常繁盛。
        伪猫鲨属Pseudoscyliorhinus属种包括森诺曼阶(Cenomanian)德国的Pseudoscyliorhinus schwarzhansi及桑托阶(Santonian)至坎帕阶(Campanian)英国的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 有较平坦的齿根及少量的营养构 , 前齿唇面基部处有网状的的纹。伪猫鲨属Pseudoscyliorhinus的牙齿和其他猫鲨科属种很不相同,但是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曾被划作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reussi 。现存的猫鲨属种幼体有较大的牙根 , 幼猫鲨属牙根也较成体的来得平坦 , 因此发现的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牙齿化石也可能是来自幼鲨的 , 发现的伪猫鲨属Pseudoscyliorhinus reussi牙齿化石宽度仅只有3毫米。
        


        IP属地:江苏4楼2011-03-25 19:56
        回复

          Crassescyliorhinus学名有厚的意思 , 故名思义 , Crassescyliorhinus牙齿较其他猫鲨科成员的牙齿来得厚,因此学名也可翻译作厚齿猫鲨。厚齿猫鲨属Crassescyliorhinus germanicus有非常对称的粗实牙齿 , 中央的主齿尖呈圆锥形并占了主齿冠很大的面积比例 , 牙根没有营养构 , 齿冠表面存有脊纹。厚齿猫鲨Crassescyliorhinus germanicus和桑托阶(Santonian)至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musteliformis关系密切 , Scyliorhinus musteliformis可能也是归属厚齿猫鲨属,如果真的划归的话,那厚齿猫鲨属Crassescyliorhinus则一直延存至晚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
          英国东部白垩纪阿尔必阶(Albian)晚期的Hunstanton Formation发现了另一类猫鲨科属种Parasymbolus reticularis的牙齿化石 , 被发现一共有五块牙齿化石 , Parasymbolus reticularis齿冠唇面上长有网状的纹。Parasymbolus属的主模式种是晚侏罗纪法国的Parasymbolus octevillensis , Parasymbolus octevillensis及Parasymbolus reticularis齿冠及牙根形态相似 ,齿冠唇面长有锋利的脊 , 但不同在于Parasymbolus reticularis齿冠唇面长有网状的纹 , Parasymbolus reticularis牙根的营养构和Parasymbolus octevillensis幼鲨的相似 。Parasymbolus reticularis的发现显示了Parasymbolus是很长寿的属 , 属种生存年代是侏罗纪早期至白垩纪早期。
          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发现的原宽瓣鲨属种(Prohaploblepharus sp)的牙齿就非常类似现在的埃氏宽瓣鲨(Haploblepharus edwardsii) , 不过原宽瓣鲨属种(Prohaploblepharus sp)有较直的主齿尖,齿尖高度值要较宽度值来得大 , 且长有两对分散的侧齿尖 , 齿冠基处也长有纵向的脊纹。原宽瓣鲨属(Prohaploblepharus)的主模式种是坎帕阶(Campanian)德国的Prohaploblepharus riegrafi , 牙齿的纹和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地层发现的史前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brumarivulensis非常相似 , 不过原宽瓣鲨属种Prohaploblepharus riegrafi有较大的牙齿 , 牙根也有所不同。







          


          IP属地:江苏5楼2011-03-25 19:56
          回复
            和鼠鲨目相反 , 猫鲨科于始新世的普里阿邦阶(Priabonian )的乌拉尔山脉只是属于地域性 , 当地主要的猫鲨科只有三种 , 包括Premontreia uralica , Foumtizia zhelezkoi 及Foumtizia pattersoni 。Foumtizia属的主模式种是Foumtizia abdouni , 这属是小型猫鲨科属系,它们的牙齿相当细小但具有尖锐的齿冠 , 有发展完善的突出齿尖 , 齿冠唇面下部膨大并被珐琅质覆盖及悬垂于齿根之上 , 齿根有发育良好的营养构。Foumtizia abdouni生活于古新世塔内提阶(Thanetian)的摩洛哥 , 其它属种包括古新世达宁阶(Danian)摩洛哥的Foumtizia gadaensis 及Foumtizia arba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英国的Foumtizia pattersoni。于西伯利亚西部出土了无数鲨类的牙齿 , 其中也有真鲨目中的猫鲨科牙齿化石发现 , Premontreia uralica., Foumtizia zhelezkoi 及Foumtizia pattersoni 就是被发现于西伯利亚西部盆地的三种猫鲨科成员 , 三种猫鲨科成员牙齿化石的发现显示了它们是于晚始新世时期海洋退减时停留在Peri-Tethys,该地北部于普里阿邦阶(Priabonian)气候冷却作用促进了当地物种形成。



