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助听器吧
关注: 1,991 贴子: 24,746

  • 目录:
  • 生活用品
  • 0
    对于噪音问题,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很多城市在繁华地段或者车流量大的马路上都安装了分贝监测仪。长期的噪音污染会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造成听力下降,除此之外还会对身体有其他的影响。
  • 0
    人体由各种细胞组成,每个类型的细胞都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白细胞主要起防卫免疫作用、红细胞为人体运送氧气等等…… 而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这也是得益于耳朵内的一种细胞——毛细胞 3500个内毛细胞和12000个外毛细胞有序地排列着 毛细胞位于耳蜗内基底膜上,是一种用来感受淋巴液振动并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出声音信号给大脑的细胞。 耳内毛细胞传递声音信号给大脑 但是你知道么,赋予我们听力的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只在胚
  • 0
    任何一款好的助听器,它的首要目标都是提高可听度,通俗点理解就是帮助弱听人士听到不戴助听器时听不到的声音,这也是助听器被发明出来的意义所在。 毕竟,对于弱听人士来说,如果不戴助听器,也许你能在餐桌上听到你隔壁桌紧挨着的朋友说话,或者也可以听到调大声后的电视声音。 但是,你可能听不到冰箱工作的响声,碗碟碰撞的叮当作响声,空调运转时的嗡嗡声,以及外面的交通噪音。 (没戴助听器时,你听到的车水马龙声是怎样的?
  • 0
    梅雨季节如何保养助听器? 1.梅雨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对于佩戴助听器的朋友来说,如果不注意助听器的防潮防汗,可能会导致助听器故障或损坏,影响听力和生活质量。有些人认为,梅雨天空气潮湿,助听器容易受潮,所以干脆不戴助听器。而不戴助听器会导致听力退化,耳朵适应能力下降,反而会加重耳聋程度。而且,不戴助听器也会影响日常沟通和社交,降低生活质量。 正确做法:梅雨天仍然要坚持佩戴助听器,但要注意防水防汗
  • 0
    听说鼓膜穿孔后不能戴助听器,是真的吗?
  • 0
    如何有效延长助听器使用年限? 助听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6-8年,如果平时注重助听器保养,可是可以用到10年的。不是说过了这个年限就不能使用了,由于助听器技术的更新和性能的提升,可以选择功能越好的助听器。使用了6-8年助听器,可能会存在零部件老化,以及效果越来越不好的情况。 使用助听器时应该注意“防潮、防震、防垢”所谓防潮不等于防水,潮气无处不在,不用助听时应该拆下电池,放在密封且干燥的环境里。同时,为了更好的
  • 0
    进入老年,肌体机能逐渐减退,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常见病大都会引起全身器官的退行性改变。而人耳内部是自然界中进化得最精巧的生物器官,也最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人耳内部感受声音的结构长得像一个蜗牛,因此叫做耳蜗。耳蜗中的毛细胞排列十分规则,有如琴键。每个毛细胞只对特定的频率最敏感。蜗牛底圈的毛细胞短粗,感受高音;顶圈的毛细胞细长,感受低频。由于老化等原因,一些毛细胞受损了,感受声音就只能
  • 0
    ,带助听器本来就是为了辅助听力不好的人使用的,所以对听力不好的人士来说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只会有益处。
  • 0
    耳旁嗡嗡响? 经常听不清、听不懂? 耳鸣、眩晕? 当你出现上述症状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耳聋的信号!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听力也是如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具体原因的听力下降,就可以诊断为老年性耳聋。 那么老年性耳聋都有哪些表现?对老人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和干预呢?接着往下看吧~ 老年性耳聋的表现 1、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
  • 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不可完全治愈。国家卫健委昨天(20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占到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的五分之一。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记忆。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出现健忘、多疑等症状,这极有可能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早筛查、早预防。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掌握原发性因素和发病风险,同时了解发病的机制和病因,及早预
  • 0
    听说鼓膜穿孔后不能戴助听器,是真的吗? 鼓膜穿孔引发听力下降,是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的。因为鼓膜穿孔而引发的听力下降大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是由于外耳或中耳缺陷妨碍了声音的正常传播而引发的听力下降。传导性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后往往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验配效果。 有很多患者不了解,以为鼓膜穿孔以后,就没有听力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没有听力要根据听力检查来判断。不管是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还是老年
  • 0
    如何提高听力损失的言语可懂度
  • 0
    ,带助听器本来就是为了辅助听力不好的人使用的,所以对听力不好的人士来说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只会有益处。 但是如果你担心有什么负面影响,确实有的——没能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不但没能完全解决听力受损的问题,还可能给你带来各种困扰。 比如佩戴不舒适,由于助听器需要每天长时间佩戴,不管是款式造型的不舒适,还是由于没做抗菌处理,皮肤产生过敏不适发炎等情况都可能给佩戴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产品参数选择不合适,不能很
