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水河吧
关注: 1,131 贴子: 34,616

  • 目录:
  • 国内地区
  • 0
    汉高山赋 圪堎学人 秦京锋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名山大川,焉可胜数?河东古地,晋西佳处,湫川绵延,有邑临州,更曰临泉,今谓临县。县城南行,十有五里,有村安业,折而东走,卅五华里,盘上丘陵。登达陵顶,顶耸青山,雄壮巍峨,蔚为壮观,初名满堂,后称汉高。 旧时拾级,今驱豪车。极顶驻足,四览无垠,风清气爽,顿觉荡胸。昂首东望:吕梁主脉,纵延千里,旭日东升,光耀四方;转而南视:伴山小乔,比肩而立,玉带缠腰,横泉
    湫水寺 4-1
  • 0
    汉高山游记 文/梁继梅 临县汉高山,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具有许多美丽传说的神山。也是传说汉高祖刘邦斩蟒蛇之地。这里的山石与众不同,它是蟒蛇之血映红的,故该奇石被命名为红心石。百闻不如一见,为了揭开此山脉的神秘面纱,传统文化研究会成员于3月23日相约,踏上去汉高山的风水宝地! 三三两两的私家车,行进在方山县车道崖西侧土路上。尽管一路颠簸,泥土飞扬,但是大家的情绪却是热情高涨,心在飞扬!终于迎来了通往临县的硬
    湫水寺 4-1
  • 0
    仰望汉高山 文/卫彦琴 也许由于文人的“望文生义”吧,在未见汉高山之前,我就先喜欢上了它的名字。一个“汉”字多么大气磅礴!中原百姓叫“汉人”,华夏民族叫“汉族”,中国人的母语是“汉语”,使用的文字叫“汉字”,而此山敢叫“汉高山”,一定也有令万山朝拜的大汉气度吧。 汉高山,位于临县玉坪乡东南部、距临县县城20余公里 ,山名的由来也是几经辗转。据说,此山最初叫磨膝山,因两个诸侯国的首领于此谈判,谈判破裂后,其
    湫水寺 4-1
  • 0
    汉高山采风记 程建军 汉高山者,与大度山,紫金山齐名,乃千年以降吕梁临州奇异者也。 汉高山之阳,北川河南流。阳谷皆入黄。其阴,安业沟西去,其东南大禹沟环抱。分二沟者,乃汉高山也。山之巅,直插云天,孤峰独立者是也。 余以甲辰年丁卯月,自岚邑自驾轻骑,过圪洞,历潘家坂、车道崖、孟家墕,误入圪针湾,数次折返,越阳泉沟,黄尘四起,一路攀升,不敢怠慢,至于汉高山之巅。 是丙戌日,余偕吕梁风同仁及高君迎新诸位尊长,
    湫水寺 4-1
  • 0
    冯全喜 太常引-云游汉高山 搭车赶路汉高山。坡陡又多弯。胜景百千般。庙中殿,相连数间。 刘邦举剑,无情斩蟒,只为过攸关。远古事斑斓。传万载,留于九寰。
    湫水寺 4-1
  • 0
    情系汉高山 阳春三月采风登临汉高山上, 仰观俯视山高岭峻优美景象, 穿越时空两千多年历史回放, 大汉刘邦挥剑斩蟒山河气壮。 此山远古叫磨膝山亦真亦幻, 两诸候国首领相会于此谈判, 话不投机互不相让不欢而散, 其一首领一拳将山劈了一半。 从此山东地势变成悬崖峭壁, 更换山名叫满堂山寓意吉利, 留下很多传奇故事民间常议, 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代代牢记。 相传当年高祖七年初定立汉, 有韩王信逃亡匈奴挑起动乱, 匈奴出动万余骑兵
    湫水寺 4-1
  • 0
    春风起兮汉高山 离石/崔瑜萍 山坳杏花白,残雪怯朝阳。 煦风春山笑,登临忆汉皇。 春风里,携笔友驱车沿着潺潺的北川河行驶,直至方山城南取道西进,爬过一段黄土飞扬的公路,一座巍峨的大山瞬间横亘于眼前,这便是我常常心向往之的汉高山。 窗外,大汉千年的风仿佛依旧在山间荡漾,那力拔山兮的宏阔气象穿越历史时空,成为民族基因里的信仰,也激荡着来此打卡的游客们豪迈的情怀。 山河承载,尽得高远。坐落在吕梁大山里的汉高山,
    湫水寺 4-1
  • 0
    汉高山赋 文水李春彬 时维三月,春情怡荡,天高气爽,路宽心畅。看巍巍汉高,临州胜迹,步步登临,览观其极。 吕梁骨脊,久慕高远,高原胜地,期之日长。今藉盛请,群贤咸至,感其情怀,至诚至虔。新朋初识,相知一遇,老友再聚,旧话重谈,可舒胸中浩荡之气,好结目前久违之缘。 临县乃吕梁之大县,人口众多,地域广袤,沟壑连绵,山田层递。山路如蛇,穿行相系,坡坨连属,跳荡如波。更有库水如明镜,依次点缀,林木似发肤,厚植
    湫水寺 4-1
  • 0
    汉高红石吟 高远 你是白垩纪的孩子 九颗太阳灼烧的丹霞 你是太上老君炉里的炭火 被孙大圣蹬翻洒落在凡间的赤华 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你沉寂在这黄土沟壑的画卷上 四周在茫宇中削蚀下沉 你却在突兀 风刀、雨刀、霜刀雕刻 你脸色更加坚毅更加赭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使你化身为一对对的蛇首龙形 有藏有露盘峰驮辰 有嗔有怒呵护着山上的生灵 你与刘邦那段孽缘也不别诟深 与汉家天下沾上边 也算驾上了历史的祥云 信与不信 真与不真 二千多年的传闻
    湫水寺 4-1
  • 0
