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吧
关注: 891 贴子: 1,770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黄颡鱼养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区。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黄颡鱼病害发生也逐渐频繁。减少黄颡鱼病害损失,增加养殖效益,目前成了水产养殖的首要任务。 01 红头病 病原体:迟钝爱德华氏菌;流行水温为18~2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发病较少;主要危害30~200g左右的鱼种或成鱼,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症状: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鳍条各基部充血,下颌、鳃盖、腹部可
  • 0
    一、养鱼一天喂几次最好 养鱼一天要喂一到两次。虽然鱼类的耐饿性比较强,几天喂一次也能养得活,但如果在生长期没有提供足够的养分,鱼儿就会永远长不大了,变成老头鱼,看上去也不美观。所以最好天天给鱼喂食,每次要喂到七八分饱左右,但不能让它吃撑,长期吃得多容易患上肠炎,甚至会导致其死亡。 二、怎么给鱼喂食 1、饲料选择:鱼的种类众多,对饲料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是草食性的,有的是肉食性的,因此一定要投喂合口的饲
    丰禄小6 7-29
  • 0
    黄颡鱼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具备较高经济价值及市场潜力,养殖区域遍布全国各地。但由于黄颡鱼自身属于无鳞鱼,没有鳞片保护鱼体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蚀和养殖过程中管理疏漏、养殖密度增大等原因而导致黄颡鱼病害时常发生, 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小瓜虫病更是令养殖户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小瓜虫的危害! 小瓜虫病的危害性十分大,一般寄生在黄颡鱼的体表和鳃部,吸食鱼体营养,刺激鱼
  • 0
    肠炎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不光是新手,实际上老手也有翻车的时候。小编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鱼之所以发病,就是和饲料的投喂相关。一方面是在不该停料时停料,二是不该大量投喂时大量投喂,没有根据鱼肠道内消化酶的特点进行投喂管理,最后导致了肠炎,免疫降低,最后引发疾病死鱼。 鱼在大量吃食时,其肠道内的正常水温应该在20度上下,此时肠道内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活性。干酪乳杆菌,这个菌也就是在鱼的肠道内帮
  • 0
    水产养殖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为了维持养殖业的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应用到水产养殖中。但是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大大影响了微生态制剂使用的有效性。如何正确使用?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01水体条件的影响 1、依据有毒物质的大致含量,确定微生物的使用量和使用类型,才能既提高其有效性,又防止微生态制剂中的多余活菌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2、另外,养殖水体本身的温度、pH、盐度、微生
  • 0
    种植水稻和养鱼本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如今把两者合二为一早已屡见不鲜,很多人会问在稻田里养鱼,鱼儿不会把水中的养分消耗掉吗?不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影响吗?其实这些都不用担心,鱼儿的成长反而会对水稻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编就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 各地经验表明,发展稻田养鱼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会促进水稻增产。养鱼的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产量5—10%,较高的增产14-24%。
  • 0
    黄颡鱼腹水病问题一直影响着广大养殖朋友,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腹水病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方法! 黄颡鱼腹水病,俗称“大肚子”,又称为出血性腹水病,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发生腹水病的黄颡鱼外观表现为:吃食减少或者不吃食、离群独游或者悬浮于水面,体色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解剖腹水病的黄颡鱼可见:胆汁外渗,腹腔
  • 0
    水产动物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生物侵入水产动物而引起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鱼及环境原因 (1)机械性刺激如撞伤,拉网、分池因操作不慎受伤等 (2)物理性刺激如高温、低、电流、冻伤、运输中受压等 (3)化学性刺激如有机或无机的化学物质(用药不当或残留物)、重金属、氨氮等 (4)生物性病原(病原体)刺激,如寄生虫 (5)营养不良,当鱼体必需的营养素和其它物质缺乏或不足时,可引起机体机能的剧
