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吧
关注: 1,015 贴子: 3,492

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迎之。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3
    一个人寿夭贵贱等,非外力,非己,在于自己的天命如此,外力无法干涉,所以说,尽力而为就行了,不要执着最后的结果与否,顺其自然随缘方能自在。
    克神 4-26
  • 0
    原文:一灼之火能烧万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万物,物亡而道何在。 解释:一个现象,物体的产生是依另一物而存在,环环相扣,本性空。因为火的出现是因为在纸上燃烧,没有了纸何来的火的燃烧,此就是相互依存,此灭故彼灭。同理道能一瞬间把万物给毁灭掉,万物不存在了道何在?意思是说万物能显现道的作用,没有了万物何来道的作用呢,此就是空能生有,没有了有,空如何体现?
  • 0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yè)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封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
  • 0
    1,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1]命曰:“汝奚功于物,而物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 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 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 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柰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力曰:“
  • 5
    杨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后,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看上去很凶险,您是否能帮我请医生来为他诊治一下?” 杨朱探视了一下,安慰季梁的儿子说:“贤侄别急。依我看,你父亲的病并不严重,只要好好调理,很快会痊愈的。” 但是,季梁的儿子不信,一下子请来三个医生。 第一位医生给季梁诊治了一下,说:“你得病的原因是冷暖没有节制,虚实失调
  • 43
    列子是郑州人,而我作为一名地道的郑州人二十多年来居然不知道。小学初中教育里有提到列子、印象深刻的是两小儿辩日、其他一概无知。 借公司深入发展
    克神 2-27
  • 0
    我是中安专升本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人,如果大家想了解和咨询专升本可以联系我。
  • 13
    同学们的聚会之后,与老友在街道上漫步时谈说,如果把每个人的履历并排起来,再用斜刀排列,这样,他有了我的性情,我有了你的经历,你有了他的出身,谁与谁的环境交换,某与某的容貌更替,那样,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呢?我会还将是如今的我么?也许现在的我将作为一场梦醒来,梦外的我只是一只蝴蝶而已。月明星稀,街上仍不时有鞭炮声响起,我的理性处理系统被我调到了奇怪的方向,揣测推论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我会成为一个什么
  • 10
    这篇《列子》提到两次,分量很重。 这里只贴译文。 列子在学习道术的时候,三年之内,心中不敢念想是非,嘴上不敢谈论利害,才得到老师的斜看一眼罢了。 五年之后,心中恢复了念想是非,嘴上又再陈说厉害。老师才微微一笑。 为什么要恢复呢,因为经过三年的戒律,初步不受外物影响;这时候要开始观照,了解是非厉害曲直的缘由。 老师为什么笑呢,内外自然而然,胜过三年之前的戒律。 七年之后,顺应心灵对外部环境发念想,反而觉得没
    长阳山人 12-23
  • 2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
    长阳山人 10-28
  • 2
    人来到世间,是来体验生命的快乐,是来完成任务的,不是来与别人比的。因为,宇宙是多姿多彩的,不是单一的。个人天命不一样,时空不一样,强行要一样,这不是烦恼吗?强行一样,宇宙及人间有意思吗?快乐才是人来到世间的意义,不是要与别人一样齐。花有花的价值,草有草的价值,圣人有圣人的价值,各不一样,因为天命不同,所以强求一致是无明的表现。
  • 0
    墨杘、单至、啴咺、憋懯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知情,自以智之深也。巧佞、愚直、婩斫、便辟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而不相语术,自以巧之微也。狡犽、情露、瀽极、凌谇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晓悟,自以为才之得也。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谪发,自以行无戾也。多偶、自专、乘权、只立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顾眄,自以时之适也。此众态也。其貌不
  • 9
    列子到底在 讲什么