            Premontreia是一类已灭绝的猫鲨科属种 , 大多是生存于早古新世至早始新世 , 它们有相对较大的齿尖 , 高度能达6 mm , 齿舌面平滑及外侧突起 , 齿唇面则没有像舌面般有较明显的突面 , 基部有珐琅脊(背褶叠), 牙齿长有一至二对侧齿尖 , 牙齿有膨大的齿根及有显著直立的齿冠。Premontreia属包括达宁阶(Danian)至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前期摩洛哥的Premontreia subulidens , 晚古新世塔内提阶(Thanetian)摩洛哥的Premontreia peypouqueti ,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晚期法国的Premontreia degremonti , 始新世普里阿邦阶(Priabonian)俄国的Premontreia uralica。始新世伊普雷斯阶晚期法国的Premontreia degremonti化石是较常见的 , 于维吉尼亚始新世伊普雷斯阶晚期的Nanjemoy Formation也发现了Premontreia degremonti相似种Premontreia cf degremonti的牙齿化石 ,   Premontreia属种还有古新世塔内提阶(Thanetian)的法国北部 , 始新世的比利时 , 法国及美国的Premontreia gilberti及渐新世至上新世欧洲的Premontreia dachiardi。近来于比利时始新世路德阶地层也发现了新种Premontreia lutetiensis , 它的牙齿高度达8毫米 , 它的牙齿是Premontreia属中最大的 , Premontreia degremonti牙齿高度也不过才只有6毫米。





            


            IP属地:江苏6楼2011-03-25 19:58
            回复
              光尾鲨属(Apristurus)一共至少有25种 , 大多数体型都是非常细小 , 像圆鳍光尾鲨(Apristurus spongiceps)全长才只有50厘米 , 巴拿马光尾鲨(Apristurus stenseni)全长只是超过23厘米 , 但是属中的驼背光尾鲨(Apristurus gibbosus)雄鲨可达3.88米, 雌鲨更能达4.1米。一些种类如无斑光尾鲨 Apristurus acanutus甚至能栖息于840米的水深 , 南非光尾鲨(Apristurus saldanha)的栖息深度也能达915米 , 北美的加州光尾鲨(Apristurus kampae)及深水光尾鲨(Apristurus profundorum)更能栖息于1800米水深的环境。 不像猫鲨属Scyliorhinus, 光尾鲨属(Apristurus)的化石记录相对要稀少得多 , 已知的史前的光尾鲨属仅只有法国始新世地层发现的Apristurus sereti , 于意大利Fiumefreddo更新世时期沉积层发现了冰岛光尾鲨的亲近种Apristurus aff laurussonii的牙齿化石 , 于当地也发现了黑口锯尾鲨( Galeus melastomus)的牙齿化石。
              1. Apristurus macrorhynchus
                 70㎝
              2. Apristurus longicephalus
                 60㎝
              3. Apristurus fedorovi
                 70㎝
              4. Apristurus japonicus
                 60㎝



              锯尾鲨属(Galeus)一共约十二种, 于法国的早期中新世地层留下最古老的化石记录,像现存的黑口锯尾鲨( Galeus melastomus)于中新世的法国及德国均有化石记录,已灭绝的成员还有Galeus pristodontus , 不过据说墨西哥始新世中期地层也有锯尾鲨属未定种的牙齿化石发现。梅花鲨属(Halaelurus)及绒毛鲨属(Cephaloscyllium)于印太平洋有广泛的分布 , 其中澳洲也有两属的分布 , 梅花鲨属(Halaelurus)及绒毛鲨属(Cephaloscyllium)都各有一种生活于东太平洋 , 两个属于大西洋都没有分布。绒毛鲨是喜欢栖居于海床石缝及大型海藻,受到惊吓时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到正常身躯的两倍大左右 ,使敌人难以把它拉离移居点 。于加利褔亚Kern County也发现了绒毛鲨属未定种的化石。





              现存的猫鲨属一共有13种 , 分布于大西洋,南非及印尼-马来西亚群岛 , 猫鲨属中有的小点猫鲨(Scyliorhinus canicula)及斑点猫鲨(Scyliorhinus stellaris)两种于北大西洋东部及地中海有广泛的分布 , 于近岸及离岸水域125米深度都很常见 , 网纹猫鲨(Scyliorhinus retifer)于北大西洋西部(美国西岸至佛罗里达及墨西哥湾至尼加拉瓜)都有分布 , 栖息深度能达450米。
              最古老的猫鲨属种来自白垩纪前期法国 , 于白垩纪时期特提斯海已取得大幅扩散 , 但于澳洲是没有分布 , 而当时澳洲正好和古大陆分离 , 这也许可解释为何猫鲨属种于澳洲是没有分布的原因 , 它们于太平洋东部没有分布却是一个谜。猫鲨属种从早白垩纪前期已出现 , 最早的属种是白垩纪前期法国南部的Cretascyliorhinus destombesi (scyliorhinus destombedii) , Cretascyliorhinus destombesi 有较粗状结实的主齿冠及长有一对侧齿尖 , 牙齿齿冠唇舌面都长有纵向的脊纹 , 脊纹间有较宽的分隔 , 齿冠基处有相对分叉脊,Cretascyliorhinus destombesi有较细小的牙齿则没有脊纹, Cretascyliorhinus destombesi牙齿有相对厚重的牙根 。于白垩纪前期至始新世时期地层已有不少于18种猫鲨属种的化石发现 , 大多数是根据牙齿化石而命名的 , 也有专家认为其中的牙齿化石是属于原鲨科(Proscylliidae)。

              