  • 0
    近些年黄颡鱼的溃疡、烂身病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小编就黄骨鱼烂身病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烂身病是什么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 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 如果发病,
  • 0
    黄颡鱼“裂头病”,又叫“一点红”“头肿病”和“爆头病”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 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病。1~3两之间的鱼发病较多,尤其是二龄鱼发病率较高。水温在18~30℃之间发病,25~28℃发病较严重,因此每年的6~9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病程比较长,累计死亡率比较高。温度降低时,病情可不治而愈。 检查如下:黄颡鱼头颅开裂,有出血症状,离群漫游,打转,趴边,似缺氧症状,不久后死亡。镜检有少量车轮虫。剖检肝
  • 1
    请问大神这是什么病
  • 0
    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识别池塘的肥度?如何施肥?都有什么注意事项?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瘦水养鱼池施肥可以提高浮游生物的数量,而浮游生物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鱼塘产量的高低。在施肥时,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肥料的效应、池水原有肥度和所养鱼的耐肥力来确定。 一般识别肥度和用肥量的标准如下: 鱼池肥度识别的一般标准 1、池塘溶氧 主要养殖鱼类最低溶氧量为3毫克/升,有机物耗氧量大致为30毫克/升,在生产中施肥时要调
  • 0
    针对黄颡鱼大肚子腹水,裂头一点红,烂身死亡, 联系15538908968
  • 0
    佛山市昊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做空气能养殖恒温热泵机组十几年,对鱼苗孵化恒温有着丰富的经验!因为专注,所以专业!由于设备质量好,操作简单,应用口碑良好,所以用户遍布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我们的设备智能,操作简单,节能省电,水温恒定,适合各类水产养殖孵化使用。 实际应用案例:佛山市三水区西南200多亩的大型黄骨鱼苗孵化养殖基地,去年用上了我们的鱼苗孵化养殖恒温机,孵化
    专家77 6-29
  • 0
    在水产养殖中,解毒有机酸出现的频率可能是最高之一。有机酸还有没有其他作用是大家不清楚的呢?小编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有机酸的作用 一、抑菌作用 有机酸可导致细菌正常代谢紊乱,甚至裂解死亡,间接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 有机酸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 pH 值,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影响细菌 DNA 的复制等达到抑菌的目的,如甲酸和山梨酸。 二、促进摄食、提高消化率和增重率 有机酸可促进水产动物对食
  • 0
    鱼类厌食症,是在养殖适温范围内无任何生理疾病时,突然不吃食或显著减少吃食量的反常现象,而不是指鱼生病或水温下降而呈现食欲减退的现象。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01水质不良引起 一般pH值偏低,pH值在5.5―6.5之间,水体呈酸性。在pH值低于7的酸性水中,鱼鳃分泌粘液增多,粘液沉淀覆盖在鳃上皮细胞之上,影响鱼的呼吸,酸性水还能使鱼类血液pH值下降,降低其载氧能力,影响摄食。 02水的总硬度和总碱
  • 0
    聚焦鱼类养殖行业 养好鱼就看所有鱼 欢迎大家关注!
  • 0
    水产动物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生物侵入水产动物而引起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鱼及环境原因 (1)机械性刺激如撞伤,拉网、分池因操作不慎受伤等 (2)物理性刺激如高温、低、电流、冻伤、运输中受压等 (3)化学性刺激如有机或无机的化学物质(用药不当或残留物)、重金属、氨氮等 (4)生物性病原(病原体)刺激,如寄生虫 (5)营养不良,当鱼体必需的营养素和其它物质缺乏或不足时,可引起机体机能的剧烈
  • 0
    KonJing靜 6-21
  • 0
    佛山市昊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跟海大集团旗下的各大水产孵化养殖公司和全国各地的水产孵化养殖基地有着长期的合作,给他们提供鱼苗孵化恒温的专业化智能化设备,大大有效提高鱼苗孵化率和存活率! 现在鱼苗孵化慢慢从传统的电加热棒或者锅炉烧煤,烧柴等转变成现在环保智能空气能恒温设备(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操作更方便)!
    专家77 6-21
  • 0
    佛山市昊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跟海大集团旗下的各大水产孵化养殖公司和全国各地的水产孵化养殖基地有着长期的合作,给他们提供鱼苗孵化恒温的专业化智能化设备,大大有效提高鱼苗孵化率和存活率!现在鱼苗孵化慢慢从传统的电加热棒或者锅炉烧煤,烧柴等转变成现在环保智能空气能恒温设备(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操作更方便)!
