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岁时吧
关注: 130 贴子: 2,749

  • 目录:
  • 个人贴吧
  • 3
    【剧本提交细则】 本吧贯彻减负宗旨,剧本提交仅为额外玩法,前朝剧本审核分为两类提交模式(常规模式、创作模式),提交剧本后可@中和鼎箓 、@棨戟朝光 审核、所涉及NPC部分需@NPC进行审核。 一、前朝剧本提交 剧本标准:内容需附和当朝背景设定标准,剧本围绕主题,逻辑连贯、内容清晰、与前朝局势相关即可。 2、常规模式:剧本梗概提交→梗概通过→前朝剧情公示→撰写分幕→剧本分幕提交→剧本演绎→演绎完成后提交剧本完结,获取结
    中和鼎箓 12-28
  • 0
    【补偿细则】 *参与本吧招募内的短期角色(即无晋级空间角色,并配合相关前朝/后宫剧情完成角色演绎/不含NPC)针对性补偿计划如下: 一、【前朝官员/宗室】短期招募角色补偿计划(三选一): 1、前朝无晋级空间短期角色,选择后可于本帖登记绑定任意1个新角色,所演绎戏贴可用于新号晋级(非福利性质,可正常使用于晋级,不与福利互斥。*限单一角色) 2、前朝无晋级空间短期角色,两朝时限内,NPC演绎不低于个人70贴;配合官方剧情下线、
    中和鼎箓 12-27
  • 0
    延禧宫宫门,南向,为出入延禧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凝祥门,西出为东二长街;东为昭华门,东出北为东小长街,再东为苍震门。
    元和春盎 12-28
  • 0
    永寿宫宫门,为出入永寿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东为咸和右门,西为纯佑门。
    元和春盎 12-28
  • 0
    景阳宫宫门,南向,为出入景阳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昌祺门,西出为东二长街;东为衍福门,东出为东小长街,东与钦昊门斜对。
    元和春盎 12-28
  • 0
    永和宫宫门,南向,为出入永和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德阳门,西出为东二长街;东为仁泽门,东出为东小长街。
    元和春盎 12-28
  • 0
    钟粹宫宫门,南向,为出入钟粹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大成左门,西出为东一长街;东为迎瑞门,东出为东二长街。
    元和春盎 12-28
  • 0
    承乾宫宫门,南向,为出入承乾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广生左门,西出为东一长街;东为履和门,东出为东二长街。
    元和春盎 12-28
  • 0
    景仁宫宫门,南向,为出入景仁宫的正门。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门前横巷,西为咸和左门,西出为东一长街;东为景曜门,东出为东二长街。
    元和春盎 12-28
  • 0
    【登记说明】 一、皇嗣公主达【崇国XX公主】等级可于此登记丹青,登记后同朝公主不得重复,晋级审批通过即可登记。 二、如有登记丹青更换,请自行来此处更新。 三、长公主丹青登记与当朝皇嗣丹青可重复,如有替换丹青,需重新登记。 四、如存在冲突所用丹青的情况,请自行协商,以管理审批无误通过后,先登记楼层为准。 五、如在他人登记后,重复使用丹青,则不予通过晋级申请。 【登记格式】 姓名: 职级: 所属朝代: 使用人物: 丹
    棨戟朝光 12-27
  • 0
    【登记说明】 一、皇嗣阿哥达【X郡王】等级可于此登记丹青,登记后同朝皇嗣不得重复,晋级审批通过即可登记。 二、如有登记丹青更换,请自行来此处更新。 三、宗室丹青登记朝代与当朝皇嗣丹青可重复,如有替换丹青,需重新登记。 四、如存在冲突所用丹青的情况,请自行协商,以管理审批无误通过后,先登记楼层为准。 五、如在他人登记后,重复使用丹青,则不予通过晋级申请。 【登记格式】 姓名: 职级: 所属朝代: 使用人物: 丹青:
    棨戟朝光 12-27
  • 0
    顺贞门位于内廷中路北端,为御花园之北门。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三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门外为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门内南向正对承光门,门左右各有东西向琉璃门一座,名延和门、集福门。此三座门间以琉璃顶矮墙相连,在顺贞门前围合成一座袖珍院落。 顺贞门乃内廷通往神武门之重要通道,无故禁开。皇后赴西苑先蚕坛行祭祀礼或去往圆明园、寿皇殿等处均出入此门。钦安殿道场之期,随时启闭此门以供道士进出,但须严行稽
    元和春盎 12-27
  • 0
    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初名对育轩。斋坐北面南,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
    元和春盎 12-27