              IP属地:江苏7楼2011-03-25 20:01
              回复
                其他古老的猫鲨属包括晚白垩纪英国的Scyliorhinus. antiquus ,生存于早森诺曼阶(Lower Cenomanian)的德克萨斯州的Scyliorhinus. arlingtonensis , 早坎帕阶(Lower Campanian)的Scyliorhinus taylorensis及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的Scyliorhinus ivagrantae , 三者都是被发现于德克萨斯州。于欧洲,非洲,亚洲及北美均有不少化石记录 , 白垩纪阿尔必阶(Albian)及森诺曼阶(Cenomanian)英国的‘Scyliorhinus’ dubius, 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英国的Scyliorhinus elongatus及 Scyliorhinus brumarivulensis , 坎帕阶(Campanian)比利时的Scyliorhinus reyndersi , 森诺曼阶(Cenomanian)黎巴嫩的Scyliorhinus arambourgi 及Scyliorhinus bloti, 始新世早期英国的Scyliorhinus   burnhamensis 及Scyliorhinus casieri ,美国新泽西州东北部皮斯卡塔韦晚古新世地层发现的猫鲨属种有Scyliorhinus brivesi , 在纽约州东南部Woodstock古新世早期至早始新世地层也发现了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gilberti , Scyliorhinus gilberti于始新世时期分布广泛,于英国 , 乌兹别克 ,比利时 , 法国,英国及美国都有化石发现 , 另一种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distans于始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时期于欧洲取得广泛的分布。于古新世时期的摩洛哥也有三种猫鲨属包括Scyliorhinus entomodon (达宁阶(Danian)至塔内提阶(Thanetian)), Scyliorhinus ptychtus (塔内提阶(Thanetian)至伊普雷斯阶(Ypresian))及Scyliorhinus sulcidens塔内提阶(Thanetian)。Scyliorhinus. ptychtus及Scyliorhinus entomodon于北美马里兰州也有化石发现。始新世以后的猫鲨属种有中新世日本的Scyliorhinus kasenoi, 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中期法国的Scyliorhinus. joleaudi及上新世比利时的Scyliorhinus coupatezi等等 。
                白垩纪的猫鲨属种化石


                第三纪的猫鲨属种化石








                


                IP属地:江苏8楼2011-03-25 20:04
                回复
                  2025-10-01 20:20: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两个猫鲨科属系 , 圆吻猫鲨属Asymbolus(一共八种)及长唇沟鲨属(Aulohalaelurus) 是生活于澳大利亚的 , 宽瓣鲨属(Haploblepharus)三种局限于南非 , 似梅花鲨属(Holohalaelurus)有二种分布于南非至东非 , 长须猫鲨属(Poroderma)一共有三种分布于南非至马达拉斯加 , 以上猫鲨科属种是分别集中于澳大利亚及南非海洋。
                  短唇沟鲨属(Schroederichthys)和圆头鲨属(Cephalurus)都同样分布于美洲 , 它们充斥于加利褔亚海湾成了猫鲨科于新大陆的第三个集中地 , 猫鲨科也于澳洲大陆北部热带地区达到高度的多样性及地域性。
                  猫鲨科有大量体型细小的属种 , 它们的习性是底栖性因此做成了地埋上的隔离及物种形成   , 一些栖息于深海的属种则常于海岛邻近出没 , 这显示它们有适度的漫游性 , 甚至某些属种还取得环球性的分布 , 关于猫鲨科的地理上分布等问题还需要更多化石发现来解答。


                  原鲨科(Proscylliidae), 拟皱唇鲨科(Pseudotriakidae)及须狗鲛科(Leptochariidae)都是生活于半海底的鲨类 , 拟皱唇鲨科(Pseudotriakidae)没有留下任何化石记录来 , 须狗鲛科(Leptochariidae)的化石记录有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地层发现的白垩须狗鲛Leptocharias cretaceous, 白垩须狗鲛Leptocharias cretaceous牙齿型态非常类似现存的须狗鲛(Leptocharias smithii) , 二者同样有较大 , 成角 , 高度不对称的牙根及明显倾斜的主齿尖。现存的须狗鲛(Leptocharias smithii)雌雄前齿均可显示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至于白垩须狗鲛Leptocharias cretaceous牙齿上的纹状变异大概也可显示两性异形。白垩须狗鲛Leptocharias cretaceous 牙齿也同时类似古新世的猫鲨属种Scyliorhinus ptychtus。英国晚白垩纪科尼亚克阶(Coniacian)地层及阿尔必阶(Albian)也同时发现了原鲨科(Proscylliidae)中的原猫鲨属Protoscyliorhinus的牙齿化石 , 原猫鲨属Protoscyliorhinus的牙齿和现存的原鲨属种Proscyllium相似,属种有Protoscyliorhinus bettrechiensis及Protoscyliorhinus lamaudi。英国东部阿尔必阶(Albian)地层发现的原猫鲨属种Protoscyliorhinus sp牙齿非常细小,齿冠高度仅只有0.9毫米,牙齿类似 Protoscyliorhinus lamaudi , 有三角型的齿尖 , 齿尖尖端平坦苗条 , 齿冠基部没有纹状但长有锯边 ,齿冠唇面基处长有轻微的脊 。过去没有任何原鲨科的化石记录,但原猫鲨属Protoscyliorhinus却把原鲨科的起源推前至白垩纪时期。