    游汉高山有感 民协采风汉高山, 群峰庙宇连云天, 相传刘邦斩大蠎, 躯首分离染石岩, 神奇故事流民间, 人间仙境有几多, 临县玉坪满堂山, 吕梁风社助力宣, 师文大咖研学谈, 乡村文旅大发展。
    湫水寺 4-1
  • 0
    汉高山感作三首 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韵作 汉高祖庙筑新台,欲拜神灵车快开。 圪洞登峰沿北上,方山绕道自东来。 斩蛇诛蟒随风颂,立国兴朝追梦回。 多少英雄千古事,沉思醉酒玉坪杯。 汉高山望景 吕梁名胜缺宣传,今日乘风望眼圈。 黄土梯田萦旧梦,清流库水锁横泉。 松涛无树难阴地,峰石奇形好接天。 尽览群山归远路,还将真武影楼前。 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韵作 汉高山顶太空游,百里采风追上流。 骑马匈奴罗马客,开朝天子义
    湫水寺 4-1
  • 0
    冯全喜 七绝四首 一 春风伴我汉高山, 半路停车放眼观。 不见刘邦来舞剑, 谁传莽血染沙滩。 二 风摧我走汉高山, 遥望蜿蜒数道弯。 古迹名垂人拜访, 刘邦斩莽过幽关。 三 采风来到汉高山, 胜景诗情不一般。 只恐多年王莽撞, 刘邦无奈闯攸关。 四 白云缭绕汉高山, 近在天涯二尺三。 尔等抬头遥想望, 痴迷夜梦做成仙。
    湫水寺 4-1
  • 0
    与一座山对话 文/卫彦琴 三月,与一座山对话 醒来的春天,汉高山披一身云霞 成群的云朵在山谷间聚集 聚集的还有一块块蟒头岩 那些紫红色的岩石 我不知道,它们蕴藏着怎样的苦难与挣扎 从深林中探出的无数蛇头 或缩头藏身,或伸脖探路,或纵势欲搏 仿佛汉王朝的刀戈与旌旗 在挥舞,在拚杀 儒释道交融,堆起一座座文化的山峰 水顺山势,风从云起 丝绸之路,贯通西域 让一个“汉”字,名扬天下 汉高山,和汉人一样 静静地行走 走了一程,又
    湫水寺 4-1
  • 0
    冯全喜 太常引-云游汉高山 搭车赶路汉高山。坡陡又多弯。胜景百千般。庙中殿,相连数间。 刘邦举剑,无情斩蟒,只为过攸关。远古事斑斓。传万载,留于九寰。
    湫水寺 4-1
  • 0
    冯全喜 游汉高山 今来朝拜汉高山, 血染孤峰数道弯。 古有真龙从此过, 流传千载在人寰。 2024.3.22 汉高山有感二 汉高春意美,驱车登古梁。 云影浮空碧,风声入耳凉。 山川藏画意,草木散芬芳。 欲问兴亡事,空余感慨长。
    湫水寺 4-1
  • 0
    登汉高山有感 风云漫卷汉高峰,赤霄犹记锁蛟龙。 霸业已随流水去,今朝谁复觅前踪。 汉高山下玉坪村,乡村振兴唱大风。 群仙献计迎新绿,诗人兴会更无穷。 座谈会上气氛浓,共话老李有心人。 高公振臂图宏伟,更唱时代最强音。 楼阁煌煌入碧霄,梵音袅袅绕香尘。 禅心一片澄如水,幸会明高在玉坪。
    湫水寺 4-1
  • 0
    范寨村是位于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的一个古村寨,历史上曾叫旺寨、范花寨、文华寨。明朝改名为范寨,沿用至今。姬石镇范寨村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北部,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充满传奇故事的古村寨。村里有一座名为“状元府”的清代建筑。据村民代代相传,这是晚清民族英雄张从龙的家。如今,“状元府”已成为村庄的名片,吸引着四方游人前去拜访,倾听状元的故事。今年70岁的村民张洲勋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状元府”,他告诉记者,
    望湫水 3-29
  • 0
    临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临县26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做好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中兴社献殿戏台、中兴社观音庙等26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向社会进行公布。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
    望湫水 3-27
  • 1
    曹家岭水库除险加固碑记 曹家岭水库位于山西省临县湫水河东岸城庄沟中上游,距县城2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4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67.4万方,于1976年动工兴建,1982年竣工,并投入运行。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竖井输水洞、溢洪道三大件组成,大坝为水坠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1米,坝顶长320米,坝顶宽4米,输水洞由直径1米的钢筋混凝土压力管和钢筋混凝土进水塔组成,压力输水洞全长155米,最大泄水流量8.6方/秒,出口由1米的闸阀控制,溢洪道位于大