  • 0
    年轻人配戴助听器是否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主要取决于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以及助听器验配是否合适。若患者存在轻中度听力损失程度,则配戴助听器后听力补偿可能会达到正常,但若听力损失程度较重或助听器验配不合理,则补偿后的听力与正常人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对于高频听力下降的患者。因为助听器对于低频听力补偿效果较好,而对于高频听力补偿相对较差。 对于高频听力损失较严重的患者,通过配戴助听器难以达到与正常人相
  • 0
    不少子女都比较关心,家里老人的听力已经损失几年甚至十几年了,那么,现在才开始佩戴助听器还有用吗? 答案是:大多是有用的。 一般来说,只要老人还有残余听力,比如靠近老人耳边讲话,他还能听得见、有反应,那么佩戴助听器通常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有效果不等于恢复到正常听力,老人初次佩戴助听器之后能否听得见、听得清,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听力损失的原因听力损失常见分类:感音神经性、传导性与混合性。传导性听
  • 0
    不少子女都比较关心,家里老人的听力已经损失几年甚至十几年了,那么,现在才开始佩戴助听器还有用吗? 答案是:大多是有用的。 一般来说,只要老人还有残余听力,比如靠近老人耳边讲话,他还能听得见、有反应,那么佩戴助听器通常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有效果不等于恢复到正常听力,老人初次佩戴助听器之后能否听得见、听得清,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听力损失的原因听力损失常见分类:感音神经性、传导性与混合性。传导性听
  • 0
    据统计,老年性聋是全球老年人口中第二大常见疾病,也是全球第三大流行疾病。预计到2025年,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2亿,其中超过5亿人将患老年性聋。
  • 0
    使用耳机要注重音量和限制时间。正确使用耳机,遵守“60-60-60”的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连续听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最好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适当控制家庭影院、广场舞的音响音量。预计要进入爆震地区前,应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或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若缺乏防护材料,可用两小手指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同时卧倒,背向爆炸源,可有一定防护
  • 0
    一粒助听器电池可以用多久?” 很多用户在购买助听器电池时,都会问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可以适用所有助听器佩戴者。
  • 0
    你好! 1、从硬件角度来看,助听器的功能和性能越好,价格自然就越高。所以很多人选择助听器时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助听器价格越贵效果就越好。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再先进的助听器,也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听力损失情况和日常听力需求来专业验配。 2、每款助听器的价格不同,主要取决于芯片技术、通道数量、体积大小型化程度等硬件指标。这些硬件条件确实会影响助听器的性能。但是在选购助听器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用户自
  • 0
    双耳选配助听器的优势 双耳佩戴助听器比单耳佩戴助听器有诸多优点,这里所体现的优点是以双侧听损患者,助听后都能接受到言语信号为前提的。 1 提高定位能力 双耳选配可以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当声音从不同的方向传播到双耳时,会存在细微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大脑就是依靠这些微小的差异来判断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听力损失越重,双耳选配提升的定位能力越明显。 2 防止头影效应 在仅单耳佩戴助听器的情况下,对侧方向传来
  • 0
    年轻人配戴助听器是否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主要取决于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以及助听器验配是否合适。若患者存在轻中度听力损失程度,则配戴助听器后听力补偿可能会达到正常,但若听力损失程度较重或助听器验配不合理,则补偿后的听力与正常人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对于高频听力下降的患者。因为助听器对于低频听力补偿效果较好,而对于高频听力补偿相对较差。 对于高频听力损失较严重的患者,通过配戴助听器难以达到与正常人相
  • 0
    1、先将助听器表面用纸巾或柔软的布擦拭干,切记此时不要去打开电池仓,也不要开机通电。
  • 0
    从以下几个方面排查 1、是否有人说你听力有问题 2、是否经常误会别人说话 3、接打电话是否有听不清的状况 4、交谈中,是否经常需要别人重复说话 5、聚会时,是否常常需要靠近讲者才能听得更清楚 6、嘈杂环境中是否交谈困难 7、是否经常听到别人说话小或不清楚,辨别方向时,是否感到困难等
  • 0
    导致“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耳聋”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听力损失,可能与遗传因素、宫内感染、出生窒息等有关。后天性“耳聋”是指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听力损失,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慢性耳感染 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中耳结构受损或积液影响声音传导。 2、噪音暴露 如长期接触工业噪音、交通噪音、爆炸声等强烈的声音,或者过度使用耳机等个人音频设备,会导致内耳毛细胞