                  由古至今的皱唇鲨科(Triakidae)一共超过十个属 , 现存的皱唇鲨科下分9个属 , 包括现存的怒鲨属(Furgaleus) ,翅鲨属(Galeorhinus) ,帆鳍鲨属(Gogolia),半皱唇鲨属(Hemitriakis) ,下盔鲨属(Hypogaleus) ,前鳍皱唇鲨属(Iago),星鲨属(Mustelus) ,长瓣鲨属(Scylliogaleus) 及皱唇鲨属 (Triakis)。它们的体型由小型至中型的都有 , 属低栖性的鲨类 , 生活于热带及气候温和的海岸一带 。现存的斑点皱唇鲨(Triakis maculata)能长达240 cm,生存于秘鲁,智利北部及加斯帕弋斯的温暖海岸 , 有着较圆的吻部及宽阔的鱼鳍。
                  皱唇鲨科是分作二个亚科,包括皱唇鲨亚科及翅鲨亚科,翅鲨亚科也再分作二个系--- Iagini及Galeorhinini。Iagini系包括前鳍皱唇鲨属(Iago), 半皱唇鲨属(Hemitriakis), 怒鲨属(Furgaleus)及帆鳍鲨属(Gogolia) , 而后者Galeorhinini系则包括下盔鲨属(Hypogaleus)及翅鲨属(Galeorhinus)。根据牙齿型态分析 , Palaeogaleus 及副皱唇鲨属 Paratriakis这二个已灭绝的属系是和皱唇鲨亚科有关 , 而已灭绝的Pachygaleus及Kouribgaleus则和翅鲨亚科有关 , 二者都属于Galeorhinini这翅鲨亚科中的系列。至于峰皱唇鲨属Archaeotriakis , Squatigaleus及 Xystrogaleus 这些史前皱唇鲨科的归属还存有疑问。


                  


                  IP属地:江苏9楼2011-03-25 20:07
                  回复
                    副皱唇鲨属Paratriakis最初于英国被发现 , 于黎巴嫩白垩纪桑托阶(Santonian)地层有完整的骨骼化石发现 , 法国及比利时的坎柏阶及土伦阶地层发现有牙齿化石, 副皱唇鲨属 Paratriakis牙齿类似现在的皱唇鲨属 , 有较大及直的中央齿尖 , 中央齿尖有一对侧齿尖伴随 , 有平滑的切边 , 副皱唇鲨属 Paratriakis是最古老的皱唇鲨科成员。副皱唇鲨(Paratriakis)属种有土仑阶(Turonian)法国的Paratriakis brettrechiensis , 桑托阶(Santonian) 黎巴嫩的Paratriakis curtirostris , 坎帕阶(Campanian)德国及比利时的Paratriakis dechenii ,科尼亚克阶(Coniacian)至坎帕阶(Campanian)英国的Paratriakis subserratus及Paratriakis tenuis , 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德国的Paratriakis sp。Paratriakis tenuis牙齿和Paratriakis brettrechiensis的相似但是Paratriakis tenuis有较长的齿尖 ,较细小的齿冠基部及牙根。众多副皱唇鲨属种中以Paratriakis subserratus最独特 , 副皱唇鲨Paratriakis属种的牙齿是平滑,没有锯边。但是Paratriakis subserratus牙齿却和其他副皱唇鲨属种不同, Paratriakis subserratus齿冠长有明显的锯齿切边 ,也不像Paratriakis brettrechiensis有较直立的齿尖。



                    Palaeogaleus是已灭绝的皱唇鲨科(Triakidae)成员 , 牙齿类似翅鲨属(Galeorhinus)及皱唇鲨属(Triakis)的 , Palaeogaleus牙齿很细小,要小于4mm , 主齿尖两旁有两个侧齿尖 , 有较阔 , 平坦及高的齿根 , 中间具有较深的营养沟 , 和皱唇鲨属相似 , 但不同的是Palaeogaleus齿尖厚度,齿根高度及折叠长度各有不同。
                    Palaeogaleus属有晚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摩洛哥及埃及的Palaeogaleus dahmanii , 晚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北美德克萨斯州的Palaeogaleus navarroensis, 晚白垩纪西欧的Palaeogaleus faujasi , 晚白垩纪比利时的Palaeogaleus havreensis , 古新世达宁阶(Danian)摩洛哥及欧洲的Palaeogaleus brivesi , 古新世达宁阶(Danian)摩洛哥的Palaeogaleus prior , 古新世西欧,英国,格陵兰及北美的Palaeogaleus vincenti , 古新世塔内提阶(Thanetian)摩洛哥及欧洲的Palaeogaleus larachei及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摩洛哥的Palaeogaleus sublaevis。





                    