  • 0
    【简介】 现代2023年春勒石,现存于临泉镇寺家塔村五道庙外。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嵌于墙内。石刻高150、宽140厘米、厚不明。内容是“五道圣水”,刻文仿宋体,正文1行,满行4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刻体完好。 【刻文】 金字塔敬刻 五道圣水 癸卯年春
    湫水寺 3-16
  • 0
    石匣“龙王庙”匾石刻 【简介】 现代2019年2月勒石,现存于大禹乡石匣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石高52、宽120、厚2厘米。内容是“龙王庙”。碑文楷体,正文1行,满行3字。碑文完整,字迹清晰,碑体完好。 【碑文】乙亥年仲春 龙王庙 公元二零一九年
    湫水寺 3-16
  • 0
    石匣村眼光庙匾石刻 【简介】 现代2019年2月勒石,现存于大禹乡石匣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石刻高40、长116、厚2厘米。内容是庙门匾。碑文仿宋,正文1行,满行5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刻体完好。 【碑文】乙亥年仲春 眼光菩萨庙 公元二零一九年
    湫水寺 3-16
  • 0
    尚赵“村泰民安”石刻 【简介】 现代2016年勒石,现存于车赶尚赵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石高54、宽122、厚2厘米。内容是“村泰民安”,碑文楷体,正文1行,满行4字。碑文完整,字迹清晰,碑体完好。 【碑文】村泰民安 公元二零一六年全村题
    湫水寺 3-16
  • 0
    【简介】 现代2015年6月勒石,现存于白文镇曜头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碑高175、宽400、厚25厘米。内容是临县2014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介碑记。碑文隶体,正文2行,满行10字。碑文完整,字迹清晰,碑体完好。 【碑文】 临县2014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5年6月6日 【碑阴】 临县2014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简介 2014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位于白文镇曜头、南庄、秦家坪、郝峪塔四村,项目概算总投资420万元,
    湫水寺 3-16
  • 0
    开阳“临县现代化红枣特色种植示范基地” 【简介】 现代2016年4月勒石,现存于曲峪镇开阳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碑高270、宽450、厚40厘米。内容是现代化红枣特色种植示范基地简介。碑文宋体,正文9行,满行37字。碑文完整,字迹清晰,碑体完好。 【碑文】
    湫水寺 3-16
  • 0
  • 0
    湫水寺 3-13
  • 0
    龙天庙始建于何时,年代久远,无从可考,此系王家坡、石窑、兑家洼三个自然村共同修建的庙宇。庙内供奉山神土地、风伯雨师、虸蛾等三尊神灵。故往今来,村民岁月崇拜,香火鼎盛。惜世沧桑,风侵雨浸,庙宇圮毁,神灵失所,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和谐社会,人神共享。石窑村民李继平投资四万余元,翻修庙顶,硬化庙院,王家坡村民刘生荣经领带头,募集善款,众民积极响应,出资出力,于二O一九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动工,修葺庙宇,筑围
    湫水寺 3-8
  • 1
    田家山“老爷庙”石刻 【简介】 2011年夏月勒石,现存于三交镇田家山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嵌于墙内。石高40、宽100厘米、厚不明。刻文楷书,计1行,满行3字。现保存完好。 【刻文】 辛卯年夏月 老爷庙 丹青手 竣升 马家湾引黄灌溉工程简介
    湫水寺 3-1
  • 1
    马家湾引黄灌溉工程简介 【简介】 2011年10月勒石,现存于八堡乡马家湾村。形制为长方形,瓷板石质。高222、宽420、厚25厘米。碑文华魏体,正文13行,满行39字。主要内容是引黄灌溉工程介绍。现保存完好。 【碑文】马家湾引黄灌溉工程简介 马家湾提灌工程位于临县八堡乡马家湾村,设计灌溉面积12700亩,其中枣树8890亩,粮食和蔬菜3810亩,覆盖马家洼、小洼墕、武家庄、靳家峁、贺家墕、元条堎、郝林甲、雷家沟8个自然村,受益人口2900人。 本工