  • 0
    耳聋的早期症状常见以下几种 1、出现耳鸣,尤其是出现持续性比较严重的耳鸣,这时候建议检查一下听力状况; 2、看电视或者看手机时需要将声音调大音量; 3、与人交流时经常出现听不清对方说话,需要对方重复所说的话; 4、出现耳闷、堵,胀感觉,自己说话声音较大等等;
  • 0
    1、先将助听器表面用纸巾或柔软的布擦拭干,切记此时不要去打开电池仓,也不要开机通电。 2、从助听器上拔下导声管,将耳钩内的水及导声管内的水甩出,耳道机应当把耵聍挡板取下来。 3、打开电池仓,如果装有电池,要把电池取出丢弃,使用纸巾将助听器内部的水轻轻擦拭干。 4、将助听器电池仓打开,放进电子干燥盒内烘干6-8小时。 5、最重要的是,尽快将助听器送至专业验配机构进行检修,最小程度减少损失。 • 切记两点注意事项 • 1、
  • 0
    中耳是充满空气的腔室,中耳与鼻咽腔相连的耳咽管平时是紧闭的,当吞咽或打哈欠时会短暂开放,感冒时常因上呼吸道分泌物或病原体沿着耳咽管逆行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三岁前的幼儿因为耳咽管较短且略呈水平状,病原体很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唐氏症或颅颜异常儿童的童年期可能会反复发生中耳炎。 并不是每次中耳炎都会造成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常发生在中耳积水时,因为此时中耳听小骨受到液体阻力的影响不能有效传导声音,尤其是
  • 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群体占比上升,听损情况更加普遍,助听器成了更多人的选择。而有些家庭,两位老人都有听力损失,就想着买一副助听器,两人共用,省钱省力,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是这样真的可行吗?当然不可行!为什么呢?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01 听力损失不同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都不一样!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助听器选择的功率不同;每个频率的听力损失不同,助听器的补偿不一样,补多了会感觉不舒服,补少了则听不
  • 0
    清洗耳模的方法: 1、把耳模和助听器分开 2、将耳模放入肥皂水中泡一会 3、用小刷子刷掉外表的污垢 4、用鼓气囊对准耳模导声管吹气,吹去导声管内的赃物。 5、用清水清洗干净、吹干即可 6、切记冲洗后一定要将耳模内外,包括导声管内,全部风干后才可以连接助听器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助听器受潮。 耳模的保养方法: 1.、耳模不用时,要连同助听器放置好,每天用干燥、柔软的布把耳模擦干净。 2.、如果耳模孔内有堵物,应予以清除。 3.、最
  • 0
    助听器验配中心更专业!更放心!配助听器就像配眼镜一样,是需要验配师调试的、适合的助听器才能达到最好的聆听效果。 一般医院是负责治病的,医生的强项在于治疗疾病,医院只是负责代卖,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在医院配助听器,选择的余地要小一些,因为医院一般都只配某一个厂家的产品。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患者。还有就是售后保养助听器方面,医院平常人多,在售后调试等服务中麻烦一些,需要挂号等。 而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配
  • 0
    你是否发现,随着时光的流逝,除了忽然爬上鬓角的白发,还有不再挺拔的身板,爸妈们的状态于细微处也在发生着变化? 他们慢慢不爱去人多的地方聊天了 他们总是嫌这里那里吵闹 他们开始回避你拨打的电话 他们接听时偶尔会说听不清楚,挂了吧 他们把电视、音响声音越调越大,还总嫌声音不好听 …… 这很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听力发生了减退。而佩戴助听器除了大家都知晓的,能帮助用户听见更多声音、帮助沟通外,其实还能带来不同方面的
  • 0
    生活中很多人忌讳就医,且嫌去医院麻烦。当身体出现一些小问题时,拖延症和懒癌发作,总是自我安慰,:没问没事儿小问题,然后就置之不理,非得小问题变大毛病才开始着急。殊不知,身体问题拖不得,小病变大病,不正确,不值得 其实对于听力问题也是这样的,听力不好,不干预,隐患多,结果能让人后悔莫及 听力不好,一拖再拖会怎么样呢?第一,矛盾越来越多。听力不好,一开始或许只是偶尔听不见、听不清,只要靠近大声一点,重复
  • 0
    1.预防静电:冬季空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静电聚集,比如脱毛衣时“噼里啪啦”的声音,见面握手时触电般的刺痛感等...... 大量的静电聚集会损伤助听器,导致助听器出现短路、无声、甚至破坏内部元件,造成助听器自动关机等现象。 防护方法:冬季在取助听器前,应用手摸摸墙壁或金属物体导出静电后,再取助听器。 2.注意防潮: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人耳道内和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水珠在导声管和助听器内部,堵塞出声孔甚至腐蚀受话器,从
  • 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群体占比上升,听损情况更加普遍,助听器成了更多人的选择。而有些家庭,两位老人都有听力损失,就想着买一副助听器,两人共用,省钱省力,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是这样真的可行吗?当然不可行!为什么呢?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01 听力损失不同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都不一样!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助听器选择的功率不同;每个频率的听力损失不同,助听器的补偿不一样,补多了会感觉不舒服,补少了则听不
  • 0
    听力障碍首先对人的工作、生活交往带来困难: (1)领导、同事的谈话听不清楚,怕别人有误会,或影响工作,总是忧心忡忡。(2)家人与你说话,常常“不理不睬”,答非所问,影响家中的和谐气氛。(3)打电话、看电视常听不清楚,把音量开的较大,吵闹家人与邻居。(4)老人听不到,声音信息输入到大脑的内容减少,大脑分辨声音信息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听力的障碍,表现为讲话语速加快,大脑对声音信息来不及分辨、处理,常听到声音,不理
  • 0