                    IP属地:江苏10楼2011-03-25 20:09
                    回复
                      Physogaleus是一类已灭绝的真鲨科成员 , 于欧洲,非洲,亚洲及北美的新生代岩层都有化石出土 , 这是生存于大西洋西部的真鲨类 , Physogaleus属是生存于古新世至中新世 , 过去有不少属种, 包括晚古新世至早始新世密西西比州的Physogaleus americanus ,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比利时及乌兹别克的Physogaleus tertius , 始新世哈萨克的Physogaleus cappetti 及Physogaleus kurganensis   , 始新世哈萨克,摩洛哥,俄罗斯 , 始新世中期埃及,多哥,渐新世德国的Physogaleus springeri , 始新世中期北卡罗莱纳州的Physogaleus rosehillensis , 始新世中期维吉尼亚的Physogaleus latecuspidatus , 渐新世哈萨克的Physogaleus zeritus ,渐新世时期较常见的是北美维吉尼亚及北卡罗莱纳的Physogaleus latus , 中新世哈萨克的Physogaleus aralensis, 至于始新世北美的Physogaleus secundus (牙齿达13毫米长)被认为是和翅鲨属种微翅鲨Galeorhinus minor属于同物异名的。中新世北美的Physogaleus contortus被认为是和鼬鲨属中的Galeocerdo aduncus是属于同物异名。Physogaleus属于始新世及渐新世的北美 , 欧洲, 非洲及哈萨克是非常常见的 ,显示始新世及渐新世是Physogaleus属种的全盛期。雄鲨的牙齿要较雌鲨的来的细长 , Physogaleus属牙齿尺寸要较始新世鼬鲨属种阿拉巴马鼬鲨Galeocerdo alabamensis的来的细小 。




                      星鲨属(Mustelus)现存有二十四种,它们体型大多数少于1米, 甚少会超过1.5米 , 最大的是Mustelus mustelus, 全长能达2米。它们于全球气候寒冷至热带的地区均有分布, 大约有18种是栖息于寒带的半海底 , 只有二种是栖息于热带海岸 , 星鲨属(Mustelus)栖息深度可达200米, 大多数种类牙齿有低齿冠主要以压碎甲壳类为食 , 少数属种牙齿齿冠具有齿尖。Heemstra (1973) 记录了诺氏星鲨(Mustelus norrisi)曾于冬季时迁移至墨西哥海湾 , 于夏季时会游进较深的水域 。美星鲨(Mustelus canis)于冬季时会进入大西洋南部美国一带 , 于夏季时向北迁移至北大西洋中部 , 二种鲨类喜好的水温是14至20度。星鲨属有少数种类有广泛分布 , 南美星鲨(Mustelus mento)出没于东太平洋包括加拉帕哥斯群岛及智利Juan Fernandez岛 , 而新西兰星鲨(Mustelus lenticulatus)则局限于新西兰。星鲨属于晚古新世时期出现 , 最早的星鲨属是晚古新世塔内提阶法国北部的Mustelus biddlei , 其他已灭绝的属种有始新世中期比利时的Mustelus vanderhoefti及英国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的Mustelus whitei , 它们的牙齿长度少于1.5 mm。于北卡罗莱纳中新世早期至中期地层也发现了Mustelus sp牙齿化石,牙齿长度约1-1.3 mm,和现存的美星鲨(Mustelus canis)牙齿相似,还有乔治亚州晚始新世地层也发现了Mustelus vanderhoefti的相似种Mustelus cf vanderhoefti牙齿化石。
                      过去于法国 ,比利时,摩洛哥及密西西比州晚古新世塔内提阶至早始新世伊普雷斯阶地层发现的Mustelus rodgersi , 现在已划作厚齿鲨属Gomphogaleus , 于希腊语中Gompho意思即为厚。厚齿鲨Gomphogaleus rodgersi牙齿有别于其他皱唇鲨科属种 , 厚齿鲨Gomphogaleus rodgersi有细小且厚重的牙齿 , 齿尖未梢短小 , 有平滑的珐琅质及短小直立的齿尖。 厚齿鲨Gomphogaleus rodgersi有短小的齿根 , 齿根满布小孔 , 齿根左右两个圆裂受营养孔分隔。Gomphogaleus rodgersi牙齿长3 mm,要较其他已灭绝的星鲨属种牙齿来得大 , 显然厚齿鲨Gomphogaleus rodgersi是体型较大的属种 , 而美星鲨(Mustelus canis)全长最大只有1.5米及重12 kg,可想而知晚古新世的Gomphogaleus rodgersi是相当巨大的属种。





                      


                      IP属地:江苏11楼2011-03-25 20:12
                      回复
                        皱唇鲨属(Triakis)一共有五种 , 有三种是来自东太平洋 , 一种是来自太平洋西北部 , 另一种是来自南非 , 三种都是分布于气候温和的区域 。斑点皱唇鲨(Triakis maculata)牙齿有较宽的牙齿基部 , 有较低的未梢齿尖 , 牙根下有一个深的营养槽。史前的皱唇鲨属包括古新世西印度群岛的Triakis ruetimeyeri , 古新世摩洛哥的Triakis antunesi   (塔内提阶Thanetian) 及Triakis tanoutensis   (达宁阶Danian)   ,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英国的Triakis wardi , 中新世法国的Triakis angustidens及中新世加利褔亚的Triakis beali。于欧洲西部始新世前期至中新世晚期地层也发现了皱唇鲨属(Triakis)化石,很明显皱唇鲨属(Triakis)是于大西洋灭绝的。