  • 8
    《列子》这一段真是史诗一般的故事。 周穆王受道人指点,西游越过昆仑山
  • 6
    只有死亡才能获得宁静安息。
  • 0
    人人想长寿,执着于长寿厌恶夭折或短命,想人力改变一切,这是徒劳且不明白自己天命的表现。人力属于后天的个人做作这是不符合先天的规划,先天的使命。真知天命者,顺应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天命,无为自然顺应天命,不会在意自己短命或长寿,别人夭折,也不怨天,因为一切都有自然的规律,面对自然的规律,天命,不抗拒也不欢迎,内心要随时保持平静,我们所做的就是这样。无明不知自己的天命的人会怨天尤人,因为不明白事实真相。
  • 0
    结合力命篇的思想,我认为人的命是无主宰,非自然的,没有谁能主宰你的命运,外部的一切都不能改变你,只有你自己的心念能改变,这就放下了有神论的思想,上帝主宰说,神主宰说等。人的命运好坏,长寿短命皆是自己前世给自己设定的,类似于业力说,今世你怎样,涂上怎样的颜色都是上辈子计划的,叫天命。天命是自然的,这里面没有谁主宰说。但是天命的趋势不可挡,圣智不能犯,神鬼不能欺,因为这也是自然的规则,该他倒霉跑不掉,
  • 1
    无乐无知、真乐真知 经过数十年的主动作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周游列国之后,孔子带着深深地体悟,再次投入到文化典籍,尤其是周易的研修之中,终于完全进入了“无”的境界:“无乐无知”;“知而亡情、能而不为”,实现了“真乐真知”、“真知真能”。列子原文:“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 何谓“无乐无知”?就是既不喜欢什么,也不讨厌什么,既不主张什么,也不反对什么,既不展现
  • 0
    万品终灭为验,万有还归于虚无,这是列子这本书天瑞篇的要旨。凡是有形有相的都会归于虚无,宇宙诞生也是如此,从无到有,然后返归于无,所以这个虚无不是啥也没有,而是蕴含无限可能的有。有生有化者无常变幻,没有一刻不变。但是不生不化者长存。人一旦达到了虚无的境界,无所谓长寿短命,无所谓贵贱,无所谓顺境逆境,因为一切都达到了虚无。人的心胸为何那,么狭窄,为何会斤斤计较就是因为i心不虚化,不能达到虚空的状态,所
  • 193
    细读列子   解冲虚之途 从论真与假说起 从头来说,这其头应当问真假,比如有人对你说了一件事情,有点听之未听,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说有位列子先生是中华大地有记载的神仙人物,因为他会飞,不是魔术表演似的悬在空气里活动着一会儿工夫,最长半个点的样子,今天美国人大卫科波菲尔的飞行术也要有一个舞台。我们说的这位列子先生可真不是盖的,可以在天空中飞半个月不待落地的,而且言之以为信的证人还是有名的庄周先生。当
  • 3
    原以为一切的结局终归虚无,以为肉体乃至这个世界只是灵魂的暂居地,以为天地不仁我亦可以不仁,原来心却做不到。不爱这个世界仍要善待这个世界,毕竟
  • 1
    齐田氏祖于庭①,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②,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④,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纳生人、虎狼生肉者哉⑤?” 我的看法:还是那个小孩子明理,小小年纪懂得很多。理解这一个故事要结
  • 0
    人来到这个世间,各有各的味道,酸甜苦麻辣都尝尽了,有的能享福,有的受苦,这是人们郁闷,烦恼的原因之一。其实,没必要烦恼,娑婆世界是不圆满的,有得就有失,是规律,既然这不能改变,而且每个人的因缘,天命各不同,没必要一律比齐,各有各的人生,冷暖自知。再者,大道的作用会变化的,你执着的一切,终究消散,所以没必要烦恼,要以变动的观点看自己的人生命运。有人不能接受无常,想永远拥有,其实这是不现实的,万般带不
  • 0
    读完天瑞篇,我觉得大道演化的规律是无常变化的,不会固定不变,随时产生随时消失,万物就在大道的演化下生生灭灭,我十分认可这一点,因为人的心念,行为,都是无常的。开始这样最后变了,没有一个定性的。其实,你回想小时候的一切,和现在对比,是不是就是无常演化呢,更何况我们的身体,寿命,也终将会消失掉。那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有啥执着的,因为一切终将过去,我们外在一切将随宇宙的演化,而消失的无影无踪,那你还执着
  • 0
    杨朱篇都是站在现实的角度考虑的,深刻且真实,是你不能逃避的。人有生就有死,生在人世间本来就很苦了,忧悲苦恼占一半,甚至意外占一半,人的快乐是暂时的片段的,那么杨朱给我们算了账,证明人在这个世间是苦的,人不能让活出快乐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是无意义的。我认为是这样的,本来人生就很短暂了,还要压抑身心,在乎名誉,不能快乐,人是无意义的。活人就要活得自在,真实,不要在乎外在的形式压抑自己本性。不要在乎所谓的
  • 0
    先引原文:北宫子谓西门子曰:“朕与子并世也,而人子达;并族也,而人子敬;并貌也,而人子爱;并言也,而人子庸;并行也,而人子诚;并仕也,而人子贵;并农也,而人子富;并商也,而人子利。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粝,居则蓬室,出则徒行。子衣则文锦,食则粱肉,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在家熙然有弃朕之心,在朝谔然有敖朕之色。请谒不相及,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子自以德过朕邪?”西门了曰:“予无以知其实。汝造事而穷,予造事而达,此厚