    避免噪声暴露、谨慎使用药物、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而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可逆的听力损失,通过助听设备辅助提高听力,是否也是改善听力损失,降低痴呆症风险的潜在方法呢?以下的结果似乎是充满希望的。 研究一:发表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朱东山教授领衔的一项重要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发生听力损失的参与者相比,发生听力损失且未佩戴助听器的参
  • 0
    佩戴助听器可以刺激大脑语言中枢和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当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听到声音和对话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更加活跃和灵敏,从而延缓认知衰退和预防痴呆症。 在家里也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和应对的声音,比如开水沸腾、电器警报、门铃声、火灾警报等。如果我们没有佩戴助听器,就可能错过这些重要的提示和警告,从而导致一些危险或不便的情况。 因此,在家里也要佩戴助听器,让您能够预防或缓解一些与听力损失相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
  • 0
    助听器电池的储存一般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一般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潮湿、太阳照晒的地方就可以。
  • 0
    助听器电池的储存一般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一般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潮湿、太阳照晒的地方就可以。
  • 0
    面对听力下降,我们最关心的是“还能恢复吗?”。其实,听力下降可以分为两种:听力慢慢下降和突然下降。 第一种:听力慢慢下降这种大多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像老年人的听力逐渐下降,被称为“老年性耳聋”,多数是年龄导致的听力自然衰弱,以及三高等慢性病对听力衰减的加速。年轻人的听力逐渐下降可能和耳机、噪音环境、不良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等有关。这一类的听力下降是很难恢复的,目前最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佩戴助听器,利用好
  • 0
    所属分类:聋儿听力   200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近2057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7岁以下儿童有80万。另据专家估计,在5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每4000人中3人患有耳聋,200人中1人患有“重听”。为什么孩子的听力这么容易受伤?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听力中心主任郗昕认为,在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听力下降。如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比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等。 由于中耳
  • 0
    1、助听器的芯片及声音处理方式 助听器价格便宜的几千,贵的几万块,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其实,助听器的价格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助听器的核心芯片。不同的助听器就像笔记本电脑,虽然外表类似,但其配置上相差较大。 高端的助听器,其芯片承载了更全面先进的功能算法和更快的运行速度,分析处理功能更强,可以实现更多通道放大、噪声抑制、方向性等功能。经济型的助听器开放的功能就少一些。 2、助听器功率大小 同系列产品,一般
  • 0
    耳旁嗡嗡响? 经常听不清、听不懂? 耳鸣、眩晕? 当你出现上述症状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耳聋的信号!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听力也是如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具体原因的听力下降,就可以诊断为老年性耳聋。 那么老年性耳聋都有哪些表现?对老人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和干预呢?接着往下看吧~ 老年性耳聋的表现 1、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
  • 0
    目前对于老年性聋,社会普遍重视不够,觉得老人“耳背”、“听不清”、“听不见”就这样了,老了就应该是这样的。殊不知,老年性耳聋对老年人的危害有很多。1、老年人听力下降会引起言语交流能力下降老年性耳聋早期表现为清晰度下降,特别是噪声环境下清晰度差;当听力损失加重时,在安静环境下言语交流也变的困难。2、长期的言语交流能力下降会导致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老年人出现耳聋和言语识别能力下降会导致对周围事物及与人
  • 0
    除了“听不到、听不清”带来的沟通问题,影响工作、生活,社交受到限制,我想你应该关注到更多。 我们能够区分不同音高和音色的声音,听力下降可能导致听觉皮层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的感知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区分能力。当发生听力损失,无论是传导性还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都会导致中枢听觉系统内频率分布的改变,进而改变大脑听觉中枢编码的过程。大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外界声刺激,中枢听觉系统进入发生听觉剥夺重塑
  • 0
    您好,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如果患者双耳都聋了,是以好耳的一侧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才能称为听力残疾,听力残疾标准分4个等级: 听力残疾一级标准为 >90(好耳) 言语识别率<15%; 听力残疾二级71-90(好耳) 15%-30%; 听力残疾三级 61-70(好耳) 31%-60%; 听力残疾四级51-60(好耳) 61%-7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