                        翅鲨属(Galeorhinus)起源于晚白垩纪欧洲北部而当时北方气候带于早白垩纪时期已形成了 , 这显示现在的翅鲨(Galeorhinus galeus)和晚白垩纪比利时的Galeorhinus girardoti都同样具有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翅鲨属(Galeorhinus)是分布于北大西洋西部及北太平洋西部,气候温和的大陆礁层 。翅鲨属(Galeorhinus)最早于晚白垩纪的土仑阶(Turonian)前期出现 , 于欧洲 , 非洲及北美均有化石记录。于伏尔加河盆地发现了翅鲨属新种Galeorhinus glickmani 牙齿化石 , Galeorhinus glickmani是属于白垩纪森诺曼阶晚期的 , Galeorhinus glickmani牙齿形态和俄罗期 , 立陶宛及哈萨克桑托阶及坎帕阶地层发现的副渡鸦鲨属Paracorax unilateralis牙齿相似。其他史前翅鲨属种包括晚白垩纪坎帕阶(Campanian)至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比利时的Galeorhinus girardoti ,古新世摩洛哥的Galeorhinus mesetaensis,始新世前期意大利的Galeorhinus cuvieri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至卢台特阶(Lutetian)欧洲的Galeorhinus lefevrei , 始新世欧洲及摩洛哥的Galeorhinus minor ,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摩洛哥的Galeorhinus minutissimus , 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比利时的Galeorhinus ypresiensis , 德克萨斯州晚白垩纪坎帕阶(Campanian)晚期 至麦斯特里希特阶(Maastrichtian)晚期发现了未定种的翅鲨属Galeorhinus sp牙齿化石 , 始新世路德期尼日尼亚的Galeorhinus falconeri ,   始新世路德阶安哥拉的Galeorhinus loangoensis , 晚始新世乔治亚州的Galeorhinus huberiensis, 北卡罗莱纳渐新世地层发现的Galeorhinus affinis 。于乔治亚州晚始新世地层发现的Galeorhinus. huberiensis属大型翅鲨属种 , 牙齿宽度达10毫米 , 齿尖中央有较多数目的锯齿 , 牙根唇舌面压缩 , 型态类似现在鼬鲨的牙齿。于法国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 )地层发现了翅鲨属新种Galeorhinus duchaussoisi及Galeorhinus louisi 的牙齿化石。Galeorhinus louisi有中型尺寸的牙齿 , 整个牙齿宽度达到7毫米 , 牙齿齿尖未梢上有多达六个明显的小齿尖 。Galeorhinus duchaussoisi和Galeorhinus ypresiensis关系较密切 , 但二者不同在于Galeorhinus ypresiensis牙齿有少数或者是没有中央齿尖或锯齿 , Galeorhinus ypresiensis有较厚的牙根。史前的翅鲨属(Galeorhinus)局限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东部直至更新世时期它们向寒冷的海岸辐射扩散 , 翅鲨属于北大西洋西部及北太平洋西部都没有踪迹可能和季节性及大陆性气候有关,相反其他海洋性气候地区中翅鲨属(Galeorhinus)是非常繁盛的。普遍认为于更新世时期翅鲨属首次于加利褔亚出现 ,但据说于 1913年加利褔亚南部中新世至上新世沉积层就发现了翅鲨属种Galeorhinus hannibaldi 的牙齿化石, Galeorhinus hannibaldi 的具体资料不详 。翅鲨属这细小的远洋性鲨类有相对较高的移动性 , 曾有关于翅鲨属于澳洲至新西兰迁移的记录。





                        


                        IP属地:江苏12楼2011-03-25 20:15
                        回复
                          帆鳍鲨属(Gogolia), 半皱唇鲨属(Hemitriakis), 下盔鲨属(Hypogaleus), 前鳍皱唇鲨属(Iago)及长瓣鲨属(Scylliogaleus)都于印度-西太平洋都有分布 , 近来于日本冲绳也发现了半皱唇鲨属(Hemitriakis)新种Hemitriakis complicofasciata; 麦氏怒鲨(Furgaleus macki)则于澳大利亚温和海洋生活 ; 除了前鳍皱唇鲨属(Iago) ,   其他的都没有明显的化石记录。