  • 0
    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是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挂碍,从而不畏惧死亡。至乐篇就是在阐述如何看待死亡,生与死的关系等。在与骷髅相梦的故事里,庄子曾追问骷髅,人生究竟遭到什么磨难而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贪生失理、斧钺之诛、不善之行、冻馁之患而惨死,还是人到终年而老亡?梦中骷髅前来应答,只一句“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便把庄子所有的追问都回挡了。在骷髅看来,庄子提出的诸多死因都是属于人生所累,因为追求名
  • 0
    先引用原文。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我的认识:世人都说我,我,我。但是绝大部分人认为我身是我,因此执着外在的身体,想占有这个身体,不想自己的身体
  • 1
    列子引用道德经的一句话说明,柔弱,平和,才是合道的,强大是衰亡的象征。弱者道之用,大道贵在用柔弱,用柔弱才不会极端化,才能循环往复,用在心性上来说就是要柔和 ,不可争强好胜,内心要保持平和,保持谦让,要学会忍辱,不可过于极端化,不可过于执着,树木虽直且刚,但是受伤害最深,小草虽小,受伤害小,就是所以柔弱居上,刚强处下的道理。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就是说不道的人,暴炕的人,是不会善终的。
  • 11
    《列子 周穆王》中有一则故事: 宋国阳里的华子中年时得了健忘症,早晨拿的东西到晚上就忘了,晚上放下的东西到早晨就忘了;在路上忘记走路,在家里忘
  • 2
    力命篇中说,天之所恶,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意思是,天所厌恶的,有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呢,意思是不知道,很难知道,既然如此,就不要用自我的智识认识上天,不用去用尽计谋为自己打算,做人难得糊涂,老实一点,一切自有天意,尊重并顺应这个自然规律。你用尽心思去为自己打算,并按照自己的意思揣测天意,一切都是徒劳。为自己算好一切,成功是一半,失败是一半;啥都不计算,成功也是一半。所以说,尽人事,听天命。没烦恼。
  • 2
    列子中有一篇有这么一则故事。是说儿子死了。父亲并不悲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有儿子前我没什么感觉。没感觉到孩子的存在,有了孩子后,又死去了,我为何要悲伤呢、 感悟:这位父亲活的可通透了。想得开,孩子没来人间是无,来了暂时有,死了后又回到无的状态,最开始的状态,所以这位父亲并不悲伤。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 3
    很久没来贴吧了,真是个不称职的吧主。近几个月忙于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琐事,并刚踏入工作。从学校
  • 1
    杨朱说,我们做善事如果不求名利,不去管这个最后的好处,结果名利反而跟从你,这是求本附带的,。意思是,从反面来讲,如果我们只注重名利。那你行善动机就不纯,舍本逐末,丢了宝珠捡石头。就像行善是为了回报一样,动机就是回报,那反而没回报,没功德。所以行善就行善,不去想名利,纯动机,那么你功德反而有,附带名利迎来了。
  • 0
    从前,魏国有一位东门吴,他的独子死了,却不忧伤,旁人看不过去,责询他道:“你的爱子,天下不会有第二个,现在死了,却不忧苦,太没道理吧。”东门吴回答说:“我从前也没有儿子,那时候并不忧苦呀,现在儿子死了,不过回复到从前没儿子的时候一样,为什么要忧苦呢?” 感想:东门吴是个活的通透,旷达的人,儿子没来前,一切是无,有了偶然的机会,来到这个家庭是暂时的有,死了后又归于以前的无的状态,这又有什么让这位父亲
  • 0
    原文: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之。 而有兄曰公孙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麴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也。 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方其耽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乡有
  • 4
    杨朱篇的中心是快乐,求真真实,放下虚伪的做法。首先谈谈快乐,说起快乐,有人说,我家财万贯,有好车,有好房才叫快乐,其实不然。真实的快乐是内心精神的快乐,没有忧愁,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快乐,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杨朱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说我们大部分的人活得既短暂,活得很忧愁,很痛苦,这不是他赞赏的人生,真正的人生是快乐的,是随天性的,是自然的,这说的很好啊。看看我们自己私欲甚重,没有知足心,没有放下外物,
    9(‘McD 5-1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冲虚

目录: 中国古代史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