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吧 关注:15,164贴子:189,256

【凤凰佛艺】永远的信仰希冀——观音在民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这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使至理成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迹;在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观音菩萨在现实娑婆世界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永远的信仰希冀。

(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文/张总)

 




1楼2006-05-15 17:04回复
    观音菩萨慈悲度生,随类应现。为了教化不同环境,不同根机众生的需求,菩萨常变化成不同身份的形象,特别是佛法传来我国并东传日本后,其显化事迹不胜枚举,从佛弟子的信仰普及为民间的信仰。三十三观音是我国唐宋时代及日本民间信仰之观音集合而成。三十三观音并非化现各种形象,而是观音菩萨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变化形相,只是以姿态、埸景与所持法器区别。

    杨柳观音(佛身):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滋贺圣众来迎寺藏高丽时代杨柳观音像


    2楼2006-05-15 17:05
    回复
      龙头观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明 ·丁云鹏绘龙头观音


      3楼2006-05-15 17:06
      回复
        持经观音(声闻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清·粉彩瓷·持经观音


        4楼2006-05-15 17:07
        回复
          圆光观音(梵王身):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或释圆光为普门品中"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相应。


          元代石刻线画《圆光观音


          5楼2006-05-15 17:07
          回复
            游戏观音(帝释身):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与普门品中"或被恶人受,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相应。


            纽约陈哲敬藏观音游戏坐像


            6楼2006-05-15 17:08
            回复
              白衣观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莲花,右手结与愿印,身着白衣,处白莲花之中,或结定印以为是比丘与比丘尼的化身。



              大足北山佛湾136号白衣观


              7楼2006-05-15 17:09
              回复
                莲卧观音(天大将军身):双手合掌,在莲叶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观音之小王身


                明代版画《莲卧观音


                8楼2006-05-15 17:10
                回复
                  泷见观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飞瀑,表普门品中"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意。


                  江户时代仙崖《泷见观音


                  9楼2006-05-15 17:11
                  回复
                    施药观音(毗沙门身):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敦煌莫高窟045窟南壁东侧救须弥


                    10楼2006-05-15 17:13
                    回复
                      鱼篮观音(小王身):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西游记》中对此形象有发挥,因而在民间影响很大。渔篮即马郎妇观音故事很生动。原陕西民风悍凶,不知有三宝。元和十二年忽有一孤身美女提篮卖鱼,人皆竞欲娶之。女子说:有一夕能诵《普门品》者,可归,早晨有廿余能诵彻。女子再授《金刚般若》,至晨能背者犹十人,续再授《法华经》全帙,给三天期限,结果独有马氏子能。马郎迎娶后女子即称病,须臾便死,体且烂坏。瘗埋后数日,一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启开视之,唯见黄金锁子骨。老僧说此为观音大士,悯汝悲障重,垂方便示化。此后陕西地方诵经者益多。宋黄庭坚《观音赞》说:"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赵孟頫绘《鱼篮大士》像


                      11楼2006-05-15 17:14
                      回复
                        德王观音(长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于脐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观音救苦示现图》之德王观音


                        12楼2006-05-15 17:15
                        回复
                          水月观音(居士身):作观水中月形状,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或释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水月观音


                          13楼2006-05-15 17:16
                          回复
                            一叶观音(宰官身),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返日时,遇暴风于南溟时即默祷观音,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观音像奉于南溟观音寺,故有此称。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宰官。


                            北京琢木稿本《莲叶观音》


                            14楼2006-05-15 17:17
                            回复
                              威德观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天大将军身。



                              《观士音应化灵异图像》天大将军身


                              16楼2006-05-15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