                          始新世早期皱唇鲨科(Triakidae)于北大西洋的多样性要较现在的要高许多 , 现在皱唇鲨科成员在大西洋的分布主要是在加勒比海而非北大西洋。 始新世早期皱唇鲨属(Triakis), 星鲨属(Mustelus), 翅鲨属(Galeorhinus), 前鳍皱唇鲨属(Iago), Palaeogaleus, Xystrogaleus, 厚齿鲨Gomphogaleus 一度于北大西洋繁盛过 , 但现在只有翅鲨属及星鲨属两个属生活于北大西洋 。Musick et al. (2004)指出皱唇鲨属(Triakis)在晚中新世时期于北大西洋灭绝 , 前鳍皱唇鲨属(Iago)也有类似的情况 , 现在的前鳍皱唇鲨属(Iago)只局限于印尼至太平洋地带 , 前鳍皱唇鲨属先祖于始新世中期北大西洋领域出没 , 史前的前鳍皱唇鲨属种包括中新世早期的Iago angustidens及上新世早期的Iago costamagnai 都是生活于地中海的 , Iago angustidens最初是被划作皱唇鲨属(Triakis)。上新世后期环境改变可能是导致现存的前鳍皱唇鲨属种的分布 , 也使地中海的皱唇鲨属消失。现在的翅鲨属于欧洲至巴塔哥尼亚的大西洋海岸都有分布, 但只有北美东岸是没有翅鲨属种存在的 , 北美东岸的翅鲨属可能于早中新世或早上新世时期消失。于中新世之前星鲨属化石于海岸沉积层一直是相当罕有 , 但现在却能取得广泛的分布。上新世时期气候变化 , 巴拿马海道的封闭都迫使皱唇鲨科成员分布要作出大调整。




                          


                          IP属地:江苏13楼2011-03-25 20:17
                          回复
                            沙条鲛科Hemigaleidae一共有四属 , 尖齿鲨属(Chaenogaleus)分布于西印度洋至中国 , 印度至马来亚群岛 , 于德国南部, 玻兰,葡萄牙及法国南部的中新世地层均发现了尖齿鲨属种Chaenogaleus affinis的化石,于北美始新世地层也发现了尖齿鲨属未定种Chaenogaleus sp的牙齿化石。
                            半沙条鲨属(Hemigaleus)有二种 , 犁鳍半沙条鲨(Hemigaleus microstoma)分布于印太平洋心脏地带 , 包括南印度至中国 , 菲律宾 , 印度至马来群岛 , 非洲至阿拉伯半岛 , 而澳大利亚半沙条鲨(Hemigaleus australiensis)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 半沙条鲨属(Hemigaleus)没有留下化石记录 。
                            现存的钝吻鲨属(Hemipristis)只有一种, Hemipristis elongatus全长2.4米及重250公斤,
                            分布于环绕南非的印度洋至亚洲南部,中国,菲律宾及澳洲北部。过去灭绝的成员有二种 , 包括生存于始新世中期至早渐新世的非洲,南美及北美的弯齿钝吻鲨Hemipristis curvatus , 至于二十世纪初发现的H. wyattdurhami牙齿化石被认为是H. curvatus的同物异名 ,它的化石最早于埃及被发现。于渐新世至更新世时期兴起了一种足有大白鲨平均个体般大小的钝吻鲨属种锯齿钝吻鲨Hemipristis serra , 锯齿钝吻鲨Hemipristis serra牙齿和现存钝吻鲨Hemipristis elongatus的相比,全长推测达16尺 , 锯齿钝吻鲨 Hemipristis serra于全球气候温和的海洋生活。弯齿钝吻鲨Hemipristis curvatus 牙齿珐琅质有一半是没有锯齿切边但晚渐新世时期的锯齿钝吻鲨H. serra牙齿已几乎有完全的锯齿切边。锯齿钝吻鲨Hemipristis serra于印尼 , 苏门答腊一带的更新世地层也有化石发现,显示它们仍支持至更新世时期。钝吻鲨属(Hemipristis)源于埃及 , 于中新世时期扩张至美国,欧洲,爪哇 , 印度,澳洲,南非及秘鲁 , 该属于欧洲及西非曾有分布直至上新世时期才消失。





                            副沙条鲨属(Paragaleus)一共有四种,包括南非副沙条鲨(Paragaleus leucolomatus),大西洋副沙条鲨(Paragaleus pectoralis),台湾副沙条鲨(Paragaleus tengi)及生活于印度洋西部的兰氏副沙条鲨(Paragaleus randalli)。它们是生活于热带海岸的中小型鲨类 , 属种局限于西非,南非,北印度洋及亚洲东南部 。副沙条鲨属(Paragaleus)化石于西欧有所发现 , Paragaleus pulchellus 就是生活于中新世葡萄牙及法国南部的早期副沙条鲨属种 , 葡萄牙晚中新世的Esbarrondadoiro Formation也发现了史前副沙条鲨属种Paragaleus antunesi牙齿化石 , 于北卡罗莱纳州始新世路德阶(Lutetian)地层也发现了类似副沙条鲨属种的鲨鱼牙齿 , 根据该鲨鱼牙齿定种名为Paragaleus duplinensis , 北卡罗莱纳州中新世前期至中期的Pungo River Formation也有类似副沙条鲨属牙齿化石。副沙条鲨属(Paragaleus)看似是于中新世时期随着特提斯海岸进入东大西洋 , 但副沙条鲨属(Paragaleus)于大西洋西部,太平洋板块及东太平洋却没有踪影。


                            