  • 0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西北,正北为位育斋,正南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前出抱厦,下有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座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亭东西两侧石雕栏板亦为桥的栏板,蕉叶纹望柱头,亭南北两面设踏步。方亭内为金龙图案井口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檐下龙锦彩画。
    元和春盎 12-27
  • 0
    堆秀山位于御花园东北,山北依宫墙,正面有岩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洞门上额题满汉文“堆秀”。山前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以管相连,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御景亭位于堆秀山顶,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
    元和春盎 12-27
  • 0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黄琉璃瓦顶。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殿后正中栏板为双龙戏水纹。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 钦安殿内供奉玄天上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遇年节,钦安殿设道场,道官设醮进表。
    元和春盎 12-27
  • 0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
    元和春盎 12-27
  • 0
    凝香亭位于御花园内摛藻堂东侧,园东北隅。四柱方亭,四角攒尖顶,上覆黄、蓝、绿相间琉璃瓦,如棋盘格,显得十分活泼,为宫中所仅有。柱间有坐凳,南出阶。
    元和春盎 12-27
  • 0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东北,亭北正对摛藻堂,正南对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前出抱厦,下有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座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东西两侧为石雕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之出入口。亭内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周围为百花图案,檐下苏式彩画。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
    元和春盎 12-27
  • 0
    万春亭位于御花园内钦安殿东侧,亭四面,明间出抱厦。四面抱厦前各出白玉石台阶,周围白玉石栏板,绿色琉璃槛墙饰黄色龟背锦花纹,槛窗和隔扇门之槅心均为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龙锦彩画。重檐攒尖顶,下层檐施单昂三踩斗栱,圆攒尖顶,黄琉璃竹节瓦。宝顶由彩色琉璃宝瓶承托鎏金华盖组合相成。上圆下方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
    元和春盎 12-27
  • 0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后依宫墙,坐东面西,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前接歇山卷棚顶抱厦。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上为福寿万字支窗,下为大玻璃方窗。门窗为楠木本色,柱、框、梁、枋饰斑竹纹彩画,朴实淡雅。 轩前一座琉璃花坛,下部为五彩琉璃的须弥座,饰有行龙及缠枝西番莲图案,上部用翠绿色栏板、绛紫色望柱环绕。坛内叠石为山,栽有牡丹等名贵花木。轩前有海棠树,花瓣飘落时若雪纷扬而降,遂名绛雪轩。
    元和春盎 12-27
  • 0
    天一门位于内廷中路御花园内,为钦安殿院落之南门,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意。 南向,由青砖砌成,磨砖对缝。正中单洞券门,内装双扇朱漆宫门,门上嵌纵横各九路铜鎏金门钉。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绿琉璃仿木结构椽、枋、斗栱。两侧各出琉璃影壁与院墙相连,影壁的盒子与岔角部位饰琉璃仙鹤、云朵。门前左右陈列铜镀金獬豸,御路正中设青铜香炉。门内正对连理柏,枝繁叶茂,苍劲古朴。
    元和春盎 12-27
  • 0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为两层楼阁式,坐西面东。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一座。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三间均为支摘窗。楼上正中悬建兴皇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