    湫水寺 3-1
  • 1
    田家沟田氏祠堂门联石刻 【简介】 现代2013年10月勒石,现存于临泉镇田家沟村祠堂。形制长方形,瓷板石质。石高162、宽24厘米、厚不明。内容是怀祖对联。刻文行楷体,正文2行,满行8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刻体完好。 【刻文】 癸巳夏月 田氏宗祠 秀泉 癸巳年初冬 举目共思祖功宗德 存心当为子孝孙贤 **书
    湫水寺 3-1
  • 0
    前甘泉观音殿“佛光普照”匾石刻 【简介】 现代2013年7月,现存于临泉镇前甘泉村。形制为长方形。匾高50、宽110、厚2厘米。瓷板石质,内容是“佛光普照”,匾文楷体,正文1行,满行4字。匾文完整,字迹清晰,匾体完好。 【碑文】 癸巳年七月 佛光普照 彦祖书刻
    湫水寺 3-1
  • 0
    石家塔三官庙对联石刻 【简介】 现代2008年勒石,现存于林家坪镇石家塔三官庙内。形制为长方形。石高180、宽28厘米、厚不明。瓷板石质,内容是三官庙对联。刻文楷体,正文2行,满行7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石体完好。 【刻文】 净瓶圣水安天下,烛焰祥光照太平。戊子年六月十九日
    湫水寺 2-27
  • 0
    椿树圪崂灵佛庙碑记 灵佛庙始建于哪代何年,已无法考究,庙宇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多年来,复修灵佛庙成为全村百姓的迫切愿望。乃因诸方原因,不能实现。今年5月王志珍、王高平、王乐三人慷慨解囊450元,于5月10日动工,投工497个,集资5401元,苦干50余天,将灵庙里外油漆彩绘,焕然一新,并塑佛像21尊,更加臻于完善,成为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有效阵地。值此竣工开光之际,悬此碑将募资40元以上者铭以记之。 1987年7月12
    湫水寺 2-27
  • 0
    马家圪垛观音庙匾 【简介】 现代2010年4月勒石,现存于车赶乡马家圪垛村。形制为方形,瓷板石质。碑高50、宽112、厚2厘米。内容是“观音庙”匾。匾文楷书,正文1行,满行3字。匾文完整,字迹清晰,匾体完好。 【匾文】敬献 观音庙 二O一O年四月一日 张元栓敬叩
    湫水寺 2-27
  • 0
    刘家塔观音庙维修碑记 【简介】 现代2008年5月勒石,现存于雷家碛乡刘家塔村。形制为圆首碑,混凝土石质,石高138、宽77、厚7厘米。内容是记载维修观音庙原事。刻文楷体,正文2行,满行25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石体完好。 【碑文】碑序 为了报答神恩,感激有求必应之灵,风调雨顺之验,刘家塔社稷对观音庙进行维修。2002年6月22开工,7月3日竣工。现将社稷施舍投工布施物资芳名列于后,以留后世,永垂千古。 主管人刘生银、苗应玉
    湫水寺 2-27
  • 0
    白家里佛殿庙碑记 佛殿庙始建于民国13年。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98年6月动工,本年7月18日竣工。后列收布施名单。
    湫水寺 2-14
  • 0
    扶贫攻坚责任碑 【碑文】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扶贫攻坚责任碑 胡富国题 (碑阴) 包扶乡(镇):临县梁家会全乡 第一责任人:董晓阳 考核目标: 整顿建设好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 全乡农村人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九九零年不变价五百元以上; 全乡人均生产粮食三百斤以上(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户不考核); 全乡以村计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农户达到上述两项经济指标; 二零零零年实现上述目标。 主要措施 新增机修梯田一千亩、水浇地二百亩,全乡
    湫水寺 2-13
  • 0
    南岭关帝庙对联石刻 【简介】 现代1993年5月勒石,现存于湍水头镇南岭村。形制为长方形,砼石质。高200、宽27厘米、厚不明。内容是一副对联。刻文楷书,正文2行,满行11字。刻文完整,字迹清晰,刻体完好。 【刻文】 秉志春秋大节至今昭日月,满腔忠义精灵亘古振纲常
    湫水寺 2-13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湫川儿女

目录: 国内地区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