                            IP属地:江苏14楼2011-03-25 20:20
                            回复
                              2025-10-01 20:14: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存的真鲨科超过十二属 , 种类更超过49种 , 生活于热带及海岸 , 它们于大洋也有很高的移动力。鼬鲨属及斜锯牙鲨属(Rhizoprionodon)则和斜齿鲨属(Scoliodon)有密切关系,属于真鲨科中的基层类属。其他的真鲨科类属有柠檬鲨属(Negaprion), 弯齿鲨属(Loxodon), 三齿鲨属(Triaenodon).真鲨属,大青鲨属, 剑吻鲨属(Isogomphodon), 窄吻鲨属(Nasolamia), 露齿鲨属(Glyphis), 宽鳍鲨属(Lamiopsis), 直齿鲨属(Apriondon), 基齿鲨属(Hypoprion)及胞齿鲨属(Physodon)。
                              鼬鲨属及斜锯牙鲨属于始新世早期(约5300万年前)已存在于地球上 , 柠檬鲨属(Negaprion),剑吻鲨属(Isogomphodon)及真鲨属于始新世中期已存在 , 但大青鲨属要直至上新世才存在 , Naylor’s (1989)认为大青鲨是源于真鲨属种 。现存的鼬鲨是一种体型较大的 , 分布于环球热带海岸 , 大洋海底及水层中生活的鲨类 , 也会在大洋作长途迁徙的鲨类 , 于夏季向温带地区游动 , 鼬鲨属种于第三纪的欧洲 , 南北美洲 , 印尼苏拉威西岛 , 印度及日本都有分布。

                              艾布杜恩鲨属(Abdounia)属于早期真鲨科属系 , 生存于早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 , 艾布杜恩鲨属(Abdounia)包括古新世达宁阶(Danian)至塔内提阶(Thanetian)摩洛哥的非洲艾布杜恩鲨Abdounia Africana , 古新世至始新世北非,欧洲及北美的Abdounia beaugei (Abdounia doncieuxi 是Abdounia beaugei的同物异名), 始新世阿拉巴马州及乔治亚州的Abdounia enniskilleni , 始新世法国及北美的Abdounia lapierrei , 始新世英国及比利时的Abdounia minutissima ,始新世北美及欧洲的Abdounia recticona , 始新世中期阿拉巴马州的Abdounia claibornensis ,   始新世中期(路德阶)摩洛哥的Abdounia finalis , 晚始新世中国的Abdounia kashiensis , 渐新世比利时的Abdounia belselensi ,   晚始新世北卡罗莱纳州的Abdounia furimskyi。古新世至始新世的Abdounia beaugei有较宽大的三角齿尖 ,有专家认为Abdounia beaugei和Abdounia subulidens是同物异名的。
                              古新世摩洛哥的非洲艾布杜恩鲨Abdounia africana有较细小的牙齿 , 但非洲艾布杜恩鲨Abdounia africana的一对小齿尖比例上要较其他艾布杜恩鲨属种来得大。始新世中期阿拉巴马州的Abdounia claibornensis牙齿则有至少六对小齿尖 , 齿尖沿着边缘不断缩小, 牙齿符合Abdounia recticona牙齿变异范围内。晚始新世的阿拉巴马州及乔治亚州的Abdounia enniskilleni只有一对小齿尖,但牙齿上的齿尖要较古新世至始新世北非,欧洲及北美的Abdounia beaugei牙齿来得大。始新世中期(路德阶)摩洛哥的Abdounia finalis有较大的牙齿 ,但牙齿上的小齿尖变得非常细小,有的甚至已缺失 , 晚渐新世的Abdounia. furimskyi牙齿也几乎完全看不到小齿尖。至于晚始新世中国的Abdounia kashiensis牙齿化石上是缺失齿尖部分 , 上颌侧齿和Abdounia lapierrei被认为和Abdounia lapierrei相同,但齿根上的圆突出部则不相同 , 由于化石较残破 , Abdounia kashiensis的地位尚不清楚 , Abdounia kashiensis可能不过是Abdounia lapierrei的一个同物异名罢了 , 渐新世比利时的Abdounia belselensis牙齿形态和Abdounia beaugei及灰三齿鲨的相似。Abdounia recticona有较大的牙齿并长有五至八个细小的小齿尖 , Abdounia lapierrei的齿尖则较微薄苗条 。于维吉尼亚早始新世伊普雷斯阶(Ypresian)地层发现了Abdounia beaugei相似种Abdounia cf beaugei的牙齿化石 , 牙齿高度只有1.5 cm , 齿尖是三角形且珐琅质是平滑的 , 前齿的齿尖是垂直的 , 牙齿主尖两旁都有多达三个小齿尖 , 侧齿及后牙的主齿尖不再垂直且向同一方向倾斜 ,且两旁长有单一的齿尖 , 齿冠不再悬垂于齿根之上 , 并具有较强的营养沟。David Ward认为Abdounia. cf beaugei有较宽且低的齿冠 , 具有双侧齿尖 , 因此也把Abdounia cf beaugei命名作Scyliorhinus minutissimus。Fabrice Moreau于2006年也指出维吉尼亚Nanjemoy发现的Abdounia cf beaugei牙齿要较欧洲及北非的Abdounia beaugei牙齿来得细小 , 且Abdounia cf beaugei长有多倍数的侧齿尖。
                              


                              IP属地:江苏15楼2011-03-25 2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