    元和春盎 12-27
  • 0
    斋宫位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殿斋宫,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殿内正中上悬御笔“敬天”匾。室内浑金龙纹天花,正中为八角形浑金蟠龙藻井。东暖阁为书屋,西暖阁为佛堂。正殿左右转角廊与配殿前廊相连,形成三合院带转角的格局。后寝宫初名孚颙殿,后改为诚肃殿,黄琉璃瓦歇山顶。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
    元和春盎 12-26
  • 0
    御花园东南角琉璃随墙门,宫门两扇,东西向,红墙边立一太湖石,须弥座上枋刻蝙蝠流云,蝙蝠口中衔各式吉祥物,如万字、寿桃、金钱等 。东出向南为长康左门,门外即东一长街,是御花园通往东六宫之门。
    元和春盎 12-27
  • 0
    御花园西南角琉璃随墙门,宫门两扇,东西向,红墙边立一太湖石,须弥座上枋刻蝙蝠流云,蝙蝠口中衔各式吉祥物,如万字、寿桃、金钱等 。西出南向为长康右门,门外即西一长街,是御花园通往西六宫之门。
    元和春盎 12-27
  • 0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四扇。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明间设宝座,上悬建兴皇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东次间设铜壶滴漏,西次间设大自鸣钟,宫内时间以此为准。 每逢千秋节,皇后于此受庆贺礼。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每
    元和春盎 12-26
  • 0
    四执库亦称四执事库。专司收掌上用冠、袍、带、履、铺陈寝宫韩帐等事,设于原乾东五所之四所。南北三进院,前院南墙中为正门,正房一座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中院建置与前院同;后院正房五间,西有井亭一座。
    元和春盎 12-26
  • 0
    古董房专司收贮古玩器皿之事。设于乾东五所之第五所,南北三进院,前院南墙中为正门,正房一座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中院建置与前院同;后院正房五间,西有井亭一座。
    元和春盎 12-26
  • 0
    如意馆为宫中画士绘画之处,原属造办处。设画工,多苏州人。所画有卷、轴、册页、贴落等,并设玉匠、刻字匠等。
    元和春盎 12-26
  • 0
    坤宁门为坤宁宫后台阶下正中面北之门,北通御花园。门面北,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明间设门,两次间隔为值房,后檐设两抹头方格槛窗,中配方格风窗,前檐为墙。门两侧山墙斜出八字琉璃影壁。 逢皇后传召、请谒凤驾,或晨昏定省,嫔妃、皇嗣于此祗候听宣。
    元和春盎 12-26
  • 0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前为正殿,后为寝殿,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殿内设列圣列后龙凤神宝座、笾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后殿黄色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外檐彩画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殿内每间依后檐分为九室,供列圣列后神牌,为“同殿异室”规制,各设神龛、宝床、宝椅、楎椸,前设供案、灯檠。前后殿之间以穿堂相联,形成内部通道。室内皆以金砖铺地,浑金莲花水草纹天花。殿前月台陈设日晷、嘉
    元和春盎 12-26
  • 0
    毓庆宫后殿东次室,为皇太子书房,太子日常读书、处理政事于此。
    元和春盎 12-26
  • 0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原为建兴皇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建兴帝尝与翰林院词臣研讨学问、吟诗作画,遂于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内廷翰林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军机大臣、章京入值亦于此祗候。
    元和春盎 12-26
  • 0
    毓庆宫院大门,乃随墙琉璃门,南向,宫门两扇,门外西为景运门,东为诚肃门,南为箭亭,是毓庆宫出入之重要门户。
    元和春盎 12-26
  • 0
    懋勤殿,取“懋学勤政”之义,殿内悬有御笔“基命宥密”。凡图书翰墨之具皆贮于此,并为懋勤殿翰林侍值处。建兴皇帝冲龄时曾在此读书;每岁秋谳,刑科覆奏本上,皇帝御殿亲阅档册,亲自勾决,内阁大学士、学士及刑部堂官皆面承谕旨于此。
    元和春盎 12-26
  • 0
    内廷内左门迤北穿过近光左门至长康左门的南北向长街。西侧为后三宫,东侧从南至北为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南出内左门可达外朝,北出长康左门可至御花园。是东六宫出入内廷的重要街道。
    元和春盎 12-26