    专家77 6-12
  • 0
    近些年黄颡鱼类的溃疡、烂身病在我国养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 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如果发
  • 1
    赛科集团赛有渔,现诚招全国经销商 纯中药纯国标产品,改底,调水,预防,治疗 详情咨询:15538908968张,微信同号
  • 0
    黄颡鱼体型消瘦、肝脏发白发黄、腮边和鳍部有明显溃烂迹象,体内脂肪组织发黄。 龙昌胆汁酸+幸福100内服:龙昌胆汁酸修复肝脏、排毒解毒,幸福100增强免疫力、抵御菌毒攻击! 天气转好,关注水质问题以及肝胆疾病的病发症,水质、鱼体出现问题,调节水质,做好龙昌三宝内服,出现死鱼抗生素、胆汁酸、幸福100加足量。 9口鲈鱼塘全程内服龙昌三宝,全程不杀虫 个别塘口水瘦、镜检有少量车轮虫,其它全部无虫,整体肝脏非常健康
  • 4
    求购黄颡鱼成品鱼
  • 6
    黄颡鱼相关行业交流群,大家可以进黄颡鱼行业群交流 有一种缘,放手后成为风景。有一颗心,坚持中方显真诚。你懂了,我接近天堂;你不懂,我成为经过。
  • 0
    出售杀小瓜虫药,需要的加Q962123720,土方调配,非专用药,很多客户都反应效果很好。
    哒哒啪 6-6
  • 0
    近些年黄颡鱼的溃疡、烂身病在水产养殖中不断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 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如果发病,应及时治疗,治疗越早,感染数量越少,治愈率越高;反之,治疗效果就越差。
  • 0
    黄骨鱼苗,198,656,11373
  • 0
    黄骨鱼“爆头”又入高发期骨鱼出血性水肿病又称“裂头症”,是五月份高发的细菌性感染病。五月气温升高,池塘微生物大量繁殖,尤其水质不良的池塘害菌大量爆发,感染黄骨鱼引发多种疾病。黄骨鱼出血性水肿病是引起大量死亡的病种之一,一旦发病治疗难度极大,只有做好有效的预防才是成功养殖的根本。 1.裂头病病因: 黄颡鱼“裂头病”,病原为鲶爱德华氏菌,经由黄颡鱼颅内嗅叶神经感染脑部细胞,病灶向上腐蚀由顶骨裂隙中突出,形成
    KonJing靜 5-29
  • 0
    1、病因: 饲料中营养成份不合理,缺乏维生素、无机盐,或者脂肪含量过高,或能量过低均会引起黄颡鱼营养性疾病。 2、症状: 常见的是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发病的鱼类肝脏失血变色,出现花白肝,豆腐肝,胆囊肿大,胆汁呈现墨绿色,有的胆汁黄绿。病鱼零星死亡。且最先死亡的,是长得最大的个体。 3、防治方法: ①改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适当添加“干脉通”+“快补200”; ②科学投喂,合理调整投喂量,防治投喂量过多或过少
    KonJing靜 5-28
  • 0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 黄颡鱼在我国的养殖面积和密度在不断扩大,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脂肪肝、肝胆肿大等肝胆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黄颡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黄颡鱼肝胆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常见于黄颡鱼在喂食后1小时内在食台周围呈现上窜现象,鱼体鳍条末端发白,特别是尾鳍末端尤为明显。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
  • 0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 近些年黄颡鱼的溃疡、烂身病在水产养殖中不断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 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即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在发病季节定期进行预防。如果发病
  • 0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员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 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气温逐渐变暖,正是水产养殖的起点,但是最近黄颡鱼却出了问题,很多养殖户反应,池塘开始死鱼,其主要的症状有烂尾、烂身、溃疡、身体眼睛红肿,出血等症状,导致了大量的死鱼,让养殖户出现不小的损失。鱼瘟是怎么来的? 鱼瘟并非是指某一种疾病,主要是细菌性、病毒性、真菌以及寄生虫一种或几种鱼病混合感染。鱼类早春发病,
  • 0
    为什么逮回来放一夜就死了
  • 5
    斤500尾的,苗子有货的老板私聊我
  • 14
    求各位大神告诉小弟,这黄骨鱼得了什么病?镜检没有发现虫害,内服沙星加K3,外泼暴血停也起不到效果!每天都有死亡!
  • 0
    几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介绍 1.出血性水肿病 (1)病原:据初步研究,病原体系细菌类。 (2)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脓液,肝脏上有黄色斑块,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3)危害及流行:该病在苗种和成鱼饲养期间
  • 0
    随着气温的下降,是水产养殖的得一个特别的阶段,黄颡鱼养殖也进入养殖阶段的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鱼的摄食加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分解毒素不好,加上水质容易恶化,导致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底质不好,鱼类容易发生疾病。 常年道“养殖投喂的高峰期,也是鱼类发病的高峰期”一方面随着气温下降,昼夜温差的加大,水体容易出现分层、对流、泛塘,容易引起倒藻、鱼体应激等,这个时候,大量的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
  • 0
    当车轮虫引起黄颡鱼发病时,养殖户习惯于施用杀虫药物,但杀虫药多是高毒性、高渗透性的农药、重金属等,杀虫药不能随意加量施用,否则在杀死部分车轮虫外,还会给黄颡鱼带来伤害,造成鱼吃料少、不吃食、溜边、黑身、抽搐等,严重的会直接造成死亡 在江苏实地走访过程中,当地养殖户通常会使用一种俗称“黄药水”的药剂,使用后黄颡鱼看似没有异常,只是吃料量有所减少,但是通过解剖发现,黄颡鱼腹腔内脂肪全部变为黄色,这就说
  • 0
    今年黄骨鱼行情看涨,广东佛山5两鱼价格突破13元/斤,浙江湖州14元/斤,湖北枝江3两鱼突破13.5元/斤,2两新鱼突破12元/斤,迎来往年最好行情。但黄骨鱼老三病,裂头病、出血病、肝胆病成为制约黄骨鱼养殖的瓶颈,很多养殖朋友倒在这三个问题上,损失很大。渔大夫-赵明在此给大家分享三个问题的防控方法: 1、裂头病,病原主要爱德华氏菌引起的,50-150克发病较多,尤其二龄鱼发病率较高,水温18-28度容易发病,25-28度发病严重。一般由黄骨鱼嗅
  • 0
    #鱼苗##黄颡鱼苗##广东黄颡鱼苗批发#本基地大量供应优质黄颡鱼苗,品质保证,价钱优惠,可送货上门,养殖技术指导。
  • 0
    近期在湖北等地区发现黄颡鱼有“大肚子,寄生虫和裂头”的现象。而黄颡鱼“裂头”病, 又叫“一点红”、“头肿病”, 是很多老板都比较头疼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黄颡鱼的“裂头病”。 对于疑似黄颡鱼裂头病的病鱼,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1、询问病史,重点询问近期吃食状况及病鱼是否经常在池边打转、狂游。 2、观察养殖水体颜色及进行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3、通过临床检验项目对其进行临床诊断,首先对病
  • 0
    随着温度降低,水质稳定性差,鱼体反复受到应激,体质弱,寄生虫越来越多。在走访市场发现,黄颡鱼的小瓜虫泛滥,很多养殖老板病急乱投医,大量用杀虫剂,导致鱼中毒死亡。黄颡鱼属于无鳞鱼,对杀虫剂格外敏感,因此一定不要乱用杀虫剂,轻微的会造成黄颡鱼脱黏,继而造成细菌感染,引起烂身、大肚子等;严重的会直接造成鱼体死亡。 基本上就是我们看到的在鱼体上皮层下面成排或成丛聚集,这个时期虫体外部有宿主保护层(上皮细胞
  • 0
    近期在湖北等地区发现黄颡鱼有“大肚子,寄生虫和裂头”的现象。而黄颡鱼“裂头”病, 又叫“一点红”、“头肿病”, 是很多老板都比较头疼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黄颡鱼的“裂头病”。 对于疑似黄颡鱼裂头病的病鱼,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1、询问病史,重点询问近期吃食状况及病鱼是否经常在池边打转、狂游。 2、观察养殖水体颜色及进行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3、通过临床检验项目对其进行临床诊断,首先对病
  • 3
    新年好,本人是小白,现在搞了二个帆布鱼池,规格是2*4*1的,想育蝇蛆养殖黄骨鱼,请问有没有黄骨鱼鱼苗下水的消毒视频,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
    改个名 2-28
  • 1
    刚买回来一个礼拜的鱼苗,鱼身前半部分两面出现绿豆大小的两个伤口,这是什么原因啊大神们
    2-2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