  • 0
    建兴年间始称,永宪初年设于乾清门内东侧围房,为皇子、皇孙读书处。上书房阶下,为皇子、皇孙习射之处。房内书斋挂有永宪皇帝御笔联:“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凡皇子年届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并设汉文师傅若干人,称为“谙达”的满蒙师傅若干,多以贵臣充任。又有内外谙达之分,内谙达负责教授满蒙文,外谙达教授骑射。
    元和春盎 12-26
  • 0
    静憩斋位于坤宁门内,坤宁宫后院西北角。静憩斋独立成院,硬山式卷棚顶,覆以绿剪边黄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静憩斋前植仙人杏两株,其姿态苍劲、冠大枝垂,花开时艳态娇姿,占尽春风。
    元和春盎 12-26
  • 0
    位于乾清宫东庑,日精门之南,建兴十年设立,隶属总管内务府,专司各宫请脉,煎制药饵。房内悬建兴皇帝御笔匾“药房”“寿世”,内设有药王堂。
    元和春盎 12-26
  • 0
    弘德殿,即乾清宫西小殿。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殿中悬挂匾曰“奉三无私”,南向设御座。后室三间,有匾曰“太古心殿”,后东室匾曰“怀永图”,皆为皇帝御笔。 弘德殿为皇帝传膳、办理政务及读书之处。建兴年间,皇帝在弘德殿命讲官进讲四书五经,并与讲官论及吏治之道,亦或吟诗作赋。
    元和春盎 12-26
  • 0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脊角兽为九数,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殿前月台左右分列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自永宪始,皇帝移居养心殿,乾清宫多为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
    元和春盎 12-26
  • 0
    坤宁宫花园位于坤宁宫后苑,是皇后日常游憩、礼佛、设宴之处。花园北部设垂虹亭,亭位水沼之上,晴光日易见虹,故名。亭相对南向有多景楼,登楼可俯瞰后苑全景。东西二面筑花圃,用文石为栏,参差数级,以次列种牡丹,有名品姚黄、魏紫、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乌龙卧墨池等。
    元和春盎 12-26
  • 0
    内务府造办处位于武英殿北、右翼门外,隶属内务府,是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先后设有六十多个专业作坊。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造、贡品收发、罚没处置等事宜。
    棨戟朝光 12-26
  • 0
    御茶膳房位于保和殿东庑,属内务府,专司宫内备办饮食及各处供品、典礼筵宴所用酒席、帝后御用及赏赐用茶膳等事务。下设膳房、茶房、肉房及各房银器库。
    棨戟朝光 12-26
  • 0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正中,为方殿。初名华盖殿,建兴二年改称今名,并重修。四面出廊,四角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中为铜镀金宝顶。殿内沥粉贴金云龙纹天花彩画,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中设宝座,皇帝登临太和殿前于此先受执事官员朝拜;凡遇亲祭,皇帝于前一日御中和殿阅视祝版;皇太后加上徽号,皇帝于中和殿视阅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皇帝御览。
    棨戟朝光 12-26
  • 0
    外金水河上五座汉白玉石桥,位于天安门前。五座石桥各与天安门券形门洞相对,正中石桥是天街御路的一部分,两侧立汉白玉石蟠龙望柱、栏杆,又称为“御路桥”,仅供皇帝通行。两侧各一座供王公等通行,又称“王公桥”。最外侧两座桥叫“品级桥”,供三品以上文武官员通行。
    棨戟朝光 12-26
  • 0
    太和殿系外朝三大殿之正殿,是皇帝即位、万寿、元旦、冬至庆贺及大朝会、筵宴、命将出征等典礼之活动场所。初名奉天殿,清顺治二年改称今名,并重修。金扉金锁窗,重檐庑殿顶,覆以黄琉璃瓦,檐脊角兽为十数。殿内明间沥粉金漆云龙金柱,正中金漆雕龙宝座台,宝座上方金龙衔珠藻井,天花、梁枋、内外檐彩画为和玺彩画。殿前三层台阶列鼎式炉,丹陛之上左右各列铜龟、铜鹤、左日晷、右嘉量。
    棨戟朝光 12-26
  • 0
    紫禁城内撷芳殿东侧,有院两座,北为御药房。太医院自院使至医生,以所业专科分班侍值。给事宫中者,曰宫值,给事外廷者,曰六值。宫值于各宫外班房侍值,六值于东药房侍值。
    棨戟朝光 12-26
  • 0
    皇史宬乃藏实录、玉牒之处,位于太庙东南。建筑仿古石室无梁殿式,面南,外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内为拱券式,梁柱门窗皆用石与铁。宬中砌大石台,置木制铁皮包镶金匮,内贮实录,旁有大橱,收藏玉牒及大将军印。每逢春秋两季,晾晒实录,满本堂司之。
    棨戟朝光 12-26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汤鞑人

目录: 个人贴吧